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的长效治理机制.

合集下载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坚持“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标本兼治”原则,通过水利调度、截污纳管、雨水利用、生态修复、防洪排涝、智慧水务等六大措施,综合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四大问题,实现水体污染物总量持续削减,水体环境质量有效提升,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确保xx年年底前完成双龙沟、林园公园2处黑臭水体的整治任务,实现基本消除黑臭的任务目标。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一)组织机构为统筹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特成立xx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

(二)指挥部及下设办公室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统筹、协调、调度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掌握全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抓好双龙沟、林园公园2处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办理工程前期手续、督促工程施工进度,管控施工质量,同时完成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责任分工按照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总体安排,下列单位承担如下任务:1.区委宣传部:负责联系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2.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对各责任单位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3.区住建局:负责牵头组织2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全过程管理工作。

4.区环境保护分局:负责对非法排放污水和畜禽规模养殖排放污水和粪便倾倒进行监管;按照《xx市“河长制”实施方案(试行)》有关要求,对完成治理任务的黑臭水体牵头进行长效管理。

5.区市容环卫局:负责协调组织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的垃圾清理工作;协调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的征拆工作。

6.区农业局:负责对畜禽养殖(散养)进行监管;对双龙沟水得工程进行监管;对双龙沟沿线树木移植砍伐进行审批。

7.区规划分局:负责协调规划设计单位提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规划条件,帮助办理工程建设相关规划手续。

8.区国土分局:负责协调组织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的土地征收工作及土地手续。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研究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研究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运行维护的长效机制研究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为了有效地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建立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完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确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氛围。

其次,建立健全的黑臭水体治理机构,加强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

增加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建立专业的治理团队,提高治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黑臭水体运行维护机制,定期进行巡查和监测,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和措施,及时处理问题。

在建立长效机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采取现代化的治理手段,提高治理效率。

此外,政府还应该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通过PPP等多种方式,实现治理资金的多元化和社会资源的共享。

建立长效机制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核心,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齐心协力,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只有建立健全的机制,才能确保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城市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优美的生态环境。

街道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黑臭水体处理

街道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黑臭水体处理

街道溪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工作方案黑臭水体处理一、问题概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街道溪黑臭水体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严重威胁周边居民的生态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长效治理方案,确保水体得到有效处理。

二、治理目标1.确保街道溪水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

2.提升水体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3.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水体治理与维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原则1.综合治理:将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全面治理黑臭水体。

2.科技创新:运用先进技术,提高治理效果。

3.社会参与:鼓励居民参与治理,形成共治共享的局面。

4.长效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治理成果得到巩固。

四、治理措施1.源头减排(1)加强排水管道建设:提高排水管道覆盖范围,减少雨水径流。

(2)推广雨水收集利用:鼓励居民、企事业单位收集雨水,用于绿化、景观等用途。

(3)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减少垃圾填埋,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2.过程控制(1)强化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效果。

(2)实施水体清淤:定期对水体进行清淤,减少底泥释放的污染物。

(3)推广生态修复技术:采用人工湿地、植物浮岛等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污染末端治理(1)加强污染源监管:对周边企事业单位、餐饮业等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2)实施水体生态修复:通过投放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3)推广绿色建筑:鼓励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污染。

4.长效管理(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黑臭水体治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

(2)加强监测监控: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确保治理效果。

五、实施步骤1.调查评估:对街道溪黑臭水体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污染源、污染程度等信息。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3.工程实施:按照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治理工程。

4.监测评估:在治理过程中,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

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及长效管理专题调研报告【推荐】

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及长效管理专题调研报告【推荐】

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及长效管理专题调研报告关于黑臭水体整治及长效管理专题调研报告江海镇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组党委成员专题调研活动于10月11日至10月20日进行。

调研活动主要以现场调研、座谈会的形式开展,由第八调研组组长主持,调研对象有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各社区以及黑臭水体整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

调研的主题是紧密结合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剖析当前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为黑臭水体整治以及后续长效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江海镇区黑臭水体专项整治主要涉及镇区中心区域5条河道:星港湾社区中心河、市场东河、场部东河、场部北河、场部西河。

江海镇区黑臭水体整治规划由苏通园区委托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编制《规划书》,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进行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工作。

第一阶段实施截污纳管工程,力求将所有居民的污水都接入污水管网,彻底杜绝污水直排入河。

此次截污纳管工程经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三家施工单位为控源截污工程承建单位,确定一家专业监理单位对本工程全程监理。

2018年12月18日本工程已经正式开工,2019年4月底完成,合同总工期120天。

此次截污纳管工程铺设污水管网总长度约17960米,立管约13500米,整治排口334个。

第二阶段实施活水贯通工程,该工程于2019年5月7日开标,5月14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通过人工冲土、机械挖掘对黑臭水体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已清淤河道长度4000m,疏浚土方12000m3。

同时根据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制定的活水贯通方案,通过新建10处直径120cm的过路涵管将水系贯通,已新建过路涵管总长度675米。

通过新建三个翻水泵站,每个泵站设有2台0.3m3的翻水泵使水彻底活起来。

第三阶段实施绿化道路工程,计划在河道边修建道路约10000㎡,种植绿化约19300㎡,该工程于2019年9月9日开标,9月16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农村黑臭水体是指由于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堆积、农业废弃物排放等原因,导致农村水体出现恶臭和黑色异味的现象。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是保障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

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实现对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和改善。

二、措施与方法1. 排污口管理:加强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按照设施类别、规模等逐步实现全面管理和封闭管理。

加强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及户用厕所的监管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水体修复:对已受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修复,包括水体净化、底泥清淤、河道修整等工作。

采用植物修复、生物修复等技术手段,促进水体中富氧、富营养物的降解,提升水质。

3. 生活垃圾处理: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和分类回收工作。

建设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农民正确投放垃圾并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

4. 农田灌溉管理:严格控制农田灌溉水源的质量,加大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力度,防止农业废水对水体造成污染。

进行农田排涝和疏浚工作,增加地下水补给量。

5. 宣传教育: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农民改变不良习惯,积极参与到治理工作中。

三、组织与实施1. 责任部门明确:相关部门应明确责任,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的组织架构。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

2. 经费保障:确保治理工作的资金来源,从政府拨款、环保专项资金、污水处理费等渠道筹措资金。

3. 监督与考核:建立健全黑臭水体治理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对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和考核评估,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将取得以下预期效果:1. 黑臭水体得到明显改善,恶臭和黑色异味减少。

2. 水质显著提升,水体生态环境得以修复。

3. 降低农村环境污染,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及治理策略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黑臭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一直以来给我们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来改善这一状况。

农村黑臭水体是指污水处理程度不高,且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乡村河道、池塘和河湖等水体。

其主要成因如下: 1. 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水等农业活动废弃物直接被排放到水体中,使水体受到了农药、化肥残留和养殖废弃物的污染。

2. 生活污染: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中的废水、厨余垃圾和生活污水等被排入河道和池塘,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3. 工业污染:农村工业活动中的废水和废气也是黑臭水体的重要成因之一。

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机物和重金属,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农村黑臭水体给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首先,黑臭水体的臭味令人难以忍受,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困扰。

其次,黑臭水体中富含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最重要的是,黑臭水体的存在加速了水污染的蔓延,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农村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组织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保自觉性。

2. 完善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激励企业和农民采取环保措施。

3.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

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有效减少污水外排。

4.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5. 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农村水体的水质情况。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6. 开展环保科普教育:通过开展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环保自我护理能力。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治理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省级以上政府也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了重要政绩考核指标,加大了治理的力度。

2. 项目启动及治理成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得到了启动。

部分地区建立了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管理机构,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一些地区的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得到了较好改善。

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治理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分析1. 山河环境污染源:农村黑臭水体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等,农村的环境污染源多样化、分散化,给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治理资金缺乏: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3. 维护管理短板:在一些地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成后,维护管理不到位,致使原本改善的水体再度恶化。

管理短板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对策建议为了有效解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责,提高黑臭水体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健全资金机制: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筹措,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贷款等,确保治理资金的到位。

3.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长期管理和维护,确保治理效果的持续性。

加强农村黑臭水体相关设施建设,提升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黑臭水体是指由于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城市水体出现恶臭和黑色污染现象。

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废水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管网老化等问题导致大量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产生臭味。

2. 垃圾堆积:城市垃圾处理不及时、垃圾填埋场过度运营等原因导致垃圾长时间堆积,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气体并污染附近的水体。

3. 工业污染: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尾气排放及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大量化学物质进入水体,改变水体自身的生态环境,产生黑臭现象。

针对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治理对策: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升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废水经过合理处理后再排放入水体。

2. 推进垃圾分类和有效处理:引导市民垃圾分类投放,加强对垃圾处理场的管理和监督,推广生物处理、焚烧和填埋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减少垃圾堆积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监测制度,对超标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4. 强化城市水体保护与修复:加大对城市水体的保护力度,建立水体保护专项资金,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对受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5. 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对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手段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氛围。

城市黑臭水体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废水排放、垃圾堆积和工业污染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同时强化城市水体保护与修复,提倡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并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彻底,并有排污。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8月14日HDP工艺开机启动,实现全水 域水体循环流动。 全流域共计15万平,此部分治理区域为 2万六千平方米,是其中一段。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前期清淤不够彻底,仍有较厚淤泥存在;并且在白沙河流域内发现截污不 彻底,有排污口在大量排污。
整条河流工程概况 鸭尾溪东起碧海大道(环岛花园 近南渡江),西至人民大道,全长2.1 公里,河宽10-80米不等,平均宽度 约为50-60米。 白沙河是鸭尾溪的一条支流,西
起海达路,东至碧海大道,汇入横沟
河,水域面积全长约696米,河宽2080米不等,平均宽度约为25-30米,
治理前黑臭严重,泥斑上浮,清淤不
10天后,1米水深清澈见底
治理后15天后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HDP工艺—抗暴雨冲击效果
台风暴雨袭击,雨污合流水大量进入。
雨停10小时后,恢复清澈。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HDP工艺—底泥氧化
治理半年后,底泥黑色消失,被氧化成黄土。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HDP工艺—长期保持效果
海口黑臭水体治理试验段,C公司由于无法清淤覆土,水草无法种活,改用采用鼓风曝 气简单治理方式。原计划的水生植物和食藻虫法无法实施。简易鼓风曝气效果也不理想。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4—移动式污水处理站
海口黑臭水体治理试验段, D公司采用移动式污水处理站, 处理入湖污水500t/d。省领导 推荐的,但对河湖大水体帮助 不大。
已经运行9个月,经历过多次污水、暴
雨考验,系统极其稳定。
海口市政府推广文件
经中试技术比选,专家组评定:北京佳业佳境HDP工艺治理效果最好,为 唯一 一家验收合格单位,是专家组唯一推荐技术,并建议采用北京佳业佳境微 生态活水直接净化工艺在海口黑臭水体中进行推广应用。
海口市政府推广文件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8—微生态活水直接净化工艺
清淤中
海口黑臭河沟治理试验段, 佳业佳境公司采用原位净化工 艺(HDP工艺),治理的是黑臭 最严重的海甸岛白沙河盲肠段, 工艺运行前只进行了简单清淤。
清淤后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HDP工艺治理效果
治理前
治理后15天后
1周后,黑臭现象消失
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比武—海口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
工程背景
2015年,海口市水务局为了全市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双创”工 作需要,计划对全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 为了寻找合适的技术,水务局进行了全 国技术寻访,最终选择了7家公司代表 国内不同技术流派到海口进行实地治理 中试验证。1年之后,专家组进行了评 定并给出了明确结论,水务局也发文进 行了全市推介。
感潮河道纳污水体往来回荡,延长污染物滞留时间。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1—投撒微生物制剂
海口黑臭河沟治理试验段,A公司 采用投撒微生物菌剂法。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1—后期运行效果
运行两个多月后,底泥上浮现象严重, 水面漂浮大量泥斑。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2—清淤疏浚、水生植物
河水清澈见底,并有鱼儿嬉戏,碧波荡漾
微生态活水(HDP)直接净化工艺
技术起源 发展历程大事件
全国 推广使用
19 世纪 60 、 70 年代,截流、清 淤 ,生 活 污 水 集 中处 理 率 达到 80-90% ,水环境仍未达标,污 染水体直接净化思想开始萌芽; 1983 年,日本 第一个直接净化 设施在野川正式投入使用; 1987 年 , 日 本 开 展 “ 清 流 再 生 21 ”计划,在全国大范围开展 河 湖直接净化技术的普及、推广; 据日本权威调查统计显示: 截至1996年日本实施的河流直接 净化项目达 242 个, 80% 采用淹 没式接触氧化法。
经过一周时间的治理,8月21日, 水体水质明显改善,透明度提升至80cm, 黑臭消失。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10月10日,治理已进行约40天,水体浑浊现象完全消失,水深2~3m处也能达 到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形成一道美好的水景。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5—岸上过滤
海口黑臭河沟治理试验段,E公司 将污水抽回岸上过滤后回排,设备内 有简易曝气。副市长亲自引荐,还是 以失败告终。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6—磁场水处理设备
海口黑臭河沟治理试验段,F公司 设备设置及治理效果图,号称100公里 内水体都有反应。现场完全无效。
海口黑臭河沟治理试验段,B公司 采用种植水草法,彻底清淤后再覆盖新 土、灌入消防水后种植沉水植物,但两 次均失败。只有挺水植物存活,沉水植 物死亡。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2—后期运行效果

第三次种植后沉水植物 存活
但半年后又死亡,目前 是死亡状态。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治理技术3—鼓风曝气
项目区位
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技术比武—海口黑臭水体治理中试工程
突出问题——黑臭成因分析
污水管网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直排入河;
河道内部底泥释放污染; 盲肠河段,水体不流动,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 河道水体周边垃圾、护坡草皮等,带来面源污染;
持续高温,加快生物残体分解,加速氧消耗,加剧黑臭;
黑臭水体长效治理机制 技术汇报
微生态活水(HDP)直接净化工艺
LOGO
1 2 3 4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对比
海口白沙河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工程 海口白沙河、鸭尾溪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微生态活水直接净化工艺(HDP工艺)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对比
主要技术类型
1、微生物投撒
2、水生植物 3、岸上异位净化 4、微生物激活 5、微生态活水直接净化
截污不彻底,水中污染物较多
埋于底泥中的不锈钢螺纹管被污染 物腐蚀,底泥污染十分严重。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白沙河流域内有排污口仍在排污,雨 后水量较大,后期将围堰拆除一部分
HDP工艺黑臭水体应用案例—海口白沙河、鸭尾溪整条河流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