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童年的问号
二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的问号教案长春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的问号教案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读、互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表达,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童年生活,引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教师出示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思考童年的意义,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合作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童年的问号

童年是一首诗,童 年是一个梦,童年还 是长长的一串问号。
他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便想: 苹果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是飞向天 空呢? 他看到水开了,壶盖不住地上下 跳动,就问姨妈:“壶盖为什么要跳 舞?” 他常常依偎在奶奶怀里,望着晴 朗的夜空,边数边问:“天上到底 有多少颗星星?”
童年,就这样在问 号中慢慢度过。
牛顿——英国古典 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 引力,并且明确地描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动定律。
瓦特——英国科 学家。他发明了蒸汽 机,有力地推动了第 一次工业技术革命。
张衡——东汉著 名的天文学家。制浑 天仪,造地动仪,在 历法方面也有研究。
梦 顿而 瓦 特
壶 盖 舞 随 药
治 病 伟 科
梦乡 这里 瓦片 居住 治水 伟大 科学 而今 壶盖
童年的问号作文

童年的问号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的问号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问号作文1在我三岁半那年,我在家看动画片。
我看到一个小朋友的玩具木偶烂了一只手,然后魔法师把木偶的全身浇了神奇药水,把木偶埋进土里,一会儿,长出了好多小木偶。
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把木偶埋进土里,一下子就能长出那么多木偶呢?妈妈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应该是浇了那个神奇药水的原因吧!我听了妈妈的话,打了一勺水、拿了一个小铁锹,在院子里挖坑,花了很久功夫,才挖了一个像样的洞。
我把身子浇上了水,把身体伸了进去,填好土。
等待长出好多个我来。
眼看着,夕阳西下,我想:为什么这么久了还没有结出我呢?话还没说完,妈妈推开院子的门,看见我呆呆地被埋在土里,哭笑不得。
一边帮我铲开土,一边说:你呀你,怎么这么天真,还相信动画片里的假象,妈妈告诉你,动画片里的都是假的,没有那种事,以后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知道吗?我点了点头。
妈妈的回答,给我童年的问号画上了句号。
童年的问号作文2童年的'我喜欢一刻不停地发问。
“妈妈,外婆家的小猫好懒,不是吃饭就是整天喵喵喵地叫。
妈妈,小猫的毛好软啊!花花的,绵绵的,好可爱,如果我能变成一只小猫就好了。
”“为什么呢?”“因为变成小猫就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啦。
你也不会让我拿这拿那的。
”“怪不得,你呀,也这么懒。
”“妈妈,你说,我是从哪里来的?”“好像是从垃圾桶里抱回来的。
”“真的还是假的?”“宝贝,你每天衣服脏兮兮的,你说呢!”“哦?那大姐姐呢?”“是充话费送的。
”“那二姐姐呢?”“是充流量送的。
”“哦!怪不得两个姐姐天天泡手机。
”看着妈妈傻笑的脸,我有点懵了。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不吃饭,怎么能长大呀!”“不喝水可以吗?……”妈妈指着我的小嘴巴,说:“宝贝,你为啥有这么多问题呀?长大了,自然会懂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童年的问号》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童年的问号》教学教案三篇《童年的问号》文章是围绕伟人小时候来描写的。
首先就让学生收集小时候的疑问,起点就让他们找到乐趣,才能继续进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童年的问号》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童年的问号》教学教案一教学目的: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4个会认的生字;学会一个新部首“夕字旁”。
2、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设计情景、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2)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3)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么?(4)你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么?(5)请同学们先学会生字。
三、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书中图:请你仔细观察,他在干什么?(2)他的表情怎么样?出示“为什么”一词。
(3)带这种语气读一读。
(4)看书中一共有几个为什么?(5)他们的答案你知道么?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②瓦特发明了“蒸汽机”③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正因为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动脑,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希望你们像他们一样,勤于思考,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四、复习巩固五、课外拓展回家查找科学的故事。
板书设计:童年的问号牛顿图瓦特图李时珍小学二年级语文《童年的问号》教学教案二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示“?”)他是谁呀?2、你能用问号说一句话吗?3、说得真好,你们都是有好奇心的孩子。
其实每个人童年的时候都是这样度过的。
这届可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问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2、自由读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文。
4、指名读文。
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三、随文识字1、课文中介绍了那些人物?出示“瓦”,组词,写笔顺,说儿歌识记。
二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问号教案 长春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奇怪”“办法”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奇怪”“办法”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课文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巩固旧知识。
(2)提问:同学们,你们童年时代有没有遇到过奇怪的事情呢?你是怎么解决的?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3)分组讨论:同学们,课文中描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你们觉得这些事情奇怪吗?为什么?3.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让学生个别朗读,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学习生字:(1)让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写法和用法。
(3)生字卡片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答,巩固生字学习。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奇怪”“办法”等词语造句,分享到班级群。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表现和讨论积极性,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评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感悟和珍惜时光的情感态度。
小时候的问号作文

小时候的问号作文小时候啊,我的小脑袋里就像装了个“问号制造机”,整天有无数个问题冒出来,把大人们都问得晕头转向的。
我记得那时候,我最喜欢看星星。
一到晚上,就搬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仰着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星空。
然后那些问号就像小星星一样在我脑袋里闪啊闪的。
我就问妈妈:“妈妈,星星为啥老在天上挂着呀?它们不会累吗?是不是有个隐形的绳子把它们拴住啦?”妈妈被我逗得哈哈大笑,说星星离我们可远啦,它们一直在天上自己发光呢。
我又追问:“那星星上面有人住吗?是不是也有像我们家一样的房子和小院子呢?”妈妈想了想,告诉我说科学家也在探索这个问题呢。
我就特别纳闷,心里想:“哼,这都不知道,大人也不是啥都懂嘛。
”还有一次,我看到蚂蚁在地上排着长长的队伍搬家。
这可不得了了,我的问号大军又出动了。
我趴在地上,眼睛都快贴到蚂蚁身上了,大声问爸爸:“爸爸,蚂蚁为啥要搬家呀?它们这是要去哪儿呢?是不是要去参加蚂蚁大会呀?”爸爸笑着说蚂蚁搬家可能是要下雨了,它们在找个安全的地方呢。
我一听就更来劲了,“那蚂蚁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呢?难道它们有天气预报员?还是它们的小鼻子能闻到雨的味道呀?”爸爸被我问得直挠头,说这是蚂蚁的一种本能。
我可不太满意这个答案,我觉得蚂蚁肯定有自己的小秘密,只是不告诉我罢了。
夏天的时候,我对蝉那可是充满了好奇。
那家伙整天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我拿着个小树枝,想把蝉捅下来好好研究研究。
我问爷爷:“爷爷,蝉为啥一直叫啊?它是在唱歌还是在跟别的蝉吵架呢?”爷爷说蝉叫是为了吸引雌蝉呢。
我皱着眉头,眼睛里满是疑惑,“那它为啥不用说话呢?唱歌多累呀,而且它就会‘知了知了’这一句,雌蝉听了不烦吗?”爷爷被我问得哭笑不得,说这就是蝉的生活方式。
小时候的这些问号啊,就像一个个小种子,种在我心里。
虽然有些问题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正是这些问号,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也让我不断地去探索和寻找答案。
现在我长大了,可还是觉得小时候那些充满问号的日子特别有趣呢。
二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的问号说课稿教案设计长春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的问号》说课稿教案设计长春版一、教材分析《童年的问号》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讲述童年时作者对周围世界的疑问,展现了儿童天真好奇、求知若渴的特点。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充满童趣,富有人生哲理。
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奇怪”“快乐”等词语造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美好;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童年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谈论自己小时候的疑问和好奇。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理解课文大意。
3. 精讲细读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4.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童真童趣,感受童年的美好。
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心中的疑问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学生还应能在生活中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展现出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语文素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的问号说课稿教案设计 长春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的问号说课稿教案设计长春版一、教材分析《童年的问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并最终在书本中找到答案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本文以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童年时期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好奇探索。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并激发他们对阅读和求知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烈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找到共鸣,理解作者小时候的疑问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自己的求知欲。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引导,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奇怪”、“究竟”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培养他们对阅读和求知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培养他们对阅读和求知的热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谈谈自己小时候的疑问和趣事,引出课文主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句的理解,对新词进行学习。
3.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 精讲细读: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疑问和求知过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重要性。
5. 朗读感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小时候的疑问和求知经历,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7. 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阅读和求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阅读或询问他人来解答,培养他们的求知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问号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8个会认的生字。
学会一个新的部首。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
要养成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的习惯。
5.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的。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8个会认的生字。
学会一个新的部首。
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1.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十万个为什么》吗?
2.激励学生们畅所欲言,讲讲有关“为什么”的故事。
3.同学们,好奇是知识的萌芽。
我们从小要养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习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童年的问号》
二、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泛读课文,告诉学生要听准字音,看准字形,对准口形。
(而ér且、跟随suí、梦mèng 想、一串chuàn)
2.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
3.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吗?
4.你们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
5.请同学们先学会生字。
以小组为单位,读准字音,练习组词。
梦、顿、而、瓦、特、壶、盖、舞、随、药、治、病、伟、科、
三、巩固生字
读一读,写一写。
梦乡这里瓦片居住
治水伟大科学而今
四、回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说童年是一串长长的问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童年是在问号中慢慢长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上节课,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
下面开火车来认读生字。
二、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书中图:请你仔细观察,他在干什么?
2.他的表情怎样?出示“为什么”一词。
3.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
4.看书中一共有几个“为什么”?
5.它们的问题你知道吗?
a.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
b.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c.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
正因为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动脑,最后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希望你们像他们一样,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三、复习巩固新字
完成课后2、3。
四、自由练写生字
1.学习“夕”字底。
2.学生选择喜欢的字来写。
五、课外拓展天地
回家查找2位科学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