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电压偏差

合集下载

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1、电网频率
我国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为50赫兹,GB/T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中规定: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0.2赫兹,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限值可放宽到±0.5赫兹,标准中没有说明系统容量大小的界限。

在《全国供用电规则》中规定“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者为±0.2赫兹;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下者,为±0.5赫兹。

实际运行中,从全国各大电力系统运行看都保持在不大于±0.1赫兹范围内。

2、电压偏差
GB/T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中规定:35千伏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土7%;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2325-2003Power quality-Admissible deviation of supply voltage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09-15 发布2004-03-01 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50Hz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供电电压对标称系统电压的偏差。

本标准不适用于瞬态和非正常运行情况。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与本标准。

3.1 标称系统电压nominal system voltage系统设计选定的电压。

[GB 156-2003的3.1]。

3.2 供电端 supply terminals供电部门的配电系统与用户电气系统的联结点。

[GB 156-2003的3.3]。

3.3 供电电压 supply voltage在供电端相对相或相对中性导体的电压。

[GB 156-2003的3.4]。

3.4 电压偏差 deviation of voltage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电压偏移。

计算公式如下:实测电压-标称系统电压电压偏差(%)=Х100%标称系统电压4 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4.1 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系统电压的10%。

注:如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

4.2 1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10%。

4.3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10%。

4.4对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随着国民经济得发展,科学技术得进步与生产过程得高度自动化,电网中各种非线性负荷及用户不断增长;各种复杂得、精密得,对电能质量敏感得用电设备越来越多。

上述两方面得矛盾越来越突出,用户对电能质量得要求也更高,在这样得环境下,探讨电能质量领域得相关理论及其控制技术,分析我国电能质量管理与控制得发展趋势,具有很强得观实意义。

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关注或表征电能质量得角度不同,人们对电能质量得定义还未能达成完全得共识,但就是对其主要技术指标都有较为一致得认识。

1、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1) 电压偏差(voltage deviation):就是电压下跌(电压跌落)与电压上升(电压隆起)得总称。

(2) 频率偏差(friquency deviation):对频率质量得要求全网相同,不因用户而异,各国对于该项偏差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3) 电压三相不平衡(unbalance):表现为电压得最大偏移与三相电压得平均值超过规定得标准。

(4) 谐波与间谐波(harmonics & inter-hamonics):含有基波整数倍频率得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谐波。

含有基波非整数倍频率得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间谐波,小于基波频率得分数次谐波也属于间谐波。

5(5) 电压波动与闪变(fluctuation & flicker):电压波动就是指在包络线内得电压得有规则变动,或就是幅值通常不超出0、9~1、1倍电压范围得一系列电压随机变化。

闪变则就是指电压波动对照明灯得视觉影响。

2、电能质量问题得产生2、1电能质量问题得定义与分类电能质量问题就是众多单一类型电力系统干扰问题得总称,其实质就是电压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问题按产生与持续时间可分为稳态电能质量问题与动态电能质量问题。

2、2电能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随着电力系统规模得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问题得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2、1电力系统元件存在得非线性问题电力系统元件得非线性问题主要包括:发电机产生得谐波;变压器产生得谐波;直流输电产生得谐波;输电线路(特别就是超高压输电线路)对谐波得放大作用。

电压偏差及其改善措施

电压偏差及其改善措施

7.2.1 配置充足的无功电源
无功电源的容量: 每新增1kW有功设备需增加0.55~0.65kvar无功电源
无功备用: 取7~8%最大无功负荷
(1)同步发电机 (2)同步调相机 (3)静电电容器 (4)静止无功补偿器 (5)静止无功发生器
7.2.2 有效的调压手段
电压偏差的调整方式(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加拿大 +10,-3
+10,-3
5 +9,-7 10
+10,-3
各类扩大5 10
一些国家和组织对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的规定
国别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发供电联盟 法国电力局 意大利 荷兰 瑞典 瑞士 奥地利 芬兰 丹麦 挪威 前南斯拉夫 波兰 捷克 罗马尼亚 匈牙利 希腊
电压允许偏差 100~35kV为10% 低压供电网为10% 中压电网为7%,低压电网电缆供电为5%,架空线供电为7.5%,其他为10%, 10% 10% 无全国规定,一般为5%,最大为10% 无全国规定,一般为5% 无全国规定,一般10% 无全国规定,一般城市为5%,其他地区为10% 无全国规定,实际白天为10%,夜间为5% 无全国规定,一般城市为5%,其他地区为10% 规定为10%,争取达到5% 城市为5%,其他地区为10% 无全国规定,一般为5% 一般为5%,偏僻地区大于5% +5%,-10% 无全国规定,一般7.5%
7.1.3 电压偏差产生原因(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1)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 U1 (2)网络结构或或参数不合理
S1
R
jX
I
ΔU
S2 I
U2
ΔU U1 U2
(R
jX )I
P2 jQ2 U2
(R
jX )

直流配电网中电能质量问题初探 潘立群

直流配电网中电能质量问题初探 潘立群

直流配电网中电能质量问题初探潘立群摘要:电能质量问题主要是通过配电系统体现的。

交流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已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和认识,也形成系列标准及解决方案。

本文从这些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机理,影响和危害,以及相应的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直流配电网建设初期以及运行过程中如何应对有可能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的相关建议。

以期对未来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电压偏差1直流电压偏差问题1.1直流电压偏差的定义直流电压偏差主要与电能传输的导线线径、供电距离、潮流分布、负荷用电特性等因素有关。

线路电压偏差产生的实质是电流流经直流配网传输线在其内电阻上产生的压降所致。

与交流供电产生的电压降不同,直流线路压降仅与导线电阻相关。

直流电压偏差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其中UN表示直流配网额定电压。

1.2直流配电网在电能质量优化方面的优点1.2.1交流配电电网的供电模式为三相供电,终端用电形式却多为单相供电,易产生三相不平衡,而直流配电则没有三相不平衡问题,电能质量得到提升。

1.2.2直流配电系统中直接接入直流负载,不需要配置整流电路和功率因数补偿电路,有效简化了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另一方面,直流配电网中含有大量的随机性、波动性较大的分布式电源,作为电力系统中连接负荷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电能质量面临新的挑战。

直流配电网无论是结构、设备还是控制、运行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其电能质量问题也有自身的特点。

1.3直流电压偏差限值标准1.3.1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电磁兼容特性要求系统正常运行的时候电压太高对器件、线路绝缘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破坏,而电压太小又会导致稳态时电流过大,同时带来损耗、发热、效率等问题。

1.3.2维持电力负荷正常工作特性的要求直流配网通过DC/AC变换器为交流负荷供电,以及通过DC/DC变换器为直流负荷供电,因此直流配网的电压水平应满足交直流负荷的供电需求。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随着国民经济得发展,科学技术得进步与生产过程得高度自动化,电网中各种非线性负荷及用户不断增长;各种复杂得、精密得,对电能质量敏感得用电设备越来越多。

上述两方面得矛盾越来越突出,用户对电能质量得要求也更高,在这样得环境下,探讨电能质量领域得相关理论及其控制技术,分析我国电能质量管理与控制得发展趋势,具有很强得观实意义。

强得观实意义。

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关注或表征电能质量得角度不同,人们对电能质量得定义还未能达成完全得共识,但就是对其主要技术指标都有较为一致得认识。

致得认识。

1、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1) 电压偏差(voltage deviation):就是电压下跌(电压跌落)与电压上升(电压隆起)得总称。

得总称。

(2) 频率偏差(friquency deviation):对频率质量得要求全网相同,不因用户而异,各国对于该项偏差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各国对于该项偏差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3) 电压三相不平衡(unbalance):表现为电压得最大偏移与三相电压得平均值超过规定得标准。

电压得平均值超过规定得标准。

(4) 谐波与间谐波(harmonics & inter-hamonics):含有基波整数倍频率得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谐波。

含有基波非整数倍频率得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间谐波,小于基波频率得分数次谐波也属于间谐波。

小于基波频率得分数次谐波也属于间谐波。

5(5) 电压波动与闪变(fluctuation & flicker):电压波动就是指在包络线内得电压得有规则变动,或就是幅值通常不超出0、9~1、1倍电压范围得一系列电压随机变化。

闪变则就是指电压波动对照明灯得视觉影响。

响。

2、电能质量问题得产生、电能质量问题得产生2、1电能质量问题得定义与分类电能质量问题得定义与分类电能质量问题就是众多单一类型电力系统干扰问题得总称,其实质就是电压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问题按产生与持续时间可分为稳态电能质量问题与动态电能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标准

电能质量标准

电能质量标准电能质量即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

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

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质量问题。

一方面我们研究存在哪些影响因素会导致电能质量问题,一方面我们研究这些因素会导致哪些方面的问题,最后,我们要研究如何消除这些因素,从而最大程度上使电能接近正弦波。

一、电能的质量指标频率:额定频率:50Hz;频率偏差:±0.2Hz(≥3000MW系统)±0.5Hz(<3000MW系统)质量标准:正弦波电压和电流见下表。

谐波的危害与抑制:对于电网、电力设备、通讯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二、电压允许偏差用电设备的运行指标和额定寿命是对其额定电压而言的。

当其端子上出现电压偏差时,其运行参数和寿命将受到影响,影响程度视偏差的大小、持续的时间和设备状况而异,电压偏差计算式如下:电压偏差(%)=(实际电压-额定电压)/额定电压×100%《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1)35kV及以上供电以上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小于10%,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3)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综合考虑了设备制造和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后,对各类用户设备规定了如上的允许偏差值,此值为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三、改善电压偏差的主要措施1、就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及时调整无功功率补偿量,无功负荷的变化在电网各级系统中均产生电压偏差,它是产生电压偏差的源,因此,就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及时调整无功功率补偿量,从源上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措施。

2、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在铭牌规定植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使其超前或滞后运行,就能产生超前或滞后的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改善网络负荷的功率因数和调整电压偏差的目的。

电能质量电压偏差基准电压

电能质量电压偏差基准电压

电能质量电压偏差基准电压电能质量中的电压偏差基准电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高大上的科技名词?说白了,简单点,就是我们日常用电时,电压的“标准值”,那种在理想情况下,电压应该保持的一个“基准”水平。

你别说,这个东西对于电器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

就好像我们吃饭时,想要吃个饭菜合口味,可不能一味地太辣或太咸,不然胃受不了,对吧?电器也是一样,电压如果太高或者太低,它们都会“吃不消”。

比如你家里电压低了,电器就会觉得“饿”了,干脆没力气工作,或者干脆就罢工。

而要是电压过高,那就不太好了,电器也许就会“过度兴奋”,搞得像个冲天的小火箭一样,电器坏了事小,甚至引发火灾事就大了。

所以,电压偏差基准电压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确保电器的“健康”。

说白了,就是给电器一个“合理的标准”,让它们过得舒舒服服,不至于“撑破肚皮”或者“饿得不行”。

要是电压波动很大,哎呦,电器就真的是“肚子疼”,像是坐过山车,跌宕起伏,什么时候“崩溃”都不好说。

一般来说,我们的电力系统都会有一个规定的基准电压,在220伏特左右。

这个值看似普通,但实际上,很多电器都在这个电压下才能“正常运转”,如果偏差太大,电器的寿命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电能质量检测工作,尤其是在电压方面,十分重要。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整天吃泡面,那泡面的质量总不能老是不好吧,偶尔变变口味,保证电压稳稳的,就像保证饭菜的质量一样,才会让我们“吃”得放心,电器也能安稳地“活”下去。

那为什么要有电压偏差呢?嘿,这可不是说人们随便做个“恶作剧”搞出来的,实际上,电压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负荷较大的时候。

就比如夏天的中午,大家都开着空调,电流需求就大,电压就容易有所波动。

你就像去市场买菜,突然人多了,摊位前排队买菜的队伍一长,价格是不是就会波动一下?电压也是如此,它会根据用电负荷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所以,电力公司会设置一个范围,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波动不至于影响设备和家电的正常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保证系统各节点电压在正常水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 具备充足的无功功率电源,同时采取必要的调压手段。
1)配臵充足的无功功率电源 由于高压线路和变压器的等值电抗远大于等值电阻,变 压器和无功损耗也比有功损耗大得多,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 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 无功补偿的原则是尽量做到分区、分层、分变电所进行 补偿,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并要留有足够的事故无功 功率备用容量。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 电容器,电抗器和静止无功补偿装臵(SVC)等;
二、电压偏差的限值
国家标准GB12325—1990《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 许偏差》 :
⑴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的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 过标称电压的10%,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时(均 为正或负),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 ⑵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⑶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六、电压偏差的调整手段
(1)用发电机调压。 优点:不需要投资,且简便、经济。 缺点:如果发电机经多级变压供电,仅用发电机调压 ,往往不能满足负荷电压的要求。 适用于发电机母线直馈负荷的情况,且多采用逆调压 方式; (2)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就是改变变压器匝数的比例关 系,从而改变一侧的电压大小。 1)无载调压变压器:改变分接头时需要停电的变压器 不宜频繁操作,往往只作季节性操作。适用于出线线 路不长、负荷变化不大的电压调整。
五、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2、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实质上是不带机械负载的同步电动机。改变 同步调相机的励磁,可以使同步调相机工作在过励磁或欠励 磁状态,从而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他是最早采用的无功调 节设备之一。 优点:当系统故障引起电压下降时,可以快速动作,输 出大量感性无功功率,起到电压支撑的作用。 缺点:其本身及附属设备的有功功率损耗大,约为额定 容量的2%~3%;它是旋转机械,运行维护复杂,投资也大 。所以同步调相机已不作为主要的无功功率调节设备
三、电压偏差产生的原因
1、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是引起系统电压偏离标 称值的根本原因。
系统无功功率不平衡意味着将有大量的无功 功率流经 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由于线路和变压器存在阻抗,造成 线路和变压器首末端电压出现差值。无功功率不平衡越 严重,电压偏差越大。
2、供配电网络结构的不合理也能导致电压偏差。 供配线路输送距离过长,输送容量过大,导线截面过小 等因素都会加大线路的电压损失,从而产生电压偏差。 为此,我国对不同电压等级的供配电线路规定了合理的 输送距离和输送容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3、电容器 作为无功功率补偿用的电容器以并联的方式接入电力系 统,长期以来电容器一直是电力系统优先采用的无功功率补 偿设备。
4、电抗器 作为吸收容性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电抗器一般不接入 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 5、静止无功补偿装臵和静止无功发生装臵 基于电力电子半控器件的静止无功补偿装臵(SVC)和基 于电力电子全控器件的静止无功发生装臵具有动态无功功率 补偿特性。与同步调相机一样,他们既可向系统输出无功功 率,也可吸收系统无功功率。
六、电压偏差的调整手段
2)有载调压变压器:又称带负荷调压变压器,它可以 在带负荷情况下,根据负荷大小随时更改分接头; 由于分接头较多(一般为7~27个分接头)、调压范 围大,因此容易满足电压偏差的要求。目前,其已经在电力 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保证电压质量的主要手段。
(3)改变线路参数调压。 电阻大于电抗的低压电网减小电阻是采用增加线路导 线的截面积来实现的。高压电网普遍采用缩小输电线路电抗 的方法实现输电线路参数的改变。 减小线路电抗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1)采用分裂导线法 该方法适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新建和改建
五、改善电压偏差的措施
1、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唯一的有功功率电源,同时也是最 基本的无功功率电源。发电机不仅能发出无功功率(过励), 同时也能 吸收无功功率。发电机在吸收无功功率的时候成为 进相运动。 优点:速度快且不需要额外的投资。 缺点:调节能力不大;发电机的进相(欠励)运行增大了 系统静态不稳定的风险同时使发电机的端部发热加剧(电枢电 流产生的磁通方向与转子磁场相同,并使端部磁通加强,这就 造成由于涡流所产生的端部发热大大限制了发电机的输出), 对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危险。
四、电压偏差过大的危害
系统运行电压过高,可能使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 受损,使带铁芯的设备饱和,产生谐波,并可能引发铁磁谐 振,同样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压偏差不仅对系统的稳定造成威胁,而且影响系统的 经济运行。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流与 运行电压成反比,而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与电流平 方成正比。因此,系统电压偏低将使电网的有功损耗、无功 功率以及电压损失大大增加;系统电压偏高,超高压电网的 电晕损耗加大。所有这些都使供电成本增加 。
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
一、电压偏差的定义
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某一节点的实际 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通常,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采用标称电压去描述,对电气设备则采用额定电压 的术语)之差对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数称为该节点 的标称电压。其数学表达式为:
U re U N U 100% UN
电压偏差仅仅针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而言。
四、电压偏差过大的危害
1、对用电设备的危害 所有用户的用电设备都是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进行设 计和制造的。当电压偏离额定电压较大时,用电设备的运行 性能恶化,不仅运行效率降低,很可能会由于过电压或过电 流而损坏。 2、对电网的危害 系统运行电压偏低,输电线路的功率极限大幅度降低 ,可能产生系统频率不稳定现象,甚至导致电力系统频率崩 溃,造成系统解列。如果电力系统缺乏无功电源,可能产生 系统频率不稳定现象,导致电压崩溃。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 的破坏都会造成严重的灾难,给电力系统和各行各业的生产 以及人民生活带来重大的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