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克隆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克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豆腐脑的做法二做法:取一个容器,用少许凉开水溶解一点内酯,刚打好的豆浆,微凉到80度左右,倒入内酯碗里,盖个盖子,静置20分钟左右十分注意:内酯的用量要控制,比例相当于700-800毫升的豆浆,用大约一小匙(用5ml那个规格的)的内酯就可以了温度一定不能太高,否则会变酸,变成絮状倒入内酯后,一定要盖个盖子,静置一段时间,期间一定不能再去搅拌或移动它最后浇上喜欢的卤汁或是滴点味极鲜,倒点汤,洒些虾皮么的,反正怎么吃随意豆腐脑的做法三原料:黄豆水葡萄糖酸内酯,国内的化工原料商店或香精香料商店都有卖的,白色结晶,类似粗盐。

分子式:C6H10O6 。

1、豆腐脑的做法如果你有豆浆机,真的就是不难了。

豆浆的浓度为:黄豆:水=1:15(不能比这更稀)豆浆煮开后,晾凉。

把内酯用一点水溶化后,倒入豆浆,赶快搅拌均匀。

我的比例是700ml豆浆,加1茶匙内酯。

豆浆隔水加热,或蒸,豆浆温度达到80℃左右保持15分钟即凝固。

2、剩下来的程序就是打卤了。

豆腐脑的做法五1、泡豆后磨浆。

一般水与豆的重量比为7:1,半斤豆可用水1750克;2、杀沫。

没有消泡剂,可用少许色拉油代替;3、煮浆。

最佳温度为95摄氏度左右。

实际操作中一般掌握为烧开即可,没必要要沸过3分钟;4、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留心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5、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6、打造调料:起锅注入清水,倒人豆瓣,食盐适量,五香粉、糖汁,待锅开放入粉条,鸡精粉,淋人粉芡做成卤汤。

食用时,将豆腐脑盛人碗内,浇上卤汤,淋人适量韭花、香油、辣酱即可。

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复制生物体的基因组,创造出与原始生物相同或相似的个体。

自从克隆技术问世以来,它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生殖医学研究中的克隆技术应用在生殖医学研究领域,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

其中,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是一种常见的克隆技术方法。

通过将细胞核从一个成熟的多能性细胞(如一个体细胞)转移到一个无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科学家们可以复制一个与体细胞来源相同的胚胎。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科学家们可以研究人类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帮助解决某些不育问题,让无法自然受孕的夫妇实现生育愿望。

二、干细胞研究中的克隆技术应用克隆技术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克隆胚胎可以提供大量的多能性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细胞的潜力。

这为研究细胞发育、组织再生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干细胞的研究为科学家提供了进一步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机会。

通过克隆技术获得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模拟疾病发展过程,为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疾病研究中的克隆技术应用克隆技术也被应用于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复制患有某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深入研究该疾病的发展机制和治疗方法。

这为疾病早期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例如,在癌症研究领域,克隆技术可以用于复制肿瘤模型,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癌细胞的发展规律,并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复制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帮助科学家们探索疾病的遗传机制和寻找治疗手段。

四、器官移植研究中的克隆技术应用克隆技术还有望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着供体短缺和排斥反应等问题。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复制患者自身的器官组织,避免排斥反应,并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

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克隆技术是一种能够产生完全一致基因组的个体的技术,它在医学研究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克隆技术已经开始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显示出了许多有益前景。

首先,克隆技术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克隆技术,科研人员能够复制一个完全一样的个体,例如动物模型或医学实验动物。

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安全性。

这对于药物的研发过程非常重要,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最终使得有效药物更快地进入市场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克隆技术在个性化医学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传统医学模式下,治疗方案通常是基于平均统计数据来制定的,无法充分考虑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征。

而通过克隆技术,医生可以将患者的基因组复制并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医学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不必要的治疗风险,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

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用于组织和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挑战,由于供体短缺和排斥反应的风险,许多患者无法获得及时的治疗。

通过克隆技术,科研人员可以复制出与患者自身基因相匹配的器官和组织,从而有效地解决供体不足的问题,并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这将为许多患者提供更可行的治疗选择,并且极大地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总之,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促进个性化医学的发展,以及解决器官移植的挑战。

然而,克隆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解决伦理和法律等问题,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克隆技术将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自从多利羊于1996年被成功克隆以来,克隆技术一直是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克隆技术是一种通过无性生殖产生与母亲基因完全相同的生物的技术,它与传统的有性生殖方式不同,能够在基因层面上实现对后代的精准控制。

克隆技术的原理是将某个生物的染色体核移植到另一细胞的细胞质内,使其胚胎发育,并产生与“母体”一模一样的个体。

随着生物学、遗传学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克隆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现在,克隆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哺乳动物。

从昆虫、鱼类,到水稻、玉米等植物,都已经被成功克隆。

此外,克隆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是克隆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应用克隆技术,可以快速培育纯种动物、优质作物。

例如,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畜的繁育领域。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从优质的种畜中获得大量的后代,提高家畜的质量和数量。

另外,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生产基因改良的作物,例如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具有抗病性、高耐旱性的农作物,可以帮助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并且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情况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细胞治疗,另一个是用于组织和器官的再生。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构建具有特定性状的人工组织轴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用于替代患者损伤的组织、器官。

另外,通过利用克隆技术,从细胞水平上研究疾病和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望为疾病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克隆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虽然克隆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它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例如克隆技术可能会引起物种的差异,产生大量的标准化动物。

这种“制造”动物的情况是否符合伦理标准,是否对动物的福利造成了威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此外,克隆技术还会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带来挑战。

克隆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

克隆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

克隆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克隆技术是一项引发了广泛讨论和激烈争议的科学技术,其应用领域既丰富又多样。

然而,克隆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克隆技术的应用,并分析克隆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

一、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首先,克隆技术可以用于治疗疾病。

例如,通过克隆技术可以获得与患者组织相吻合的器官,从而解决器官移植的困难。

此外,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提供精确的个性化医疗,因为克隆技术能够生成与患者基因相同的细胞,进而用于定制医疗方案。

二、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农业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克隆农作物,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

此外,克隆技术还可以用来复制高产优质的家畜,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效益。

这些应用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供应,也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然而,克隆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首先,人类克隆涉及到人类的尊严和个体权利。

人类克隆的过程会涉及到操纵和选择生命,这和我们传统的伦理观念存在冲突。

其次,克隆技术可能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克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副作用,对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伦理问题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和心理影响。

克隆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动荡,例如可能引发争议和分歧。

此外,克隆技术可能对家庭和亲子关系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情感和亲密关系。

四、应对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为了应对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制定严格的法律和伦理准则,规范克隆技术的应用和实施程序。

其次,加强科学研究和监管,确保克隆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全民对克隆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公众对克隆技术的认可和接受。

克隆技术的应用与伦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尽管克隆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克隆技术是指在体外人工复制一个生物体或者透过制备基因、细胞等等进行人工复制的生命科学技术。

克隆技术的诞生是伴随着生物学的不断进步而来的。

在这项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是重组DNA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

克隆技术对于医学和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来研究人和动物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疾病的发生机理等等。

对于许多疾病,我们还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其机理,这个时候,克隆技术可以给予我们想要的数据。

比如,要想破解某个有害病菌的生命周期,就需要克隆该病菌的基因组,管中窥豹。

此外,克隆技术也可以用来恢复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以便重新引入自然界。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应用前景生物学家们正在利用克隆技术来生产牛奶和蛋白质。

通过克隆技术制造蛋白质的优势在于这些蛋白质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扰。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克隆技术快速获得氨基酸,那么将会大大的促进蛋白质的产生。

另外,克隆技术在医疗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用来治疗癌症、严重心脏问题和其他病症的药物。

克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克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医学领域中,克隆技术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实践。

比如,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在生产胰岛素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患者所需的必要物质。

在以前的时候,利用废物制造胰岛素就是一种可能的途径。

现在,利用克隆技术生产胰岛素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效率也更高。

这种生产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利用克隆技术所生产出的胰岛素更加纯净,这会降低患者过敏的风险,同时提供与生产高纯胰岛素的另一方法。

除了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还可以用来制造其它的药品,例如对于某些艾滋病毒形式,通过克隆技术制造出特别的药品。

而此类药品能够轻松清除病毒。

利用克隆技术制造的药品可以与传统药物相比,有着更高的效能和疗效。

对于一些相对较新的疾病,医生还不能够完全理解病变的全貌,甚至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诊治方法。

克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克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克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克隆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研究的领域,并逐渐应用于生物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克隆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前景。

1. 什么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指的是将一个细胞、组织或一个生物的基因组复制到另一个个体中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来自一个母体的基因组复制到另一个同样的实体中。

目前克隆技术已经可以应用于生物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

2. 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生物科学是克隆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可以用同一种动物来进行各种研究,避免由于种类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并且可以进行基因的分析。

通过克隆技术,科学家也可以复制一个生命体,用于试验、研究,这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克隆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组织的器官移植,另一是患者特定基因的修复。

就人类组织的器官移植而言,由于器官来源的量非常有限,通过克隆技术得以实现器官的无限复制从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比如说对于许多需要排异效应与免疫抑制剂的器官患者,通过克隆技术可实现器官的完全匹配,避免了移植排异的问题。

其次,对于患者特定基因的修复,没必要更换器官,只需要通过克隆技术来修复受损的细胞与组织,就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方法是在符合生命伦理学与法律的前提下,可以长期保存并新建一个健康的细胞,应当会得到许多人的追捧。

4. 克隆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克隆技术也可以用于农业领域。

通过克隆技术,农业生产的效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对于优秀的家畜与作物属性采用克隆技术进行生产,可以使这些属性通过基因的复制传递,从而获得更多的获利和功效。

此外,在农业中使用克隆技术可以减少环境与人口压力。

5. 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克隆技术的应用也正不断扩大。

尽管克隆技术面临着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就其在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影响而言,其前景依然十分广泛。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克隆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克隆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技术可以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人工重组和改变,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在生物学研究中,克隆技术被广泛应用,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克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领域,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将人造的基因嵌入到某一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变其遗传特征,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例如,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制备出转基因作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并对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制备出某些药物。

例如,利用酿酒酵母的克隆技术,可以制备出人类内分泌系统调节剂——胰岛素,从而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二、医学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人类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制备出人造皮肤和组织细胞等,从而帮助烧伤患者和身体组织受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

此外,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例如,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出诊断特定疾病所必需的药物,如帕金森病、白血病等。

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制备出基因库,用于研究和防治遗传性疾病。

三、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克隆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研究以往难以观察和理解的生物学现象。

例如,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对草履虫进行复制,从而进行基因操作,研究电生理和生物节律等领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此外,在生物细胞制备和捕获领域,克隆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够挑战后代的细胞进行研究和分析,传统方法比较费时,而使用克隆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研究周期。

总体来说,克隆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现象,并且在治疗和预防人类疾病方面,克隆技术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克隆技术会为生物学研究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电子克隆与恶性肿瘤
(四)以新获得的重叠群为新的查询探针,继续 搜索EST数据库,直到没有新的EST可供拼接为 止。将拼接得到的序列对NRDB进行搜索,以证明
这是一个全新的序列。
2.2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电子克隆
2.2.1基因组序列
人类基因组及其他许多模式、重要物种基因组 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基于基因组序列的新基因预测 软件的开发,为人们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克隆新 基因带来了新的策略。近年来,许多新基因就是通 过分析基因组序列发现的。 2.2.2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电子克隆步骤 (一)选择其他物种,尤其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物 种某基因全长cDNA序列或EST序列为查询探针, 或者以该物种某基因EST为查询探针,基于GenBank 中的NRDB进行BLAST分析,从结果中筛选出同源 性较高、含外显子的该物种基因组重叠群或BAC
【Key wor‘ls】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In silico cloning;
Bioinfb肿atics;
Gene cloning
人类基因组由3×109个碱基对组成,编码了约 3万个基因。如此多的基因在复制的过程中,难免有 个别基因会发生突变。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已经证明, 人类疾病的发生与基因的有害突变有着密切的关 系,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及免疫 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获得这 些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全长序列是目前科学研究的 一个重要方面。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全长序列的方法 很多,其中电子克隆(in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年12月第35卷第6期Int JBiomdEng,December 2012,V01.35,No.6
电子克隆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王朝辉马小兵
【摘要】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s)和基因组数据库的电子克隆(in
silico
cloning)策略,是近年发展起
来的一门基因克隆的新技术。其技术核心是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组装延伸EsTs序列,获得基因部分乃至 全长cDNA序列。它具有投入低、速度快、技术要求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人类疾病发生与基因的关系已经 被广泛证实,因此电子克隆技术必将成为疾病研究的重要手段。旨在阐述电子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进展。 【关键词】表达序列标签; 中图分类号:Q78 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基因克隆 文章编号:1673—4181(2012)06一0369—04
3电子克隆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
为新基因,命名为zHl、zH3、zH8、zHl2、zHl4、 zHl6、zHl7基因,这为今后进一步深入观察这些基 因的功能及其在P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础。 4.1.2电子克隆与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 生物学行为复杂多变,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 未阐明。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白血病是基因
生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序列、定位表达和功
能研究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且绝大部分都 能通过网络共享。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电子克隆 日益成为发现新基因的主要策略Ⅲ;与此同时还可 以进一步通过验证实验纠正以往人类基因组测序中 出现的错误。因此,电子克隆技术在医学研究中被 广泛应用。1994年,有学者开始使用电子克隆方法 寻找新基因,1996年,国内也有研究者开始了对电 子克隆的研究。
(bmadband
access
4.1.1电子克隆与肝癌
原发性肝癌(面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
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约有13万人死 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年死亡人数的43.7%。因此, 深入认识肝癌的发病分子机制,开展对肝癌的基因 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界基础与临床研究所 关注的焦点。F.LANa是一个进化上保守且在肝癌中 表达上调的肿瘤相关基因,Ying等【2】利用电子克隆 技术发现该基因编码了一种大小为239 aa的蛋白 质,从不同物种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表明该基因是 从酵母菌到人类不断进化的。管冬元等【3】以大鼠为 研究对象,采用电子克隆技术与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克隆出4个与大鼠 肝癌有关的EST片段的cDNA序列,经进一步BLAST 对比分析,得出G15、G20、G36、G40 4个基因为新基 因。健脾益气法对肝癌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张辉等【4】 为进一步揭示健脾益气法防治PLC的分子机制,采 用了电子克隆与RT.PCR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了 与大鼠肝癌相关的17个ESTs片段的全长cDNA序
Bank收录(注册号为DQ359746),为进一步研究其
功能提供了依据。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细胞对多种化 学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称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造成化学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 原因。因此,MDR机制的探讨和逆转一直是白血病
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M。付劲蓉等[8】在探讨白血
cloning)技术,又称电
EST概论 表达序列标签是指来源因突变的有效方法。
1电子克隆基本原理
序列,长约150—500 bp。实践证明,EsT已成为人类 寻找未知功能的新基因以及克隆各种差异表达基因 和疾病相关基因的重要标志物。近年来,EST数据库 容量扩增迅速,基于EST数据库进行功能基因的电 子克隆已经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克隆手段,许多 新基因就是通过EST序列的拼接发现的。 2.1.2基于EST数据库的电子克隆步骤 (一)选择其他物种,尤其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物 种某基因全长cDNA序列或EST序列为查询探针, 或者以该物种某基因EST为查询探针,搜索EST数 据库进行BLAsT(beu labs layered space—time)比对, 得到许多EST序列,从中寻找感兴趣的EST。
万方数据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年12月第35卷第6期Int J BiomedEng,December 2012,V01.35,No.6
(二)把感兴趣的EST基于GenBank中的非冗 余数据库(non
选出新的EST。
redundant
供的结果,最好对分析结果做人工可靠性验证;普遍 适用性较差;电子克隆后需要研究其指导合成的蛋 白质的功能才更有实际意义。
use
bioinfb皿atics
assemble and extend ESTs to get part of cDNA and
even
aU sequence.It has the virhle of low
inVestment,high speed,low and weU-targeted technical requirements,et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isease and genes has been widely
利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新基因是生物信息学的 研究内容之一。生物信息学资源是由数据库、计算 机网络和应用软件3大部分组成;而电子克隆的应 用即是基于这3部分生物信息学资源而展开的。它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依托现有的网络资源『表达序列
DOI:10.3760/cma.j.issn.1673-4181.2012.06.01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9276192D) 作者单位:063000唐山,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 通信作者:马小兵,Email:m“iaobin9001@126.com
眼衣原体在上生殖道群居的能力有差别的机制, 原因可能是CD4+T细胞造成的。Kennedv等[17】在
治疗的靶位点。王程毅等【5】在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 病的研究中,综合运用电子克隆技术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克隆出了与该疾病
相关新基因的全长cDNA和432 bp的开放阅读框 架(0RF),BLAST检索为一功能未知基因,被Gen.
胍记肘e如甜
strategy
of silico cloning based
the express sequence tags sequence(EsTs)and genome
core
new
technique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and the
of the technique is to
文献标识码:A
T∞hIIique of smco cloning and its
c0如ge矿He6ei‰ited№西e倦咄7如^觎D卯DDD,吼i舳
【Abstract】7I’he
database is technique
to

appUcati蚰in memci耻
on
肌ⅣG劢∞一^ui,^似X矗硇一6i嗜

database,NRDB)进行
BLAST分析,判断其是否为已知基因的一部分,筛 (三)将筛选出的EST在该物种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sT数据库 中进行搜索,找到部分重叠的EsT进行拼接,经严 格聚类分析尽量避免含有旁系同源基因,拼接后 产生的序列重叠群相当于实验中的一部分cDNA
步移工作。
电子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和
电子克隆技术依靠电脑和网络资源间和节约经费,能够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电子克隆技术的局限性在于:电子 克隆得到的cDNA序列是由计算机虚拟出来的,现 实中可能并不存在;研究人员不可完全迷信软件提 万方数据
con矗肌ed,therefore,silico
cloning technology will become the imponant means of
disease research.This paper aims at elabomting the pmgress of silico cloning in medicine.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年12月第35卷第6期Int JBiomedEng,Decemb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