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光合作用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对于光合作用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以及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成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碳水化合物。
光合作用所需的三个条件包括:叶绿体色素、太阳光和碳源。
其中,太阳光是最重要的条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充足的日照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二、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它描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中,光能被植物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反应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该方程式可以拆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光反应6H2O + 光能→ O2 + 12H+ + 12e-第二步:暗反应6CO2 + 12H+ + 12e- → C6H12O6以上两个反应可以分别进行,但同时进行的话效率更高。
三、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光和叶绿体色素等。
这些组成部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植物利用气孔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释放出氧气。
2. 水水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然后将水分输送到叶子的叶绿体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将水分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
3. 光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核心条件之一。
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可以吸收太阳光的能量,然后将这些能量转化为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化学能。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笔记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笔记
1 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利用富含氧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完成生物体本身的营养物质的合成过程。
这是植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植物的主要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合作用的形式包括体内的光合作用和体外的光合作用。
2 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
光合作用中参与物质来源很多,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其他少量矿物质,如磷,钾,钙等,以及叶绿素等物质。
3 光合作用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一般分为光合成过程与光化学分解过程,即由二氧化碳获得水,葡萄糖和氧的综合作用,这是植物细胞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又称为光合成。
它涉及天然光源,通过能量转化,对存储有氧化产物做物理化学变化,是植物及植物体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4 光合作用的功能
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用太阳能和气体完成植物营养物质的合成,它把太阳能转化成植物体内的机械能和化学能,转变成植物蛋白质、淀粉和油的有机物,从而满足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还可以降低空气温度,产生酸雨反应,增强生物圈
中水的循环,调节气候等,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促进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5 光合作用的现代应用
光合作用在植物体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生态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气候变暖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来预测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
另外,在现在的室内观赏植物的养殖技术中,也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模拟出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以提高植物的效率。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中,学生们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表达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2.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是一种光合反应。
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CO2 + 6H2O + 光能→C6H12O6 + 6O2。
二、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 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含义解析:- CO2:二氧化碳,是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的;- H2O:水,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 光能:表示光合作用需要阳光能量的参与;- C6H12O6: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植物细胞的主要能量物质;- O2: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另一种产物,植物通过释放氧气维持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反应物CO2和H2O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生成物C6H12O6和O2; - 这一化学过程需要光能的参与,因此称为光合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重要性1.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2. 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来源,也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因为动物通过食用植物中的葡萄糖获取能量。
3.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障了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
四、七年级上册生物中光合作用的学习内容1. 学生需要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含义;3. 学生需要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结语: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七年级上册生物中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对生物学的学习有更深入的理解。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之植物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之植物光合作用【—第一天生物上册之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普遍、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分布在光合膜上。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现象表明,它能吸收光能并被光激发。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在光照条件下形成的,光照条件不仅受遗传限制,还受光照、温度、矿物质营养、水和氧的影响。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过程、光合碳同化二个相互联系的步骤,光反应过程包括原初反应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两个阶段,其中前者进行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后者则将电能转变为atp和nadph2(合称同化力)这两种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完成的。
碳同化有c3、c4和cam三条途径,根据碳同化途径的不同,把植物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
但c3途径是所有的植物所共有的、碳同化的主要形式,其固定co2的酶是rubp羧化酶。
c4途径和cam途径都不过是co2固定方式不同,最后都要在植物体内再次把co2释放出来,参与c3途径合成淀粉等。
c4途径和cam途径固定co2的酶都是pep羧化酶,其对co2的亲和力大于rubp羧化酶,c4途径起着co2泵的作用;cam途径的特点是夜间气孔开放,吸收并固定co2形成苹果酸,昼间气孔关闭,利用夜间形成的苹果酸脱羧所释放的co2,通过c3途径形成糖。
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
光呼吸是绿色细胞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底物是由C3途径的中间产物RuBP氧化形成的乙醇酸。
整个乙醇酸途径依次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进行。
C3植物有明显的光呼吸,C4植物没有明显的光呼吸。
植物光合速率因植物种类品种、生育期、光合产物积累等的不同而异,也受光照、co2、温度、水分、矿质元素、o2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一、知识网络:1反应式:2+H2(H2)+2光反应:光解水,产生[H]、ATP和2暗反应:[H]和ATP还原2,生成有机物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1)光:光照强弱直接影响光反应;(2)温度:温度高低会影响酶的活性;(3)2浓度: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影响暗反应;(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特别地,水分还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2进入植物体;()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光合作用产物进一步合成许多有机物所必需的物质如叶绿素、酶等。
3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途径措施或方法延长光时补充光照增大光合作用面积间作、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适宜光强、提高2浓度(如通风)、合理施肥(供应适量必需矿质元素)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维持适当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4意义:①光解水,产生氧气。
②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碳反应提供能量。
③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为碳反应提供还原剂NADPH(还原型辅酶Ⅱ)。
二、典例分析题目: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
下列关于相关过程以及发生场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讲解A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B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解析: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B项.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错误;A项.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正确;项.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正确;D项.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中,D正确。
讲义:叶绿体,我们在将细胞器时说到过它,它有两层膜,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因为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能合成相关蛋白质,它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能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
这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它不仅提供了食物,还产生了氧气。
下面将详细介绍七年级生物中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反应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和细菌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了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O2),其中葡萄糖是有机物,也是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
同时,氧气作为无机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也得以产生,它是地球大气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持着全球的生命活动。
2.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环境因素光合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光线和二氧化碳。
当环境当中缺少这些条件时,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
另外,光合作用还受到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一般在20℃到30℃之间时,光合作用活性最高;水分过度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还有养分,如氮、磷、钾等,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3. 光合作用的类型和位置光合作用在植物和细菌中都能进行,但位置有所不同。
植物能够进行两种类型的光合作用,分别是光合作用一和光合作用二。
光合作用一是发生在叶绿体中的一种光合作用,它需要光能和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二发生在负责气体交换的叶子部位,不需要光合色素,通过保护目的微调水分,减少蒸腾量。
细菌的光合作用则大多发生在叶绿体以外。
例如,铁杆菌群使用的是类似线粒体的光合作用器官。
4. 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为植物和细菌转化了太阳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食物链的基础。
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还产生了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的生态平衡。
总之,七年级生物中的光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学好了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也能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基本行为有所帮助。
我们应该加强学习和巩固,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各组成部分的特性:(1)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2)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通常有下列两种。
栅栏组织:细胞通常1至数层,长圆柱状,垂直于表皮细胞,并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
海绵组织:细胞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层次不清,排列疏松,状如海绵。
(3)叶脉:为贯穿于叶肉间的维管束。
2、特别提醒:(1)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深,这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比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
(2)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所以自然落下的树叶大都正面向下。
(3)从气孔进出叶片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
(4)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5)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最大区别是: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目的: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探究实验:用具: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七年级光合作用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光合作用生物知识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生物的种种事情,其中光合作用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课程中,学习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光合作用生物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定义与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光合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和氧气的生化过程。
它是一种光化学过程和代谢过程相结合的复杂生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下来。
2.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与反应条件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中,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被还原成为糖和氧气,同时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反应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需要的反应条件是光合色素、光能、辅助因子和催化剂等。
3. 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光合色素是参与光合作用的生物分子,它能够吸收光能,进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其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色素,它位于叶绿体中,能够吸收蓝、紫和红外光,而绿光被反射。
4. 光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光线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量。
光合作用的速度随着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光照度达到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趋于饱和。
因此,叶片正常的光合速率依赖于光强度的大小。
5. 气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气孔是叶片的主要孔道,它对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需要吸收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中的。
因此,气孔的开合程度对光合作用的发生和调节都十分关键。
6.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也很大。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叶绿体中光合酶的失活,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叶绿体内其他反应酶的活性,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减缓。
7. 光合作用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
光合作用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还可以避免土壤侵蚀,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19学期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光合作用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2019-2019学期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光合作用,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天竺葵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目的: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对照实验:用黑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目的: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5、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7、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二、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