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生理性病害总结

合集下载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番茄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影响,给番茄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而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番茄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发生特点1. 植株枯萎番茄植株的枯萎主要是由于土壤湿度不当、通风不良以及病态病原菌的侵袭造成的。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番茄植株易受到真菌的侵袭,导致植株枯萎。

实际上,土壤湿度不易过高,通风良好是预防番茄植株枯萎的关键。

2. 疫病番茄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水滴传播等方式传播。

在潮湿的环境中,疫病的发生频率较高。

一旦番茄植株受到疫病侵袭,将导致叶片出现黄斑、腐烂等现象,影响植株生长。

3. 水渍病水渍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番茄病害,主要在高湿度条件下发生。

一旦受到水渍病的侵袭,番茄植株将会出现水渍状的症状,严重影响番茄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二、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番茄品种进行种植是预防番茄生理性病害的重要方法。

抗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免疫力,能够有效抵御病原菌的侵袭,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预防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施肥过量会导致番茄植株的养分失衡,使植株体内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番茄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3.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有助于预防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保持土壤通风良好、排水畅通是预防番茄植株枯萎的关键。

在水渍病的防治中,应避免土壤过湿,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定期翻耕、消毒土壤也有助于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从而减少番茄病害的发生。

4. 合理管理温度和湿度调节环境温湿度有助于预防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病原菌容易大量繁殖,导致病害频发。

番茄种植者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调控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番茄病虫害(生理性)

番茄病虫害(生理性)

农业生态
通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如增加多样性、使用有机肥料等,促进番茄生长和天敌的繁殖。
生物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敌百虫、甲基托布津等。
科学用药
合理配药
安全用药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合理配比药剂,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03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排湿,及时清除病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真菌病的防治案例
番茄细菌病主要表现为植株出现溃疡状病斑,叶片出现黄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发病症状
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病叶,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方法
番茄细菌病的防治案例
谢谢您的观看
植株管理
加强田园卫生和植株管理
番茄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5
发病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植株萎缩、果实畸形、僵化、着色不均等。
防治方法
采用抗病品种,及时防治蚜虫,用50%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案例
发病症状
番茄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褐色病斑,叶背出现白色霉层,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叶片出现同心轮纹,边缘有深褐色晕圈
早疫病
晚疫病
灰霉病
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或暗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
花瓣和果实上出现灰色霉层,表面有白色菌丝
03
常见真菌病害症状
02
01
植株枯萎,根系呈褐色腐烂状
青枯病
果实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变褐软腐
软腐病
叶脉出现褪绿斑,沿叶脉形成褐色条斑
溃疡病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1. 引言1.1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重要性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是指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番茄植株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这些病害不同于传染病,而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生理性变化而产生的。

番茄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对番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理性病害会直接影响番茄产量和质量。

果实发生黑心病会导致果实变黑、腐烂,严重影响市场价值;生理性病害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影响正常结果;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包括防治病害的投入和减产带来的损失。

了解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番茄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生理性病害的防控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番茄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影响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病害会导致番茄植株生长不良,果实畸形,产量减少,严重的还会导致果实腐烂,影响商品价值。

果实发生裂纹会影响番茄的外观,使其无法上市销售;叶子发生焦枯病会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影响植株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果实发生黑心病会使番茄果肉出现黑色坏点,降低观赏性和食用价值;果实发生胞瘤病会导致果实畸形生长,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质量,给种植户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消费者对番茄的认可度和购买欲望。

为了提高番茄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2. 正文2.1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因素有关。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有关,高温多湿的环境更容易引发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番茄生长过程中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也不同,一旦环境条件不适宜,容易诱发番茄生理性病害。

番茄15种生理性病害图示

番茄15种生理性病害图示

番茄15种生理性病害图示近几年,在番茄生产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不当。

极易在番茄结果期造成畸形等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而影响番棋的结果质量和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一、西红柿肥害番茄发生肥害初期,叶片外表出现褪绿的白色或灰白色不规则斑驳,随病况展开,斑驳扩展。

叶片上有的枯斑边缘为灰白色,内部叶肉来不及褪绿,呈颜色较深的枯绿色,后期穿孔。

与病害不同的是,枯斑不会无限扩展。

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况展开非常快速,叶缘枯焦。

番茄肥害类型。

1、外伤性肥害:气体毒害。

首要指单一铵态氮过多,铵态氮分解成氨气。

在通风不良情况下,当其浓度大到5毫升/公升以上时,叶片便出现水渍状斑;当氨气的浓度到达40毫升/公升时,番茄发生急性损伤,构成地上部的疏导安排坏死,叶脉间出现点、块状褐色伤斑。

不仅在运用碳酸氢铵、氨水时容易发生氨气毒害,并且在施用尿素时也经常发生。

在土壤较干时,氨气极易逸散于空气中,到达必定的浓度便可使番茄受害。

此外,运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发生氨害。

浓度损伤。

期首要表现为化肥干施、“生”肥损伤和用量超支三种。

2、内伤性肥害。

这是指因为上肥不妥,使植物体内离子平衡被损坏而引起的生理性损伤。

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氨气中毒,土壤中铵态氮过多时,植物会吸收过多的氨,发生氨中毒,影响光合效果的正常进行。

氮肥过多,菜田运用过多的氮肥,在硝化过程中,常会发生亚硝酸盐堆集,发生亚硝酸毒害,表现为根部变褐、叶片变黄;当氮过剩时,还会使番茄发生缺钙症。

拮抗效果,假如施入过多的磷肥,在碱性土壤中会影响钙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番茄的脐腐病就是因为植株缺钙构成的,而钾肥施得多就会阻碍钙和镁的吸收,一起也会阻碍作物对硼的吸收,引起番茄的一些生理性病害。

番茄肥害防治方法。

防治办法:番茄肥害发生的缘由首要是化肥一次施用量过大,根系受害,接纳功用下降,使叶片遭到影响,招致肥害。

番茄发生肥害不只构成大量的糟蹋,并且还影响番茄的一般成长,防治番茄病害应推迟着手。

番茄的生理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这些生理病害

番茄的生理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这些生理病害

番茄的生理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这些生理病害番茄这种蔬菜可感染的病虫害较多,其中有几种是属于生理性病害,即不是由于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

关于番茄的生理病害有哪些,我们今天几种最常见的,并介绍怎样防治这些生理病害。

1、番茄筋腐病是温室番茄发生比较普遍且严重的一种生理病害,严重时会造成番茄无商品价值。

防治方法:控制氮肥施用量,坐果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液2-3次,可降低发病率。

适量灌水,提倡小水勤浇。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适当疏花疏果,防止营养不良。

2、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保护地、露地均有发生,但保护地重于露地。

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黑斑、腐烂,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控方法,减少氮肥施用量,坐果后1个月内喷1%的过磷酸钙、0. 5%的氯化钙加5毫克/千克萘乙酸或0.1%的硝酸钙液,从初花期始隔15天喷1次。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水分稳定均衡。

选用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抗病品种,如奇果、长春一号等。

3、番茄青红果大多是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番茄的茄红素转化困难所致。

4、番茄畸形果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方法是注意不要偏施氮肥,防止多心室的花分化。

严格掌握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不能浓度过高。

喷2000毫克/千克的85%比久可湿性粉剂,可减少该病发生。

5、番茄空洞果发生原因与保护地温度有关,防控办法主要是控制室温,保持大棚白天20-30℃,夜间15-20℃。

合理使用生长激素,一般用15-2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喷雾。

6、番茄裂果大多数是因为番茄果实生长期间肥水不匀所致,前期干旱,后期忽遇大水浇灌或氮肥增多易导致番茄裂果。

番茄常见生理障害及其原因

番茄常见生理障害及其原因

番茄常见生理障害及其原因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广泛栽培和食用。

然而,番茄也会受到许多生理障碍的影响,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下降。

本文将介绍番茄常见的生理障碍及其原因。

1. 茎腐烂病(Stem Rot):茎腐烂病是番茄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由真菌引起,如灰霉菌和根腐病菌。

这些真菌会侵入茎部,导致茎腐烂和死亡。

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湿,空气湿度高、通风不良、土壤酸度过高等环境条件。

2. 叶缘烧灼病(Leaf Edge Burn):叶缘烧灼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生理病害,其主要特征是叶片边缘出现焦黄或干枯。

这种病害通常是由高温、干旱和土壤中的高盐分引起的。

这些因素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导致叶缘烧灼病发生。

3. 环形叶斑病(Leaf Curl):环形叶斑病是一种叶片异常发育的病害。

受影响的叶片会发生弯曲、畸形和颜色改变。

这种病害主要由番茄黄曲线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多为介体虫传播。

高温、干旱、病毒载体虫的活跃度增加都可能导致该病害的发生。

4. 结果畸形:果实畸形是指番茄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形状或结构。

这种畸形主要由成果过快、不均匀供水、营养失衡等因素引起。

例如,大量追肥过度或给予不适当的营养素比例会导致果实过快生长,结果可能变形扁平或带有“肩”等异常。

5. 超营养症:番茄容易受到过度施肥的影响,导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过度积累。

光照不足、环境温度过高、土壤排水不良等条件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这可能导致叶片变黄、死亡和植株生长受阻。

6. 钙缺乏症:番茄常常发生钙缺乏症,主要表现为果实内部出现黑斑、黑心或软烂等症状。

这是因为番茄植物对钙的需求量较高,而土壤中钙的供应不足或钙的转运受阻,导致果实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钙。

以上是番茄常见的生理障碍及其原因。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生理障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适时施用有机肥料,维持土壤适宜的酸碱度和肥力;避免过度浇水和干旱状况;定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影响。

了解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能够有效地遏制其病害发生,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1. 塌杆病病叶干枯,色黄或褪绿,棕腐病斑重受,腐烂透明。

枝条照常生长,但不能承受重量,容易倒伏。

发生原因:氮素充足或缺乏硼元素都会引起塌杆病的发生。

2. 萎蔫病病株植株全身黄化,萎蔫。

前期病叶无黄化而直接萎蔫,有的叶片持续绿色,植株大多根部老化。

发生原因:萎蔫病系土传性病害,主要是由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引起的,如:腐殖质的多寡、酸碱程度、通气量、水分等环境因素。

3. 黑心病表现为果实内部直径近心腐烂,果实下部有黑色糊状物,逐步扩大并形成黄绿色粘液。

病灶扩散到整个果实,果实变形,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原因:是因为番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果肉厚,果心宽,心皮大,很容易出现氧气不足,导致中心组织部分死亡而产生病斑。

(1)适当施用氮素适当施用氮素,不仅能够提高番茄的产量,还能够促进其早熟。

但如果过量施肥,就会导致植株长势过于繁茂,出现过于松软的枝条,容易发生塌杆病。

(2)及时补充硼元素硼元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能够及时补充硼元素,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能够预防塌杆病的发生。

(1)使用新土壤萎蔫病逐渐成为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其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使用全新的土壤,不仅能够减少萎蔫病的发生,还能够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2)加强灌溉管理由于水分管理与土壤湿度有关,因此,灌水的数量和频率必须做到合理,遵循“宁旱不涝”的原则。

注意增加培养土的透气性和含水量,定时松土、除草。

(1)尽可能减少机械伤害在番茄种植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机械伤害,防止番茄果实受到机械压力,从而降低其质量,增加病害的发生概率。

与其他病害类似,加强灌溉管理也是预防黑心病的重要措施。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番茄是一种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番茄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影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一、生理性病害的分类番茄的生理性病害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疲劳病、黄落病、心叶枯斑病和心叶枯黄病。

这些病害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或生理机制造成的,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这些病害的发生。

二、疲劳病1. 发生特点:疲劳病是由番茄过多连续种植引起的。

当连续种植番茄时,番茄根系会遭受土壤中的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导致根系功能受损。

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质和有害物质也会积累,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防治方法:为了预防和控制疲劳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合理轮作,不要连续种植番茄;定期施肥和改良土壤,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平衡;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避免病虫害对番茄的进一步损害。

三、黄落病1. 发生特点:黄落病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引发的。

在高温或低温的情况下,番茄的果实会出现黄化现象,并逐渐落叶。

这可能是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番茄植株内部物质代谢异常,进而导致黄落病的发生。

2. 防治方法:为了预防和控制黄落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选用适合本地环境的番茄品种,增强番茄的抗逆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施肥和补充养分,保持番茄植株的健康。

四、心叶枯斑病1. 发生特点:心叶枯斑病主要是由于番茄植株叶片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的。

叶片上会出现斑点和干燥现象,严重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这可能是由于叶片表面的蒸腾作用增加,导致叶片失水和叶病原菌感染。

1. 发生特点:心叶枯黄病是由番茄植株营养不良引发的。

当番茄植株缺乏氮、磷、钾等重要营养元素时,叶片会逐渐变黄并枯黄。

这可能是由于营养元素不足导致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不足,进而导致心叶枯黄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生理性病害总结
一:常见症状
果实:裂果、茶色果、筋腐病,畸形果,空洞果,落花落果,日灼
叶部:小叶、卷叶、黄叶、徒长
根部:怄根、烧根、寒根
裂果:原因:1.水分失调,叶面蒸发大于根部吸收水分出现失水(1.连续干旱突然浇水;
2.连续降雨突然放晴;)2.缺钙(1.干旱吸不上钙 2 土里没有钙 3 氮钾过多导致钙元素拮抗)
茶色果:原因:转色的本质是叶绿素在适宜温湿度下转化为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茄红素合适的转换温度为20~30度,当温度超过30度或低于13-14度时,茄红素停止合成而类胡萝卜素继续合成,导致茶色果出现,或向阳是茶色果,背面是红色果。

筋腐病:由多种不良环境造成的,单一因素很难导致发病,多种不良因素的综合作用,白变型筋腐病常认为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所致。

1.低温弱光下,植株茂密通透不良更利于本病发生;2.土壤水分过大,土壤氧气供应不足时,有利于发病;3.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氨态氮施用过多,钾肥不足或钾的吸收受组。

脐腐病:由缺钙引起,未成熟的绿果易发病,缺钙可能是因为土壤钙不足,但多数是因为土壤中氮素、钾素等含量高,抑制对钙的吸收;或因土壤干旱影响对钙的吸收。

畸形果:花芽分化不良(花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适宜温度白天25~28,夜间13~16,湿度过大,花期适宜的湿度是50,缺少微量元素)营养不良(氮多钾少)
空洞果:根本原因是营养不良,果实膨胀不起来(根部出现问题,吸收不上营养,施肥跟不上,缺少营养,植株长势弱带果蘸果多,导致出现空洞果),其次还有就是花芽分化不良,授粉受精不正常,没有种子就不会膨大。

筋腐病 脐腐病
裂果 茶色果
落花落果:1.花芽分化期严重低温(夜温长时间低于10℃)、高温(棚内白天高于34℃,夜温高于20℃),影响花芽的正常发育。

2.光照不足(连日阴天、密度过大),导致落花落果。

3.肥水管理不当(干旱致根系发育差、氮肥过多疯长)。

4.整枝打桠不及时,不正确的试验激素或农药。

日灼:温度超过35℃会出现日灼,要合理留叶,果实上面留下2-3片叶子。

卷叶:结果期至接近成熟,在较高的气温或地温环境下,突然浇大水或遇大雨,或久阴乍 晴,气温和地突然加大,对根系产生强烈刺激使其吸水能力下降,出现地上茎叶水分蒸腾散失速率明显高于地下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即水分代谢紊乱,出现生理性卷叶。

具体症状是,第一果枝甚至整株的叶片卷缩成筒状。

徒长:在番茄定植以后开花以前,根茎叶营养生长为主导,过多的水分、过高的温度和偏施的氮肥,很容易促使茎叶无限增长,进而抑制花芽分化、开花结实。

此时,很容易出现要么放任徒长而看似枝叶繁茂却少花无果,要么滥用药剂过度控旺而株小花少,两种极端都不利于番茄的高产量优品质。

黄叶:缺铁和镁造成,根系不良造成
欧根:水多土壤中氧气减少,根部开始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坏死。

生长点停止生长:俗称无头苗。

此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2-3片叶后没有生长点。

成株期发病,第一或第二穗花后生长点停止生长,类似自封顶,发病主要原因:⑴温度高于35℃或低于10℃,导致生理缺硼使其生长点生长受到抑制而早期封顶;
⑵农药激素及叶面肥使用不当,除草剂危害,过度干旱使植株顶端生长点受害从而导致畸形果 空洞果
自封顶;⑶病虫危害,虫害如蓟马、黄条跳甲及芽枯病也会导致自封顶。

二、常见番茄管理
摘叶:可以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对象为下部老叶、黄叶、病叶,片数一般2片叶,时间在晴天中午前后,促进伤口愈合,间隔10天第二次,摘老叶后及时打药防止细菌性病害。

提高精品果:每一穗花有7-8个小花,去掉第一朵花,根据情况留4-5个大小一致没有病害的小果。

三、综合技术管理
⑴选用抗病、抗畸形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早熟品种50-60天,中熟品种60-70天。

苗龄太长秧苗易老化,定植会造成落花落果。

⑵合理密植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春大棚栽培3穗果打顶,株行距30-35×60-65厘米,亩保苗3500-4000株,4穗果打顶亩保苗3000-3500株。

⑶肥水管理。

于定植水浇后在第一穗果坐稳前以营养生长为主,合理蹲苗,要少浇水。

待第一穗果蛋黄大小时应及时浇“催果水”,并做到每穗果实膨大时浇一次,平时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大水漫灌,采收前7天不浇水,防止裂果。

⑷植株调整。

无限结果类型品种一般采用单杆整枝法,及时打杈,抢早熟栽培留2-3穗果,在花序上部留2片叶摘心,每个花序保留5-6朵,选3-4果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