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答案

教师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目录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容是什么?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容?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什么关系?1 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25、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涵是什么?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37、怎样赞尝每一

位学生?38、怎样帮助学生?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40、什么是合作学习?41、什么是探究学习?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容?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4、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涵是什么?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容?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66、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70、怎样理解校本课程?71、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72、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

73、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74、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77、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设计流程是什么?7

8、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是什么?79、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80、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8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订包括哪些方面?8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83、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是什么?84、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8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容是什么?试题及答案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第三,体现课程容的现代化。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第六,促进课程的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

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

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

第二,在课程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

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第三,管理的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

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

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

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第四,整合校课程与校外课程;

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5、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树立教育思想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

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涵是什么?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

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

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

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

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37、怎样赞尝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8、怎样帮助学生?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在化

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3)学习过程有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40、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41、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容?

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主动性;二、独立性;三、独特性;四、体验性;五、问题性。

44、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

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

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

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第二,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评价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在考试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涵是什么?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

(四)评价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

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

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

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

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

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

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

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容和评价标准。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

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

(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

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

(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

(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

(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

一、明确评价容和评价标准。

二、设计评价工具。

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容?

(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

(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

(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

(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

(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

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

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

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

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

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66、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

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

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教育理论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点集锦 - 教育理论公共基础 知识 小编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资料][学科专业知识备考][面试技巧]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

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

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

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A.1903 B.1908 C.1913 D.1924 10.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A.社会实践 B.遗传 C.教育 D.成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1.以下属于正式团体的是()。 A.班级 B.小组 C.少先队

小学教师科学理论专业知识考试题

小学教师科学理论专业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16分,每空0.5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_________。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_________观、_________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________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_________者,也是新课程的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课程_________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________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具有__________的人。 (二)、简答:(4分)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二、专业知识部分(80分)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________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_________。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2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01】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1-12-22 一、填空题: 1、数学在提高人的()、()、()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的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和()四个方面。 6、()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 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2、《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 三、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 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创造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6、数与代数 7、第二 8、开放、多样化 二、单选题: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点288个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288个重点 (精心整理) 1、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定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定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的定义:是指德育。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2、教育的功能: 定义: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斐西.能。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4、现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③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④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⑤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6、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 7、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8、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共同作用论。 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0)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 答案(10) 一、单项选择题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为哪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师,体现出老师的传道者角色。 2.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童年期是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年龄阶段,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这一时期。 3.对接到大学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就是(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方式的记忆。 4.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5.“在能力和兴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改变自我”,这属于下列哪类智力的任务?( ) A.语言智力 B.社交智力 C.自我认知智力 D.自然观察者智力 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中,这属于自我认知智力。 6.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 7.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答案:A。 8.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30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展开。大多数人评价一节好课,往往把课堂气氛的好坏作为评定这节课好坏的一大依据。其实,更要紧的还在于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主阵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可这往往被忽略,特别是中下学生的学习很难顾及。对这一现象,往往教师应有明确中的认识,要让学生的课学教学有效,依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依赖于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驾驭,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理解,依赖于教师教学素养和智慧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 一、注意问题的设计。尽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二、注意能作出有效“激励”,有激励性人格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和有效程度,让更多学生的信任,也能决定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总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教师努力的目标方向。 2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

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 的现象。主要表现是: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固然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但带给教师们更多的是欣喜与思考。 传统教学的"问答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就是"满堂灌",学生只有先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于学生的插嘴现象,我们的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让学生先做判断、分析,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创造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并抓准时机表扬鼓励,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积极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 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 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声)不( 指读)。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 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教育学】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 二、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育影响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2.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桥梁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2)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理论试题(完整资料).doc

教师晋升职称考试教育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队受教育者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制:也称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4、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是片面的。 7、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8、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职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9、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0、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他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1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选择题 (1)我国也是世间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d)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c)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 a家庭教育学b学校教育学c高等教育学d普通教育学 (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c) a夸美纽斯b芦梭c赫尔巴特d洛克 (5)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中庸d大学 (6)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b) a教育漫画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论 (7)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画 c.教育过程 d.论语 (8)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为(b)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9)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a)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的产生从形式上看经历了(混合----度----发展)的阶段。 (3)狭义的教育只要是指(学校)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诗),(书),(礼) (乐).(易)(春秋)等六门课程 (5)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和研究总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答案】D 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 3、()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 【答案】C 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答案】A 5、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A 6、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 B、存在主义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要素主义教育学 【答案】C 7、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A 8、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答案】C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判断题库及答案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判 断题库及答案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2.从古至今,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唯一职能。(×) 3.学校教育制度只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4.义务教育已经在世界各国完全普及。(×) 5.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6.二战以后,教育的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7.根据历史记载,中国直到西周才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 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9.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10.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11.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启发式教学。(√) 1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就是指人要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 14.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仅仅是对教育方法的批判。(×) 15.迄今为止,教育学仍是教育研究唯一理论形态。(×) 16.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活跃与繁荣时期。(√)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2.学校教育应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3.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是制造舆论。(×) 4.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而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无关。(×) 5.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6.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 7.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8.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9.教育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但教育与劳动力毫无关系。(×) 10.教育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1.人力资本就是指人本身,同时人力资本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 12.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而不具有生产性。(×) 13.科学能够自动地对教育发生影响。(×) 14.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教育只能被动接受。(×)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 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2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01】 作者:文亮教师招聘来源:时间:2011-12-22 一、填空题: 1、数学在提高人的()、()、()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的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和()四个方面。 6、()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 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2、《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 三、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 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创造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教师基本功教育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生对“雨后彩虹”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 C )学习动机。 A、长远 B、短暂 C、内在 D、外在 2.教师说:“如果在下课铃响之前,每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好,我们就下课,否则,就得过一阵子再下课”,学生们立刻安静地坐好。这是学习的(B)。 A、迁移 B、强化 C、激发 D、归因 3.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B )。 A、认识功能障碍 B、习得性无力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4.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C )。 A、组织策略 B、问题解决的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5.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别人都这么做”,那么他的行为就是( B )行为。 A、服从 B、从众 C、去个性化 D、认同 6.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

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A )。 A、去个性化 B、从众 C、服从 D、群体极化 7.关于焦虑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C)。 A、高焦虑同高能力相结合会抑制学习 B、高焦虑同一般能力相结合会促进学习 C、不管学习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焦虑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D、难度大的学习,低焦虑效率好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B )。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9.关于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D ) 。 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B、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 C、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才能达到最佳水平 D、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0.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A )。 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D、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11.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或“一诺千金”体现的是(B )对从众行为的影响。 A 、道德感B、承诺感C、模糊性D、匿名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二: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 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1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

教师招聘考试之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8)

教育理论综合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 1. ( )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 加涅提出的学习效果,即学习类型不包括(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情绪因素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段话出自下哪篇文章?(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4. 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5. 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 A.人的培养功能 B.人口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6. 常用的记忆术不包括( )。 A.位置记忆法 B.死记硬背 C.缩简和编歌诀

D.语义联想法 7. 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会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 A.非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 8. 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了背景。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9. 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这是一种(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0.学习兴趣、求知欲属于什么动机?( ) A.外部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辅助性动机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 )年编写的。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12.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社会实践 B.遗传 C.教育 D.成熟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理论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6分)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 )、( )、 ( )、 ( )、( )、( ) ( )、(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 ( )、( )。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6.数学课程目标包括 ( )和( ) 。结果目标使用了( )、( )、( ) ( )等行为动词,过程目标使用( )、( )、( ) 等行为动词表述。 二、单选题。(20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该以()评价为主。 A、过程 B、结果 C、分数 3.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4.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5.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6.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③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7.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