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09农学

09农学

0901 植物生产类090101 农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主要专业实验:作物发育形态、田间诊断、作物杂交和选择、种子生产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园艺、植物保护开设院校: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天津农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长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西大学海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合肥经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孝感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等。

本科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实习计划

本科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实习计划

本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实习计划本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实习计划北京农学院经济贸易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学实习计划《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学实习计划一、实习目的与要求(一)实习目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教学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来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必要环节。

通过教学实习,能够达到学生学习社会、接触实践、从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锻炼到思想品德修养,使之能更好的完成管理学的教学任务。

(二)实习要求《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学实习是在本系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的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为保证教学实习的顺利开展,了解与管理学课程相关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二、实习单位与方式(一)实习单位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

(二)实习方式1听取管理人员的介绍。

2到各实习单位跟班学习。

3查阅有关的资料。

4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观座谈。

5请企业管理者做报告。

三、实习时间《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学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一般为3天。

四、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结束后,学生要交纳实习报告,作为评价实习成果的内容之一,实习报告要求如下:总结实习的主要收获和心得体会。

实习所在单位简介及业务的主要内容及流程。

实习过程中对其它部门和单位的了解与看法。

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自己结合理论知识提出的解决问题对策实习报告不得少于2500字。

五、教学实习成绩考核1.教学实习成绩考核由主讲教师负责。

2.教学实习成绩评定的基本依据是:(1)教学实习过程表现,遵守纪律等;(2)教学实习报告;(3)指导老师的评价。

3.教学实习成绩按百分制。

评分标准如下:优秀(90-100):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有某些独到见解。

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背景下农林高校

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背景下农林高校

[收稿时间]2021-02-26[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019Y054);江苏高校“青蓝工程”。

[作者简介]张娆(1977—),女,辽宁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会计教育。

颜进(1971—),女,福建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张润轩(1998—),男,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张玥(1995—),女,浙江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金融。

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农林高校的会计专业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相比,存在认可度不够高、吸引力不够强、培养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并且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也有所不足。

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与实施,为农林高校修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拓了新思路。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24所开设会计专业的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把握新文科与新农科联合建设的契机,从培养目标、课程设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农林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为培养“知农爱农”的会计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农林高校;会计专业;新农科;新文科;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10-0225-032018年11月13日,教育部提出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在新农科建设研讨会上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

在教育部的指引下,扎根中国大地的高等农林教育蓬勃发展:学科规模上,我国已成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第一大国;学科水平上,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进入农业科学领域ESI 世界前1‰[1]。

我国农林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但是,在农林高校中,并存着一大批非农专业,农林高校的非农专业建设需要被重视,非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和提升。

厚德笃行博学尚农

厚德笃行博学尚农

厚德笃行博学尚农——2015-2016学年度北京农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5-2016学年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学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学年。

在2015-2016学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战略部署安排,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要求,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都市现代农林人才为中心,坚持“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以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专业动力为三大主线,统筹推进都市现代农林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北京农学院是一所都市现代农林特色的北京市属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农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1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林场10000亩),是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一所本科农林高校,学校科学研判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行业领域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以培养满足北京都市农林业布局和发展的卓越农林人才为己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立足教育本质,立德树人,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强化学生意志和品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知,以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为落脚点,以学生未来成才为重要突破口,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师资与队伍建设、办学机制与管理服务、党建思政等各个领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计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会计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培养模式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任教师深入行业调研,明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校建筑特色,对建筑、设计、服务、制造业 等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制造和建筑等领域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以了解社会 对会计人才需要的实时动态。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院办学实际,确定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为拓宽学生就业方向,开设金融会计和税务会计两个方向,毕业五年后具备会计师、税务师、 审计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
会计学专业应当充分使用案例分析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应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 使用特定的案例素材,并指导学生提前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充分讨论,形成互动与交流。
会计学专业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运用和检验课堂教学成果, 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运行状态。实践教学课程应包括实验、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论文(设 计)。实践教学学分至少应占总学分的15% 。
培养目标
会计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 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 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会计学作为应用学科,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形成会计专业能力框架,具 备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事务管理等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 学生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 际经贸规则及会计准则,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初步的学 术训练,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或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农林院校涉农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

农林院校涉农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
( A9 1 ) MO 0 0 ~1
[ 一作 者 简 介 ] 伟 , , 京 农 学 院 经济 管 理 学 院 副教 授 , 国 农业 科 学 院 农 业经 济 与 发 展 研 究所 博 士 生 。 研究 方 向 : 产 品 国际 贸 易 。 第 何 男 北 中 农
悃 袭 育 双月刊 21. 童叛 004
主 力 , 目前 农林 院校 涉农本 科人 才培 养 的相 对规模 以及 专业集 中程度 都 有所 下 降 , 主体地 位 受到 但 其 挑 战。根据农 业本科人 才培 养现状 和呈 现 出的 新特 点 , 农林 院校 应将 农 业人 才培 养 纳入新 农 村 建设
的总体框 架之 内, 用综合性 的措施 来解 决农 业人 才培 养 中的 问题 。 运 [ 关键 词 ] 农林 院校 ; 本科 人 才培 养 ; 学科 建设 ; 农村 建设 新
涉农专业 本科人 才 培养 的现 状 , 讨发 展 高等农 业教 探
育和促进 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






新农村 的目标和任务 , 出推进新 农村建设 的首 要任务 指
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
∞ ∞ ∞ ∞ ∞ ∞ 0
装备农业 ,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
化和信息化水平 , 提高土地产 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
产率 , 提高农业素质 、 效益 和竞争力。归 根结底 , 现代农 业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 , 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
进 入 2 世纪以来 , 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 l 我 到 20 年 , 科 院校 已达 17 08 本 09所 , 本科 生 在 校人 数 已达

北京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管理)2021年初试大纲

北京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管理)2021年初试大纲

2021年初试科目(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管理)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管理专业)(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由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经济学、管理学三部分组成,各占50分)。

考试大纲如下:一、农业政策与法规1.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1.考试内容2. 1.农业政策的概念、特点与作用;农业政策制定的过程;农业政策的实施与调整3. 2.农业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与范围;农业法的基本原则4. 3.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联系及区别;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辩证统一5. 4.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及特点;实行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意义;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6. 5.农业土地政策的目标;我国农业土地政策与法规7. 6.农产品流通政策的手段及目标;我国国内农产品流通政策;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与法规8.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及手段;农业资源的内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法规内容;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手段9.8.农业科学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与法规10.9.农业金融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我国的农业金融政策;农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我国的农业财政政策;农业保险的定义和功能;农业保险政策的目标;我国的农业保险政策10.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

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

(四)试题结构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分析与论述题(五)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农业经济学(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经济学是报考北京农学院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TOC]1. 课程简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包括农林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农林资源管理、农林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综合素质。

2. 专业核心课程2.1 农林经济学本课程主要介绍农林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与农林经济相关的国内外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农林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农林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林市场的运作等关键知识。

2.2 管理学基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与能力,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涵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灵活运用管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

2.3 农林资源管理本课程主要介绍农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方法。

包括农林资源调查与评估、资源权属与管理、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农林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农林市场分析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林市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内容包括市场结构与竞争、价格形成与预测、农林产品消费行为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分析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并制定相应策略的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3.1 农业经济学本课程通过对农业经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内容包括农业生产与经济,农业政策与体制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农业领域的经济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2 林业经济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内容包括林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林木经济与贸易、林业政策与规划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林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全面的了解。

3.3 农林产业经济学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农林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简介
1.1 专业培养目标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在全球一体化、北京首都功能地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立足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定位,明确低碳、生态、循环农业等发展方向,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满足农业生活休闲功能、特大型都市农产品消费需求功能等多重效用,并以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依托,培养具有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学科基本理论素养和相关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和都市特色农业的基本理论方法与专业技能,具备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涉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卓越农林人才。

1.2 专业培养要求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业科学、人文
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2)熟悉党和政府发展国家经济和北京市经济的战略思想、指导方针和经济政策,
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
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掌握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核算和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
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3 主干学科
农林经济与管理、经济学。

1.4 主干课程
农业经济学、林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产品运销
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

1.5 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教学实习等多个环节。

通过实验经济学实习、会计学原理实习、宏观经济学实习、农业经济学实习、林业经营管理学实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实
习、农业政策与法规实习、农产品国际贸易实习、农产品运销学实习等教学实习和专项调研,加深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知识的理解;通过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综合性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此外,实践教学环节还包括英语听说强化训练、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社会实践等公共实践课程,系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6 修业年限
四年制本科,4~6 年弹性学制。

1.7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1.8 毕业学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