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再分析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最新)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最新)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最新)介绍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初中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思维和语言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和自信心。

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本教学大纲将英语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 听力: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能力。

2. 口语:通过口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阅读:通过阅读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4. 写作: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词汇与语法:通过词汇和语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满足以下教学要求:1. 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研究动力。

3. 给予学生充分的练机会和反馈,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5. 合理安排研究任务,注重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质量。

教学评价为了准确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日常表现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2. 考试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试等进行评价。

3. 项目评价:通过小组项目、个人项目等进行评价。

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该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些建议:1. 积极创造英语研究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英语晚会、英语剧等,展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5. 激励学生参加语言考试,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和自信心。

初中英语说课稿 (3)

初中英语说课稿 (3)

初中英语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次教学的教材是初中英语教材《牛津初中英语》,是一套符合国家新课标要求的初中英语教材。

教材分为初中一至初中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包括8个单元,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交际能力培养等内容。

教材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 教材目标该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3. 教材结构该教材分为初中一至初中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包括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了学习目标、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部分。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交流;•掌握一定的英语语法知识,如时态、句型、代词等;•能够听懂、读懂并理解教材中的对话和文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能流利、准确地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英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一、引言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是教育部为规范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制定的文件。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应用。

二、教材选用与课程设置1. 教材选用教材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内容全面、科学、系统。

教材应突出兴趣性和实用性,能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2.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合理安排。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

每个学段的课程设置应既符合学生认知和语言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初中英语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技能;- 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交交流;-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 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强调语言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学习;- 听、说、读、写和翻译技能的培养;- 文化背景和交际策略的学习。

2. 进度安排教学大纲对教学进度进行了合理安排,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每个学段的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讲授、练习、互动、小组合作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全面、客观,并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新。

评价方式应包括日常表现、作业评定、考试等多种形式,既能反映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初中英语新教学大纲2023

初中英语新教学大纲2023

初中英语新教学大纲2023目标-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教学内容1. 语法和词汇:- 强调基础语法和常用词汇的研究,包括时态、语态、句型等。

-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听力材料积累更多词汇和短语。

2. 听力:- 强调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 使用真实生活场景和日常对话进行听力练。

3. 口语:-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练日常对话和简单的演讲,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

4. 阅读:- 强调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 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短文、故事、新闻等。

5. 写作:-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写作结构、语法、词汇的正确运用。

- 练写作短文、日记、信件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

6. 文化:- 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惯,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方法-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 考核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 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笔试、口试、作业等。

- 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研究进步。

教材选择- 选择与学大纲要求相符的教材,包括课本、练册和相关研究资料。

- 教材应具有足够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教师角色- 教师应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生要求-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 学生应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任务,提高研究效果。

以上是初中英语学大纲2023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研究兴趣。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分析总结模板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分析总结模板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分析总结模板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分析总结模板如下:教学目标分析: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将这些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以便指导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内容分析中,要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以及当下的学习热点等因素。

教学内容应该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具有实际意义和学习价值。

可以从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安排。

教学方法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灵活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分析:教学手段包括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影视资源、实物展示等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估。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应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考核,还可以通过作业、小测验、口头评价、项目展示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水平。

教学问题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教师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问题可能涉及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技能、语言难点和错误分析等方面。

教学反思总结: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总结。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教学大纲

《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教学大纲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模块一: 课程标准研究基础教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下列课程标准和外语能力指标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 20112.美国TESOL 2007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ndards, TESOL, 2007. (WIDA Version)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3)外语能力指标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Council of Europe, 2001.第一章: 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2.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的关系3.课程标准的作用4.课程标准的读者对象5.作为教师的课程标准的解读方法本章参考读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教育部。

邹为诚,“外语教学的基本原理”,邹为诚、程晓主编《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出版,第1-22页。

邹为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评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六期,第44-50页。

第二章:课程标准中的语言能力和能力指标1.能力的概念2.总目标和分级目标3.能力指标和指标内部的要素本章参考读物第1、2、3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The Council of Europe. (2001). Illustrative descriptors, in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pp. 25-31).WIDA. (2007). The sampl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Pre-K – 12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ndards. (pp. 30).第三章:课程标准的能力指标对教学设计的作用1.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2.教学设计的例子3.使用课程标准的能力指标(PD)CAAS结构来设计教学目标4.学会使用ABCD模板写出“教学目标”(Objectives)本章的参考读物Short. D. J. (2000). Using the ESL standard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now M. A. (ed.). Implementing the ESL Standards for Pre-K – 12 Students Through Teacher Education. Alexander, VA: TESOL. (pp. 103-136)Nunan. D. (1988). Objectives. Syllabus Desig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1-71)第四章:材料特点和能力指标1.以”能做…”作为课程标准的基础的意义和教学价值2.教学材料特点分析(找出Teachable thing)(以Preparing for a trip to the USA为例)本章的参考读物邹为诚,(2013),帮助困难学习者,邹为诚、程晓主编《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71-193页。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试用版《大纲》的比较和分析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试用版《大纲》的比较和分析

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试用版《大纲》的比较和分析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3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该大纲将是指导我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为更好地贯彻试用修订版大纲的精神,全面落实大纲中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全国广大英语教师,特别是英语教研员正在认真地学习与研究试用修订版大纲。

一、调整与完善大纲的总框架结构试用本大纲前言试用修订版大纲前言前言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二、教学要求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三、教学内容三、教学内容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五、考试、考查五、教学评价附表一日常交际用语简表附表一日常交际用语简表附表二语音项目表附表二语音项目表附表三词汇表附表三词汇表附表四语法项目表附表四语法项目表附表五话题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试用修订版大纲对试用本大纲进行了3处调整:试用本试用修订版1.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与要求2.考试、考查──→教学评价3.无话题附表──→增设话题附表为何进行这样的调整1.试用修订版大纲用“教学目标与要求”替换了试用本大纲的“教学要求”部分,主要是增加了总体目标,综合地描述了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目标与要求。

同时,在保留试用本大纲具体分级要求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完善。

2.试用修订版大纲用“教学评价”取代了试用本的“考试考查”,从而扩大了其内涵和范围。

考试、考查只是评价的一个方面和一种形式。

它只能对学生的外显语言行为进行评价,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实际的综合能力与水平。

试用修订版大纲坚持这样的基本观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多元的、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

3.试用修订版大纲增加了附表五“话题”,提供了16个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初中英语2023年新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2023年新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2023年新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和研究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

通过本大纲的研究,学生应当能够:
1. 掌握基础的英语语法和词汇;
2. 能够理解和使用常用的英语短语和表达方式;
3. 能够进行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的研究;
4. 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英语文学作品;
5. 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语言知识
- 英语字母和音标
- 常用词汇和短语
- 基础语法知识
2. 语言技能
- 听力理解
- 口语表达
- 阅读理解
- 写作能力
3. 文化知识
- 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和风俗惯
- 简单的英语文学作品欣赏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
- 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研究英语;
- 使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研究;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研究时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评估方式
教学评估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期中和期末考试
- 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
- 口语和写作测试
- 小组项目和报告
以上是初中英语2023年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们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好的研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再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各套《英语》教材的启用标志着我国以教材为突破口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较之原先的大纲和教材,它们包含了教育学科和邻近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把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推进了一大步。

一、新大纲和新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诞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原有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几年来,发展学生个性,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样,原先的课程教材体系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义务教育提出的目标就显得不相符合。

其一,偏多、偏深、偏难的课程教材内容,不符合普及教育中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其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而面向升学需要的课程教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一需要。

因此原有的那种课程教材内容难以培养出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也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

第二,新的形势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受到主、客观方面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中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传授、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现象极为普遍,致使中学生学完5—6年
英语,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能够真正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的甚少。

第三,世界性的外语教学改革潮流与经验既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论述交际能力的专著不断问世。

第二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旨在发展学生使用语言能力的教材层出不穷。

第三是以英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体系不断地趋于成熟,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就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展开了讨论和探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为外语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二、新大纲的基本特点
新大纲提出“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众所周知,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因而,学习语言的目的应该着意培养学生获得用该语言进行表达思想、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提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在借鉴国外语言学家和教学法家对交际能力的有关论述,分析国外外语教学的最新发展,结合我国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关于这一提法,我国学者、中
学英语教学法专家章兼中教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撰文作了透彻的分析和解释。

他指出,“交际能力是指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具有信息差距和话语能力四个部分。

他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特点,认为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不具有“真正的交际活动”,因而“外语实践能力也不是交际能力,而是为真正的交际活动准备条件,培养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认为“提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外语的能力要比培养交际能力更为妥当”。

英语课堂中,“练”的最好形式就是“交际”。

如果说“精讲”体现教师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那么“多练”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集中体现。

只有“多练”,学生才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美国学生崇尚这样一句话:tell me,i forget; show me ,i remember; involve me, i understand.由此可见,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只能给学生带来疲劳,只有让同学们动起来,浸泡在一定的语境当中,学生们也就能乐在其中了。

(1)创设情景,开展英语游戏。

游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

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2)创设情景,角色表演。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进入初中,教师大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更增加了他们的听课难度。


者认为,开学伊始,要紧抓学生的课文朗读,从领读、齐读到分角色朗读,而且要更多地尝试分角色朗读。

这种方法,难度不高,但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们说英语的热情,尽管是分角色表演,但投入的表演他们会更深地领会对话或是课文的旨意。

(3)创设情景,自编对话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和运用。

如果说朗读对话、课文是一种信息输入过程(input),那么创设情景,组织同学运用已学句型、语言点自编对话就是一个输出过程(output)。

它需要学生把所学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编出合情合理的交际对话。

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指向性,即为学生完成学业后从事生产劳动,作必要的知识储备。

因此,虽然目前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不具有情景的真实性,除了极少数场合,例如课堂上具有信息差距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的大部分活动都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然而,外语教学应尽力(事实上也只能是)为学生毕业后或课后的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外语完成一定的交际活动创造条件。

为了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培养的倾向,并为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大纲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内容。

附表中列出了30项的日常交际用语,每项目后都列出了一些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常用结构和句子。

与此同时,大纲就
如何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中,多次提到这一问题。

第一条中,大纲直截了当地提出“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之间的关系时,大纲提出“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语法、词汇进行听、说、读、写进行交际的能力……,要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联系,从而使言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使用英语与母语的关系时,大纲提到“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更应使用英语教学”。

在考试、考查方面,大纲规定“应注意考查学生为交际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