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10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相关数据
2010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摩擦分析

四.贸易方式变化 贸易方式变化
项目 出口 金额(亿美 元) 总值 贸易 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企业 性质 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同比% 进口 金额(亿美 元) 同比%
15799 7207 7403 2344 8623 4813
31.3 36.0 26.2 22.7 28.3 42.2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 现状
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环 境逐渐变好,通过多方努力,我国2010 年进出口贸易额较2009年都有恢复性态 势。
一.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 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 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 美元。2010年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 国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 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增加进口。随着经济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 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 势得到扭转。
1685 1020 123 1546 1767 1384 208 1157 258
31.9 31.7 40.9 44.8 35.0 35.0 51.8 35.0 21.7
由图可以看出,尽管欧盟、美国、日本仍 然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 与东盟、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越发密 切,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的比重提高。这说明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落实得较 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比重提高,对美国等 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依赖程度正在下降。
遭遇贸易限制的领域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 务贸易 、投资 、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由以 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 、 体制和制度层面发展,使我国应对工作面临的 环境和条件越来越恶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总结了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总体看,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10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拓市场成效明显,调结构稳步推进,促平衡进展顺利,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
报告预计,2010年四季度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
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
报告分析,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要妥善处理保持好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既要看到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好稳出口、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国际合作和多边新优势。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物资进口,努力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10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10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3-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3-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2010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10中国国际贸易趋势

宣亚国际传播集团Shunya Communications Group2010年中国国际贸易趋势观察宣亚国际均衡博弈研究院2010年2月21日目录1 中国国际贸易外部环境趋势 32 中国国际贸易内部环境趋势 53 不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84 特别关注:美联储突然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15 结论总结 146 对策及建议 141 中国国际贸易外部环境趋势作为经济危机后首先复苏的经济体,中国曾一度被视为拯救全球经济的希望所在,不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美国(chimerica)成为年度最流行的战略组合。
但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扩大自己作为世界头号出口国影响力的努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它用于支持出口的各种政策带来了新的经济问题。
当各国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无法外溢甚至正在成为本国经济恢复增长的竞争对手时,中国与越来越多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中国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开始急转直下。
如果说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艰难的时刻,那么2010年则是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最凶险的一年。
首先来看中美关系。
在2010年的头两个月内,我们看到两个全球性大国因多个问题而成对峙之势:华盛顿宣布向台湾出售64亿美元的武器;总统奥巴马2月18日会见达赖喇嘛;谷歌公司遭受到被广泛认为源自于中国的网络袭击;两国在是否因伊朗核计划而对其进行制裁一事上也意见不一。
谷歌事件、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伊朗核问题、贸易摩擦等问题正在考验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随着中美两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面对未来经济增长的国内外压力,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缓和的情势已开始走下坡路,两国关系繁荣的根基似乎已经开始动摇,在贸易、投资和汇率等事宜上,可以预见的前景是更多的冲突,而非更多的合作。
再来看欧盟各国,经济危机以来中欧之间由于西藏问题产生的不快逐渐淡出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尖锐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2010中国对外贸易分析

第一部分:各年贸易情况一、2011年7月进出口简要情况2011年1-7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2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
7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1751.3亿美元,增长20.4%;进口1436.4亿美元,增长22.9%。
二、2010年进出口贸易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12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9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出口1541.5亿美元,增长17.9%;进口1410.7亿美元,增长25.6%。
三、2009年进出口贸易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
其中,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四、2008年以前的详见书本P3第二部分:十一五外贸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6倍“十一五”期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1.“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着力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质量明显提高,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1680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6倍。
其中,出口总额63997亿美元,增长1.7倍;进口总额52809亿美元,增长1.4倍。
5年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5.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5.7%,进口年均增长16.1%,高于预定目标。
“十一五”前两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保持23%以上的快速增长,2007年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迈上2万亿美元台阶。
近年来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

国际贸易浅析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急剧攀升。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
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过高的贸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国贸易目的地集中、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以及战略资源产品进口依存度攀升等诸多弊端。
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出口额增长迅速,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其中第三个阶段是增长最快的。
表二中国贸易依存度(单位:%)ID:进口贸易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ED:出口贸易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表三中国与其他大国外贸依存度比较(单位:%)与世界其他大国外贸依存度进行比较,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高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也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大国高。
如表2,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脚步的深入,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就高居不下,2001年的外贸依存度为44.0%,而美国、日本、印度与巴西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仅为19.0%、18.2%、1 9.5%与23.2%。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表明了经济开放度提高,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我国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一)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积极深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外开放,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外贸持续发展,外贸依存度也相应不断上升。
(二)经济全球化是外贸依存度上升的重要原因。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带来的贸易转移,使得外贸依存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迅速提高阶段,1980—2008年,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由34.87%提高到53.3%。
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分析报告

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分析报告2011年1月5日13:00 山东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内容提示: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环境继续好转,进出口延续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回升幅度超过预期,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比重增加,主要产品出口全面回暖,贸易顺差大幅减少,贸易进出口逐步向平衡方向发展。
一、2010年世界总体经济贸易形势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发达国家增长3.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8%,世界总体经济增长5.3%。
其中,美国自金融危机之后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复苏计划、欧洲继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推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以及新兴经济体一直以来的强劲发展势头都共同推动了此次世界经济的复苏。
表1 2009-2011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态势单位:%注:2010年和2011年为预测值。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0年10月。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根本去除,主要发达国家庞大的政府公共债务拖累,流动性过剩,储蓄率高增长,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失业率极高(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失业人数约为2.1亿人),以及国际金融秩序至今没有得到整体完善。
WTO预计,2010年全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1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1.5%,其他国家增长16.5%。
二、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体形势虽然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但是得益于以上所介绍的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还有我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发展的有力措施,出口企业并没有受到重创。
相反,通过要素整合和结构优化,增强了综合竞争力,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全面恢复。
主要出口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形成产业链长、集聚度高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比较完善,使得“中国制造”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2010年我国进出口量全年增速或超25%,超出预期。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在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高级研讨会上表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2.9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81—10年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81—10年我国贸易方式变化分析一、进出口贸易规模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了124倍,年均增长率为17.4%,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6.7%,尤其是加入WTO 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
随着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由1985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7.9%。
二、三种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快速成长。
平均增速达14.25%,由411.66亿元发展到10年的14898.88亿元,增长近36倍。
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方式支持我国对外贸易增长。
但其占比已由93.50%到10年的50.10%。
加工贸易我国加工贸易自1979 年到2009 年,中国的加工贸易出口从2.35亿美元增至5869.8 亿美元,增长了近2500 倍。
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1981 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不到5 % ,而从1 9 9 6 年之后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份额一直维持在55% 左右,加工贸易的从业人员也超过3000 万人。
在短短的30 年内,中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大体上可划分为起步期(78-85)、加速期(85-92)、盘整期(93-01)、稳定期四个阶段(02-07),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般贸易,一跃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方式,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贸易三、比重变化及其分析总体情况图分期情况分期原因第一阶段(1981-1992)我国开始施行“改革开放”。
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改革首先是从外贸管理体制入手,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减少外贸领域中的计划经济成分。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该指标可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以下是中国各个阶段对外贸易总额数据:建党前56年(1865年):进出口总额1.1亿海关两白银,其中,出口0.54亿海关两,进口0.56亿海关两,入超200万海关两。
建党前50年(1871年):进出口总额1.37亿海关两,其中,出口6700万海关两,进口7000万海关两,入超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40年(1881年):进出口总额1.63亿海关两,其中,出口7100万海关两,进口9200万海关两,入超2100万海关两。
建党前30年(1891年):进出口总额2.35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01亿海关两,进口1.34亿海关两,入超3300万海关两。
建党前20年(1901年):进出口总额4.38亿海关两,其中,出口1.70亿海关两,进口2.68亿海关两,入超9800万海关两。
建党前10年(1911年):进出口总额8.49亿海关两,其中,出口3.77亿海关两,进口4.72亿海关两,入超1.01亿海关两。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掠夺了中国大量的白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流失。
建党元年(1921年):进出口总额23.4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9.37亿元法币,进口14.12亿元法币,入超4.75亿元法币。
建党10周年(1931年):进出口总额38.29亿元法币,其中,出口14.17亿元法币,进口24.12亿元法币,入超9.95亿元法币。
建党20周年(1941年):由于正处于抗日战争中,大量国土沦陷,对外贸易通道基本被日本切断,因而无对外贸易数据。
不过自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以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数据开始逐年下降。
1931年,出口14.17亿法币,进口24.12亿法币,入超9.95亿法币;1932年,出口7.68亿法币,进口17.99亿法币,入超10.31亿法币;1933年,出口6.12亿法币,进口14.81亿法币,入超8亿法币;1934年,出口5.35亿法币,进口11.35亿法币,入超6亿法币;1935年,出口5.76亿法币,进口10.92亿法币,入超5.16亿法币;1936年,出口7.05亿法币,进口10.36亿法币,入超3.31亿法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1989年-2010年中国进口额、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年份方向金额方向金额进出口总额1989 X $77,013,323,742 M $73,027,587,689 $150,040,911,431 1990 X $113,826,381,043 M $105,657,952,616 $219,484,333,659 1991 X $132,867,306,356 M $124,156,065,660 $257,023,372,016 1992 X $154,780,149,220 M $158,706,461,121 $313,486,610,341 1993 X $167,758,604,096 M $210,936,229,050 $378,694,833,146 1994 X $223,882,989,320 M $235,376,405,370 $459,259,394,690 1995 X $280,949,371,748 M $266,021,181,605 $546,970,553,353 1996 X $290,670,355,211 M $276,667,794,977 $567,338,150,188 1997 X $351,735,395,616 M $286,663,225,668 $638,398,621,284 1998 X $360,739,651,726 M $295,258,489,376 $655,998,141,102 1999 X $389,119,951,575 M $357,455,227,670 $746,575,179,245 2000 X $511,751,839,583 M $492,507,642,334 $1,004,259,481,917 2001 X $561,400,876,548 M $537,678,285,314 $1,099,079,161,862 2002 X $713,059,243,152 M $668,055,518,845 $1,381,114,761,997 2003 X $1,001,043,205,336 M $942,105,870,636 $1,943,149,075,972 2004 X $1,384,338,822,115 M $1,261,103,659,201 $2,645,442,481,316 2005 X $1,790,735,877,302 M $1,491,903,849,561 $3,282,639,726,863 2006 X $2,283,123,968,000 M $1,802,304,083,679 $4,085,428,051,679 2007 X $2,857,821,980,212 M $2,134,869,753,269 $4,992,691,733,4812008 X $3,307,938,598,509 M $2,451,998,100,543 $5,759,936,699,052 2009 X $2,820,900,697,026 M $2,200,596,470,731 $5,021,497,167,757 2010 X $3,700,162,629,390 M $2,985,442,253,432 $6,685,604,882,822 数据来源:WTO数据库/CountryProfile/WSDBCountryPFReporter.aspx?Language=E表2 1990-2010年进出口商品样本选取的比重年份初级产品出口样本比重WX1i工业制成品出口样本比重WX2i初级产品进口样本比重WM1i工业制成品进口样本比重WM2i1990 41 13 26 37 1991 77 11 23 15 1992 52 39 55 24 1993 66 23 36 10 1994 71.19 46.5 10.54 31.5 1995 67.41 44.33 13.93 30.18 1996 66.78 43.6 13.52 29.52 1997 68.13 43.34 14.79 28.95 1998 68.3 40.47 11.15 28.O1 1999 66 39.85 1O.61 27.1O 2000 69.26 38.81 14.7 24.5 2001 43.74 39.55 12.8 24.49 2002 66.35 33.87 11.78 24.81 2003 67.44 34.93 13.19 23.52 2004 66.33 25.41 16.18 21.93 2005 67.54 40.21 10.88 23.87 2006 66.39 37.11 18.89 24.99 2007 48.49 27.72 16.34 25.75 2008 58.99 28.17 12.32 26.7 2009 49.33 38.67 12.84 29.66 2010 57.53 45.22 9.35 34.1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本文计算表3 1990-201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价格贸易条件年份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价格贸易条件1990 101.67 80.21 126.751991 104.28 80.19 130.041992 101.78 84.56 120.361993 113.14 86.88 130.231994 96.2 80.5 119.51995 106.1 86.4 122.9 1996 105.7 94.4 112 1997 113.6 95.2 119.3 1998 104 92.6 112.2 1999 98.8 88.9 111.1 2000 100 100 100 2001 96.9 91.3 106.2 2002 96.7 90.4 106.9 2003 102.7 100.7 102 2004 125.9 128 98.3 2005 161.66 166.11 97.32 2006 205.63 213.00 96.54 2007 248.4 257.84 96.34 2008 230.94 240.44 96.05 2009 193.99 206.09 94.13 2010 147.75 130.81 112.9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本文计算图1 1990年到2010年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变化数据来源:同表2图2 1990年到2010年中国的进口价格指数变化图3 1990年-2010年中国价格指数变化数据来源:同表2图4 1990-2010年中国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1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default.aspx?tabid=400,中国商务部商务数据中心/表4 1990-2010年中国出口价格指数、出口总额和出口数量统计年份出口价格指数NBTTj出口总额Vxji出口数量Qj出口数量指数Qxj1990 101.67 $113,826,381,043 11,195.67 1.34 1991 104.28 $132,867,306,356 12,741.40 1.57 1992 101.78 $154,780,149,220 15,207.32 1.83 1993 113.14 $167,758,604,096 14,827.52 1.98 1994 96.2 $223,882,989,320 23,272.66 2.65 1995 106.1 $280,949,371,748 26,479.68 3.32 1996 105.7 $290,670,355,211 27,499.56 3.43 1997 113.6 $351,735,395,616 30,962.62 4.16 1998 104 $360,739,651,726 34,686.50 4.26 1999 98.8 $389,119,951,575 39,384.61 4.60 2000 100 $511,751,839,583 51,175.18 6.05 2001 96.9 $561,400,876,548 57,936.11 6.63 2002 96.7 $713,059,243,152 73,739.32 8.43 2003 102.7 $1,001,043,205,336 97,472.56 11.83 2004 125.9 $1,384,338,822,115 109,955.43 16.36 2005 161.66 $1,790,735,877,302 110,771.74 21.16 2006 205.63 $2,283,123,968,000 111,030.68 26.98 2007 248.4 $2,857,821,980,212 115,049.19 33.77 2008 230.94 $3,307,938,598,509 143,238.01 39.09 2009 193.99 $2,820,900,697,026 145,414.75 33.33 2010 147.75 $3,700,162,629,390 250,434.02 43.7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WTO统计数据整理图5 1990年-2010年的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图6 1990-2010年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增幅变化图(以2000年为基期)数据来源:图5《1990年-2010年的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图》图7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与出口量的关系图数据来源:表3《1990-2010年中国出口价格指数、出口总额和出口数量统计》,图5《1990年-2010年的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图》。
表5 1990-2010年中国劳动生产率情况年份劳动生产率Zx1990 0.411991 0.471992 0.561993 0.551994 0.861995 0.981996 1.021997 1.151998 1.281999 1.462000 1.892001 2.142002 2.732003 3.602004 4.072005 4.102006 4.112007 4.252008 5.302009 5.382010 9.26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年报表6, 中国1990-2010年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表年份SFTT1990 52.481991 61.281992 67.691993 71.411994 102.851995 120.351996 113.901997 136.611998 143.931999 161.822000 189.262001 227.542002 291.522003 367.682004 399.732005 398.682006 396.412007 409.912008 508.802009 506.212010 1046.1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1年》,《中国工业年报1990-2011年》表5表6合并图8 中国1990-2010年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化图数据来源:同表5表6 1990-2010年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中国双要素贸易条件统计表图9 1990-2010年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中国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化图表7、图9数据来源:爱问资料/f/13788803.html 、中国统计局年份 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ZmDFTT 1990 2 26.24 1991 2 30.64 1992 2 33.85 1993 2 35.71 1994 1.6 64.28 1995 1.3 92.58 1996 2 56.95 1997 2.2 62.09 1998 1.2 119.94 1999 2.1 77.06 2000 2.9 65.26 2001 0.6 379.24 2002 1.7 171.48 2003 1.8 204.27 2004 2.2 181.69 2005 1.7 234.52 2006 1.7 233.18 2007 1.5 273.27 2008 -0.01 0.00 2009 -1.6 -316.38 20102.8373.61图10 入世前后我国四大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图(1990-2010年)表7 1990-2010年我国贸易条件变化表年份BNTT ITT SFTT DFTT M-BNTTM-ITTM-SFTTM-DFTT1990 126.75 170.48 52.48 26.24 1.27 0.28 0.28 0.40 1991 130.04 204.16 61.28 30.64 1.30 0.34 0.32 0.47 1992 120.36 220.13 67.69 33.85 1.20 0.36 0.36 0.52 1993 130.23 258.15 71.41 35.71 1.30 0.43 0.38 0.55 1994 119.5 316.13 102.85 64.28 1.20 0.52 0.54 0.98 1995 122.9 408 120.35 92.58 1.23 0.67 0.64 1.42 1996 112 384.68 113.9 56.95 1.12 0.64 0.60 0.87 1997 119.3 495.83 136.61 62.09 1.19 0.82 0.72 0.95 1998 112.2 478.26 143.93 119.94 1.12 0.79 0.76 1.84 1999 111.1 510.83 161.82 77.06 1.11 0.84 0.86 1.18 2000 100 604.69 189.26 65.26 1.00 1.00 1.00 1.00 2001 106.2 704.49 227.54 379.24 1.06 1.17 1.20 5.81 2002 106.9 900.7 291.52 171.48 1.07 1.49 1.54 2.63 2003 102 1206.5 367.68 204.27 1.02 2.00 1.94 3.13 2004 98.3 1607.95 399.73 181.69 0.98 2.66 2.11 2.78 2005 97.32 2059.25 398.68 234.52 0.97 3.41 2.11 3.59 2006 96.54 2604.43 396.41 233.18 0.97 4.31 2.09 3.57 2007 96.34 3253.25 409.91 273.27 0.96 5.38 2.17 4.19 2008 96.05 3754.31 508.8 0 0.96 6.21 2.69 0.00 2009 94.13 3137.56 506.21 -316.38 0.94 5.19 2.67 -4.85 2010 112.95 4938.36 1046.1 373.61 1.13 8.17 5.53 5.7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WTO数据库,《中国工业年报》及其他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