中草药+流水养殖模式=对虾养殖成功
水产养殖中中草药的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规模化以及集约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养殖户为提高经济效益,盲目增加放养密度,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灾害愈来愈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中草药纯天然、无残留、副作用小,并且资源多样化,能够有效防止灾害,因此,采用中草药防止灾害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现阶段的主要举措。
1.常见中草药分析黄连:其主要成分为小檗碱 ( 即黄连素 ),有抗菌作用,能够很好的抑制许多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滋生,并且对抑制真菌也具有一定作用。
在水产养殖业中主要应用于对细菌性肠炎的防止,同时,对病毒以及原虫也可以防止。
大黄:大黄包含了大黄素、大黄酸等葸醌类衍生物,能够抵抗真菌、细菌,主要应用于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等病症。
五倍子:该药物抗菌范围十分广泛。
主要应用于对细菌防止,使用方式为:外用板蓝根大青叶:两味中药都能够很好的抵抗细菌。
2.中草药作用机理分析我国种药种类多样,已知晓可以免疫活性的药物数量为200多种, 抗菌作用的药物130多种,杀菌抑菌作用400多种。
这些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有:多糖、有机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在实际应用中,种草药主是对机体进行免疫调节, 通过将网状内皮系统以及补体、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以及诱生多种细胞因子等进行激活,从而实现对病害的防止。
3.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文章以部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了药物所治疾病、使用方式以及用量;3.1地锦草地锦草主要成分:黄酮类以及没食子酸,具有极强的抑制细菌能力。
使用方式:用全草,煎熬和饲料进行搅拌喂食;其主要防止疾病:细菌性肠炎和烂鳃病;用量:100kg鱼使用2.5kg全草。
3.2大黄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酸等葸醌类衍生物,要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式:在鱼池中进行泼洒;用量:2.5~3.75ppm。
在使用过程中,依据病症情况,确定大黄的使用数量,然后采用0.3%的氨基酸按照1:20的比例进行浸泡,浸泡要求:室温即可,浸泡时间为12h-24h,然后可以将药水泼洒到。
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作用和促进措施

中草药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作用和促进措施新时期,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化、健康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中草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产健康养殖中,大黄、大蒜、穿心莲等中草药均具备了重要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以及抑菌治疗作用,是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化、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水产养殖户要重视应用。
1 中草药的作用概述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不同的中草药具备了不同的药效,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已有200多种具备免疫活性的中草药,130多种具备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具备杀毒和灭活效果的中草药也达到了50多种。
中草药的成分是不同的,因此其作用也就不同,具体来说,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促进生长鱼类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在水产养殖中,鱼类营养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饲料,另一方面就是中草药。
部分中草药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这是鱼类动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合理应用能够促进渔类生长。
1.2 增强免疫力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免疫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有机酸、多糖等等,这些物质能够激活渔类的免疫系统,实现对鱼病的有效防御。
不仅如此,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应用中草药,能够促进细胞免疫,提升鱼类动物的免疫功能。
中草药所具有的活性成分,具备了极强的抗菌抗病毒效果,能够有效治疗、预防多种鱼类疾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草药的抗菌作用大多起到的是间接性作用,只有黄连、苦参等少数中草药能够直接将致病菌杀灭。
1.3 改善水产养殖水环境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部分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往往会使用一些动物性饲料、抗生素等,这给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必然得不到保障,同时也降低了水产养殖效益。
将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能够极大的改善水质,更好的保障水产品质量。
中草药属于天然性草本植物,它的使用并不会给水环境造成污染,降低水环境负担,并且中草药的营养成分能够被快速吸收,促进鱼类生长,在缓解水产养殖环境的同时,保障水产品质量,达到较高的养殖效益。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一、简介中草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治疗,然而近年来,中草药的运用也逐渐扩展到了虾养殖领域。
中草药在虾养殖饲料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来提高虾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的原理。
二、中草药的活性成分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如多糖、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学活性,在虾养殖中起到重要作用。
2.1 多糖中草药中常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枸杞多糖、灵芝多糖等。
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能够提高虾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2.2 生物碱中草药中的生物碱种类繁多,如马钱子碱、黄连素等。
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能够有效抵御虾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
2.3 黄酮类化合物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多种,如大黄素、芦丁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活性,可以提高虾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2.4 挥发油中草药中含有一些具有挥发性的油类物质,如薄荷脑、蚝油等。
挥发油具有抗菌、驱虫和提神等作用,能够帮助虾克服环境应激,保持身体健康。
三、中草药对虾养殖饲料的影响中草药运用于虾养殖饲料中,可以对虾体内的多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提高虾的免疫力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刺激虾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虾体内的抗病能力。
此外,多糖还能够增加虾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增强虾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3.2 促进虾的生长发育中草药中的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进虾生长发育的作用。
它们能够提高虾的消化酶活性,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增加虾的食欲和生长速度。
3.3 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中草药中的多糖和生物碱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多糖能够提高饲料的粘附性,增加饲料颗粒的稳定性,降低饲料的溶解速度,改善虾的摄食率。
生物碱能够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增加虾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中草药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中草药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作者:马国红张延华宋理平来源:《河北渔业》2017年第12期摘要:为充分了解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分别从抗菌消炎、免疫、促生长、益生菌协同作用四个方面,综述了中草药制剂在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天然中草药含有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挥发油、黄酮、鞣质、树脂、油脂、色素、糖肽、氨基酸和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①多种中草药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效果,而且对多种病原寄生虫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②有200余种中草药具有多种免疫活性,可影响和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③多种中草药含有一些未知的促生长活性的物质,具有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和消化酶分泌、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④益生菌与中草药协同作用前后,多糖等成分含量变化明显,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草药组。
因此,中草药做为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是原来所用单一成分的鱼类药物所无法替代的。
关键词:中草药制剂;抗菌消炎;免疫;促生长;协同作用中图分类号:S948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病害种类逐年增加,导致养殖水域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不仅污染环境,更危害人类健康。
中草药具有天然、高效、价廉、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且药材本身含有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挥发油、黄酮、鞣质、树脂、油脂、色素、糖肽、氨基酸和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1],这些成分既能单独作用,又能协同作用,既能补充动物营养,促进动物的生长,又具有抗菌和免疫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和抗病能力,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从抗菌消炎、免疫、促生长、与益生菌协同作用四个方面阐述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作用效果,旨在为今后我国水产养殖面临的药物使用及鱼类免疫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 中草药在抗菌消炎方面的应用许多相关研究[2-6]报道,多种中草药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效果,中草药可以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结构或影响细菌的代谢而直接起到抑菌杀菌作用。
浅谈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渔业水域环境不断出现恶化的情况,细菌病以及病毒病常有出现,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
市场普遍使用的抗生素或化学药品,使病原菌形成耐药性,无法做出彻底治疗,且药物的使用对人们的食品健康同样产生影响。
在我国的中草药资源十分充足,取材相对较为广泛,中草药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在使用后不会有药物残留,也不会使病原菌具备耐药性,纯天然且几乎没有毒副作用。
对中草药采取合理使用,能够对化学药物或抗生素造成的病原菌抗药性或药物残留等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充分满足绿色无公害生态养殖的严格标准。
中草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水产品的非特异性抗性,增强水产品免疫力,避免疾病的突然爆发,为水产养殖的绿色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1、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药理学研究中草药的使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过针对其药理性状的分析研究,整体上依然存在着不完善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作用的多功能性。
与此同时,不同成分之间的互相作用,增加了运用药理研究方法对中草药进行深入分析的整体难度。
当前,在水产养殖中,关于中草药应用的药理研究可划分成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基于药物化学成分,通过各种提取分离方法,获得有效部位或单一组分,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做出科学研究;第二,基于药性、使用和临床疗效观察做出传统药理学总结;第三,通过对病害病原体采取分离培养,开展单方或是复方提出物的抑菌试验。
药效临床观察的分析研究较为丰富,关于生产阶段产生的病害,或采取单方、或采取复方、部分对组方做出报道,部分则并未对组方内容做出公开。
如草鱼初学并的具体治疗方法,部分寄生虫病的具体治疗研究等。
当前抑菌试验报道很多,不过试验方法则存在相应的区别与差异,最终结果同样产生了相应的区别与差异,普遍采用的是琼脂扩散法还有最低浓度法。
大部分中草药富含丰富糖类,研究相对较为充分的主要包括黄芪多糖、枸杞多糖与茯苓多糖等。
中草药对水产养殖的作用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防治水产病害,引发了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控制病原微生物,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1 中草药作为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的优点1.1 纯天然且无耐药性中草药大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实对动物健康有益无害的天然植物或产品。
中草药保持了其大部分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动物采食后无残留和耐药性。
生产草药后的残体,可重新被自然界分解还原,不会对自然或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而抗生素及其他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残留物不易降解,并对生物系统产生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1.2 加工相对简便目前中草药添加剂应用剂型有固体物和汤剂2种。
而这2种剂型的加工方法都较简单,一般的粉碎固体混合物,经过简单干制(通风阴干、晒干和低温快速烘干)粉碎即可;较为纯化的固体添加剂,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经过水、亲脂类和亲水类溶剂提取中草药成分,然后通过沉淀、结晶、重结晶、薄层层析及吸附层析等方法1.3 作用和功能多样性中草药成分复杂,每味草药本身就是一个小复方,加之处方众多,配伍多样,作用各异,构成了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和功能的多样性。
任何一种中草药往往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芪中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皂甙类、有机酸、脂类和微量元素等数10种有效成分。
按化学药物的“构效学说”,每种成分都应发挥一种功效。
2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2.1 有效作用成分天然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极为复杂,除含有免疫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未知的促生长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
29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29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阳失衡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其体内各种疾病的多发难治性,也只有从根本上调整心、肝、肾阴阳平衡,亦即机体免疫平衡,才能达到真正治疗疾病的效果。
抗病毒(或抗细菌)的中草药,从中药药理来讲,可提高免疫细胞的活力、激活水产动物体内免疫细胞,并迅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优势是对病毒(或细菌)的复制有极强的抑制、阻断和直接杀死等作用,可有效地降低肝损伤,很快改善肝功能,在短期内提高其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对肝纤维素化有显著的抵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重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的帮助病体祛邪扶正和固本,对已经损伤的机体进行修补,调节好自身的阴阳平衡,迅速恢复健康,达到治病的目的,临床研究也证明了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有特效。
各地养殖单位在实际应用中草药后,已表现出对水产动物的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理气、活血、养精补益、驱虫、杀虫、保健、解毒排毒、抗肿瘤、治肝炎、收敛、抗创伤、抗菌、抑菌、杀灭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并已研制出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功能、抗应激能力、抗有害微生物、驱虫杀虫、保健健胃、促进和帮助消化、促生长、增体重、改善肉质、改进品质和风味等多种中草药营养保健剂。
现将水产鱼病预防中常用的几种中草药介绍如下:1、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及根茎入药,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有收敛、泻下、清热、解毒、破积、去瘀、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
用于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
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5~3.75PPM,使用前、先将大黄用0.3%的氨水按1:20比例。
室温下浸泡12~24小时,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以提高疗效,将药液均匀地洒入水中。
可防治鱼粘细菌病。
使用大黄时加上0.5PPM硫酸铜,疗效更好。
中草药在水产中养殖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水产中养殖中的应用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残留大、抗药性等问题,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
所以无残留、无污染的中草药和生物制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就中草药的作用、特点、常用种类及使用方法等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1 中草药的作用l.1 抗病害如大黄、黄连、大青叶等能够抑菌;板蓝根、野菊等有抗病毒的能力;苦楝皮、马鞭草、白头翁等能杀虫。
1.2 增强机体免疫力水产动物具有相对完善的免疫功能,中草药可以对其起调节作用。
1.3 可以完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
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等,某些中草药还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
2 中草药的特点2.1 资源广、成本低。
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
2.2 动物体内无药物残留、无公害。
中草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
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或长期残留于水中。
2.3 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产生抗药性。
有毒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通过组方配伍,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防病治病的功效,减弱或减免了毒副作用。
至今医学研究从未发现中草药有抗药性的问题。
3 防治水产病害的常用中草药3.1 大黄,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根茎入药,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等。
3.2 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静、利尿解毒等功效,可防治烂鳃病、打印病、败血病、肠炎等。
3.3 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流水养殖模式=对虾养殖成功
2015年山东省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和全国各地都遭受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养殖环境中粪便、残饵清理不及时,造成自身环境污染,导致各种病菌泛滥成灾。
水体中,粪便在30℃高温下,6个小时后就会达到分解高峰。
它不仅滋生了大量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更是造成了严重的氨氮、硫化氢等毒性气体的释放。
只要在养殖环境中不能及时甚至即时地清理干净粪便残饵等一切污染源,发病的机会就不能消除。
第二,现在所有虾池的养殖环境,基本上都是稳水性养殖环境;虽然有进排水系统,虽然有充氧设备扰动的水体颤动和波动,但虾的整体运动量和机体的活力激发,却远远达不到健康养殖的**标准。
如果,一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整天处于饱食终日,不参加任何体力劳动和锻炼,后果是什么?所以,要想让虾健康,就要迫使它运动起来,让它在激流勇进中把自己的机体机能调节到**状态,这样养殖虾的免疫潜力才能**化的发挥出来!我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不让养殖虾运动,谁也不可能养好虾!
第三,野生环境的虾吃什么?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沙!”当然,虾纯粹吃沙是活不了的;但是,完全不吃沙是否能活得健康,这是有很大的疑问的。
现代的养殖虾用配合饲料,其配方一般可划分为五大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其目的是什么?就是如何让料比更省,让虾长得更快,而绝不是让虾长得越来越健康!从这一意义上讲,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是“伪科学”、“危科学”更科学!人只吃鸡鸭鱼肉这些“好东西”行不行?“好东西”吃多了,一定就是“坏东西”!那怎样才能实现机体健康?不偏食、不挑食,五谷杂粮,荤素搭配,这才是健康饮食。
如果机体中缺乏某种元素,机体一定就会虚弱;如果长期缺乏,那就一定会引发器质性病变!人体是如此,虾体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再对当前的饲料模式改进,虾不仅养不起来,养起来后也不是什么健康虾;
不再健康,就一定养不出大规格成虾;而养不出大规格成虾来,养殖就没有高收益。
第四,虾如果有病了,用抗生素管不管用?对于某些细菌性疾病有效,甚至反应很快。
感冒了,我们都打过吊瓶,扎上针立即就感觉周身轻松。
但是,再感冒了不打针行不行?恐怕一般是受不了。
因为您的免疫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如果感冒就要打针,那么您的感冒就会成为定期上门的穷亲戚,不请自来!打来打去,整个身体让药就打跨了。
到此时,其它毛病自然就会烽烟四起,摁倒葫芦,起来瓢!所以,到了医院,如果不分清红皂白,感冒就用抗生素,就是很标准的庸医害人!如果我们社区中有几位感冒,采取的措施是全体居民都要跟着吃药打针,这是不是愚蠢至极?这同养虾一样,一有毛病我们就用抗生素,而个别有毛病,那就干脆全用抗生素预防,有什么区别?所以,只要想养好虾,首先在思想上就应远离任何抗生素,这不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不用抗生素能治好感冒,同样道理,不用抗生素也一定能养好虾。
用流水式养殖模式结合创新性中草药技术,才能突破目前养虾的困境,实现健康养殖。
我们的研究思路就是围绕这两点展开。
**点:这种中草药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作用?怎么用效果才能**好?
根据我们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采用了一种由金银花、黄芪、山楂、活性炭、石膏等30余种中草药组成的新产品,用于养虾和其它
水产品的实际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些水产品的实验包括海参、扇贝、对虾、大黄鱼等。
它的作用主要是:**,可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生病机率大大降低;第二,肠胃好,粪便好,采食效果好。
该产品不是诱食性,但效果强过任何诱食剂;第三,治愈肠胃病,改善肠胃环境,对水体内大面积氨氮等有毒气体有快速物理性控制效果;第四;产品肉质品质显著改善,市场价值更高。
我们在生产中采取了两种投喂方法,一种是拌料,一种是全池泼洒。
拌料主要是针对预防性和免疫能力改善,泼洒主要针对急性和爆发性疾病的控制,配方略有改动。
如果按现在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该产品既不可以归为“药”类,也不能归为“饲料”类,当然,也不能归为“添加剂”类。
为什么不能归为药物类?药”是没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和作用的,也没有还原自然环境的要求和规定。
而该中草药产品,一方面改善养殖机体的肠胃功能和环境,另一方面减轻水体中有毒气体的危害;为什么不能归为饲料类?因为饲料就是“食粮”,其包含的主要范围包括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五大类,不可能包含“自然饵料”、“天然饵料”和“杂食饵料”的概念。
“山楂”是饲料,还是“活性炭”是饲料?为什么不能归为添加剂类?因为添加剂在“规定”中仅包括微量元素、生物制剂,中草药根本就沾不上边,够不上格。
因此,我们对中草药的研究还应重新定义和深入。
第二点,我们采取的流水养殖原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我们的创新点又是什么?
流水养殖就是把养殖池通过隔离墙,改造成像河里的水一样,向一个方向流动起来,流速可人为控制,从而实现残饵粪便的自动及时清理,养殖区和粪便区的自行分离,以及通过水流迫使各种养殖水生动物溯流争进,激发肌体潜能,实现免疫提高,从而达到抗病防病的目的。
水流把纵向充氧改为横向充氧,充氧效果和驱除有毒气体效果更好。
另外,“养虾不敢见死虾,见了死虾就抓瞎,”谁都知道,虾池只要有死虾,就说明问题很严重。
而流水养殖就是通过“马拉松式”的淘汰模式,把一部分弱虾及时分离出来,以防以弱致病;提前消除传染源,就是消除安全隐患!
流水养殖模式**早形成就是利用地势的自然流水形成的鲟鱼、大鲵养殖等,后又演进为跑马式养殖,美国曾在70年代有过极为高产的养虾记录。
在中国海南、广东等地都有过流水养殖的报道。
但为什么没有推广,原因就是没有效益,投入和产出不能成正比。
如果水道太长,剩余空间太大,则没有产量;如果水道太短,养殖空间太小,也没产量。
就是说,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在此基础上改进和解决。
而我们的流水养殖模式则做了特别的改进:
**,养殖生产场地的表面不再是平面,而是斜面,流速加快;
第二,每一段实行水位截断,以防止停电后,养殖用水悉数流尽;
第三,用网将全部水道拦截为无数小段,每段中的养殖空间单独封闭起来,避免水产动物在上游集中,这样就保证了养殖水体中密度的均匀可控;
第四,养殖区和粪便区的有效分离,便于环境清理。
如何实现这些技术有机结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