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报艺术及战争中的海报

合集下载

战争海报的艺术设计表现

战争海报的艺术设计表现

摘要:在战争期间,题材丰富、画面精美、感人的战争海报曾被广泛的张贴于各个参战国的大街小巷,它成为一种因战争而诞生的艺术,也起到警示作用。

关键词:战争海报艺术传媒0引言在战争的硝烟弥漫时期,各国为加强思想上的团结与对敌的心理战术,战争海报开始大量的出现,不过大多数是为保卫国家利益,而宣传民族团结的海报,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以反战为主题的海报。

由此,海报的视觉表现形式也在进一步的得到不同的展现。

1战争海报美国公共新闻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克里尔曾致信威尔逊总统说:“战争海报的重要性就在于鼓舞士气、激发整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坚定人们的战斗信念。

美国不仅仅需要海报,而是需要优秀的战争海报。

”在他的努力下,各个艺术学校都开设了海报设计课程,并为政府提供了大量海报作品。

2战争期间海报视觉艺术表现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影响了全世界所有国家,造成深刻的影响。

二战时期,美国加入战争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海报设计视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创作,转而开始设计战争海报,在那个特殊年代,战争海报有赤裸裸表现战争残酷的也有鼓励生产同时还有表现对和平的向往的。

2.1形状抽象法的运用形状抽象法主要是采用事物的局部或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为视觉符号,向观众阐释某种显而易见的概念或趋势。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的偷袭后参战,为了调动全国各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政治宣传。

大量海报到处招贴,1945年吉尼斯创作的《立即加入海军陆战队》海报上的画面取自人们所熟知的,二战期间美军攻占硫黄岛后插上美国国旗的一瞬。

海报右上方的5枚臂徽代表了攻占硫黄岛的部队:第五海军陆战队两栖攻击队,第三、四、五海军陆战师和第四航空联队表现了强烈的政治思想,另一部分以拜耶为例,设计的一系列政治海报,以生动的多样的方法,简单的平面设计而激起了美国人民对于法西斯的仇恨。

宾德作为美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家,在1941年为美国空军设计的海报,由一个大的飞机机翼即上面的五角星放大战区整个画面,在左下方的空间有九个白色的战斗机排列整齐向远方飞去。

各国战时宣传的手段

各国战时宣传的手段

各国战时宣传的手段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环,而宣传则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宣传,各国试图在战场之外争取人们的支持和理解,影响国内外的舆论。

本文将探讨各国在战时所采取的宣传手段,以及其对战争进程和胜利的影响。

一、影片和纪录片在战争期间,电影和纪录片成为了各国宣传战争的重要工具。

通过制作和播放宣传片,各国试图向国内外观众传达特定的信息和观点,加强自身的战争动员。

例如,二战期间,美国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片,如《胜利之歌》和《军中乐园》,向美国民众展示了战争的英勇和必胜的信念,从而提升士气和支持战争。

二、海报和报纸广告海报和报纸广告是另一种常见的战时宣传手段。

通过精心设计的海报和广告语,各国试图引起民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战争的参与和支持。

例如,一战期间,英国政府通过海报和报纸广告,鼓励年轻人加入军队,提供了丰厚的奖励和制服,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参与感。

三、宣传手册和传单宣传手册和传单也是各国在战时常用的宣传工具。

通过写作和印刷宣传手册和传单,各国试图向民众传达特定的信息和观点,塑造特定的形象和形象,以影响公众舆论。

这种形式的宣传手段与其他宣传方式相比,更接近个体,更具针对性。

例如,二战期间,纳粹德国通过宣传手册和传单,宣传其种族主义理论和对犹太人的迫害,试图获得大众对这些行为的支持和默许。

四、音乐和歌曲音乐和歌曲也是各国在战时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段。

通过编写和演唱宣传歌曲,各国试图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士气,传达特定的信息和观点。

例如,一战期间,法国诗人魏尔创作了《鹞子》,这首歌颂了法国士兵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成为了当时法国宣传战争的重要工具。

总结:各国战时宣传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手段和形式,从电影和纪录片到海报和报纸广告,再到宣传手册和传单,以及音乐和歌曲等等。

通过这些手段和形式,各国试图影响公众的意见和舆论,加强战争动员,提升士气,以达到战争胜利的目的。

战时的宣传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战争的宣传机器媒体与宣传海报

战争的宣传机器媒体与宣传海报

战争的宣传机器媒体与宣传海报战争的宣传机器:媒体与宣传海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它不仅令人痛苦,还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为了动员国内舆论、鼓舞士气并获得国际支持,各个参战国家都会利用宣传机器,其中媒体与宣传海报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战争中的宣传机器,重点聚焦于媒体与宣传海报的使用。

一、媒体的作用媒体是战争宣传的重要工具,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大众。

媒体在战争期间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包括塑造国家形象、引导舆论、报道战况以及激励士气。

首先,媒体可以塑造国家形象。

在战争爆发之初,各个国家会利用媒体宣传自己的国家形象,以此树立自己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国家可以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愿望与目标,并试图将其形象塑造为正义与正当的一方。

其次,媒体在战争期间具有引导舆论的能力。

利用宣传手段,媒体可以操纵信息,选择性地向大众传达战争的利益和必要性。

这种引导作用可以将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敌方的愤怒,为战争动员和士气提供支持。

此外,媒体还承担着报道战争的责任。

媒体通过报道战况、战争进展和士兵的英勇事迹,将战争的残酷性和危险性呈现给公众。

这种报道有助于公众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并促使他们对战争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最后,媒体在战争中还起到激励士气的作用。

通过渲染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情感,媒体可以鼓舞军队和公众的士气,使他们对战争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这种士气的积极激励有助于提高战争的执行效率和战斗力。

二、宣传海报的力量宣传海报作为一种强大的宣传工具,被广泛用于战争期间。

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视觉效果和精准的表述,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和引起公众的共鸣。

首先,宣传海报可以塑造敌对势力的形象。

通过将敌对势力描绘成邪恶的、恶心的或危险的形象,宣传海报可以激起公众对敌对势力的强烈敌意和厌恶情绪。

这样的塑造有助于将公众对战争的支持和士气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其次,宣传海报可以动员内部更多的人参与战争。

通过呼吁和号召,宣传海报可以激发和加强国内军民的参战意愿。

二战中的战争宣传与宣传战

二战中的战争宣传与宣传战

二战中的战争宣传与宣传战在二战期间,战争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宣传,各个交战国家试图影响国内和国际舆论,动员人民支持战争努力。

同时,宣传也成为一种争夺心理上的战斗,旨在削弱敌方士气。

本文将分析二战中的战争宣传和宣传战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影响。

一、战争宣传的形式和手段1.宣传海报战争宣传海报是各国在二战期间最重要的宣传手段之一。

宣传海报通常采用鲜明的图像和简短的口号,以传达强烈的情感和信息。

它们通过描绘英勇的士兵、恶劣的敌人和国家荣誉等方式,在人们心中激起爱国热情。

2.宣传电影电影是另一个广泛运用的战争宣传工具。

各个国家制作了大量的宣传片,旨在影响观众的情感态度。

这些宣传电影多以英雄壮举和战争胜利为主题,通过艺术手法将战争呈现出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

3.新闻报道各国政府和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宣传战争的相关信息。

它们通过报道胜利、英勇行为和敌人的罪行等形式,塑造了人们对战争的认知。

同时,它们还会提出国家的立场和目标,争取国际支持。

二、宣传战的目标与影响1.影响国内舆论战争宣传旨在影响国内舆论,动员人民支持战争努力。

通过强调爱国主义、国家荣誉和敌人的恶行,宣传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使民众愿意为国家而战。

此外,宣传还可以扭曲事实,隐藏战争的残酷性质,避免引起公众的恐慌和不满。

2.争夺国际支持战争宣传也是各国争夺国际支持的一种手段。

通过宣传,国家可以传达其战争目标和立场,争取盟国的支持。

同时,宣传也可以影响中立国和敌对国家的立场,扭转国际舆论对自己有利。

3.削弱敌方士气宣传战还可以削弱敌方士气,使其内部分裂和动摇。

通过对敌方的恶行进行宣传,可以激发敌方内部的反战情绪。

同时,宣传也可以通过扭曲敌人的形象和战争前景,削弱他们的自信和斗志。

三、宣传战的局限性和影响1.信息操控的局限性战争宣传存在信息操控的局限性。

随着战争的进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战争的真实信息。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宣传的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传媒与宣传手段创新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传媒与宣传手段创新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传媒与宣传手段创新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着空前的战争威胁,为了动员全国人民参与战争努力,中国战时传媒与宣传手段经历了许多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创新措施,包括电影、海报、报纸、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工具,并展示它们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当时民众的心理和行动产生的影响。

一、电影的创新应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电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宣传作用。

首先,制作并放映了大量的抗战题材电影,如《飞虎雄心》、《英烈杨家将》等,这些电影以英雄主义为核心,强调英勇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精神。

同时,中国电影工作者还创造性地采用了文艺手法,如歌舞、小品等形式,使得影片更易于触动观众的情感。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情感共鸣的工具,通过展现英勇抗战的英雄形象,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凝聚全民族的抗战意志。

同时,电影也通过展示日军残暴行径等手法,激发仇日情绪,鼓励民众共同抵御侵略。

二、海报的艺术表达与宣传功能在抗日战争中,海报成为了重要的传媒工具之一。

海报以其直观、生动的形式,将抗战宣传推向广大民众。

这些海报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巧妙地传递了抗日主题。

栩栩如生的插画形象和醒目的标语,使海报成为了宣传的利器。

海报的内容涵盖了人民战争、民族团结、军民一心等多个方面,它们激励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加强了战争动员,起到了凝聚民心的作用。

三、报纸的宣传力量在抗日战争期间,报纸是中国传媒领域最主要的载体之一。

通过发表抗战时期的实际战况、英雄事迹、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报道,报纸有效地宣传了抗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报纸在宣传抗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渠道,使战地和后方的人们能够了解战局和国家动态,增强了民众对抗战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此外,针对侵略者的恶行,报纸也对其进行揭露和谴责,加强了民众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国家的团结。

四、广播的即时宣传效果在战时,广播成为了极为重要的宣传手段。

通过广播,抗日战争的最新战况和政府号召能够及时传达给全国民众。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战争艺术与文学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战争艺术与文学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战争艺术与文学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上世纪30年代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战争艺术与文学成为中国人民宣传抗战、激励士气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从战争宣传海报、文艺作品以及抗战题材电影三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战争艺术与文学。

一、战争宣传海报战争宣传海报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这些海报大胆采用鲜明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和有力的图像,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和英勇奋斗的形象。

比如著名的《保卫家园》海报,它通过一名巾帼英雄手持长矛、坚定面对敌人的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妇女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

这些战争宣传海报不仅传递了抗战的信息,还激励了人们的士气,成为人们战胜困难、坚持斗争的精神力量。

二、文艺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文艺作品出现,以文学、戏剧、音乐等形式传递抗战情感。

其中,文学作品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家们用文字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对英雄的赞美、对抗战胜利的期望。

例如,闻一多的《小团圆》通过一个关于农村少年抗击日本傀儡政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的抗日英雄形象,激发了读者的爱国情感。

这些文艺作品,在给人们带来心灵慰藉的同时,也起到了团结民众、提升抗战士气的作用。

三、抗战题材电影在抗日战争期间,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抗战题材电影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精神风貌。

其中最著名的电影之一是《飞虎雄心》,该片讲述了中国飞行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的故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战的精神。

这些抗战题材电影通过银幕上的故事,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抗战的艰辛和英雄的壮丽,同时也加深了观众对抗战的认知和理解。

总结起来,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战战争艺术与文学在宣传抗战、凝聚民众力量、表达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宣传海报、文艺作品和抗战题材电影都是中国人民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对抗战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警戒。

反对战争(图形特征案例分析)讲解

反对战争(图形特征案例分析)讲解

者以此来传达反对战争的宣传意图。

《反对战争》
--图形特征案例分析
二、图形主要特征分析: (1) 是与词语、语言、文字一 样具有传播信息功能的视觉形式 (2) 是通过绘、写、刻、印、 拼、拍、组等各种艺术加工手段产 生的图像记号 (3)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 量复制 (4) 主要特征为信息的意义表 达
《反对战争》
--现代图形案例分析
《反对战争》
--图形特征案例分析
海报主题思想:反对战争一、来自面分析:画面元素有:枪、子弹、黄色背景。 画面枪把子弹打出去,但子弹又返
回,似乎自己开枪又伤害了自己,背景
黄色代表着一种提示、警告。画面意思 是:战争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战争没有赢家,只会造成相互伤害。作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在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参战方利用宣传技巧来推动他们的战争目标和努力,激起国内民众的热情和支持。

宣传在这一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塑造舆论、煽动民众情绪和传播战争的意义。

以下是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些宣传技巧:1.利用媒体:各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影等媒体向民众传播宣传信息。

新闻报道和政府发布的宣传信息被精心编写,以符合国家利益和战争目标。

这些媒体被用来批评敌对国家,大肆宣扬自己的军事成就和战争胜利。

2.制作宣传海报:海报是一种常用的宣传手段,各国政府和组织制作了大量的宣传海报。

这些海报常常以战争英雄、战争胜利和敌人的恶行为主题,通过引人注目的图像和文字来激起国内民众的愤怒和支持。

3.利用艺术:艺术被广泛用于宣传战争。

画家和雕塑家创作了许多描绘战争场景和军事英雄的作品,以展示国家的力量和军事荣耀。

音乐也被用来鼓励士气,激发勇气和爱国情感。

4.利用口号和口头宣传:各国政府和组织制定了许多简短而有力的口号,以激励民众。

这些口号强调团结、勇气和胜利,通过重复和广泛传播来加强人们对战争的支持和参与。

5.利用教育系统:各国政府通过教育系统来灌输爱国主义和战争意识。

战时的课本和教育材料被编写成可以强调国家的正当性和战争努力的形式。

6.创造敌人的形象:各国政府努力扭曲敌对国家的形象,使其看起来邪恶、残忍和危险。

通过传播敌人的恶行和战争罪行的消息,各国政府试图激起民众的愤怒和仇恨,以增加他们对战争的支持。

7.利用宣传活动:各国政府组织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如游行、集会、演讲和战时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集中人们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和认同。

总的来说,在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技巧来塑造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和行为。

这些宣传技巧通过利用媒体、制作海报、利用艺术、口号和口头宣传、教育系统、创造敌人形象以及组织宣传活动等方式,旨在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和支持,以维护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海报艺术及战争中的海报摘要:海报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被广泛应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

战争海报则在海报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海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战争海报成为了海报的巅峰时刻,并且赋予了海报以政治的色彩。

关键词:海报艺术宣传手段战争海报现如今,海报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被广泛应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形式。

战争海报则在海报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海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战争海报成为了海报的巅峰时刻,并且赋予了海报以政治的色彩。

那么,海报是怎么由来的呢?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战争海报是怎样被孕育出来的呢?战争海报的发展给海报艺术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变革呢?战争海报的有着怎样的风格和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下面关于海报艺术与战争海报的研究。

一、海报的由来“海报”一词,英语为“poster”,意为:“布告,招贴,宣传画等。

”词语来源于英文单词“post”,可能post被人们熟知的字面意思多为邮局,邮递等,但是post还有一个理解就是“招贴,使人们熟悉、了解……”,那么,poster的衍生就由此而来,使人们熟知的、为人们传递信息的告示。

海报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在当今社会,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上,尤其是一些电影的宣传工作,则更是把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当海报在被我们不断熟悉和认知的同时,海报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海报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当前信息这么发达的时代里,海报的形式与内容的更新和变化则是非常迅速的,因而,海报非常广泛地被应用于当代社会。

但事实上,海报并不是在现代才流行起来的一种广告宣传形式,早在古埃及时代,海报就已经产生了。

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在埃及的一些废墟当中,发现了很多被画在墙壁上或柱子上的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大多是昭告群众们即将发生的某些事情,而这些画在墙壁上的“壁画”可以被称之为最早的“海报”。

二、海报的发展直到古罗马时代,海报的应用范围显得更加广泛了。

每当有一些演出、竞技类的比赛或者决斗时,海报就会被贴在城内的各处,向人们传达信息。

此时,海报已经初步地显示出了它传播信息的特性。

当印刷术被发明之后,海报被大量地印刷,更大地加强了它的传播性。

并且,它的形式变得更加活跃,不单单可以被张贴在墙壁上,还可以被人们在手中传递着,这就更加扩大了海报的传播范围。

当1976年平板印刷问世之后,海报可以被添加上各种图案与色彩,使得海报变得更加生动,大大地加强了海报的宣传效果。

在我国海报发展史上,“海报”这个词的产生最早起源于上海。

由于当时人们把一些具有职业性的戏剧演称之为“海”,而把这种从事戏剧演出称为“下海”,同时,人们为每一场演出做一些为宣传演出的相关信息,招揽顾客的张贴画,人们便把它叫做“海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poster”翻译为“海报”一词的缘故了。

我国最早的海报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虽然那个时期,海报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海报最初的雏形已经形成了。

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过程,这个演变的过程也许是漫长的,经历过许多时代变迁的,海报也不例外。

在海报随着历史的变换与发展,其本身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在最初的阶段,海报的发展是很缓慢的,其作用也仅仅围绕着告示一定事件或者宣告某项演出及表演活动等。

但是,当海报发展至今,它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宣示某些事件的发生了。

海报继续发挥着其广而告之的作用,但是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它的表现形式。

它可以用来介绍新事物的产生、用来推广某项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接受度、或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所以说,海报又具有广告的意义,同时,海报可以被张贴在大街小巷、不同的场合和地点,再赋予其一定的设计性和艺术性,那么,海报便演变成了一种艺术,被运用于电影、戏剧、体育、竞技、表演、演讲、学术论坛等各种领域。

三、战争海报的孕育一个事物的发展必然有其辉煌、或者说是值得我们深刻记忆的部分,那么,海报的发展高潮在哪里呢?我想我的研究中心将会围绕下面这个主题:战争海报。

战争海报,可能在人们脑海中,将会产生很多疑问,海报也会运用到战争中去么?答案是肯定的,海报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被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与发挥,使得海报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如火如荼,令人们在深刻记住两次战争的同时,也不得不记住海报在这两次战争中得到的发展,与此同时,其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学术性的思考。

1896年,法国画家朱尔斯·谢雷[1]第一幅现代海报,他结合了当时社会的流行语言和古典风格的绘画,采用平板印刷术大批量地印制出来,并将其大量地张贴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随着日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彩色印刷技术、照相技术和缩放仪器等被发明问世,使得海报逐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艺术种类。

早期,海报只被用作于商业演出的宣传,但是,人们很快地就发掘,海报不单单具有商业宣传作用,它对信息的传播性被人们渐渐地重视起来,尤其是当社会出现危机时,这种功能就更加突显出来了。

因此,海报很快便成为各国人民在政治上对付对手或敌人的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在世界大战时期,海报的设计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促成海报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广泛的社会需求,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各国都粉粉拿起各种可能压倒地方士气的武器,海报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了人们对付敌人的一种重要宣传手段。

同时,加上设计理念的进步,还有海报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海报在方方面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四、战争海报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海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各国政府、公司和民间团体都大量印制各自设计的海报,且每种海报的印制数量平均都在75,000至170,000张之间。

美国铁路协会在5年中共设计并印制了29种、2,406,000份战争海报,美国的公司企业所印发的海报数量就要比整个一战中各国印发的海报总量还要多得多。

”(摘自:《战争海报——因战争而生的艺术》[1])。

海报之所以在战争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还有其必然的因素。

在这个时期,战争导致了各国在物资的调配上、人员的招募上和资金的募集等方面都对海报有着很大的需求,所以,海报在这个时期,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促使它在这个时期完美的蜕变。

纸质海报,由于其价格非常低廉,并且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因此,纸质海报很快地成为了交战双方的最优选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很多国家选择在自己的宣传海报上,画上自己的国家领袖或著名人物、象征国家与民族的事物,或者,还有的国家把敌人可笑或者可憎的面目画在海报上面,以此来讽刺敌人,鼓舞本国士兵士气。

例如,一战中,法国的一幅最经典的名为“为了国旗,为了胜利![2]”(作者:法国,乔治·斯科特)的海报,以法国国家的化身玛丽安为海报主体,画面中:玛丽安一只手高举着法国三色旗,另一只手挥舞着象征正义的剑,玛丽安身后是奔赴战场的法国士兵们。

这幅海报,以正面的角度,在向人们宣告,法国军民在为正义而战,从社会正义的角度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宣传。

因此,这幅海报堪称战争海报中的杰作。

苏联在战争中曾出版过一个题为“反基督教的德国”的战争海报,海报中,把德皇威廉二世画成一个骑着野猪的暴君,肆无忌惮地进攻其他国家的土地,残忍至极,并把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描绘成更随在野猪周围的野狼,示意奥、匈、土等为德国的跟班,表达出对他们的蔑视与愤怒,揭露德与奥、匈、土等狼狈为奸的丑恶。

战争期间,战争机器被广泛用于杀戮,但是机械的价格比较昂贵,战争各方武器损耗严重,需要大量资金来维持战争的继续。

另外,战争中不断有大量的人员伤亡,促使各国不得不需要更多的士兵加入到前线战争中去。

此时,战争资金的急需募集和人员的紧张招募,使得各国都开始不断地聘用平面设计师们来设计带有政治色彩的海报,以此来提高军民对国家的信心,和对战争的关心程度,从而达到募集资金和招募士兵的目的。

五、战争海报的风格当时的海报风格受各国的战争立场决定,因此,海报的设计风格是很鲜明的。

主要有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协约国以英法为首,同盟国以德奥为首。

协约国与同盟国的海报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别,协约国以英国、法国为主的国家的战争海报主要以维也纳“分离派”风格和伯恩哈特的简明风格为主,海报字体、标语、内容等简明扼要,配上具有特征的简练图形,视觉上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同盟国以德国、奥地利为主的国家的战争海报则更注重战争的目的性,德奥大多的平面设计都参与到了国家的政治宣传画的设计工作,他们力求更多创新的设计来冲击人们的眼球,以此来达到有效、强烈的宣传效果。

平面设计大师吉普肯斯和厄特是同盟国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战争海报设计家,他们设计的海报大多以简单地手法来描绘同盟国的士兵消灭敌人的画面,或者以摧毁敌国的国旗为设计中心思想。

与同盟国简约的设计风格比较,协约国则更注重写实的效果,利用插图等手法来增加海报的真实性,其海报的写实性诉求非常强烈,强调海报表达的具体内容,设计风格上大相径庭。

例如:英国插曲画家Alfred·Leete[2](阿尔弗雷德·李特)以写实手法设计的招募士兵的海报,将当时英国国防高官Horatio· Kirchner(霍拉修·基什奈)作为画面视觉中心,Horatio· Kirchner用手指着观众,海报题为:“英国人,祖国需要你参军![3]”采用这种真实的诉求作为宣传的一大特点,有着它不可小视的视觉力量。

本来这张海报只打算用于“伦敦论坛”作为封面的,但是,英国战时征兵委员会通过讨论,决定将此海报大量印刷,并广泛宣传,因此,这张海报才被人们广为流传,之后在时间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战争海报的特点1.寓意直白,内容简洁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民由于教育的残缺和文化的浅薄,使得当时战争海报在内容上,大多采用了比较直白简洁的表达方式,令当时的民众能够很快的了解海报想要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内容。

2.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各个参战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方式来创作海报,在海报画面上看,主要给人以视觉冲击的是海报所采用的图形、图案,不同风格的图画呈现出了不同的海报特色,再配上简单明了的文字说明,给大众以生动形象的表述,使得人们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海报的用意。

3. 情感浓厚,爱憎分明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每个国家利益不同,所以导致了各国政治立场的不同。

不同的立场使得不同的国家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民族仇恨,使得海报在这个战争的年代,披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4.手法各异,结合国情战争期间,由于受到物资匮乏、资源利用贫乏的困扰,所以,各参战国在制作海报上,都采用了适应当时国家经济状况和能力的制作方式。

从某种角度上说,从战争期间各国制作的海报上,也可以侧面地反映出各国当时的综合实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