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CLSI更新解读

合集下载

2016版ISO换版介绍

2016版ISO换版介绍

ISO9001-2015版改版介绍---CONTENTS目录一、换版介绍二、概念性变化三、新旧差异讲解四、条款解读五、提问换版介绍ISO9001系列族标准是由ISO/TC176/SC2(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根据ISO(国际标准组织)导则,所有ISO国际标准都应每5-8年进行评审,评审其适用性和适宜性,ISO9000族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1947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瑞士日内瓦成立197519791986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发展历程1975 年英国标准协会(BSI )公布BS5750英国国家标准ISO 组织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协会(ISO/TC176)1986年ISO 组织发布了第一个ISO9000系列标准TC176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第一标准是ISO8402:1986,名为《品质-术语》19871987年3月ISO 又正式发布了5个国际标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1990TC176又于1990年发布了一个标准19941991年发布了三个标准,1992年发布了一个标准,1993年发布了五个标准;1994年没有另外发布标准,但是对上述“ISO9000系列标准”统一作了修改,分别改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标准定义为“ISO9000族”。

TC176又发布了一个编号是ISO10013:1995标准199520002000年12月TC176针对ISO9001:1994更新形成ISO9001:2000版20082008年10月1日TC176正式发布ISO9001:2008版,2010年10月1日废止ISO9001:2000版。

2016年CLSI-M100S主要更新内容解读

2016年CLSI-M100S主要更新内容解读

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主要更新内容解读张雅薇? ? 王辉(通讯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此文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3月第39卷第3期,165-169建立和完善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是加强微生物室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对优化临床药物选择、减缓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标准是我国实验室遵循的指导性文件。

作为CLSI批准的药敏试验标准(包括M02-A12、M07-A10和M11-A8)的补充文件,2016年M100-S26正式更名为M100S(第26版)。

本文将重点解读CLSI M100S(第26版)文件[1]中的主要更新内容,以供临床实验室参考。

一、常规试验及报告药物的更新CLSI M100S(第26版)文件新增了多种目前新上市的新药如ceftolozane-他唑巴坦、奥利万星、泰地唑胺和特拉万星作为临床选择性报告的药物,并修订了几种抗菌药物的临床药敏报告组别,见表1。

注:a A组: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

b B组:常规测试,但选择性报告的药物。

c C组:补充性抗菌药物,选择性地报告。

d U组:仅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

e O组:其他药物,是指对微生物有作用,但在美国不常规要求测试的药物。

f其他非肠杆菌科:包括假单胞菌属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二、药敏折点的相关更新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文件修订了头孢唑林对肠杆菌科的纸片法和MIC折点,并建议将头孢唑林药敏结果用于预测口服头孢菌素的药敏。

当头孢唑林用于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时,建议使用新修订的折点,见表2,折点建立基于的给药方案为1g每12h;除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外,当患者为其他感染时,仍沿用M100-S25中头孢唑林对肠杆菌科的折点。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比较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比较

医学基础与药学研究·94·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比较程 娟 刘 周 姚 杰 陈礼文 周 强 管世鹤【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9)01-0094-03【摘 要】 目的:探讨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临床分离的351例粪肠球菌和294例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率。

结果: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主要来源于尿液。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临床多分布于泌尿外科、ICU、肾内科。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莫西沙星、红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两者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屎肠球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根据细菌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以及利奈唑胺在临床治疗多重耐药屎肠球菌仍是首选药物。

【关键词】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性试验肠球菌是一种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女性生殖道的革兰阳性球菌,目前已成为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最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

其可引起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腹膜炎、心内膜炎等多脏器感染,病死率极高。

特别是近年来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以及耐利奈唑胺菌株等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加重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使得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受到广泛关注[1]。

因此了解肠球菌的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由于肠球菌的分离率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为此现就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所分离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比较,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分离鉴定的粪肠球菌351株和屎肠球菌294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菌株)。

其中中段尿培养细菌数≥105 CFU/mL的肠球菌作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

CLSI临床质谱新标准解读

CLSI临床质谱新标准解读

CLSI 临床质谱标准C62-A新内容解读CLSI 临床质谱标准C62-A主题内容架构由基础内容部分包括(1)范围、(2)标准预防措施、(3)术语、(4)仪器;方法内容包括(5)预考察事项、(6)方法建立、(7)方法验证;质控内容包括(8)液质检验方法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9)后续监督构成。

其中方法和质控内容是与应用过程直接相关的。

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5.预考察事项(preexamination considerations)5.1目标分析物内容包括5.1.1 外源性物质、5.1.2内源性物质、5.1.3 外源性和内源性物质的相关因素、5.1.4 样本采集。

要充分了解目标分析物的性质,包含(1)目标分析物的临床意义如生理意义、临床价值、常用检测方法等;(2)理化性质如结构式、分子量、沸点、极性大小、酸碱性等;(3)存在形式如游离型、结合型;(4)干扰因素如类似物、同分异构体、其他代谢产物等;(5)预期浓度如常量级、微量级、参考区间浓度、切点浓度、病理浓度等;(6)样本类型如血清、血浆、全血、尿样、唾液、胆汁、组织等;(7)采集和处理方式如静脉血、足底血、指尖血、离心处理或静置、何种采血管等;(8)储存和运输方式如避光、冷藏、冷冻等。

5.2 内标内标可以校正基质效应或者样本萃取、色谱分离、离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有利于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及方法稳定性。

5.3 试剂和耗材的质量5.3.1 试剂盒耗材的质量:由于MS灵敏度高,因此试剂和耗材要求也高。

在使用前应对试剂、耗材进行验证,避免其中杂质对MS的影响。

使用过程中应按照SOP进行保存、操作,避免污染。

按照ISO 17025:2017进行批间次管控。

5.3.2 实验室设备:配置校准品和内标时,实验室应使用A级的容量瓶和移液器。

6.方法建立(assay development)6.1离子转变(ion transition)在建立和优化质谱采集参数的过程中,要先配制标准物质溶液直接导入质谱检测器进行质谱扫描,获取目标化合物的相关信息。

【指南与规范】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主要更新内容解读

【指南与规范】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主要更新内容解读

一、常规试验及报告药物的更新CLSI M100S(第26版)文件新增了多种目前新上市的新药如ceftolozane-他唑巴坦、奥利万星、泰地唑胺和特拉万星作为临床选择性报告的药物,并修订了几种抗菌药物的临床药敏报告组别,见表1。

注:a A组: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

b B组:常规测试,但选择性报告的药物。

c C组:补充性抗菌药物,选择性地报告。

d U组:仅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

e O组:其他药物,是指对微生物有作用,但在美国不常规要求测试的药物。

f其他非肠杆菌科:包括假单胞菌属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二、药敏折点的相关更新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文件修订了头孢唑林对肠杆菌科的纸片法和MIC折点,并建议将头孢唑林药敏结果用于预测口服头孢菌素的药敏。

当头孢唑林用于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时,建议使用新修订的折点,见表2,折点建立基于的给药方案为1g每12h;除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外,当患者为其他感染时,仍沿用M100-S25中头孢唑林对肠杆菌科的折点。

新版标准删除了下列药物对各菌种的折点:替卡西林和头孢噻吩对肠杆菌科的折点;替卡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替卡西林和美洛西林对不动杆菌属;美洛西林、替卡西林和氨苄西林对其他非肠杆菌科(包括假单胞菌属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折点。

同时也删除了美洛西林和替卡西林对厌氧菌的折点。

三、常规药敏试验、补充药敏试验、初筛试验、替代药物检测法和等效药物检测法鉴定抗菌药物的敏感和耐药M100S(第26版)增加了常规药敏试验、补充药敏试验、初筛试验、替代药物检测法和等效药物检测法的说明,见表3~7。

1.常规药敏试验:用于临床常规检测的纸片扩散法、肉汤或琼脂稀释法。

美国感染病学会2016年更新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美国感染病学会2016年更新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美国感染病学会2016年更新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袁莉莉;李光辉【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6(016)004【总页数】8页(P521-528)【关键词】念珠菌病;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更新【作者】袁莉莉;李光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8.7编者按:为了帮助临床医师在治疗念珠菌病时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2009年版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

该指南发表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2016,62(4):e1-e50。

尽管该指南的更新乃是基于大量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念珠菌病处理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对指导临床正确合理诊断处理念珠菌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国情的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念珠菌属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很大程度上与医疗相关操作有关,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病死率高。

至少有15种念珠菌能引起人类疾病,但超过90 %侵袭性感染通常由5种常见的病原真菌所致,分别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

2004年1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黏膜念珠菌病的诊疗指南,2009年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予以修订,2016年IDSA发布新的念珠菌临床实践指南,内容包括念珠菌血症、重症监护病房(ICU)念珠菌病、新生儿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黏膜感染等,推荐意见共140条。

指南中涉及的儿科相关内容均得到美国儿科学会(APP)和儿科感染病学会(PID)的审阅和认可,同时指南也得到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的支持。

指南的循证证据分级依据的是2008年IDSA采用的GRADE方法,GRADE方法将证据质量分为四级:高、中、低和极低,将推荐等级分为强或弱。

clsi-m100-s20_2010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解释标准(中文)

clsi-m100-s20_2010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解释标准(中文)
由美国ffddaa核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非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的抗微生物药物推荐分组肠杆菌科细菌g铜绿假单孢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n的gd氨苄西林头孢他啶阿齐霉素或氨苄西林告d克拉霉素或报药红霉素d青霉素o规组常物克林霉素d生aaaa并微苯唑西林头孢西丁kl验lk试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青霉素选妥布霉素首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甲氧苄啶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阿米卡星达托霉素达托霉素氨曲南利奈唑胺利奈唑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泰利霉素d奎奴普汀氨苄西林舒巴坦达福扑汀p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多西环素万古霉素药四环素b物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生左旋氧氟沙星微e验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利福平c组试的美罗培南b选bbb首告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报头孢西丁替卡西林择选头孢噻肟ghl或有头孢曲松ghi环丙沙星
内部交流资料
Vol . 30 No .1 M1 0 0 - S 20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执行标准; 第二十版信息增刊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wenti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 第二十版信息增刊
Volume 30 Number 1
Franklin R. Cockerill, III, MD Karen Bush, PhD Michael N. Dudley, PharmD,FIDSA George M. Eliopoulos, MD Dwight J. Hardy, PhD David W. Hecht, MD Janet F. Hindler, MCLS, MT(ASCP) Janet A. Hindler. MCLS, MT(ASCP) Jean B. Patel, PhD, D(ABMM) Mair Powell, MD, FRCP, FRCPath, MHRA Richard B. Thomson, Jr., PhD John D. Turnidge, MD Melvin P. Weinstein, MD Barbara L. Zimmer, PhD Mary Jane Ferraro, PhD, MPH Jana M. Swenson, MMSc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最全版)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一直致力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指南撰写、推广。

今年IDSA对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曲霉菌病指南、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同时进行了更新。

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感染。

IDSA在2000年制定了第1版念珠菌病指南[1]、2004年制定了第2版[2]、2009年制定了第3版[3]、2016年制定出第4版。

新指南2015年12月中旬发布,2016年1月中旬正式刊出,有正式印刷版本[4]和全文电子版本[5],在IDSA官网均可获得()。

该指南题目是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即《念珠菌病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IDSA 2016升级版》。

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中的念珠菌病,指深部念珠菌病,比如菌血症或侵袭性感染,不包括浅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Management不翻译为"管理",在医学领域里翻译为"处置"更为贴切准确。

新指南正文50页,引文560条。

从17个角度,给出推荐共计140条,是公认的大型指南。

与第3版15个角度、72条推荐相比,两版之间的变化体现出人类对念珠菌病的认识在逐渐深化。

新指南的发布,除包括IDSA撰写与批准Standards and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SPGC)的内容外,还有其他一些机构的参与和批准。

首先是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两大学会——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 of Pediatrics,AAP,该机构的红皮书非常有名,是儿科感染性疾病领域排名第一的临床手册)、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PIDS)的参与,这说明新指南适用于儿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ripenem
多立培南
广谱、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的碳青霉烯类 商品名:Doribax 仅有静脉制剂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对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革兰阴性菌 MSSA、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等多数革兰阳性菌与亚胺培南相仿,优于美罗培南 MRSA、VRE 抗菌作用差 对艰难梭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美罗培南相仿
替代试验:一种抗菌药对耐药性的检测较靶位药物的检测更具可靠、稳定!
等价试验—举例
等价试验:一类抗菌药对受试菌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是相仿的,只 需测定其中一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就可预测受试菌对其他该类抗生素 的敏感性。
主要更新内容
• 1.“test”含义 – supplemental, 补充试验 – screening, 筛选试验 – surrogate, 替换试验 – equivalent agents 等价试验 • 2.假中间葡萄球菌 • 3.福氏宋内痢疾志贺菌的ECV折点 • 4.关于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 5.新增抗菌药物的介绍 • 6.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拖尾现象判断终点方法 • 7.天然耐药的增加和删除 • 8. 其他
Carba NP试验
Carba NP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菌属细菌中碳青霉
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该试验采用比色法,目前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研究 或感染控制,尚不推荐作为临床常规使用。
研究表明,Carba NP试验在检测KPC、NDM、VIM、IMP、SPM和SME
型碳青霉烯酶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90%)和特异性(>90%)。但 检测OXA-48型碳青霉烯酶敏感性很低仅为11%,部分MIC较低的产酶株 可能不能被检出。
4.关于碳青霉烯酶检测的规定
•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肠杆菌(CRE)的耐药机制是有碳青霉烯酶存在或其 它β-内酰胺酶联合膜孔蛋白的突变造成的。由于碳青霉烯酶容易通过质粒传 播,因此对碳青霉烯酶的检测在流行病学调查上具有重要意义。出于治疗
病人的目的,常规试验不用检测;但如果出于感染控制 的目的则应对碳青霉烯酶进行检测是有用的。在美国肺炎
1.Test 的含义
常规试验:纸片扩散法,肉汤或琼脂稀释法的常规临床测试。 补充试验:用来测定一种药物或一类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试验,非 常规实验,也不需要用其他试验来确证。一些补充试验为鉴定一个特 殊的耐药机制,必需或选择性的报告临床。 筛选试验:提供推测性结果,需要进一步的附加试验来确证药物的敏 感及耐药性。 替代试验 一种抗菌药对耐药性的检测较靶位药物的检测更具可靠、 稳定! 等价试验 一类抗菌药对受试菌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是相仿的,只 需测定其中一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就可预测受试菌对其他该类抗生素 的敏感性。
• ECV值不是临床折点 • 纸片扩散法和MIC结果不以“敏感、中介和耐药”报告 • 获得的数据仅作为建立适用于福氏志贺菌和宋氏志贺菌的 ECVs值 • 抑菌圈值仅对福氏志贺菌适用 • 阿奇霉素对宋氏志贺菌的抑菌圈和MIC非常模糊,判断困难
举例:
• • • • 标本 粪便 诊断 腹泻(男性 细菌 宋氏志贺菌 药敏报告
克雷伯菌以 KPC 为主,而在欧洲流行的基因型主要为 oxa-48-like , NDM 。目 前没有一种表型试验方法(MHT,Carba NP或CIM)能有效地检测出所有种
类的碳青霉烯酶。 CLSI M100-S26中介绍Carba NP试验结果判断图片的更新。
MHT实验对于非克雷伯菌常产生假阳性结果。PCR方法只能检测已有的特异 性碳青霉烯酶基因。新一代测序技术是碳青霉烯酶检测发展的方向。
2.假中间葡萄球菌—苯唑西林
头孢西丁的K-B法和MIC 对检测假中间型葡萄球 菌的mecA基因介导的耐 药性是不可靠的
假中间葡萄球菌
主要更新内容
• 1.“test”含义 – supplemental, 补充试验 – screening, 筛选试验 – surrogate, 替换试验 – equivalent agents 等价试验 • 2.假中间葡萄球菌 • 3.沙门菌对喹诺酮的药敏规则,福氏宋内痢疾志贺菌的ECV折点 • 4.关于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 5.新增抗菌药物的介绍 • 6.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拖尾现象判断终点方法 • 7.天然耐药的增加和删除 • 8. 其他
替代试验—举例
用头孢西丁检测mecA 基因 介导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 用头孢唑林检测大肠埃希菌 等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的药敏结果可以指导口服头 孢菌素类的敏感性 培氟沙星的药敏结果可以检 测沙门菌属细菌对氟喹诺酮 类敏感性的降低 萘啶酸的药敏结果可以检测 沙门菌属细菌对氟喹诺酮类 敏感性的降低
1μg/片苯唑西林的肺炎链球菌的药敏 结果可以指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 敏感
>=32 <=0.5 >=2
HIV 阳性)
氨苄西林 头孢曲松 环丙沙星
R S R
因XX医生需要报告阿奇霉素药敏试验结果。根据 阿奇霉素对宋氏志贺菌的MIC值可以考虑该菌没 有获得性或突变耐药性
复方磺胺 阿奇霉素
>=4/76 8
R 8
沙门氏菌属——氟喹诺酮类/喹诺酮
喹诺酮类对沙门菌的折点从肠 杆菌细菌中分离开
>=23 >==19 >=18 >=16
22-22 16-18 15-17
<=19 <=15 <=14
<=1 <=2 <=2 <=1 <=1 <=0.12 <=0.12
2 2 4 4
>=4 >=8 >=8
CLSI M100-S26
Ceftaroline 头孢洛林
广谱的、具有抗MRSA活性的头孢菌素 仅有静脉制剂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3.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s (ECVs)
• • • • ECVs 是一个流行病学的折点 一个可以将细菌分成具有或不具有获得性或突变性耐药机制的MIC值 其建立基于体外药敏试验数据 有助于发现非野生型菌株的出现
野生型 无耐药机制
非野生型 有耐药机制
ECVs:福氏志贺菌和宋氏志贺菌
假中间葡萄球菌
• 假中间葡萄球菌属于中间葡萄球菌组(Staphylococcus intermedius Group,SIG),该组还包括中间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delphini等。假中间葡萄球菌多定植于健康猫和狗 的鼻孔及肛门粘膜上,常引起的犬脓皮病,有时会导致狗和猫 的尿路和关节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从人体标本:伤口 (咬),鼻窦,和血液等中分离出来,它属于人兽共患病原体。 由于其菌落在血平板上有双溶血环,试管法凝固酶阳性,常误 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鉴别实验: 该菌玻片凝固酶实验阴性,PYR(吡咯氨基肽酶) 阳性。用商业 化AST设备常鉴定为中间葡萄球菌,但用MALDI TOF(质谱仪) 鉴定通常是正确的。一些假中间葡萄球菌菌株的MecA基因为阳 性。用原有的头孢西丁的折点不能准确检测出带有MecA基因的 假中间葡萄球菌,需使用新的CLSI苯唑西林的MIC值和纸片法 折点
假阴性结果的原因:1、OXA-48-like,SME-1,GES-5等水解能力较弱
的酶;2、黏液型细菌菌落;3、分离培养基的影响
阳性结果出现时间各异,KPC酶较快,OXA酶最慢
质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 ATCC
BAA-1705 (+) BAA-1706 (-)
ATCC
主要更新内容
• 1.“test”含义 – supplemental, 补充试验 – screening, 筛选试验 – surrogate, 替换试验 – equivalent agents 等价试验 • 2.假中间葡萄球菌 • 3.福氏宋内痢疾志贺菌的ECV折点 • 4.关于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 5.新增抗菌药物的介绍 • 6.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拖尾现象判断终点方法 • 7.天然耐药的增加和删除 • 8. 其他
由于其对MRSA的PBP2以及对PNSP的PBP2x具有亲和性。故对其有杀菌作用 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以及肠杆菌科细菌、嗜血杆菌属、卡他莫 拉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 对产ESBLs,AmpC (C 组) 及碳青霉烯酶(如K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没有抗菌活性 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细菌等抗菌作用差 对厌氧菌有部分抗菌活性(但对脆弱拟杆菌没有抗菌活性)
•细菌
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 的肠杆菌科细菌 :
优势:易于操作;无 需特殊的试剂或培养 基
快速
局限性:假阳性:膜 需要特殊试剂; 需要特殊试剂和仪 孔蛋白缺失ESBL或高 对某些菌检测无 器;仅对靶基因有 产AmpC;假阴性: 效;对染色体介 特异性; 导的OXA酶无法 对特殊的碳青霉烯 NDM;仅用于肠杆菌 检测 基因可能出现假阴 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院感控制 M100性 S25P112 3B 3C表
M100-S26 P58
主要更新内容
• 1.“test”含义 – supplemental, 补充试验 – screening, 筛选试验 – surrogate, 替换试验 – equivalent agents 等价试验 • 2.假中间葡萄球菌 • 3.福氏宋内痢疾志贺菌的ECV折点 • 4.关于碳青霉烯酶的检测 • 5.新增抗菌药物的介绍 • 6.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拖尾现象判断终点方法 • 7.天然耐药的增加和删除 • 8. 其他Fra bibliotek补充试验
要求做:
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 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 实验
选择做:
ESBL MHT
Carba NP
MRSA Agar
筛选试验
万古霉素平板筛查:如果筛查阳性,需测万古霉素的MIC值。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筛选试验:如果纸片扩散法筛选实验不 确定( 7-9 mm ),则需要做琼脂稀释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试 验来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