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患者的康复护理
截肢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肢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截肢术后是指通过手术去除某个部位的肢体,因为这个手术是一种大型手术,所以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以下是截肢术后护理的问题和措施:
1. 疼痛管理:截肢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正确使用止痛药和冷敷来控制疼痛。
同时,如果患者感到疼痛加重或者无法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
2. 前列腺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截肢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DVT。
为了预防DVT,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的床上进行各种活动,如踝关节转动和膝盖弯曲,以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如果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应使用压缩袜。
3. 创面护理:截肢术后,创面护理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每天进行创面清洁和更换敷料,以避免感染和保持创面的干燥。
4. 康复训练:截肢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恢复肌肉功能。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训练,并监督其进展。
5. 心理支持:截肢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鼓励他们参加康复小组和其他社交活动。
6. 安全措施:截肢术后,患者需要遵守一些安全规则,如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走路,以避免跌倒和摔伤。
护理人员应该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
总之,截肢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截肢的术后康复护理措施

一、引言截肢手术是治疗严重肢体损伤、疾病或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康复护理是截肢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阐述截肢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截肢术后康复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1)术后24-48小时内,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下肢截肢患者应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将残肢以枕头支托,压迫向下;仰卧时,不可抬高患肢,以免造成膝关节的屈曲痉挛。
(2)术后1-2周,患者可逐渐过渡到半坐位,以适应残肢的负重。
2. 观察和预防术后出血(1)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如发现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 幻肢痛护理(1)引导患者正视残肢,接受截肢事实。
(2)指导患者进行残肢按摩、拍打等放松活动。
(3)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治疗。
4. 残肢功能锻炼(1)术后2周伤口愈合后,开始残肢功能锻炼。
(2)使用弹性绷带每日反复包扎,均匀压迫残端,促进软组织收缩。
(3)进行残肢按摩、拍打及蹬踩,增加残端的负重能力。
(4)逐步增加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
5. 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3)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6. 假肢适配与训练(1)术后3-6个月,患者可开始进行假肢适配。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假肢,适应假肢的重量和稳定性。
(3)进行假肢步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7. 日常生活指导(1)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
(2)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3)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8. 定期复查(1)定期复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三、总结截肢术后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护理人员应掌握各项护理措施,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截肢的护理措施

截肢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是指因疾病或意外导致肢体无法保留,而进行手术切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截肢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影响,还对其心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冲击。
因此,截肢后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既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又可以减轻其生活上的困难。
本文将介绍截肢的护理措施,包括伤口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截肢后的生活。
伤口护理截肢后的伤口需要特别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1.保持伤口清洁:每天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分泌物。
2.防止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如碘酒,涂抹在伤口周围,以预防感染。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保持伤口干燥: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摩擦。
康复训练截肢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肢体功能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1.假肢适配:截肢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假肢。
假肢适配需要专业的医生或康复师来进行,他们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假肢类型。
2.步态训练:假肢使用后,患者需要适应新的步态。
康复师会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假肢,并进行步态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3.肌肉锻炼:截肢后,患者可以通过肌肉锻炼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康复师可以制定适合患者的锻炼计划,并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
4.日常生活训练:康复师还可以教授患者如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戴衣物、洗澡、上下楼梯等,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心理疏导截肢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可能会导致压力、抑郁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因此,心理疏导在截肢护理中也非常重要。
1.情绪支持:医护人员和家人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应对技巧:心理咨询师可以教授患者一些应对技巧,如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以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
3.康复小组:患者可以参加康复小组,与其他截肢患者交流经验,分享心情,互相支持。
简述截肢者的康复步骤和内容

简述截肢者的康复步骤和内容截肢是指由于疾病、外伤等原因而造成的肢体部分的切除或丧失,例如手臂、腿部等。
对于截肢者来说,康复是重建生活的关键,它旨在帮助截肢者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恢复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简要介绍截肢者的康复步骤和内容。
1. 术后伤口护理:截肢手术后,伤口的护理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会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并进行适当包扎,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截肢者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伤口护理,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截肢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这一步骤旨在帮助截肢者逐渐恢复肢体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具体的训练内容根据截肢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截肢的下肢,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对于截肢的上肢,训练包括手指灵活性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
3. 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截肢者在康复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来帮助行动和恢复功能。
例如,截肢者可能需要使用义肢来代替丧失的肢体部分,帮助行走、站立或进行日常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器具,如拐杖、助行器等,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
4. 社会心理支持:截肢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生活变化,可能会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困扰。
因此,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截肢者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康复小组活动等方式来获得支持和鼓励,与其他截肢者分享经验和情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
5. 活动适应与重新学习:截肢者需要学习如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身体状况。
这包括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漱、进食等,以及重新学习工作技能和社交技能。
截肢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和职业康复等方式来逐步恢复和重新学习这些技能。
6. 康复评估和调整: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是必要的。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截肢者的康复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和训练内容。
从而保证康复效果的最大化。
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

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是指在外科手术中切除肢体的一部分。
这种手术可能是由先天性异常、外伤、感染或疼痛等原因引起的。
截肢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
为了帮助截肢病人恢复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截肢病人的护理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南。
1. 伤口护理截肢手术后的伤口需要特殊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伤口护理之前,先洗手并戴上手套。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氯己定或碘酒,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
•使用一次性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好。
•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2. 疼痛管理截肢手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管理截肢病人的疼痛:•定期给予止痛药,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调整。
•应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肌肉疼痛和肿胀。
•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例如听取病人的疼痛抱怨,并给予安慰和鼓励。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于截肢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措施:3.1 切口控制和肌力训练•按照康复师的指导,进行截肢部位的切口控制训练。
这有助于增强残肢的肌力和控制。
•实施针对性的肌肉训练,以增强截肢病人其他肌肉群的功能。
3.2 步态训练和矫正•通过步态训练和矫正手段,帮助截肢病人适应新的步态模式。
•提供适当的步态辅助装置,如义肢,以帮助患者行走。
3.3 平衡训练和坚持•实施平衡训练,以提高截肢病人的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鼓励截肢病人坚持康复训练,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4. 心理支持截肢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巨大打击。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加康复社群,与其他截肢病人分享经验和感受。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病人应对情绪问题和接受新的身体状态。
•鼓励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提供支持和理解。
结论截肢病人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来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良好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是截肢病人护理的关键要素。
通过倾听病人的需要和提供适当的护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引言截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外伤、恶性肿瘤或血管疾病等情况导致的肢体不可逆的损伤。
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截肢术后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并促进快速康复。
1. 伤口护理截肢术后,伤口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伤口护理的重要步骤: -保持伤口清洁,每日清洗伤口并更换敷料。
- 使用抗菌药膏或消毒液进行伤口清洁。
- 注意伤口周围的皮肤状况,及时处理发炎或感染。
2. 疼痛管理截肢手术后,患者常常面临疼痛问题。
以下是一些缓解疼痛的常见方法: - 使用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吗啡。
- 应用冰敷或热敷帮助缓解疼痛。
- 尝试其他替代疗法,如按摩或针灸。
3. 康复训练截肢手术后,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重获自信和独立性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措施: - 接受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和矫正。
- 进行肌肉训练和平衡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 学习使用义肢或辅助设备,如拐杖或轮椅。
4. 心理支持截肢术后,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困扰和情绪波动。
以下是一些提供心理支持的常见方法: -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处理情绪问题。
- 参加康复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
- 建立支持体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社区资源。
5. 饮食和营养截肢手术后,饮食和营养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和营养的建议: - 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肢体造成的额外负担。
-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6. 安全措施截肢术后,患者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 - 检查义肢或辅助设备的状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 在家中创造安全的环境,包括清理杂物、修复不平整的地面等。
- 学习正确的行动技巧,如上下楼梯或行走时的平衡控制。
7. 社会适应截肢术后,患者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状态和身体改变。
截肢的康复护理

1.3 康复护理原则与目标
1.康复护理原则 (1)尽可能地重建患者丧失的肢体功能,防止或减轻截肢 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心理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2)刺激患者潜在能力的恢复或代偿已丧失的功能。 (3)尽快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 2.康复护理目标 (1)患者能正视现实,能进行自我修饰,配合治疗与护理。 (2)患者的疼痛和残肢痛改善和消除。 (3)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残肢畸形。 (4)患者接受穿戴假肢,掌握肢体残端的皮肤护理、假肢 的维护和保养的方法。
截肢的康复护理
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康复护理
截肢(amputation)是指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生命 安全或没有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其目的是挽救患者的生命, 并通过残肢训练和安装假肢代偿失去肢体的功能。外伤、 肿瘤、血管 病、糖尿病、先天性畸形、肢体无功能、感染 都会导致截肢,但外伤性截肢占截肢原因的首位。截 肢一 般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两种。截肢后康复是以假肢装配和 使用为中心,重建丧失肢体的功 能,防止或减轻截肢对患者 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5)髋关节离断后的功能障碍。全部下肢的缺如使患者 的下肢功能完全丧失,髋离断假肢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大腿 假肢更差,这部分患者只能进行室内和室外的短距离活动,如 果需要 长距离活动,则需要拐杖和轮椅的帮助。
1.2 康复护理评定
1.一般情况的评定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家庭 状况、经济状况、截肢时间、截肢原因、 截肢水平、术后伤 口情况、安装假肢的时间,以及全身身体状况、能否承受穿戴 假肢后的康复训 练和有无终身利用假肢活动的能力等。 2.残肢的评定 (1)残肢外形。为适应现代假肢技术要求,使截肢残端能够 与接受腔全面接触,能广泛负重,残肢外形目前以圆柱形为佳,这 会减少因残端的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护 士 应评估患者有无肢体残端畸形,如果残肢关节畸形明显,则不宜 安装假肢。假肢负重力线不 良或假肢接受腔不合适都可造成 患者步态异常。
截肢病人护理常规

截肢病人护理常规截肢是指在事故、外伤或疾病等原因下,身体部分的肢体被切除或完全分离的情况。
截肢病人的护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病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需求。
下面是截肢病人护理的常规措施:1.病人安全:-病人床边或轮椅周围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整洁和平整,以防止病人摔倒或滑倒。
-床边或轮椅上应备有铺垫物,以减轻翻身或转移时的摩擦和压力。
-床边或轮椅上应备有自助装置,方便病人自己进行转移。
-确保病人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如拐杖、助行器或假肢,可以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2.伤口护理:-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有无感染、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迹象。
-每天更换一次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如果有出血或感染的迹象,及时予以处理并及时就医。
-教育病人正确洗澡和清洁伤口的方法。
3.疼痛管理:-病人截肢后可能会有剧痛,所以需要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在给药前需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教育病人使用冷疗或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
4.康复训练:-合理制定提供康复训练的计划,帮助病人逐步恢复功能。
-对病人进行肌肉强化、平衡和协调训练,以改善行走和移动能力。
-鼓励病人使用假肢或助行器具,促进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提高。
5.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关心病人的感受和需求,让病人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和病人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恐惧和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向病人提供有关截肢康复的教育和信息,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改变。
6.社交支持:-帮助病人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社交支持和资源。
-加入或推荐病人参加支持团体或康复俱乐部,与其他截肢病人分享经验和鼓励。
-教育病人如何处理他人可能的偏见和歧视,提高自尊和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公元前1世纪 近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战后
现代:1970年以后
未来发展: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
功能 形态与美观 舒适性 快速制造 耐用性和服务 费用
要求:
功能: 包容残肢 悬吊假肢 传递运动 传递力
残肢和假肢之间牢固连接 全接触 残端承重 血液循环和神经的影响
穿脱容易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1
截肢术:通过一块或多块骨骼截除部分肢 体。
关节离断术:通过关节截除部分肢体。
绝对指征:伤肢血运丧失或无法修复的病肢。 一般指征: (1)周围血管疾病 (2)创伤 (3)感染 (4)肿瘤 (5)神经损伤 (6)先天畸形
(一)周围血管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47
TT(translate tibia) BK(below knee) 范围:踝关节以上,胫骨粗 隆以下
股骨小转子以下7cm9cm
范围:股骨小转子以上,到骨 盆
术后即装假肢
截肢手术后立即在手术台上直接为患者制作石膏接受腔,并安装临时 假肢,让患者术后立即穿上临时假肢进行必要的生活起居训练。 优点: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残肢痛和幻肢痛,减少淤血水肿,加快康复 速度,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壳式假肢 骨骼式假肢
假肢的结构类似甲壳类昆虫肢体结构,用壳体承受肢 体的重量,且壳的外形制成人体肢体的形状。
优点:用最小的重量达到很大的强度 外壳强度好 耐用性好 便于维护和保养 缺点:调整困难 手感差
也称为内骨骼式假肢,组件式假肢
优点:可任意选择适合患者的各种部件, 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 便于调整 可缩短制作修理时间 外观能得到改善 缺点:价格高 耐用性 装饰套易破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2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27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28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29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30
大腿或膝下垫枕
3、软性包扎(传统) 无菌敷料包扎; 弹力绷带缠绕; 抬高肢端; 术后10~14天拆线。
1、血肿——任何血肿必需抽出 2、感染——脓肿彻底引流,分泌物培养 3、坏死 轻微 保守治疗; 严重 楔形切除/近端再截肢 4、挛缩
5、神经瘤 6 、幻肢痛 概念:在截肢后患者的大脑皮质仍留有感到已失去 的肢体某一部分的疼痛。 处理: 排除、处理局部原因(神经瘤、骨刺、瘢痕) 针灸、理疗、封闭、按摩、镇静药物等 心理干预
日常用假肢 运动假肢 作业用假肢
病
包括:动脉硬化、糖尿 病伴动脉硬化、其他血 管疾病 老年人常见 动脉硬化合并糖尿病治 疗困难,截肢率高
(二)创伤
血供不可修复、肢体严重损毁。 重点:精确判断损伤范围。 断肢再植 判断:保全肢体功能大于假肢功能。 (多次手术、广泛瘢痕、住院时间长费用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9
(五)神经损伤——神经营养性溃疡 (六)先天性畸形
自然病程清楚,预计获得较好术后功能 婴儿期/幼儿期 (如:完全性腓侧半肢畸形、胫侧半肢畸形)
(一)闭合性截肢
(二)开放性截肢
2、截肢平面 便于假肢安装→手术需要 a.最重要的原则:术中判断尽可能保留肢体长度。 b.有利于安装假肢 c.特殊要求:手、足指(趾)截肢要尽可能保留 长度(特别是拇指),足趾应注意尽可能保留第 一、五跖骨头。
用枕分双肢
外展残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31
屈曲残肢坐轮椅
残端放于拐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32
代替缺失肢体的功能和外观的一种辅助器具。
早期:公元前1世纪 近代: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战后
现代:1970年以后
未来发展: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
在伤口愈合后2-4周进行。 消除水肿,促进肌肉萎缩和定型
正式假肢是指为长期正常使用而制作的定 型假肢,也称为永久性假肢。安装永久性 假肢的条件是经过包括安装临时假肢在内 的各种截肢术后处理,残肢已基本定型安 装的假肢。这种假肢安装完毕后一般不再 需要过多的修改和调整。除材料选用、制 作工艺、接受腔适合以及对线调整均需达 到一定要求外,还具有较好的外观。
残肢末端形状的适配 耐用
假脚 膝关节 扭力器
连接管 管连接器(管夹头) 连接盘 连接座
海棉 装饰袜
按照截肢部位 按照装配时间 按照结构形式 按照使用目的
上肢 装饰手指,部分手装饰套、装饰性假手、前臂假 肢、肘离断假肢、上臂假肢、肩关节离断假肢、肩 胛胸廓截肢假肢 下肢 部分足假肢,赛姆假肢,小腿假肢、膝离断假肢、大 腿假肢、髋离断假肢、半骨盆假肢
⒈心理 ⒉残肢护理、功能训练 截肢术后的康复主要是功能恢复锻炼和义肢 的装配功能恢复锻炼,改善患者全身健康状态, 促进残肢定型,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关节 僵直及畸形,提高关节活动度,使装配义肢后更 好地发挥代偿功能。 3.非理想残肢护理 4.幻肢痛处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24
4、肌肉 一般原则:稍远于骨骼截断平面,肌肉回缩。
5、血管、神经的处理 残端断面寻找血管和神经 大的血管:双重结扎+贯穿结扎 大的神经:轻轻牵拉、封闭、利刀切断、自然回缩
7、骨骼 环切骨膜 锯断骨骼 锉平锐缘 禁止过度骨膜剥离——环状死骨; 8、引流 必须放置; 术后48~72小时拔除。
理想截肢平面
上臂:从肩峰向远端 量至15~20cm的范围 前臂:从鹰嘴向远端 量至 5~15cm的范围 大腿:从大转子向远 端量至15~25cm范围 小腿:从胫骨平台向 远端量至5~15cm范围
3、皮瓣 根据截肢平面选择皮瓣类型; 避免瘢痕与深面骨质粘连,安装假肢困难,破 溃。
3、下肢皮瓣前瓣长于后瓣 4、手、足部皮瓣掌(跖)侧长于背侧
⒈心理 ⒉残肢护理、功能训练 截肢术后的康复主要是功能恢复锻炼和义肢 的装配功能恢复锻炼,改善患者全身健康状态, 促进残肢定型,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关节 僵直及畸形,提高关节活动度,使装配义肢后更 好地发挥代偿功能。 3.非理想残肢护理 4.幻肢痛处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2014-4-29 25
2014-4-29
6
(三)感染
药物或其他手术方法治疗无效的急、慢性感染。 如: 爆发性气性坏疽 慢性骨髓炎、骨折不愈合并发感染、慢性窦 道癌变、结核感染根治性骨切除。
(四)肿瘤
良性肿瘤: 肿瘤巨大、局部切除后肢体功能丧失
恶性肿瘤 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护理组
1、硬性包扎——术毕时将一石膏管型固定在截肢 端。 优点:防止水肿,促进愈合; 减轻疼痛,恢复直立姿势; 缩短住院时间; 易于适应永久性假体。
2、临时假肢——硬性包扎后,借助临时假足开始行 走。 即刻:术后开始 快速:7~10天 早期:2~3周(截肢端愈合后) 晚期:截肢端成熟后 即刻或早期戴假肢行走,创面愈合不良发生率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