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Obstetrics Anesthesia)

合集下载

产科麻醉要点

产科麻醉要点

产科麻醉要点
产科麻醉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
1. 麻醉前的评估:麻醉师需要对产妇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评估其麻醉风险。

特别需要注意产妇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合并症,以及既往麻醉史和药物过敏史。

2. 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由于产妇的子宫增大,仰卧位时容易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压等仰卧位综合征。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和误吸。

3. 考虑产妇的特殊生理变化:产妇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会有许多生理变化,包括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需要麻醉师特别注意。

4. 避免使用对母婴不利的麻醉药物:有些麻醉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抑制胎儿呼吸等。

因此,需要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或者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5. 监测母婴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母婴的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例如,监测胎儿的心率和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等。

6. 术后恢复:产妇在手术后需要尽快恢复体力和生理功能,以便照顾新生儿。

因此,麻醉师需要在手术后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并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术后并发症。

总之,产科麻醉需要特别注意母婴的安全和健康,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保持产妇的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母婴的情况,以及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

妇产科麻醉

妇产科麻醉

妇产科麻醉Anesthesia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麻醉科龙浩一、妇科手术麻醉特点1. 充分的镇痛和肌松,注意特殊体位的影响。

2. 注意合并症的治疗和纠正.3。

多为择期手术,麻醉前应做好准备.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一)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可能伴有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常有贫血,麻醉前纠正Hb>80g/L。

首选CEA或CSEA。

老年病人合并心、肺疾病者应常规进行ECG及呼吸功能监测.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1.巨大肿瘤的生理影响:①膈肌上升、通气量受限。

②压迫腔静脉、腹主动脉,心脏后负荷增加;硬膜外血管丛扩张淤血,穿刺、置管应谨防血管损伤,用药量应减少1/3~1/2。

③压迫胃肠道,可致营养不良,继发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2.麻醉选择:切口在脐以下中等大小肿瘤,选用CEA。

病人难以平卧者,如属良性囊肿,麻醉前穿刺缓慢放液,同时静脉补代血浆,选用清醒气管插管,行静吸复合麻醉,避免呼吸、循环骤变或其它并发症.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3。

注意事项术中探查、放液及搬动肿瘤时,严密监测,防止因腹内压骤然消失,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血压下降。

腹主动脉压迫突然解除,后负荷突然降低而致血压骤降、心率增快。

术中准确判断心脏前后负荷的增减,及时调整容量平衡。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三)宫外孕破裂常见急症手术,麻醉处理取决于失血程度.麻醉前对失血量和全身状态作出判断,并做好大量输血准备,以便抢救出血性休克。

休克前期或轻度休克应在输血输液基础上,选用小剂量硬膜外阻滞;中度或重度休克,经综合治疗无好转,酌情选用局麻或全麻。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四)宫腔镜检查与手术的麻醉1。

膨宫介质CO2气体适用于诊断,不需要实施宫腔操作,可引起气泡和黏液增多,不适合出血病人。

注意:术后取头低臀高位10-15min,预防术后肩痛。

产科麻醉ppt

产科麻醉ppt
以及麻醉者技术水平而定
麻醉方法
1. 局部浸润麻醉:饱胃急诊 2. 椎管内麻醉:首选 3. 全麻:快诱插管,清醒拔管 • Sp 4mg/kg+Scolin1mg/kg
+ 50-70%N2O+An & Iso • Pro 2.5~3.5mg/kg+Scolin1mg/kg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Supine hypotention syndrome)
• 纠酸 指征: Apgar新生儿5分钟评分<5分、早产 伴酸中毒
NaHCO3= 0.15 x体重(kg)x(正常BE-实 测BE) 注射速度<1mmol/min,同时加强通气,有 原发病应先治疗
• 保暖 室温保持34度 • 复苏后治疗
• 以呼吸复苏为重点,HR减慢或停搏时心 脏按压
• 呼吸复苏:保暖、适度触觉刺激、吸引 按Apgar评分处理: 8-10气道吸引,5-7刺激吸氧,3-4加压给 氧、纠酸,0-2气管插管、给氧纠酸
新生儿复苏要点
• 人工呼吸用新生儿球囊
潮气量20~40ml,呼吸比1.5:1,频率 30~40次/分
• 心脏复苏: 区别于成人心脏停搏,苍白窒息伴心率
• 氧化亚氮:不影响呼吸循环,促宫缩,可控性好, 浓度低于70%
• 吸入全麻药 子宫抑制作用与浓度相关 子宫抑制强度 七氟烷>氟烷>地氟烷>异氟烷>恩氟

7. 肌肉松弛药
• 琥珀胆碱(司可林) 脂溶低,易分解, 透过胎盘少,比较安全
• 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 水溶性,不易透过胎盘屏障,但对新
生儿自主肌张力有影响
6. 全身麻醉药 静脉全麻药
• 氯胺酮 具有催产、消除阵痛、增强子宫 肌张力和收缩力的作用,偶可引起新生儿 肌张力增强和激动不安;禁用于有精神病、 妊高症、先兆子痫、子宫破裂者

医学常用医学专业术语翻译

医学常用医学专业术语翻译

医学常用医学专业术语翻译医学是一门严谨而专业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

这些术语的准确翻译对于医学交流和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医学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其翻译。

1. Diagnosis(诊断)Diagnosis 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an illness or injury through evaluation of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medical history.诊断是通过评估病人的症状和医疗史来确定疾病或伤害的性质和原因。

2. Treatment(治疗)Treatment refers to the medical care or management provided to patients with a specific illness or medical condition.治疗是指为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的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或管理。

3. Surgery(手术)Surgery is a medical procedure that involves the incision, manipulation, or removal of tissues or organs to treat a disease or injury.手术是一种医疗程序,涉及切口,操纵或切除组织或器官,以治疗疾病或损伤。

4. Anesthesia(麻醉)Anesthesia is the use of drugs or other techniques to induce a state of controlled unconsciousness and eliminate pain during medical procedures.麻醉是利用药物或其他技术在医疗程序过程中诱导一种受控无意识状态,并消除疼痛。

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产科麻醉专家共识背景产科麻醉是针对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期妇女的麻醉技术。

对于高危孕妇及难产情况下,产科麻醉是保障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产科麻醉的操作方式、效果评估、并发症预防等问题存在着争议。

因此,产科麻醉专家需要形成共识,以指导临床实践。

产科麻醉专家共识根据国内外权威学术组织和指南的研究,产科麻醉专家以共识形式如下:产科麻醉前的准备1.孕妇应当在术前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止术中呕吐和误吸。

2.为避免疼痛感觉增加,术前不应对外施加过度体力劳动或强烈精神刺激。

3.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血氧测定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检查,确保孕妇身体状况稳定。

产科麻醉的选择和操作1.因患病等原因不能自然分娩的孕妇应采用无痛分娩和/或剖宫产麻醉。

2.对高龄孕妇、胎儿窘迫、异常分娩和不同程度糖尿病孕妇等高危人群,应采用深度麻醉助产,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畅通。

3.产科麻醉时应该采用标准操作,必要时应采用超声引导等技术,确保麻醉药物安全、有效、可控。

4.实施产科麻醉时,应当妥善管理监测,保证术中监视的科学性、合理性。

产科麻醉后的护理和并发症预防1.术后护理应当由专业护士或医护人员进行,及时观察孕妇并发症的情况,如严重呼吸道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抑郁。

2.孕妇应当在医生指导下逐渐恢复饮食和体力劳动,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产科麻醉专家共识的实行可以提高产科麻醉的质量和效果,避免或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学习更新的医学技术知识,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地域特点,适度调整和完善麻醉规范。

产科手术麻醉

产科手术麻醉
禁忌征:①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 ②低钾。
⑶SP:前已讲过。
10
⑷吸入麻醉药:
1)氧化亚氮:可迅速透过胎盘,可促进子宫 收缩。 2)其它:乙醚、氟烷、异氟醚、安氟醚均易 透过胎盘,并抑制子宫收缩。 因N2O对母婴呼吸循环影响小,且促进子宫收 缩,防止产后大出血,可安全用于产科。
11
⑸肌肉松弛药
1)琥珀胆碱: ①脂溶性低; ②迅速被胆碱酯酶分解。→通过胎盘量很少 。但若大量应用>300mg时;孕妇胆碱酯酶 活性异常时。→胎儿体内琥珀胆碱含量↑→ 新生儿呼吸抑制。
PKa值(离子化率) 分子量:分子量越大,越不易通过胎盘
6
二)主要麻醉药进入胎盘及胎儿的影响
1.主要麻醉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都极易透过 胎盘,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抑制。但对哌替啶来说,可 在胎儿娩出前1h内肌注或4h以上使用为宜。因为
1)肌注哌替啶,脐静脉浓度出现延迟。 2)其抑制新生儿呼吸中枢是通过其分解产物引起,而哌替 啶生物降解需2—3h。
2
一) 产妇主要生理变化
❖ 血容量变化:血容量增加、血粘度降低、血细胞比 积减低。
❖血流动力学变化:心排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故血压不一定升高),易出现下肢浮肿。增大的子 宫压迫下腔静脉,出现仰卧位综合症及硬膜外间隙 、蛛网膜下腔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缩小。
❖血液系统变化:凝血因子含量升高,而溶纤维活力 下降,致产妇血液凝固性增加,易形成血栓栓塞。
9
5、全身麻醉药
⑴ketamine:具有催产、消除阵痛、增强子宫张力的 作用,对新生儿无抑制,因此可用于急诊产科手术。
禁忌征:精神病史、先兆子痫、子宫破裂。
⑵γ-OH:当胎儿存在严重窒息时可以应用,因γ-OH 有改善脑代谢、降低氧耗量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主 张用,因易通过胎盘,消除半衰期较长,可影响胎儿 肌张力。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一)2024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一)2024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一)引言概述:产科麻醉是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在分娩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指南旨在提供产科麻醉临床实践中的准确指导,包括麻醉方法选择、麻醉剂的使用及其效果、并发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1. 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评估合适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以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 考虑孕妇的病史、分娩的进展情况和术前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2. 麻醉剂的使用- 选择适用于产科麻醉的麻醉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物、镇静药物和镇痛药物,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药剂量。

- 对孕妇和胎儿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及及时应对和处理。

3. 麻醉效果的评估- 定期检测孕妇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的效果,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和神经功能等指标。

- 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视觉评分量表和疼痛评分量表等。

4. 并发症的管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如呼吸抑制、过敏反应和感染等。

- 加强团队合作,及时处理麻醉并发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5. 术后疼痛管理- 对产科手术的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管理,采用恰当的镇痛措施,如静脉镇痛和口服镇痛药物。

- 指导产妇术后自我管理疼痛,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信息和指导。

总结: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旨在提供产科麻醉实践中的准确指导,包括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剂的使用和效果评估、并发症的管理以及术后疼痛管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指南中的准则,能够提高孕妇和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注:该文档仅为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麻醉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科,负责为各种手术提供麻醉服务,其中产科麻醉是其应用领域之一。

对于孕妇而言,产科麻醉是一项关乎母婴安全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相关内容,旨在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

1. 产科麻醉的背景与意义产科麻醉是指在孕期、分娩及产后期对孕妇提供的麻醉服务。

作为一项介入性医疗技术,产科麻醉可以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减少孕妇的疼痛感,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产科麻醉还可以为紧急剖宫产手术提供必要的支持。

2. 产科麻醉技术分类产科麻醉技术根据不同需求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类。

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顺产手术,局部麻醉则主要用于剖宫产术前及术中的疼痛缓解。

3. 麻醉科的孕妇管理麻醉科的孕妇管理是指在分娩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她们在手术前后的安全和舒适。

孕妇在进行产科麻醉前,麻醉科医生会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身体状况,以及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等,以便规划适合的麻醉方法。

4. 产科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在进行产科麻醉时,孕妇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全身麻醉可能导致孕妇意识丧失,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局部麻醉则可能出现感觉丧失不完全或局部神经损伤等。

然而,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产科麻醉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5. 产科麻醉的新技术与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领域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连续硬膜外麻醉技术(CSEA)的应用,可以为产妇提供更持久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疼痛;以及镇痛泵等可供自控的疼痛管理方式,使孕妇在产后能够更好地应对疼痛。

6. 麻醉科团队与合作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的紧密协作。

麻醉科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孕妇的具体情况,并与产科医生密切沟通,以便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

7.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未来展望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领域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新生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拇指手掌 法)。 要领:两手拇指并排于患儿胸骨中下1/3交界 处,其余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用两拇指向 下按压,120次/min,深度1-2cm。 d 、HR > 120次/min,Bp > 80/20mmol/Hg瞳孔缩小并于中间位表示复苏 满意,否则应加用药物。
③复苏常用药物 首选药物肾上腺素,每次0.1-0.2mg/kg 气管导管内 滴入。 ④纠正酸中毒:对出生后1分钟时Apgar评分<2分、 5分钟<5分者可给NaHCO3 2mmol/kg缓慢静注 (5%NaHCO3 1ml=0.6mmol) 依据血气结果计算 NaHCO3需要量(mmol) =[0.6×体重[(kg)×(正常BE-实测BE)]/4
产科麻醉的特点
2、妊娠妇女可并存其它疾患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炎,也 可并发病理妊娠如妊高征,前置胎盘等。 3、产科麻醉需全面考虑母子安全,产妇也不同于一般“病 人”,一旦发生意外,易导致重大医疗纠纷。 4、产科用药须同时考虑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5、产科麻醉大部分属于急症手术麻醉,产妇各方面条件难 以控制得较好理想。
4)局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饱胃和不宜采用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 产妇。
三)高危妊娠的麻醉 1)前置胎盘与胎盘早剥的麻醉 a、凡母体有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有 明确凝血功能异常或DIC,全麻是唯一选择。 b、没有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者仍可选用硬膜外 麻醉。
2)妊高症的麻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分5类: ①妊娠水肿 ②妊娠高血压 ③妊娠蛋白尿 ④先兆子痫 ⑤子痫,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先兆子痫和子痫 麻醉处理注意: ①术前病人可能采取限制食盐摄入和液体输入, 且可能行利尿治疗,麻醉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脱 水,低钠血症和低血容量。
步骤: ①初步复苏:立即放置于远红外线保暖台上,立即 用一次性吸管,吸除口腔、鼻腔内粘液;如无呼 吸,可拍打足底刺激促进出现呼吸。 ②评价:a、出现正常呼吸、HR>100次/min、粘膜 肤色红润,停止复苏。 b、无自主呼吸或喘息样呼吸、HR<100 次/min,气囊加压给氧。 c、心率< 80次/min时加用胸外心脏按压。
2)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目前在产科应用越来越多。起效快、效 果好、麻醉平面较易控制,并可任意延 长时间,麻醉后头痛发生率低。药物 10%GSlml+0.75%布比卡因2ml。
3)全身麻醉:孕妇合并有凝血障碍、腰椎感染、精神障碍、 休克或其它严重并发症,应采用全身麻醉。 全麻的最严重问题:①气管插管失败②返流误吸。 麻醉管理包括: ①诱导前1小时口服抗酸药西咪替丁。 ②产妇采用左侧倾斜30°体位。 30 ③诱导前充分供氧。 ④手术的各项准备措施(如消毒、铺巾)准备妥当后才开始 麻醉诱导,以尽量减少胎儿暴露于麻醉药下的时间。 ⑤胎儿取出后,立即加深麻醉。
剖宫产手术麻醉
1)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麻 醉效果好,麻醉平面容易控制,对母婴安全可靠。 穿刺点L1、2或L2、3,药物1%-2%利多卡因,或1%利 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或0.75%耐乐品 注意: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处理:左侧倾斜30°体位或垫高产妇右髋部使之倾 斜30°。
五、新生儿窒息与急救
一)新生儿窒息的评估 1)症状:出生后无规律自主呼吸 2)Apgar评分:采用五项指标(心率、呼吸、肌张 力、神经反射、皮肤色泽)作为窒息程度的判断, 7-10分正常,4-6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1 分钟评分表示窒息程度,5分钟评分判断预后。
二)新生儿复苏术: 原则:分秒必争 方案 A(Airway)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B(Breathing)建立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正常循环 D(Drug)药物治疗 E(Evaluation)评价与监护
②病人术前已采用镇静解痉及抗高血压治疗,应注 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对麻醉的影响。硫酸镁血药浓 度过高,会产生呼吸抑制甚至心脏停博。 ③术中维持血压在合理的水平,充分供氧,抽搐发 作时可用硫酸镁治疗。 ④重度先兆子痫或子痫时,易发生心、肾功能不全, 肺水肿、脑出血、凝血障碍甚至DIC,此类病人 最好选择全麻。
理想的产科麻醉
1、充分镇痛(ample analgesia)。 2、镇静(Sedation)。 3、肌松(musle relaxation)。 4、不危及产妇及胎儿安全(without endangering mother and fetus)。
二、胎盘屏障对麻醉药物的影响
胎盘转运药物(placental transport of anesthetics)有四种形式: 1、单纯弥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浓度 低浓度 ①Fick公式:Q/f=KA(Cm-Cf)/D Q/f:扩散速度 A:扩散面积 Cf:胎儿血中浓度 K:扩散常数 Cm:母体血中浓度 D:膜的厚度
三)胎儿及新生儿药物代谢特点
胎盘
药物 脑
脐静脉
胎肝
其中50儿新生儿肾滤过率为成人的30%~40%,肝脏酶系活 性较成人低, 因此,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
三、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均有一定数量通过胎 盘,因此用药时须慎重考虑用药方式、方 法、剂量、时间。
④胃肠系统变化(Gastro intestinal System)分 娩期间胃排空延迟, 同时腹内压升高易出现呕吐、误 吸(aspriation) ⑤呼吸系统改变:孕妇肺功能最明显变化是功能残 气量减少,腹式呼吸减弱,胸气呼吸为主,因此硬膜 外阻滞平面不宜过高。 ⑥神经系统改变:无论是硬膜外阻滞或全身麻醉, 孕妇对各种麻醉药的敏感性增加,应适当减少药量。
2、全身麻醉药 ①硫喷妥钠:是产科最常用的全麻诱导药。 临床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时用该药47mg/kg诱导,对新生儿并没有明显影响。 ②氯胺酮:可迅速通过胎盘,但静脉用氯胺 酮1.5mg/kg对胎儿没有明显影响;氯胺酮 有交感兴奋作用,高血压孕妇禁用。
③丙泊酚:可用于产科麻醉诱导和维持, 诱导时丙泊酚2.0~2.5mg/kg对新生儿没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 ④氧化亚氮:除用于分娩镇痛外,也常用 于产科麻醉的维持;使用高浓度氧化亚氮 时,应警惕缺氧的发生。 ⑤氟烷、恩氟烷和异氟烷:氟烷对宫缩的 抑制作用较强,恩氟烷和异氟烷次之,临 床麻醉维持用高浓度的上述麻醉药,会明 显抑制宫缩,增加手术出血量。
1、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①吗啡:极易通透胎盘,目前产科已弃用。 ②哌替啶:有促进宫缩作用。在胎儿娩出前1h或 4h以上肌肉注射。 ③芬太尼:可迅速通过胎盘。 研究证明:在剖宫产手术时,胎儿娩出前15分 钟以内静脉用常规剂量芬太尼,没有发现对新生 儿有明显不良影响。 低浓度的局麻药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从硬膜外 给药,镇痛效果良好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临床 应用广泛。
其中:胎盘膜厚度2-6m,面积15m2 提示:同一种药物用量过大时,导致Cf↑,危及胎儿安全。
②胎盘为脂质屏障 脂溶性高、电离度小、分子量小、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易于 通过,大多麻醉药物属此类(包括吸入麻醉);脂溶性小、 电离度强的药物较难通过。如琥珀胆硷、泮库溴铵、阿曲 库铵、维库溴铵。 2、易化扩散:通过运载系统来加速弥散。如氨基酸、水溶 、易化扩散: 性维生素等 3、主动转运:需要耗能 、主动转运: 4、特殊方式:包括①细胞吞饮②渗漏 、特殊方式:
产科麻醉
(Obstetric Anesthesia) )
曹德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
一、概述
因产科麻醉关系到产妇及胎儿的安 全,故学习产科麻醉前需了解产科麻 醉的特点及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 响。
产科麻醉的特点
1、妊娠妇女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
①血容量(Blood volume) 变化:血容量增加、血液粘 度降 低,红细胞比积减低。 ②血液动力学变化:心排血量增加(cardiac output increases 50%)、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Obstruct the aorta and inferior vena cava)可出现仰卧位综合症及硬膜外 间隙、蛛网膜下腔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缩小。 ③血液呈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易形成血栓栓塞。
3、肌松药(Muscle relaxants)
在临床剂量下,无论是去极化还是非去极化肌 松药均可安全应用于产科麻醉,因为各类肌松药 都具有高度水溶性和高离解度,不易通过胎盘, 对胎儿没有影响。
四、产科手术麻醉
剖宫产率约为20%-30%,具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一)术前准备 ①了解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及术前禁食、禁 饮情况。 ②对孕妇及胎儿情况做出全面评估。 ③掌握孕妇术前治疗用药情况,做好麻醉设备、药品的准备。 ④决定麻醉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