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华西神经解剖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发生
合集下载
神经解剖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发生

脊神经31对,故脊髓分31个节段
颈髓(C)8个节段 胸髓(T)12个节段 腰髓(L)5个节段 骶髓(S) 5个节段 尾髓(Co)1个节段
所有脊神经都经同序数锥体上方或下方的椎间空穿出
脊髓的发生
3月前:脊髓与脊 柱等长,脊神经的 起始处与相应椎 间孔在同一平面
3月后,脊柱增长比脊 髓快。出生前脊髓下端 与第3腰椎平齐,至成 人则达第1腰椎下缘。
脊髓的发生
脊髓上移,脊神经根斜行。 腰、骶和尾段的脊神经根 几乎垂直下行,与终丝共 同组成马尾。
由于第一腰椎以下已无脊髓, 故临床上进行蛛网膜下隙穿 刺抽取脑脊液或麻醉时,常 选择第3、4腰椎棘突间进针, 以免损伤脊髓。
(三)脑的发生
4周末神经管头段 膨大形成三个脑泡
(三)脑的发生
1、脑外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和内部结构的发育
➢神经上皮增值
迁移
➢成神经细胞 ➢成胶质细胞
套层
端脑套层大部分迁移至外表面形成大脑皮质, 小部分聚集成团形成神经核。中、后、末脑中 的套层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各种神经核。
脑的发生
➢脑泡的形成和演变
端脑 间脑
中脑 后脑 末脑
2、大脑皮质的组织发生
端脑套层的神经上皮
➢大脑皮质的发生分三个阶段 古皮质:海马和齿状回最早出现。 旧皮质:纹状体的外侧形成梨状皮质(7W)。 新皮质:是出现最晚,面积最大的部分。神经 上皮细胞分裂增殖、分批分期迁至表层并分化 为神经细胞,越早产生和迁移的细胞的位置越 深。出生时,新皮质由6层结构构成。
三胚层胚盘横断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外胚层的分化(4---8周)
神经管和神经嵴的发生及早期分化
➢神经管(neural tube)的发生
颈髓(C)8个节段 胸髓(T)12个节段 腰髓(L)5个节段 骶髓(S) 5个节段 尾髓(Co)1个节段
所有脊神经都经同序数锥体上方或下方的椎间空穿出
脊髓的发生
3月前:脊髓与脊 柱等长,脊神经的 起始处与相应椎 间孔在同一平面
3月后,脊柱增长比脊 髓快。出生前脊髓下端 与第3腰椎平齐,至成 人则达第1腰椎下缘。
脊髓的发生
脊髓上移,脊神经根斜行。 腰、骶和尾段的脊神经根 几乎垂直下行,与终丝共 同组成马尾。
由于第一腰椎以下已无脊髓, 故临床上进行蛛网膜下隙穿 刺抽取脑脊液或麻醉时,常 选择第3、4腰椎棘突间进针, 以免损伤脊髓。
(三)脑的发生
4周末神经管头段 膨大形成三个脑泡
(三)脑的发生
1、脑外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和内部结构的发育
➢神经上皮增值
迁移
➢成神经细胞 ➢成胶质细胞
套层
端脑套层大部分迁移至外表面形成大脑皮质, 小部分聚集成团形成神经核。中、后、末脑中 的套层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各种神经核。
脑的发生
➢脑泡的形成和演变
端脑 间脑
中脑 后脑 末脑
2、大脑皮质的组织发生
端脑套层的神经上皮
➢大脑皮质的发生分三个阶段 古皮质:海马和齿状回最早出现。 旧皮质:纹状体的外侧形成梨状皮质(7W)。 新皮质:是出现最晚,面积最大的部分。神经 上皮细胞分裂增殖、分批分期迁至表层并分化 为神经细胞,越早产生和迁移的细胞的位置越 深。出生时,新皮质由6层结构构成。
三胚层胚盘横断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外胚层的分化(4---8周)
神经管和神经嵴的发生及早期分化
➢神经管(neural tube)的发生
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与神经发育ppt课件

• Different lineages are also known to suppor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other cell lineages.
编辑课件
16
神经干细胞(NSCs)
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 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 细胞的细胞群。
4
基质诱导
细胞外基质:胶原,糖 胺多糖和蛋白多糖 诱导组织释放:actin, noggin, follistain 等 细胞粘着分子 :NCAMs, L-CAM 生长因子: BPM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位置
编辑课件
5
1. 神经管的组织分化
神经上皮是假复层柱状,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 期,核的位置在内外界膜间往返移动;分裂后的子细 胞在进入有丝分裂周期,而失去与管腔基底的连接; 不能进入分裂周期的子细胞则迁移进入套层。各种类 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在套层发生分化。
NEUROANATOMY 神经解剖学
编辑课件
1
一、神经系统发生
编辑课件
2
神经系统的种系发生
• 网状神经系统 水螅
• 链状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 管状神经系统 脊索动物、脊椎动物
编辑课件
3
种系发生—管状神经系统
• 脊椎动物的中 枢神经系统是 由外胚层内陷 形成的神经管 发展而成的。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6
神经管的组织发生
假复层柱状上皮
↓
三层细胞
室管膜层,脑室下层,中间层(套层),缘层
↓
↓
↓
室管膜上皮 神经元,胶质细胞
神经元的突起,年幼神经元, 胶质细胞突起,其他部位的轴
编辑课件
16
神经干细胞(NSCs)
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 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 细胞的细胞群。
4
基质诱导
细胞外基质:胶原,糖 胺多糖和蛋白多糖 诱导组织释放:actin, noggin, follistain 等 细胞粘着分子 :NCAMs, L-CAM 生长因子: BPM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位置
编辑课件
5
1. 神经管的组织分化
神经上皮是假复层柱状,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 期,核的位置在内外界膜间往返移动;分裂后的子细 胞在进入有丝分裂周期,而失去与管腔基底的连接; 不能进入分裂周期的子细胞则迁移进入套层。各种类 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在套层发生分化。
NEUROANATOMY 神经解剖学
编辑课件
1
一、神经系统发生
编辑课件
2
神经系统的种系发生
• 网状神经系统 水螅
• 链状神经系统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
• 管状神经系统 脊索动物、脊椎动物
编辑课件
3
种系发生—管状神经系统
• 脊椎动物的中 枢神经系统是 由外胚层内陷 形成的神经管 发展而成的。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6
神经管的组织发生
假复层柱状上皮
↓
三层细胞
室管膜层,脑室下层,中间层(套层),缘层
↓
↓
↓
室管膜上皮 神经元,胶质细胞
神经元的突起,年幼神经元, 胶质细胞突起,其他部位的轴
解剖学基础《神经系统》PPT课件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பைடு நூலகம்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的延髓相连,下端在成 人约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故临床腰椎穿 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脊髓全长42~45 cm,约占椎管 全长的2/3。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颈膨大位于第 4颈节至第1胸节,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位于第2腰节至 第3骶节之间,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呈 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条无神经组织的细丝, 称终丝,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髓节对第3颈椎体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 如第5颈髓节对第4颈椎体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如第6胸髓节对第4胸椎体
下胸髓T9~12 腰髓L1~5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如第11胸髓节对第8胸椎 体
平对第10~12胸椎体
骶S1~5、尾髓CO
三、常用术语
第一节 概述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 成束,称纤维束;若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有散在的神经元 或较小核团,称网状结构。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数个神经束被结 缔组织包裹,称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4 5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构成。 1.灰质
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纵贯脊髓全长的细管,称中央 管。灰质围绕在中央管的周围,灰质的周围是白质。每侧灰质向前 扩大的部分,称前角;向后突出狭细的部分,称后角。在胸髓和上3 个腰髓的前、后角间还有向外侧伸出的侧角。连接两侧灰质的部 分,称灰质连合。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的延髓相连,下端在成 人约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故临床腰椎穿 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脊髓全长42~45 cm,约占椎管 全长的2/3。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颈膨大位于第 4颈节至第1胸节,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位于第2腰节至 第3骶节之间,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呈 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条无神经组织的细丝, 称终丝,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髓节对第3颈椎体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 如第5颈髓节对第4颈椎体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如第6胸髓节对第4胸椎体
下胸髓T9~12 腰髓L1~5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如第11胸髓节对第8胸椎 体
平对第10~12胸椎体
骶S1~5、尾髓CO
三、常用术语
第一节 概述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 成束,称纤维束;若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有散在的神经元 或较小核团,称网状结构。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数个神经束被结 缔组织包裹,称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4 5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构成。 1.灰质
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纵贯脊髓全长的细管,称中央 管。灰质围绕在中央管的周围,灰质的周围是白质。每侧灰质向前 扩大的部分,称前角;向后突出狭细的部分,称后角。在胸髓和上3 个腰髓的前、后角间还有向外侧伸出的侧角。连接两侧灰质的部 分,称灰质连合。
《神经系统的发生》PPT课件

医学PPT
8
发育过程中脊髓与脊柱关系变化
胚胎第3个月之前,脊髓与脊柱等长,其下端可达脊柱的 尾骨平面。第3个月后,由于脊柱增长比脊髓快,脊柱逐 渐超越脊髓向尾端延伸,脊髓的位置相对上移。至出生前, 脊髓下端与第3腰椎平齐,仅以终丝与尾骨相连。由于节 段性分布的脊神经均在胚胎早期形成,并从相应节段的椎 间孔穿出,当脊髓位置相对上移后,脊髓颈段以下的脊神 经根便越来越斜向尾侧,至腰、骶和尾段的脊神经根则在 椎管内垂直下行,与终丝共同组成马尾(图27-8)。
医学PPT
医学PPT
7
脊髓的分化
由于成神经细胞和成神经胶质细胞的增多,左右两基板向 腹侧突出,致使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条纵行的裂隙,位居 脊髓的腹侧正中,称前正中裂或腹侧裂。同样,左右两翼 板也增大,但主要是向内侧推移并在中线愈合形成一隔膜, 称后正中隔。基板形成脊髓灰质的前角(或前柱),其中 的成神经细胞分化为躯体运动神经元。翼板形成脊髓灰质 后角(或后柱),其中的神经细胞分化为中间神经元。若 干成神经细胞聚集于基板和翼板之间,形成脊髓侧角或中 间角,其内的成神经细胞分化为内脏传出神经元。至此, 神经管的尾端分化成脊髓,神经管周围的间充质分化成脊 膜(图27-7)。
医学PPT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脊髓的发生
神经管的下段分化为脊髓,其管腔演化为脊髓中央管,套 层分化为脊髓的灰质,边缘层分化为白质。神经管的两侧 壁由于套层中成神经细胞和成胶质细胞的增生而迅速增厚, 侧壁的腹侧部增厚形成左右两个基板(basal plate),背侧 部增厚形成左右两个翼板(alar plate)。神经管的顶壁和 底壁都薄而窄,分别形成顶板(roof plate)和底板(floor plate)。由于基板和翼板的增厚,在神经管的内表面出现 了左右两条纵沟,称界沟(sulcus limitans)(图27-7)。
大学人体解剖第三章神经系统一ppt文档

静息电位的测量
静
息
电
位
产 膜内
生
膜外
的
生
理
机
制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 静息状态下①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②细胞
膜对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K+>Cl->Na+>A-
③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即:当
K+ 的扩散造成膜两侧的电热梯度足以对抗由于浓 度梯度所引起的K+ 的进一步的扩散时,离子的移 动就达到平衡了。
生改变的任何环境因子。
反应:由刺激而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称~
冲动:快速的、可传导的生物电的变化,即动作电 位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兴奋(excitation):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 应称为兴奋
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组织具有产生冲动 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③AP≈Na+的平衡电
位。
静息电位的恢复与Na+-K+泵的存在有关,需要消耗 能量。
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
大量的离子通道,这些通道对跨膜电位变化极其 敏感并能迅速对其作出反应,这种类型的离子通 道统称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由镶嵌在细胞膜上的特异蛋白质构成。
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不衰减传导 4、绝缘性传导 5、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冲动的传导
(二)神经冲动在 同一细胞中的传导 1、无髓纤维
神经冲动的传导
2、有髓纤维
神经冲动的传导
(三)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神经系统解刨(ppt)

神经系统解刨(ppt)
1
(优选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的轴突组成。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按分布及性质又分为: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 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1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
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
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纤维集聚 ———神经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1
(优选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的轴突组成。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按分布及性质又分为: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 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1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
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
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纤维集聚 ———神经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的解剖》课件

药物治疗:使用抗癫痫药物、 抗抑郁药物等
手术治疗:切除病变部位、植 入电极等
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 疗、职业治疗等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心 理支持等
汇报人:PPT
脑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各种神经 系统疾病
PART FOUR
脊神经是周围神经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 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脊神经分为感觉神 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传递 感觉信息,运动神 经负责控制肌肉运 动
脑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负责传递信息
脑神经分为12对,包括嗅神经、 视神经、动眼神经等
运动传导通路的 功能是将运动信 息从大脑皮层传 递到脊髓前角细 胞,再传递到肌 肉,从而控制肌
肉的运动
运动传导通路 的异常可能导 致运动障碍, 如瘫痪、肌无
力等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
交感神经主要分布 在内脏器官和皮肤
副交感神经主要分 布在内脏器官和肌 肉
自主神经系统的传 导通路包括神经节 和神经纤维
位置:位于椎 管内,上端与 脑相连,下端
与尾骨相连
结构:由灰质 和白质组成, 灰质位于外层, 白质位于内层
功能:传递感 觉和运动信息, 调节内脏活动
损伤:可能导 致瘫痪、感觉
障碍等症状
脑神经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 部位的神经
脑神经分为12对,每对都有特 定的功能
脑神经负责传递感觉、运动和 自主神经信号
参与学习和记忆过程,如 记忆、学习等
PART THREE
位置: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 功能:控制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结构: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疾病:脑干损伤可能导致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
位置:位于大脑的后下方,与脑干相连 功能:负责协调身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结构: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包括小脑皮质和小脑核团 疾病:小脑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协调障碍,如共济失调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件

神经影像学方法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通过检测大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反映大脑功能活动。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显示大脑代谢活动。
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
记录大脑电生理指标,反映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状态。
神经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
运用PCR、基因芯片等技术检测神经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
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对症治疗等。
06
神经系统研究方法与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神经解剖学方法
组织切片技术
01
通过制备脑组织切片,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排列和连接。
染色技术
02
利用特异性染色剂标记神经细胞或组织,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
究。
三维重建技术
03
。
自主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系统
在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当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交感神经系统 会迅速调动身体各器官的潜能,以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主要在安静状态下调节身体各器官的活动,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状 态。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自主神经变化。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
件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及其生理机制 • 神经系统研究方法与技术
目录
CONTENTS
01
神经系统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12
二、脊髓的发育
室管膜层-灰质
边缘层-白质
医学ppt
13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三、脑的发育(28天-) (一)脑泡的形成
原始脑泡(前、中、后脑泡) 三个曲:头曲、颈曲、脑桥
曲
菱脑(后脑)为菱脑峡与颈 曲之间,菱脑峡将菱脑 分为前方的后脑和后方 的未脑。
医学ppt
23
医学ppt
2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归纳:
1.从无到有;由分散到集中;由网状、链状到 管状。
2.神经系统随着感觉器向头集中而出现由脑化, 更由于脑对机体各部的联系与整合出现皮质化。
3.在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更高级结构和中枢 并没有代替一些旧的结构和低级中枢,而是并 存。
医学ppt
5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个体发生
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神经管形成(21天-26天) (一)早期发育 (二)组织发生与分化 二、神经嵴的发育(21天-) 二、脊髓的发育(26天-) 三、脑的发育(28天-) (一)脑泡的形成 (二)脑各部的发育
17
前脑泡:端脑、间 脑
中脑泡:中脑
后脑泡: 前部(后脑)-脑 桥和小脑 后部(未脑)-延 髓
医学ppt
18
医学ppt
19
医学ppt
20
端脑发生:
1端脑的外侧壁和后壁 扩展形成大脑半球
2.向上、向后、再向 前下 3.向两侧覆盖间脑,以 后盖过中脑与后脑。
医学ppt
21
医学ppt
22
医学ppt
神经系统的发生
Dr. Wang fan
医学ppt
1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第一节 种系发生 简单地说:由分散到集中 由网状、链状到管状 由脑化到皮质化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管状神经系统 (一)脑化
神经管前部脑化:前脑、中脑、菱脑三部分 (二)皮质化 主要发生在前脑(端脑)那部分
医学ppt
4
医学ppt
6
一、神经管形成(21天- 26天)
图2-9,P31 (一)早期发育
神经板、神经沟、神 经嵴、 神经管、体节
医学ppt
7
医学ppt
8
医学ppt
9
医学ppt
10
(二)组织发生与分化
单层柱状细胞--神经上皮 成神经细胞、成神经胶质细胞
医学ppt
11
内界膜、室管膜层(套层)、边缘层、外 界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