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注塑模实体设计过程

合集下载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近年来,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壳作为一种保护外壳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手机壳的外观设计和注塑模具的精准制造对于手机壳的质量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和仿真的过程及方法。

一、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产品要求:首先需要确定手机壳的设计要求,包括壳体形状、尺寸、配色等。

这些要求将为注塑模具的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手机壳的设计要求,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包括注塑机的选择、模具的分型方式、流道系统设计等。

注塑机的选择根据产品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模具的分型方式包括平板分型、拉伸分型、侧分型等。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确定的分型方式,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

模具零件包括模腔、模芯、顶出杆、定位销、模板等。

4.模具加工工艺设计:根据模具零件设计,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参数等。

5.模具装配和调试:将模具的各个零件进行组装,进行模具调试。

模具调试包括合模试模、开模试模、调整流道系统等。

二、注塑模具的仿真分析注塑模具仿真分析是模具设计中的重要一步。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对模具的结构和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模具的性能和质量。

常用的注塑模具仿真分析软件有Moldex3D、ANSYS、AUTODYN等。

这些软件可以对注塑过程进行材料流动分析、温度场分析、残余应力分析等。

在注塑模具的仿真分析中,首先需要进行材料流动分析。

材料流动分析可以预测注塑过程中熔融塑料的流动情况,帮助优化流道设计。

流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其次,进行温度场分析。

温度场分析可以预测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帮助优化冷却系统设计。

冷却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模具的冷却效果和产品收缩性能。

最后,进行残余应力分析。

残余应力分析可以预测注塑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帮助优化模具的结构设计。

电动工具外壳注塑模设计2024

电动工具外壳注塑模设计2024

引言概述:电动工具外壳注塑模设计是制造电动工具外壳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动工具外壳注塑模设计的相关内容。

具体来说,将从材料选择、模具设计、结构设计、工艺流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材料选择1.1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需满足电动工具外壳的要求1.2塑料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成本、可加工性和环境友好性1.3常用的注塑材料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是什么1.4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外壳的结构和功能需求二、模具设计2.1模具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外壳的形状和尺寸要求2.2模具的材料选择应考虑使用寿命和成本等因素2.3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对注塑过程的影响2.4模具的出模方式和脱模装置的设计2.5模具的维护与保养,延长模具寿命的方法三、结构设计3.1结构设计对电动工具外壳的性能和外观有重要影响3.2外壳的结构应考虑强度和刚度等因素3.3外壳的装配和拆卸方便性的设计3.4外壳的外观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结合3.5外壳的防水、防尘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四、工艺流程4.1电动工具外壳的注塑工艺流程4.2塑料材料的预处理与熔融注塑4.3注塑工艺参数的优化与调整4.4外壳的去毛刺、修整与表面处理4.5外壳的检测与质量控制五、未来发展方向5.1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5.2快速成型技术对电动工具外壳注塑的影响5.3智能化制造对注塑模设计的挑战和机遇5.4模具技术与数控加工技术的结合5.5注塑模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总结:电动工具外壳注塑模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模具设计时,要符合外壳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考虑使用寿命和成本等因素。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强度、拆卸方便性、外观设计等因素。

工艺流程涉及材料处理、注塑参数调整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未来,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智能化制造等将是注塑模设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电动工具外壳注塑模设计将在满足产品要求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

主要包括塑料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以及一些常见的注塑模具设计要点。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塑料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

第一部分:引言
1.1背景
1.2目的
第二部分:塑料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原理
2.1注塑工艺原理
2.2模具设计原理
第三部分:塑料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
3.1模具设计准备工作
3.1.1确定注塑产品的基本要求
3.1.2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3.1.3确定注塑机的型号和规格
3.2模具结构设计
3.2.1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
3.2.2内模和外模的设计
3.2.3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
3.2.4模具的顶出机构设计
3.3模具零件设计
3.3.1模仁设计
3.3.2模板设计
3.3.3模腔和模芯的设计
3.3.4滑块和顶出杆的设计
3.4模具装配和调试
3.4.1模具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3.4.2模具的调试和优化
第四部分:注塑模具设计要点
4.1注塑模具的材料选择
4.2模具冷却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4.3模具的顶出机构设计要点
4.4模具的充模系统设计要点
第五部分:实例分析
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
6.1总结
6.2展望
附录:
以上文档共计1500字,详细介绍了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理、设计过程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要点。

读者通过学习本文档,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塑料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2010年01月18日|[字体:]|关键词: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采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

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

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

资料显示:PC/ABS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

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4.塑件选择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

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1.产品造型设计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1.引言注塑模具是塑料制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工艺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需求。

2.设计步骤2.1产品分析在进行模具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塑料外壳产品进行分析。

分析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因素,并明确产品的工艺要求。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

2.2模具结构设计2.3注模系统设计注模系统是模具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注射机、模芯、模板、射嘴等。

注模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注射成型。

2.4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对于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至关重要。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冷却水的流动性、冷却水的温度控制等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快速冷却成型,并且减少产品的变形和缩水等问题。

2.5排气通道设计在注塑过程中,气体会随着塑料的注入而产生。

为了避免产品出现气泡等缺陷,需要在模具设计中合理设计排气通道。

排气通道应该位于产品的薄壁处,且通道尺寸要适当,以确保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2.6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成本。

一般情况下,塑料外壳注塑模具常使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钢、铜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具的成本、使用寿命、抗腐蚀性能等因素。

3.模具设计注意事项在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3.1模具结构的简单性和合理性模具结构要尽量简单,以降低模具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同时,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加工要求,并具备良好的生产效率。

3.2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模具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因此,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模具加工的精度要求并做出相应的设计。

3.3模具的强度和刚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力和压力,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强度和刚性。

模具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等因素,以确保模具能够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应力和压力。

MP4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

MP4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

M P4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总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造型设计产品主要尺寸的确定产品上壳的尺寸如图2-1所示:图2-1上壳3D造型如图2-2所示:图2-2产品下壳的尺寸如图2-3所示:图2-3下壳3D造型如图2-4所示:图2-4MP4的造型方法与步骤分析:1.第一步:画出MP4播放器上/下壳的基本轮廓,然后通过拉伸命令获得实体,并拔模。

2.第二步:进行边的倒直角和圆角、再切减材料。

3.第三步:进行抽壳并切减材料。

4.第四步:进行拉伸做扣位。

5.第五步:最后对产品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及确定。

上壳造型过程一、启动PRO/E,新建后选择零件部分并输入零件名为031241F。

二、1、先加材料,拉伸出零件大致外型。

先点选Feature(特征) ——Greate(创建) ——Solid(实体) ——Protrusion(加材料) ——Extrude(拉伸) ——Soild——Done(完成) ——One side(单侧) ——Done2、选取或创建草绘平面(例如:TOP平面)——Okay(正向) ——Default(缺省)——选取参考分别为F1(RIGHT)、F3(FRONT)——利用创建直线再修改尺寸绘出如下图5-1所示的图形。

长为58MM、宽为29MM的长方形。

图2-53、绘制后选择继续操作当前截面——选择拉伸方向——再选择Blind(盲孔)——DONE——输入零件厚度值为。

这样就绘出了零件大致外型。

4、拔模。

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拔模——Neutral pln(中性面)——Done——Tweak(扭曲)——Nosplit(不分割)——Constant(常数)——Done——指定和选取要拔模的曲面——Done——选取或创建中性平面——选取将垂直于此方向的平面——根据方向输入拔模角为1°。

三、倒直角。

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倒角——边倒角——45°×d(其中d=)和d1×d2(其中d1=2、d2=3) ——选择要倒直角的边。

外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外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1工艺性能分析和结构方案的确定和所需设备的校核 (1)1.1工艺性能分析和模具方案的确定 (1)1.1.1 工艺性能分析 (1)1.1.2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2)1.2注射机型号的选定及校核 (2)1.2.1 注射量的计算 (3)1.2.2 锁模力的计算 (3)1.2.3 选择注射机 (3)2浇注系统的设计和排溢系统的设计 (4)2.1主流道的设计 (4)2.1.1 主流道的设计 (4)2.1.2 浇口的设计 (5)2.1.3 分流道的设计 (6)2.1.4 冷料穴的设计 (6)2.1.5 排溢系统的设计 (6)3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凹模(型腔)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凹模直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凹模深度(圆柱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凸模(型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凸模径向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成型塑件侧面型芯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侧抽和内抽机构的设计及校核 (7)4.1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 (7)4.2推出方式的确定 (7)4.3侧抽零件的设计 (7)4.3.1 抽芯距S的计算 (7)4.3.2 斜销有效长度L的计算 (7)4.3.3 斜销的直径d (7)4.3.4 斜销长度的计算 (8)5 模架的设计 (9)5.1模架的设计和对其的校核 (9)5.1.1 模架的选择 (9)5.1.2 定模座板的设计 (9)5.1.3 侧抽芯滑块的设计 (10)5.1.4 型芯固定板的设计 (10)5.1.5 垫板的设计 (10)5.1.6 垫块的设计和校核 (10)5.1.7 动模座板的设计 (10)6推出机构和复位机构的设计 (11)6.1推出机构和复位机构的设计 (11)6.1.1 脱模力的计算 (11)6.1.2 拉杆直径的确定 (12)6.1.3 推件机构导向的设计 (13)6.1.4 复位机构的设计 (13)7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校核 (13)7.1冷却水道的设计 (13)7.1.1 冷却水道的选择 (13)7.1.2 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13)7.1.3 冷却管道直径的确定 (14)7.1.4 冷却水在管道中的流速 (14)7.1.5 冷却管道孔壁与冷却水之间的传热模系数 (14)7.1.6 冷却管道的总传热面积 (14)7.1.7 模具上应开设的冷却水孔数 (14)参考文献 (15)1工艺性能分析和结构方案的确定和所需设备的校核1.1工艺性能分析和模具方案的确定1.1.1工艺性能分析图1.1 零件图(1)形状:如图所示.该制件为塑料外壳.外形尺寸直径为Φ108mm.壁厚为3mm.高为16mm.形状为圆形壳体。

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

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

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注塑模具逐渐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注塑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MP上下壳注塑模具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广泛应用,这就要求该模具的设计必须严谨、精细。

本文将详细介绍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要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概述MP上下壳注塑模具是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它由上模架、下模架、注射系统、定位系统、脱模系统等多部分组成,通常用于制造塑料产品,如手机外壳、电视机外壳等。

由于是上下模式,因此必须分别设计相应的上模和下模来完成产品的注塑。

二、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如下:1.确定产品尺寸和材料:首先需要根据待生产产品的尺寸和材料,确定模具的设计要求。

2.进行产品结构分析:完成尺寸和材料的确认后,需要对待生产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个零件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力学表现。

3.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在确定了产品结构后,设计师需要继续设计整个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架、下模架、注射系统、脱模系统等。

4.完成零件设计:在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后,还需要对零件进行单独的设计,例如冷却器、定位销、弹簧和节流环等配件。

5.进行成型分析:在完成模具设计后,需要对整个模具进行成型分析,以确保模具在注塑时能够正常运行、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6.进行模具加工和调试:模具加工和调试是模具设计的重要一环,需要设计师根据成型分析结果,对模具进行精修和优化,确保模具在生产中的正常使用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点1.合理的结构设计:注塑模具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结构设计需要合理,避免模具在使用时发生变形,造成塑料产品不合格。

2.合理的选材:注塑模具需要耐磨、耐腐蚀的性能,因此需要在选材时加以考虑,如选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特殊钢材料。

3.准确的定位设计:注塑模具的定位设计必须准确,不能产生偏差。

否则可能会导致产品尺寸不合格,影响外观效果,或造成产品贴合度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壳注塑模实体设计过程
第一部分塑件的分析
该塑件选用塑料为ABS
ABS中文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Acrylinitrile-Butadiene-Styrene
基本特性:
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在 1.02~1.05g/cm3,其
收缩率为0.3~0.8%。

ABS吸湿性很强,成型前需要充分干燥,要求含水量小于
0.3%。

流动性一般,溢料间隙约在0.04mm。

ABS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弃,且有低温
下也不迅速下降。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化学稳
定性和电气性能。

成型特点:
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容
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尽量减少浇注对料流的应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
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

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以控制在
50~60℃。

综合性能:
比重:1.02~1.16 g/cm3。

比容:0.86~0.98 g/cm3
熔点130~160℃。

压缩比: 1.84~2.30
热变形温度: 1.88MPa---- 48o C 0.46MPa---- 60~82o C
抗拉屈服强度: 22~39 MPa
拉伸弹性模量: 0.84~0.95GPa
弯曲强度: 25~40MPa
弯曲弹性模量: 1.1~1.4 GPa
压缩强度: 225 MPa
疲劳强度: 11 Mpa(107周)
共21页第3页脆化温度: -70
ABS的注射工艺参数: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螺杆转速: 30~60(r/min)
喷嘴形式:直通式
喷嘴温度: 180~190o C
料筒温度:前段 200~210o C
中段 210~230 o C
后段 180~200o C
模具温度: 50~70o C
注射压力: 70~90Mpa
保压力: 50~70Mpa
注射时间: 3~5S
保压时间: 15~30S
冷却时间: 15~30s
成型周期: 40~70s
塑件图如页所示:
共21页 第4页
塑件的工作条件对精度要求一般,根据ABS 的性能可选择其塑件的精度等级为4等级(查阅《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P66表3-9)。

经计算的塑件的面积为:S 1塑 =3972.21mm 2
得塑件的体积为:3332.6CM V =塑
塑件的质量为:).(575.6g V W =⨯=塑塑塑ρ
已知的体积V
塑或质量W

,又因为此产品属中批量生产的中型塑件,但制件尺
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一般,综合考虑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等各种因素,以及注射机的型号选择,初步确定采用一模一腔排布,分流道直径可选1.5~9.5mm。

由塑件的外形尺寸和机械加工的因素,确定采用侧浇口,根椐塑件的材料及尺寸,浇口直径可选1.4~1.8mm。

排布图如下图示:
共21页第5页
第二部分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型腔数目及排布图
第三部分分型面的选择
塑件冷却时会因为收缩作用而包覆在凸模上,故从塑件脱模件精度要角度考虑,应有利于塑件滞留在动模一侧,以便于脱模,而且不影响塑件的质量和外观形状,以及尺寸精度。

分型如下图
共21页第6页
分型面图
第四部分选取模架及确定模架总体尺寸与结构形式根据塑件整体尺寸和型腔数目及考虑两侧抽芯机构所需的空间,选取标准模架
其总体尺寸与结构形式如下图:
共21页第7页
第五部分浇注系统的初步估计
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浇注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塑件熔体的流动平稳、流程应尽量短、防止型芯变形、整修应方便、防止制品变形和翘曲、应与塑件材料品种相适用、冷料穴设计合理、尽量减少塑料的消耗。

根据塑件的形状采用推杆推出。

由于采用侧浇口,从塑件的中央环形处向两侧浇注,单分型面,分流道采用半圆形截面,分流道开设在动模型芯上,主流道从模具中心直下,在定模座板与定模型芯中采用主流道衬套,设置拉料杆和倒锥形冷料穴。

浇注系统图
共21页 第8页
S=(n ×W 塑+ W 浇) /0.8
=(1×31.6+2)/0.8
=42g
V 总= V 浇+V 塑=2+15.345=17.345 cm 3
第六部分 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
结合所选标准模架的总体尺寸为320×300×225mm 及浇注系统与塑件所需的总注射量为17.345 cm 3,选择用注射机型号为:XS-ZY-125 。

注射机的技术规格如下:
根据塑件的外形尺寸和质量等决定影响因素,初步取值如下:
d=4mm D=5mm R=15mm h=2.31mm d1=1mm
H1=5mm H2=1mm l=18mm L=44mm a=2。

初步估算浇注系统的体积,V 浇=1.5~2cm 3。

其质量约为:W 浇=V 浇×r 塑≈2g 。

型号: XS-ZY-125
额定注射量(cm3): 125
螺杆直径(mm): 42
注射压力 (MPa): 120
注射行程(mm): 115
注射时间(s): 1.6
螺杆转速(r/min) 29
注射方式:螺杆式
合模力kN): 900
最大成型面积(cm2) 320
最大开(合)模行程(mm): 300
模具最大厚度(mm): 300
模具最小厚度(mm): 200
拉杆空间(mm): 260×290
动、定模固定板尺寸(mm): 428×458
合模方式:液压-机械
电动机功率(kw): 1
螺杆驱动功率(kw): 4
共21页第9页加热功率(kw) 5
机器外形尺寸(mm) 3340×750×1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