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人教部编版

还有一点值得反思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可能不够及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习作:写观察日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观察过身边的事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观察日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观察日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写作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观察和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习作:写观察日记》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日记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他们在观察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小组讨论时的热烈氛围,让我深感欣慰。然而,在教学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观察日记中生动描绘事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5篇

【导语】孩子们,家中的植物,种大蒜,泡黄豆,泡绿豆,蚕宝宝,刚出生的小猫、小狗,每晚月亮的形态……这些都值得你去细心观察!赶快行动起来吧!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我家的扁豆9月5日晴今天,妈妈给我带回一粒扁豆小种子,我高兴极了,心想:太好了,我可以种扁豆了。
立刻,我找来一个精致的花盆,从院子里挖些泥土放进去,然后让这个“文弱的小姑娘”在盆子定居下来了。
从此,我的希望和种子一块生根发芽。
每天,我两只眼睛都会盯着花盆,心里暗暗祈祷:快快长大吧,长多多的扁豆给我吃噢。
9月20日晴一早,我打开窗户,惊奇地发现花盆里的小姑娘透出了小脑袋,还带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呢。
嘿,小家伙,正努力地往上长啦。
9月26日晴6点,我爬起床,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顺便看一下小姑娘长大没。
一打开,我惊讶地发现细嫩的小苗长出5片嫩绿的叶子,还有细丝样的藤。
虽然藤只有一点点,但我还是精神大振。
我能想象出明天这藤会爬上阳台顶端,长出很多扁豆。
多么让我期待啊。
10月8日晴我们外出几天了。
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打开窗户。
啊,小姑娘已长成大姑娘了,藤顺着阳台柱子长到阳台顶了,叶子稀稀拉拉的开满了那根柱子。
看的是那紫红色的花,姹紫嫣红,在绿叶的衬托下煞是好看。
啊,居然那根藤上还长了5个小小扁豆。
我连忙把妈妈喊过来。
妈妈看了看,笑着说:“再过几天,这些花都会变成扁豆,我们就有一盘子扁豆吃喽”。
我高兴地跳起来,边跳边说:“谁种谁摘噢。
”2.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范文:小葱成长记我家的阳台上种了三盆小葱,一盆刚种下,一盆已开始冒出青绿的小芽儿,还有一盆我今天比了一下,嗯,有铅笔那么高了。
说起这些小葱的来历呀,它们都是外婆从家乡带过来的,是一些像蒜瓣儿那样的“干葱头”。
它们是怎样长成青青翠翠的小葱的呢?别急,我呀,这些天都陪着可爱的小葱一起成长呢!首先,外婆把一颗颗“干葱头”分成一瓣一瓣的,插进已经松好的泥土里,然后给它们浇上一点水就可以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课件

习作提示的观察日记
观察种子发芽 的过程
观察树叶颜色 的变化
观察月亮变化 的过程
观察小猫
种子 树叶 月亮 小猫 ……
思维导图
观察对象的变化:颜色、形状、
写 大小……
观 察
想法:叶子明天会变黄吗? 观察者
日 的想法 种子明天会发芽吗?
记 和心情 心情:激动、疑惑、欣喜……
你想观察的对象
我观察的对象是秋天的树叶,先是 绿绿的,然后慢慢地变黄。
名师 点评
这是两则观察小鱼成长的日记。小作者观 察了小鱼的外形、食物和身体发生变化,写 出了给小鱼换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小作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小鱼的样子、动作描写得很形象, 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
例文二
草娃娃的一生
杨雨琪
草娃今娃天长,着我3又和月大妈2又妈2日圆在的星市脑期场袋买一,了晴两一只个眼草睛娃黑娃。 外初貌识描草写娃娃,
一片桑叶上观察起来。蚕宝宝的身体 形象。
一共有九节,有六只胸足,八只腹足,
还有两只尾足。它的身体两侧还有气 门,身体两端一般粗,如果你不仔细 看的话,就分不清它哪端是头,哪端 是尾。
对蚕的外 形进行观察 和描写,很 形象。
9月28日 星期三 晴
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马上去看
蚕宝宝,发现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快
写,从视觉角度 写运出用了比小喻狗的的修颜 色辞;手从法触,觉写角得度 写很出生了动小。狗的毛 给人的感觉。
原文
评价
雪球看起来又胆小又可怜,特别是 它看着我的眼神,仿佛是在请求我: 我找不到妈妈了,你抱抱我吧!我越 看越觉得不忍,连忙蹲下身来,小心 翼翼地抱起它。它安安静静地依偎在 我怀里,友好地望着我。”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中的“习作:写观察日记”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写观察日记,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观察日记的定义、特点的介绍,又有具体的写作指导,还有生动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是,他们在写作观察日记时,可能会遇到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帮助他们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观察日记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写观察日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观察日记的定义和特点,学会写观察日记。
2.教学难点:学生能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观察日记的定义和特点,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表达法: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观察日记的相关资料,如定义、特点、写作指导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写观察日记所需的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观察?为什么我们要观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观察日记。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观察日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知识。
同时,教师给出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对观察日记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尝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 写观察日记(8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写观察日记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2018 年9 月19 日星期三晴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
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
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2018 年9 月21 日星期五晴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
我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好玩极了!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
”我话音刚落,妈妈就大笑起来。
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
2018 年9 月22 日星期六晴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变成什么样子了,我把给绿豆盖的“被子”掀起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
这次不像小烟斗,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生长。
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么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定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
绿豆发芽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9月22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泡绿豆。
我找来一些绿豆,这些干燥的绿豆,表皮光滑,圆溜溜的像一颗绿宝石。
绿豆被放在一个小碗里,用温水浸着。
不一会儿,绿豆已经开始膨胀了。
似乎喝了许多水,变得肥肥的,我想:“这些绿豆明天会长成什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逐渐进入了梦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习作:写观察日记

审题指导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写观察日记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 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 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 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 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已的收获。
习作任务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对于这次习作,你还有 什么要说的吗?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写作时除了日记时间外,还要用“一天后”等 时间词语,准确表达时间和过程。
写作时要抓住一个重点,比如“发芽的过程” 不能什么都写,没有重点。
观察日记不但要写得准确,也要写得生动形象 做到这两点就是好作文。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评 5. 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价
6.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7. 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标 8.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准
① 日记格式正确。 ② 能写出事物连续的变化过程。
③ 有表示时间的词语。
④ 语言生动形象,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评改范例
续
4月2日 小芽又长长了约三厘米。
外壳颜色变浅。 小芽是乳白色的。 芽瓣是嫩黄色的。 豆瓣的颜色变成黄 绿色
状态描述清楚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我们尝试自己写一个记录表: 河水结冰的观察记录
日期
状态
12月27日 河水变冷,无冰块。
12月28日 河岸有一些透明冰片
12月29日 河岸冰片变大变厚
12月30日 河岸冰片继续变大变厚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蚕 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单三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含2课时)

语文园地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 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 描写,如:扒、搬、踏、推、 铺。作者进行了 细的致观察, 才能写得这么准确?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 混沌一片。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 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盘古用他 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12.盘古开天地
第二课时
词语听写
浑浊
劈开
血液
茂盛
肌肤 祖宗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轻而清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荒凉寂寞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 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开天辟地
拿起
顶
劈
撑
顶天立地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
滋润万物的雨露
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 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学习字词
我
dì shào yuē nì fǎn yīn 会
帝 少 曰 溺 返 堙读
多音字 “曰”比“日”稍扁一些 “返”—“饭” 是形近字。
“帝”的中间要宽一些; “衔”各部分要匀称。
我
帝曰溺返衔 会 写
“曰”要扁一些;
“溺”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3.精卫填海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写。
《古诗三首》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以及它是如何向上爬的,展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深入了解和细致观察。
《蟋蟀的住宅》则详细地描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蟋蟀的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观察日记,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进行连续观察,并将观察中的发现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次习作教学以“观察”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并将观察中的发现记录下来。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掌握连续观察的技巧。
(3)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进行连续观察。
(3)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并发现观察对象的变化。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特点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开头一句 交代时间、 地点及事件。
②比喻形象、 贴切。
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 身的力气,却只搬得动一粒米。“唉, 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地说道。蚂蚁 “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 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 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 悻而去。③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
③蚂蚁搬不 动米粒,只 好悻悻而去。 它干什么去 了?是放弃 了吗?留下 悬念。
“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
回家,奇迹便把我拉了过来:刚才的蚂 ④对“我”的 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 心理描写,表 一阵惊叹之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 现出了“我” 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 的不屑,与下 小精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④只见 文情感的转变 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 形成对照。 蚁联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 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
❷学完课文,老师不光 布置了观察的任务, 还提出了观察的要求, 即每天观察。
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
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
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
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然
好玩极了! 妈妈对我说:“要按时换水呀!” 没发芽的绿豆的样子。
我调皮地说:“是,妈妈大人。”我话音刚落, 结尾想象到绿豆在“我
妈妈就大笑起来。这些小绿豆在我们的欢声笑 语中,似乎长得更快了。❹
们”的欢声笑语中长得 更快了。
2018 年9 月22 日 星期六 晴
第三天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绿豆
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呢?
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花盆里种几粒 种子,观察发芽过程。
你知道我们该怎样观察吗?
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 1. 看,用眼睛看观察对象有什么变化。 2. 听,用耳朵听观察对象的声音。 3. 闻,用鼻子闻观察对象的气味。 4. 尝,用舌头尝观察对象的味道。 5. 触,感受用身体或者手碰到观察对象时的感觉。 6. 想,看到观察对象的变化大脑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什么?
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他 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 记日记,通过日记总结一天的生活和 学习。他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 记的习惯,写了51年的日记,他早年 的小说《昨天的事》,就完全是从日 记里构思出来的。
习作:写观察日记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 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 变化。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本文作者以连续日记的形式,认真记录了绿 豆发芽的过程,记录了作者在绿豆发芽不同阶段 的心情。作者观察细致、记录完整。
范文点评
蚂蚁的力量
8月2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 米饭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 蚂蚁。①它急匆匆地来到米粒旁边,那 样子好像是一个三个月滴水未进的饿汉 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②——想将食物
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
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最 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希望我的绿 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❸
❸第一则日记主要写了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结 尾写出了“ 我” 盼望 绿豆发芽的急切心情。
2018 年9 月21 日 星期五 晴
清晨,当第一声鸟叫透过绿色的窗帘传入我
观察植物,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 部分的特点;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 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 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还可用鼻子闻一闻 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 习惯等特点。可以写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 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和照片就更好了。
3.认真地进行观察记录。
的耳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绿豆。我一个鲤
鱼打挺坐了起来,去看我的绿豆发芽了没。
我给绿豆换过水,突然发现有三颗绿豆伸出
了嫩嫩的“小手”,像一个个小烟斗一样,我 ❹第二则日记写了“我”
兴奋极了!仔细看看其他绿豆,它们的肚子鼓
发现三颗绿豆发芽了, “我”认真观察了刚发
得圆圆的,有几颗绿豆不小心都把衣服撑破了, 芽的绿豆的形状,以及
同学们,在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观察 日记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要注 意不断进行观察,围绕中心句,抓住特点来写, 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一粒接 一粒地进了蚁穴。
听了我的叙述,你还觉得蚂蚁的 力量小吗?有时,人的力量可能比蚂 蚁还小;但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 人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呢?因为,人 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⑤
⑤结尾段写 出自己从这 件事中悟出 的道理,增 加了这篇日 记的内涵。
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对蚂蚁的细心观察。 作者观察和描写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和其他 蚂蚁搬运米粒的经过,使“我”从好奇惋惜到 瞠目结舌再到感叹,从中悟出了“人心散,搬 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样深刻的道理。文 章记述生动、形象,层次清晰。
接着拟好题目,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来写, 时间要有连续性,内容之间的衔接要紧密。 用连续日记的格式来写观察中的发现。
1. 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本组课文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知道 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
(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2)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 确定对象,认真观察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 的新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佳作在线:
写法品析
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的日记❶ 2018 年9 月19 日 星期三 晴
❶从题目可以看出观察 的是绿豆发芽的过程。
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
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 豆,每天“被子”掀起
来一看,绿豆芽变成长长的了。这次不像小烟斗,
像小蝌蚪了,因为它的“尾巴”又长长了。 长长了的芽在它们的“妈妈”的怀抱里慢慢
生长。可是,调皮的芽宝宝把它们的妈妈搞得多 么痛苦——肚子都开了,但是我想:绿豆妈妈肯 定会很开心,因为芽宝宝又长大了。❺
❺第三则日记写了“我” 看到绿豆芽的尾巴长长 了,样子像小蝌蚪。结 尾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并融入了“我”的感受, 生动形象。
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写观察日记”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观察对象,把 观察对象发生的变化,用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几则日记内 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本次习作培养我们对事物的观察 兴趣和认真持久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观察 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次的习作该怎样去写呢?
首先写作的内容可以选择种植花草果木、饲养 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