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满分作文大全: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老子有云:知行合一。
意思就是,学习了必须要去实践它。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因为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都是需要通过后天的锻炼才能达到的,所以二者结合也是不错的选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所以要多看书,做好阅读笔记,然后多去实践,使得自己知行合一。
《吕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可惜我没能完整地看过它,惭愧啊!这本书上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因此我们要边行边知,不断地在行动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这样你才能进步,才能知行合一。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大海之中有一座漂浮着的城市,无数人为了寻找这座城市踏上了寻宝之旅。
不幸的是,这些人不久都溺死在了这场海啸之中。
他们没有找到这座城市,却收获了很多宝藏,并且从其他城市陆续传来有关于这座城市的信息,让那些想找这座城市的人充满期待。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是说,通过观察天文的变化规律,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趋势。
由此类推,以求预知祸福。
通过考察人类的活动轨迹,用来变化治理天下的方法。
水流湿,火就燥。
知政失者,立见消亡。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你的认知有偏差,你对事物的判断也会出现偏差,并且会导致失败。
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今社会风气愈发不好,很多人说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话。
所以我们应该将大道应用于小处,应用于生活,提高自身修养,去除私心杂念,回归正道,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
道德经还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句话讲述的是强与弱的关系,也就是做事情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我们应该始终怀有坚定的信念,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去拼搏去奋斗,唯有如此,才能更加接近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有轰轰烈烈的一生,就像我们从小学开始写的那篇《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在这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做,是否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
知行合一,对于知来说,是要多积累,多阅读,吸取经验教训;而对于行来说,就要把握方向,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前进。
知行合一高考作文5篇_0

知行合一高考作文5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知行合一高考作文一:知行合一(2855字)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
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
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
《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
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
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
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
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
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
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
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
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
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
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
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
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
知行合一作文(通用29篇)

知行合一作文知行合一作文(通用29篇)知行合一作文篇1我独自在五龙山脚徘徊,低吟着:“莫道面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夫人。
”阳光晴好,望着夫人峰,此时,此诗此境真是妙不可言啊!仰望夫人峰,荟萃着各种绿。
隐蔽而成熟的墨绿,明丽如金属色的翠绿,故作矜持的淡绿……都被阳光的碎片连起,和谐地相互交织却又色彩分明,密密地簇拥着那位情深又坚韧的“夫人”,似乎想温暖她千年的等待而又日益冰冷的心。
噢,山顶应美妙如斯吧:仰面伸手可摘一抹云彩,弯腰俯身可听沧海桑田的一场絮语,贴身抚摸可感千年夫人那炽热的一腔痴情……我的心已飘到山顶了,脚下生风,望着夫人峰往上冲。
但脚越来越沉,终于在半山腰停住了。
也罢也罢,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疲劳中只为看风景,这些景色图片网上都有,值得上去吗?不如就这么幻想,满足一下偶发的诗人情调吧!停步仰面,发现自己的双眸怎么也不能从五龙山之巅移开。
心里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向山顶冲去……我要去看看这山这水!多少文人人生得意的时候,走向自然,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笑谈自己的万丈豪情。
在仕途失意的时候,到大自然中去深深地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去伸一伸他们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和心智的独立。
对,我要爬上山顶,去领略《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中的至情至性,去感受山水中承载着的一颗颗高尚的灵魂,一种种光耀千年的情怀……终于,我拖着酸意渗满骨骼的双腿,静立在山巅,任风吹荡起一身单衣,洗涤着心灵。
似乎灵魂被这一片广茂的大地稀释成淡淡一绺,飘摇在天地之间。
突然,心如止水,仿佛有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朝风月,万古长空之感。
多亏了“行”,让我有这番“天人合一”之感!只知道景美又不攀爬领略,又怎会有“此景只应天上有”的震撼!我笑了,这不正是王阳明苦苦徘徊思考十九年的结晶么?知行合一!只是知道道理,用笔或极其虚伪的声音夸夸其谈的人太多了,可这有什么用?“知而不行,则为无知”。
诚然,我们需要有一种判断是非的观念,也需要可以鼓舞心灵的道理,但不将其付诸行动,只是一味地幻想,不就是最荒唐可笑的玩笑么?多少人在一味地空想中迷失自己;多少人怀着雄心壮志迎接初日,却碌碌一天;多少人知行不一,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与其做语言的巨人,不如让自己因行动而变得强大,用“行”实现每一个“知”。
知行合一,以致千里作文

知行合一,以致千里作文作文一:学习中的知行合一。
在学习上,知行合一可重要啦。
就像我们学数学,知道了加法的算法,这就是知。
可如果只知道算法,不去做很多加法的练习题,那在考试的时候还是做不对题呀。
我有个同学小明,他很聪明,老师讲的数学知识他一听就懂。
可是呢,他回家从来不做数学作业,觉得自己都懂了。
有一次考试,好多简单的加法题他都算错了。
他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而我呢,每次学了新的汉字,我就会写好多遍,还会用这个字来写句子。
这样我不但知道这个字怎么写,还能把它用得很好。
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我就能写出好多好词好句。
我们想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远,就一定要知行合一,知道了知识,就要马上去做,这样才能学到真本事,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文二:生活中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在生活里也无处不在呢。
比如说保护环境,我们都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这是知。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大哥哥,他把喝完的饮料瓶随手就扔在草地上。
小草被瓶子压着,看起来很可怜。
我就走过去,捡起瓶子,放到垃圾桶里。
我想这就是行吧。
还有我们知道要孝顺父母,这也是知。
我每天都会帮妈妈做一些小事情,像扫地呀,擦桌子呀。
妈妈下班回来很累的时候,我还会给她捶捶背。
妈妈每次都很开心,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如果我们光知道要做这些事,但是不去做,那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变得更美好。
只有知行合一,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温馨,我们也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文三:运动中的知行合一》在运动的时候,知行合一也特别关键。
我们知道跑步能锻炼身体,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壮,这是知。
我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之前,老师告诉我们跑步的正确姿势,呼吸的方法。
我把这些都记在心里,这就是知道了该怎么跑。
可是在练习的时候,有些同学觉得这些方法很麻烦,就按照自己的习惯跑。
结果呢,没跑多远就气喘吁吁的。
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每次跑步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手臂有规律地摆动,呼吸也按照节奏来。
慢慢地,我能跑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快。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通用22篇)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知行合一高中作文(通用22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知行合一高中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篇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
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
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
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
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
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
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
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
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
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
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
关于知行合一的作文5篇

关于知行合一的作文5篇篇一:2021高考满分作文《知行合一,前路可期》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前面的路是可以期待的去年今日,我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把自己兵荒马乱的高中岁月落笔在红格纸之间。
此时此刻,我在做同样的努力,却发现一年的时间,远离了“夜阑犹梦,文学当枕”的日子,少了过去高中胡老师语文课堂上文学氛围的濡染,现在已是语言干涩、言辞匮乏。
却仍执拗的强撑,想要再去写一次高考作文,实是羞愧难当。
在我看来,语文素养是知识与能力的平行,是思维观念与文化品位的相互渗透,是语言积累与视野拓展的互补。
或者说,一般来说,读写能力本身绝不仅仅是方格纸上的一支笔和墨水。
可以说,当你听到杨江先生驾驶起重机西行的不幸消息时,你可以流利地背诵兰德的《我不会和任何人争论》,而不必浏览大量的纪念文章,从而理解杨江先生“走向生命边缘”的内心的简单与平和。
同样,也可能是我们这些不熟悉世界的人,愿意成为文字的信徒,甚至把文字当作信仰来崇拜——那种迷恋,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的起起落落。
好比社会之建设需要民智开启,我们语文素养的养成也的确需要一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不在于灌输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对于我们兴趣点的激发和培养,是严谨治学精神的影响和陶染。
幸运至极,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有机会每日聆听老胡的谆谆教诲,受提携之情与栽培之恩,没齿难忘。
如果说课堂上的讲授是一个引领,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一种延伸。
我们都期待着自己写作的时候可以笔下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词藻信手拈来,深情娓娓道出,可这些,都是需要阅读背后的文化底累积的。
在不断的文本安排和故事的跌宕起伏中,只要你全身心投入探索,就会有值得借鉴和永远难忘的优秀人才。
谈及社会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影响,我认为其是如虎添翼,而非雪中送炭。
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实践是要建立在扎实的教学和海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缺一不可。
所谓实践,强调行动力,猝不及防的鲁莽断不可取,内心的丰富和饱满不可或缺。
知行合一的语文作文

知行合一的语文作文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事儿:为啥我们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我觉得啊,这就和知行合一有关了。
“知”是啥?就是我们脑袋里装的那些知识、道理。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学了好多好多东西,什么历史啦、数学公式啦、语文课文里那些做人的大道理。
我们知道诚实是美德,知道努力会有回报,知道要尊老爱幼。
可是呢,这仅仅是“知”而已。
我有个朋友,他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那可是相当清楚啊。
每次我们聊天说到健康话题,他都能头头是道地给你讲熬夜会伤肝、伤肾,还会让人皮肤变差,第二天没精神。
可一到晚上呢,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根本停不下来,照样熬到两三点。
你看,他是“知”了,可就是没“行”。
那“行”就简单了,就是把知道的东西付诸实践。
这可不容易呢!比如说环保,我们都知道要保护环境,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可是出门买个东西,老板给个塑料袋,很多人顺手就接过来用了,把之前知道的环保知识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就是缺乏“行”的表现。
真正厉害的人,那都是能做到知行合一的。
像那些大发明家,爱迪生知道电可以发光,这是“知”,然后他就不断地做实验,尝试各种材料,失败了一千多次都不放弃,最后成功发明了电灯,这就是“行”。
他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生活方式。
再说说我自己吧。
我知道运动对身体好,这是很简单的“知”。
我也想象自己有个健美的身材,跑起来像一阵风似的。
可是真要我每天早起去跑步的时候,我的床就像有魔力一样,死死地拽着我,让我起不来。
后来我想啊,这样不行,我得真的行动起来。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先从每天早起散步15分钟开始。
一开始真的很痛苦,但是慢慢地,我习惯了这种早起运动的感觉,现在已经能跑上好几公里了。
这就是我从“知”走向“行”的过程。
知行合一为啥这么重要呢?因为如果只有“知”没有“行”,那知识就只是空谈,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看着漂亮,实际上没啥用。
而只有“行”没有“知”呢,那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可能会做很多无用功。
大学入学征文《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知行合一,前路可期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后,我也将迎来了我的大学生活,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同样也让我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期许。
那是我迈向成人世界的第一步,一个全新的起点,亦是另一个漫长的旅途,未经世事的我们将要在这段长达四年的道路上磨砺,成长,突破,我深知其中的不容易,不仅要满腔热血,还要知行合一,才能前路可期。
这漫长的暑假,也给我们为迎接大学生活的准备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由于高中时期的我,心思大部分在学习上,以至于我的独立自理能力不是很好,于是,在暑期里,我去打了暑假工,在餐厅里当服务员,虽然每天都很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与人交谈的能力,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
我相信这将会成为充实我的大学生活的垫脚石,让我能够有所成长。
主动的积极地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
现在大学中,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使自己过得充实。
首先要先保证学习。
然后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我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
当然,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此外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你的活动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
大学是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的地方;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的土壤;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我愿: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满分作文大全:知行合一,前路可期
去年今日,我绞尽脑汁、遣词造句,把自己兵荒马乱的高中岁月落笔
在红格纸之间。
此时此刻,我在做同样的努力,却发现一年的时间,
远离了“夜阑犹梦,文学当枕”的日子,少了过去高中胡老师语文课
堂上文学氛围的濡染,现在已是语言干涩、言辞匮乏。
却仍执拗的强撑,想要再去写一次高考作文,实是羞愧难当。
提及语文素养,在我看来,是知识与水平的并行不悖,是思维观
点和文化品位的相互浸润,是积累语言和拓展视野的相辅相成。
抑或
通俗来讲,素养本身绝非仅仅是格纹纸上的笔走龙蛇、挥毫洒墨。
它
能够是,当你闻知杨绛先生驾鹤西去之噩耗,不需要浏览潮水般的纪
念文章,就能流利地背诵出兰德的《我和谁都不争》,得以明了先生“走到人生边上”内心的质朴和平和。
同样,它也能够是,未谙世事
的我们,甘愿成为文字的信徒,甚至把文字当成信仰去膜拜——那种
迷恋情怀所以得以深晓一切阴晴冷暖。
好比社会之建设需要民智开启,我们语文素养的养成也的确需要
一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拘泥于形式,
不在于灌输知识的多少,重要的是对于我们兴趣点的激发和培养,是
严谨治学精神的影响和陶染。
幸运至极,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有机
会每日聆听老胡的谆谆教诲,受提携之情与栽培之恩,没齿难忘。
如果说课堂上的讲授是一个引领,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一种
延伸。
我们都期待着自己写作的时候能够笔下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词藻信手拈来,深情娓娓道出,可这些,都是需要阅读背后的文化底
蕴实行积淀的。
连亘的文字排列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只要潜
心发掘,便有值得借鉴的菁华,永世难忘。
谈及社会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影响,我认为其是如虎添翼,而非雪中送炭。
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实践是要建立在扎实的教学
和海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缺一不可。
所谓实践,强调行动力,猝不
及防的鲁莽断不可取,内心的丰富和饱满不可或缺。
诚然,题中之义的三条途径全部亲力亲为,知行合一,坚持到底是足以支撑语文素养的提升的。
不过,大多时候,我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努力石沉大海,担忧获得的回报遥遥无期。
因为语文素养不同于数理计算,它的反馈周期太过于漫长,倘若没有充足大的执念和孤注一掷的勇气,太容易泄气和崩溃。
可鲜衣怒马少年时,愿我们有朝一日能够奔赴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同样敢于征服远方始料未及的失败,前路漫漫但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