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合集下载

浅论我国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浅论我国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已形 成 压 力和 挑 战 。
这 一 切 说 明发 展 低 碳 经 济 是 未 来 世 界 经 济 发 展 的 必 然 选择 。 我 国 是一 个 在 世 界 上 影 响 巨大 的
发 展 中 大 国 , 展 低 碳 经济 , 发 既是 责 任 也 是 中 国可
持 续发 展 、 变 发 展 模 式 的难 得 机 遇 。 全 球 碳排 转 在
先 机 和 产 业 制 高 点 。 日本 作为 推 动 “ 碳 经 济 ” 低 的
急先 锋 , 每年 投 入 巨 资致 力 于 发 展“ 碳 技 术 ” 美 低 ; 国参 议 院 2 0 0 7年 提 出 了 《 碳 经 济 法 案 》 美 国政 低 ,
府 制 定 了低 碳 技 术 开 发计 划 。 一 切 对我 国而 言 , 这
的 时代 。 球暖 化 , 仅 带来 了沙 尘 , 有 暴 风 雪 、 全 不 还
计 算 ,每 燃 烧 一 吨煤 炭 会 产 生 41 二氧 化 碳气 .2吨 体, 比石 油和 天 然气 每 吨多 3 % ̄ 0 而据 估算 , o N %, 7 未来 2 0年 中 国能 源 部 门 电力 投 资将 达 1 . 亿 美 8万 元 , 电 的 大规 模 发 展 对 环境 的 威胁 不 容 忽 视 。 火 中

皮 书 ( 国 能源 的 未来 —— 创 建 低 碳 经 济 ) 。现 英 》
在 , 美 发 达 国家 大 力 推进 以高 能效 、 排 放 为 核 欧 低
心 的“ 碳革 命 ” 着 力 发 展“ 碳 技 术” 并 对产 业 、 低 , 低 , 能源 、 术 、 易等 政 策 进 行 了重 大 调 整 。 以抢 占 技 贸
着 力 发 展低 碳 技 术 , 对 产 业 、 并 能源 、 术 、 易等 技 贸

浅谈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浅谈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浅谈低碳生活与低碳经济的关系赵丹(衡水市环保局监测站,河北衡水053000)经济管理睛要]‘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氐碳生活”,‘锯碳经济”的重要舍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枷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

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环境科学”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

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蓦§,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

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一、低碳经济提出背景“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0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喊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学习心得

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学习心得

学生提供资源:1、调查问卷。

2、照相机或摄影机。

一,提出问题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那门“低碳”的诞生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二,调查目的1. 通过查阅资料,认识低碳所带来的影响,了解我国对低碳所带来的贡献。

2. 通过社会调查问卷和询问专家,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提高整理,分析资料能力。

3. 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团结协作。

三,调查方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互联网、访问、咨询专家等方式。

具体有一下途径:1. 做问卷调查。

2. 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3. 网上查阅。

4. 询问有关专家。

5. 整理,分析,结合自己所学进行总结。

四,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在2010年3~5月进行。

对象是街上行人和附近小区居民。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

共发问卷100份。

全部有效。

主要询问“您认为‘低碳’一词的诞生是对社会有利的多还是不利的多?”其中,“支持有利的多”的有98人,占98%。

支持“不利的多”的有2人。

占2%。

·低碳带来的有利影响我们首先看低碳经济对生产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

工业化以来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高碳”发展方式,它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为特征。

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

而发展低碳经济,不但要求在生产的“入口”处控制资源能源的投入与消耗量,而且要求在生产的“出口”处控制碳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这样就能达到低能耗、低排放的目的。

推行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冯铁英(222009314011008)(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400715)摘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指出“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

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节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关键词:环境科学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可持续消费Advocate low carbon economy, advocate low carbon lifeFengtieying (222009314011008)school of 数学与统计学院China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concep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and low carbon lif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Low carbon economy is a new conception put forth by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cope with the disastrous change of the global climate resulted from a large quantity of fossi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arge volume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by human beings.By low carbon economy we not only mean the backward capacity with high energy-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to be eliminated speedily,but also the public should be guided to reflect on their ill habits of wasting energy and increasing pollution discharge so as to explor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energy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consuming and living fields.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advanced technology support alone is not enough to for low carbon econom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mission reduction, low carbon economy has to be depend itself on low carbon life, which is a kind of simple,brief,plain and sustainable life style, and the propaganda guidance and system guarantor are both necessary for realizing the low carbon life.[Keyw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low carbon life.sustainable consumption一、中国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低碳经济名词解释

低碳经济名词解释

低碳经济名词解释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以下是一些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名词解释:1. 温室气体:指能够吸收并放射热能、影响地球能量平衡的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氮(N2O)和氟化物等。

2. 温室气体排放:指综合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放出。

主要来自能源消耗(如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以及工农业生产过程。

3. 碳排放:指单位时间内释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通常用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来衡量。

4. 碳中和: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储存,使总碳排放量等于零的状态。

达到碳中和需要采取减排措施并增加碳汇,如植树造林等。

5. 碳市场:是由政府或社会组织建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购买和出售碳配额,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和推进低碳技术发展。

6. 碳定价:是指政府或市场设定的单位碳排放的经济成本,通过对碳排放征税或设置碳排放配额进行控制和管理。

7. 可再生能源:指来自自然界可持续再生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

与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排放较少且不会耗尽。

8. 能效:指在生产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能量之比,用于衡量资源利用的效率。

提高能效可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9. 低碳城市:指通过提高都市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交通方式、加强建筑节能等措施减少碳排放的城市。

10. 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建设具有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11. 绿色创新:是指在技术、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推动环境友好和低碳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12. 低碳生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改变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

如节约用电、选择低碳交通方式、减少浪费等。

以上是一些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名词解释,这些名词涵盖了低碳经济的重要概念和措施,有助于理解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2023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

2023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

2023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精选8篇)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1“节能环保,低碳减排”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已深深地阐释了人类生存之根本——环境和谐。

你每天还在坐轿车、挤公交吗?你还在闲着无聊上网打发时间吗?为什么你不能为了美好的生活而选择一种更加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骑自行车呢?您为什么不选择一种低碳又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呢?一、活动目的: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宣传节能环保意识,宣扬低碳文明出行方式。

二、活动参与对象:__学院x级三、活动时间及地点:__四、活动内容:1、前期准备关于骑车出行的宣传板及关于低碳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表;2、活动当日有活动负责人安排全体志愿者工作任务(清扫自行车及宣传板,清除城市牛皮癣);3、根据当时浏览宣传板群众人数,安排专人进行骑车出行方面的演讲宣传,安排一部分人到中百大厦附近进行问卷调查;4、安排专人负责拍照。

五、具体安排:1、活动开展前准备好关于低碳出行的宣传板,活动当天由专人负责抬到活动现场并抬回学校;2、每位志愿者应该在活动开始前带上清洁工具(如:水桶,抹布,扫帚);3、活动时准备志愿者标示,志愿者应佩戴志愿者标示,活动结束后将调查表交给负责人;4、活动时全体人员应听从指挥,负责人负责全体志愿者的出行安全。

5、由组长负责统计调查数据送到报社及自行车公司片区经理。

低碳经济环保生活课题研究方案2为了让学生了解“绿色平安文明”的深刻内涵,并自觉践行其内在要求,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青年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学会如何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绿色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孕育现代发展思想萌芽,从关心学校环境与提高自身的文明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为走向社会步入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经校两委研究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共创绿色平安校园争做现代文明青年”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活动时间:__年9月1号至__年1月1号二、活动主题:“共创绿色平安校园,争做现代文明青年”三、活动内容1、宣传发动阶段(__年9月1号至__年9月5号):以各专业科、各班级为主体,在科领导、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宣传资料,深入领会活动精神。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文化应对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文化应对
到的各类学术文章不下几千篇。这些文章有的探讨经济 为,借助 “ 低碳文化”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当低碳经 发展战略, 有的研究产业及其技术换代升级,以达到节 济走进人们的 日 常生活时,文化与低碳经济之问的关系 能减排之 目的;有的则侧重剖析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 需要认真研讨。 有的呼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 讨论低碳经济的文化应对 , 首先必须直面的问题是, 工业 , 建设生态文明;有学者则特别强调 :“ 低碳经济是 低碳经济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走向,也在诸多层面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理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乃至生活习惯。“ 低碳经济对全球 念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具体化、形象化。l 凡此种种 , ”2 不 的冲击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它还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自 身生活的 世界, 对社会发展未来理性思维与自 觉。国 言之,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某个、某些企业、
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讨论亦堪称如火如荼。学术界积 产业降耗减排是难以达到目的的。低碳经济关涉千家万
极应对低碳时 代的到来, 学者们从不同的 学术视角, 对 户,关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全社会 自 觉遵 低碳经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学术期刊网站能搜索 循低碳、减碳等要求 , 并以 “ 低碳文化”规范自己的行
21 00年第 5期 ( 第 2 3期 ) 总 2
才论
THE NORTHERN FORUM
No 5.2 1 . 00
Toa . 3 tlNo 22
【 经济社会与低碳经济 】
低碳 经济 与低碳生 活的文化应对
王 博
( 哈尔滨工 业大学 经 济 系 ,黑龙 江
[ 摘
哈尔滨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0— 6— 8

化学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中的作用

化学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中的作用

化学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中的作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之前的生活中主要是以新能源和新材料以及环保等多种的方式为代表,随着如今科学技术的日益变化,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现如今,化学和不同学科之间有着较大的关系,并在发展中逐渐的进行融合,并且在多个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有效的结果。

现如今,化学在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有着较大的帮助,并且在材料和能源能多个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随着如今低碳生活和经济的发展,绿色化学也是一种全新的策略方针,并且引起了多方面重视。

本文主要对化学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化学;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引言随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提出,是全球化变暖对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背景下去,多个国家提出了“绿色新政”,并充分的利用化学技术多带来的好处进行经济的带动。

通过化学的方式来有效的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发展。

在进行化学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中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概念。

低碳经济主要是社会应对人们对化石能源以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所引起的灾害所提出的理念。

在进行低碳经济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是无法有效进行的,所以需要在低碳生活背景下有效的进行减排的目的,在两者进行发展中化学技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1.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对于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着较大的需求。

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中,并通过相关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完善,并促进能效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想高能效和低能耗以及低碳排放的模式进行有效的变化[1]。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有效发展的阶段,所以在进行设施的建设中需要较大的能源。

并且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高碳经济的特点已经限制了我国未来的发展。

所以有效的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且有不能牺牲环境,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论文摘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它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

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指出“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

必须依托于“低碳乍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

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町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论文关键词:环境科学;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可持续消费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

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

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

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

在此背景下。

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

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

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

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

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

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

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

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

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

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

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

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

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

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

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

技术还很不成熟。

应认识到。

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

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

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

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

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

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

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

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

仅2007年一年。

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

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

大豆的供应量减少。

价格也开始上涨。

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

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

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

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

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

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

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

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

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

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

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

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

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

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

“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

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

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

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

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

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

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

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

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

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

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

骑自行车出行。

使用最老款的手机。

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

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

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

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

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

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

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

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

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

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

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

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

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

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2008年6月13日。

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

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

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

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

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

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

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

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

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