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解表药麻黄
方剂学 解表药麻黄护理课件

汽车营销服务总是伴随着顾客与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合作的过程中而产生的。
在整个市场营销服务的过程中分为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
汽车售前服务是通过营销人员把汽车产品的相关相关信息发送给目标顾客,包括汽车的技术指标、主要性能、配置和价位等;售中服务则是为顾客提供咨询、导购、订购、结算和汽车交接等服务;汽车售后服务是为顾客对汽车做调试、保养、维修等,排除技术故障,提供技术支持,寄发产品改进或升级信息以及获得顾客对汽车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信息。
汽车市场“售后服务;的出现,是市场竞争所致的必然结果。
汽车产品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制造技术已相差无几,也是汽车市场从产品转向服务的主要原因,然而,售后服务往往也是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的主打战略王牌,而现实的汽车售后服务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也是消费者所了解的,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购买和接受汽车售后服务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所以,将汽车产品的售后服务做好、做细的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感动了顾客的心,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也赢得了市场。
由此可见,汽车售后服务作用的重要性,汽车的售后服务在整个汽车营销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使命;,对汽车产品和服务走入市场化起着积极的过度与推动作用,对繁荣汽车市场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汽车售后服务的作用1、汽车售后服务是买方市场条件下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尖锐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几乎所有行业相继都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的状况,从汽车工业到化学工业,从食品制造到日用消费品的生产,从通讯业到计算机网络行业,当然也包括汽车4S店和汽车经销商的售后服务方面也不例外,都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
而对于成熟的汽车产品,在功能与品质上也极为接近,汽车品牌竞争质量本身差异性越来越小,价格大战已使许多汽车4S店和汽车经销商精疲力竭,款式、品牌、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成为汽车4S店和汽车经销商确立市场地位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尖锐利器。
汽车售后服务的市场竞争不仅仅靠名牌的汽车品牌,更需要优质的品牌售后服务作为保障!2、汽车售后服务是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保护汽车产品消费者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汽车4S店或汽车经销商想消费者提供经济实用、优质、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和售后服务是维护其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解表药-常用药物.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 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
2 柴胡——功效
第8 页
解表药——常用药物
解热
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
抗病原微生物 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效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
抗炎
生
2 柴胡——药理作用
第9 页
解表药——常用药物
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注射液注射给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 敏性休克。
2 柴胡——不良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12 页
谢谢观看
制作人:孙玲
解表药——常用药物
口服过量麻黄碱(治疗量的5~10倍)可引起中毒,出现头 晕、耳鸣、烦躁不安、心悸等,甚至心肌梗死或死亡; 心脏病、精神病患者、孕妇应避免使用麻黄碱; 麻黄碱不得与咖啡因配伍使用。
1 麻黄——不良反应
麻黄碱
第7 页
解表药——常用药物
味苦、辛,微寒,归肝、胆、肺经。
柴
胡
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
镇静、镇痛、镇咳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抑制作用
抗炎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肉
保肝、利胆、降血脂
芽组织增生
2 柴胡——药理作用
第 10 页
解表药——常用药物
发热 病毒性肝炎 咳嗽 高脂血症 流行性腮腺炎
2 柴胡——现代应用
第 11 页
解表药——常用药物
柴胡煎剂、柴胡皂苷有溶血作用,口服时此效应不明显。
中药药理学
目录
CONTENTS
解表药
(二)常用药物
解表药——常用药物
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等。
解表药之麻黄

解表药之麻黄
麻黄,在中药教材中列为解表药,排在首位,长这个样子:
一般总结为这么几个功效:发汗解表、平喘、利尿。
或者:发散风寒、宣肺平喘、行水消肿、散阴疽,消癥结。
后者接近神农本草经的麻黄功效。
教材是教材,真正功用是真正功用,目前的二者就像油和水的关系,一个是照本宣科,一个是真正作用在人体身上的,事实如何,还是看后者。
《神农本草经·中经》麻黄:味苦。
温。
主中风伤寒头痛。
温疟。
发表出汗。
去邪热气。
止咳逆上气。
除寒热。
破癥坚积聚。
但单用麻黄却不能发汗,因为麻黄的真正作用是,横向扩张汗腺血管毛孔等孔道的,就像下面这玩意儿的作用:
对,只能横向扩张。
而汗液如果没有后续推动力的话,就不能透表而出。
对了,你说对了,在后面推动汗液外出的动力就是,桂枝。
曾经服用单味麻黄20克,一点汗都没出,觉得心跳加速,处于兴奋状态比较持久,到半夜了还不困。
综上:单用麻黄扩体内管道,利水;与桂枝合用,发汗。
所以,麻黄喻体:管道横向扩张器。
完。
辛温解表——麻黄

辛温解表——麻黄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
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发汗以解表,内能宣肺以平喘,尚能宣肺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肺。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风寒表实无汗证、肺气不宣的喘咳证、水肿兼有表证者。
常用配伍:
麻黄配桂枝: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苦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尤宜证属风寒束肺者。
麻黄配石膏: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
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药理: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兴奋中枢等作用。
发汗解表药详解

解表药1.麻黄性能: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风寒表证。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该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
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咳嗽气喘。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风水水肿。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该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禁忌: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均当慎用。
4,温散寒邪。
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与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阳和汤。
本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
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用量: 2—9g。
宜后下。
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注意: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
临床: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
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
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
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
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
《中药药理学》第五章解表药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五章解表药授课教案第五章解表药第一节概述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性温或凉,味辛。
性能发散,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解,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兼有止咳平喘、透发疹毒、利水消肿、祛风湿、排脓等作用。
主治各种外感表证。
表证主要是外邪侵犯人体的浅表部位所致的一类证候。
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两种,解表药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和辛凉解表药(发散风热药)两类。
风寒证主要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基本症状;风热证主要有发热、微恶风、咽干、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等基本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的症状。
现代研究证明,解表药药理作用广泛,包括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及升压、保肝、利胆、提高免疫功能、平喘、祛痰、利尿等。
一、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而,直至今日,解表法又称汗法。
解表药多具有发汗作用,尤以辛温解表药的发汗作用强。
现代医学将出汗分为温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
研究认为解表药所引起的发汗多属于温热性发汗。
麻黄碱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出汗快而多。
麻黄汤、桂枝汤“温服”、“温覆”。
发汗是蒸发散热的方式之一,除维持正常体温外,还有利于机体排泄部分代谢产物。
机制可能有:直接影响汗腺功能,增加汗腺分泌;通过促进或改善血液循环而促进发汗;另外,解表药也可通过兴奋外周α受体而促进汗液分泌。
2.解热作用本类药物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发热动物升高的体温降低,如柴胡、防风、葛根、桂枝等均有一定程度的退热效果,其中以辛凉解表药的解热作用更加显著。
有些药物还能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如柴胡皂苷、麻黄挥发油、葛根素、细辛挥发油等。
解表药解热或降温的作用方式为:(1)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如麻黄、薄荷、桂枝等;(2)通过扩张皮肤黏膜血管增加散热,如生姜、薄荷、桂枝等;(3)通过影响脑内活性物质(cAMP、PGE)进而影响中枢的体温调节功能;(4)通过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而使体温下降。
药材详解⊙解表药——麻黄

药材详解⊙解表药——麻黄麻黄处方用名麻黄、生麻黄、炙麻黄、密炙麻黄。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的草质茎。
药性味辛、微苦,性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
本品味辛发散,主入肺与膀胱经,能宣肺气,开腠理,有较强的发汗力,为发汗解表要药。
宜用于风寒外侵,腠理闭密之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加强发汗解表作用,方如《伤寒论》麻黄汤;如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不温,脉沉者,多配附子、细辛同用,以助阳解表,方如《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如外感寒湿,发热恶寒无汗,身体烦疼者,常加用白术,以散寒祛湿,方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
2.用于咳嗽气喘。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宣畅,能宣肺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要药。
如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喘咳痰多,胸闷气短,常与杏仁同用,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若治外感风寒,内有寒饮,症见咳痰淸稀,发热无汗,多配细辛、干姜等同用,方如《伤寒论》小青龙汤;若治邪热郁肺,咳喘痰黄,身热口渴,常配伍石膏同用,方如《伤寒论》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水湿从皮孔外散,并能通调水道,使水湿从膀胱而去,故适用于风邪袭表,肺先宣降之水肿。
如治风水一身悉肿,小便不利,偏热者,多与石膏、生姜同用,以宣肺泄热,利水消肿,方如《金匮要略》越婢汤;若水肿属寒证,则配附子等温阳药同用,方如《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
此外,本品配连翘、赤小豆同用,可治湿热黄疸兼有表证者,方如《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外科阴疽、流注等,可配熟地、肉桂、鹿角胶等同用,方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9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敷。
解表利水宜生用,止咳平喘蜜炙后用a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强,凡表虚自汗、盗汗、虛喘、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禁服。
执业药师中药二解表药知识点总结及巧记方法

4、肺热燥咳
桑叶桑叶,风干两只肺: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凉血止血、清肺润燥
菊花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之目赤肿痛、头痛
2、肝阴虚之眼目昏花,肝阳头痛、眩晕,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
3、热毒疮肿
菊花菊花,风干清热毒: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
退热解肌
生津
升阳止泻(口诀)
3、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4、风热或肝热所致目赤翳障
5、音哑咽痛
大眼睛:明目退翳
动物药:息风止痉
蝉半透明的身子-怕痒:透疹止痒
木贼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止血
1、风热目赤,翳障
2、血热下血
小眼睛:明目退翳
贼眉鼠眼-打出血
桑叶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凉血止血
清肺润燥
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所致咳嗽头痛
2、肝阳眩晕,视物昏花,目赤肿痛
2、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3、风热咽喉肿痛
4、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5、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头疼脑热咽真干:清利头目、宣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
1、风热头昏、头痛、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凡风在头面之疾皆可选用)、牙痛
2、风湿痹痛,肢体拘急
慢性子,头痛: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
疏散风热
透疹(口诀)
1、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2、热病之烦渴,消渴症(糖尿病)
3、湿热泻痢热又渴又拉肚子,长疹子了:退热解肌、生津、升阳止泻、透疹
柴胡
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口诀)
升举阳气(口诀)
1、感冒高热,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麻黄碱能直接和间接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受 体,对心脏有正性肌力、正性频率作用
• 麻黄碱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升压特点:缓慢、温和、持久,反复应用 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有效成分麻黄碱
其他药理作用:
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镇咳祛痰等 作用。
哮喘
自主神 经支配
气道高 反应性
利尿作用
利尿作用
• 麻黄有一定程度的利尿作用 • 有效成分:D-伪麻黄碱 • 机理:可能是通过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影响肾小管的重吸 收功能,阻碍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 特点:脉注射给药利尿作用明显,而口服用 药作用较弱;作用出现快,利尿作用强度有 限
2、其他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作用
• 多数解表药具有程度不等的镇痛和 镇静作用。镇痛部位多数在外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体外实验表明对多种细菌、某些致 病性皮肤真菌和某些病毒有不同程 度的抑制作用。
抗炎作用
• 本类药物中绝大多数药物及方剂对 多种炎症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 本类药物可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 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发挥驱散 表邪的作用。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 ——扑感片、荆防颗粒、通宣理肺丸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红肿痛 ——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感冒片)
感寒湿滞: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头痛 ——藿香正气水
表里双感: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干口苦 ——防风通圣丸
气虚感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缠绵日久不愈 ——补中益气汤
麻黄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发汗作用
• 几千年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均证明,麻黄有一 定程度的发汗作用
• 有效成分:麻黄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 • 影响麻黄发汗作用的因素:⑴外界温度⑵药物配伍
⑶神经系统(4)入药部位 • 发汗机理:抑制汗腺导管对Na+的重吸收;兴奋汗腺
α受体,使汗腺分泌提高;兴奋中枢系统有关部位而 产生效应 • 作用特点: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作用强;起效 快;维持时间长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麻黄
根据其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
辛温(发散风寒):麻黄、桂枝、生姜、 麻黄汤、桂枝汤等
辛凉(发散风热):薄荷、牛蒡子、桑叶、 蝉蜕、银翘散、桑菊饮等
恶寒(或恶风)、发热鼻塞、喷嚏、无 汗或有汗、流鼻涕、咳嗽、咽喉痒痛、 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 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
表证
发汗作用
胆 碱 能 纤 维
肾上腺 素纤维
发汗
发汗作用
• 本类药物大多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 作用,其中辛温解表药的发汗作用 强于辛凉解表药。
直接刺激汗腺:麻黄挥发油、麻黄碱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生姜、桂枝挥发油
解热作用
解热作用
• 本类药物多具有程度不等的解热 作用,其中辛凉解表药的解热作 用强于辛温解表药。
平喘作用
• 几千年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实验均证明,麻黄 有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 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 • 特点:⑴可以口服⑵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 机理:⑴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
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⑵ 可以直接兴 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 松弛⑶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⑷促进细胞释放前 列腺素活化腺苷酸环化酶或抑制其分解,促进 cAMP合成,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⑸直接兴奋α 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 支气管粘膜水肿(6)抑制抗体的生成
气道 炎症
变态反应
成分:生物碱(麻黄碱)、挥发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功能与主治
利水消肿
风寒感冒,胸闷喘咳 风水浮肿
谢谢观赏!
2020/11/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