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鼠疫难题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

畜禽防治X 942019年10月·下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多杰才旦(青海省果洛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果洛州 814099)摘 要 一直以来,青海省都属于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宿主的鼠疫发源地,而且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以藏系绵羊为传染源的鼠疫发生频次逐渐增高,也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文章将主要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的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特征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防治近年来,青海省的交通条件与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我国鼠疫疫情发源地之一,青海省的鼠疫防控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由于藏系绵羊鼠疫主要源自旱獭鼠疫,而且每年从青海省输出的藏系绵羊产品面向全国各地,也会给非疫源区带来鼠疫形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藏系绵羊鼠疫存在的风险,对其展开积极的防治工作。
1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感染鼠疫的藏系绵羊都会有1-5天的潜伏期,临床症状表现为眼睑黏膜充血、四肢无力、卧倒不起、呻吟喘息,同时伴有一定的咳嗽与腹泻症状。
部分藏羊的口腔黏膜存在破损情况,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
体温升高至41℃以上;白细胞数增多,通常会上升到12500-50000/m3之间[1]。
2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青海省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之一,主要宿主为喜马拉雅旱獭,在动物之间的鼠疫传播非常快速,人间鼠疫也时有发生。
近五十年来,在大量的鼠疫监测工作中会发现,青海省疫源地藏系绵羊鼠疫发生且因此感染到人间鼠疫的情况不断增多。
青藏高原的动物鼠疫流行时间主要从旱獭出蛰之后开始,到7月达到高峰期。
藏系绵羊鼠疫基本上会在旱獭鼠疫出现之后发生,一般最早会在6月份发现,高峰期在11月份。
主要原因在于藏系绵羊有舔食旱獭脏器与遗骸的习惯,再加上感染之后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因此尽管旱獭已入蛰,但是藏系绵羊感染力鼠疫依旧会将其传染至人类,从而会出现一定的流行季节推迟情况。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青海省是中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区地势高寒,畜牧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藏系绵羊是当地重要的畜牧品种之一。
藏系绵羊常常受到鼠疫的威胁,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
我们来了解一下鼠疫是什么。
鼠疫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由鼠类携带并通过跳蚤传播,病原体为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在鼠类中可引起急性感染,而绵羊等动物则会感染到慢性鼠疫。
慢性鼠疫绵羊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食欲减退、病态消瘦、毛色暗淡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群体死亡,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针对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的防治对策,首先要加强对鼠类的防控。
鼠类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加强对鼠类的防控是阻断病源传播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清除鼠害栖息地,保持畜舍清洁卫生,消灭跳蚤等媒介虫,严禁饲养鼠类等。
需要加强对绵羊的养殖管理。
提高绵羊的免疫力,可以减少绵羊感染鼠疫的风险。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绵羊的营养供给,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定期进行绵羊的免疫接种,提高其免疫抗体水平;加强绵羊的防寒保温工作,减少绵羊的体内寄生虫感染,提高绵羊的免疫力等。
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
对于绵羊鼠疫的监测和报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绵羊鼠疫的发病情况;加强对疫点及周边地区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健全的报告制度,鼓励养殖户主动报告疫情,及时控制疫情的扩散等。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也是促进绵羊鼠疫防控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养殖户对绵羊鼠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开展绵羊鼠疫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养殖户的专业技能;制定相关宣传材料,向养殖户普及鼠疫防控知识;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宣传鼠疫的危害以及正确的防控方法等。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对鼠类的防控、加强绵羊的养殖管理、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绵羊鼠疫的发生,保障当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青海省是我国高原地区最大的畜牧业省份之一,其中藏系绵羊是当地的重要畜禽资源。
但是,藏系绵羊也很容易感染鼠疫,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以根状菌胞和沙门氏菌的混合为特征,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流和湖泊中,并通过跳蚤,刺猬,鼠等啮齿类动物感染人和家畜。
人或家畜通过接触跳蚤、啮齿动物等带菌物传播鼠疫菌后,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全身肌肉疼痛等。
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在青海省的藏区,鼠疫的发生率非常高,对人畜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对于青海省藏区的鼠疫防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一、强化鼠疫防疫的教育宣传。
加强鼠疫的防疫知识宣传,让广大畜牧户了解鼠疫的致病原理和发病特点,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鼠疫的传播。
同时,应该宣传未接种过防疫针的畜禽主人要尽快接种防疫针,保护自己和家畜的健康。
二、加强畜禽管理。
实行严格的畜禽养殖管理制度,改建畜禽圈舍、加强饲养管理,多采用环保和卫生规范的养殖方式。
避免畜禽和家禽的交替饲养,及时消灭杂草、垃圾等在畜禽圈舍周围的成堆垃圾、霉烂食物,避免成为啮齿类动物和跳蚤的藏身之地。
通过物理隔离,加强对家畜群的管理和监护。
三、加强密切接触人群的防疫。
合理设置隔离区,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对鼠疫有敏锐度。
如有出现疫情,则要采取快速、果断的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封锁,及时做好感染者的隔离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约定疫区的交通信息,进行交通检查,防止疫情跨越地区传染。
四、加强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疫苗产业化的实现,适时对高风险人群和特殊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加速疫苗研究和开发,提高疫苗的质量和保护力,促进人畜共享防疫资源,防止疫情的迁移和扩散。
总之,青海省藏区的鼠疫防治应该是全方位的,要从宣传教育、畜禽管理、密切接触人群的防疫和疫苗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来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鼠疫的传播,确保人畜安全。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

青海省藏系绵羊鼠疫及其防治对策青海省是中国的西部省份,位于青藏高原上,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
而藏系绵羊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品种之一,其肉质优良、皮毛质量高,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藏系绵羊在饲养过程中经常面临鼠疫的威胁,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探讨鼠疫的防治对策对于青海省的绵羊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鼠疫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鼠疫的基础。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通过跳蚤咬伤传播给动物和人类。
控制鼠类和跳蚤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清除杂草、堆放物品、杂物等措施,减少鼠类的栖息和繁殖地点,以及安装鼠媒虫控制设施,如鼠夹、鼠笼等,对于控制鼠类和跳蚤的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
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是预防鼠疫的重要手段。
保持圈舍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残料,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防止鼠类和跳蚤滋生和传播。
合理安排饲喂和饮水时间,定期对羊群进行检查和消毒,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或疑似患病的羊只,避免鼠疫的传播和扩散。
疫苗接种也是防治鼠疫的重要措施。
早期接种疫苗可以增强绵羊的免疫力,减少鼠疫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养殖户应定期向绵羊接种鼠疫疫苗,并保持一定的免疫间隔,以确保羊群的免疫效果。
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也是鼠疫防治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鼠疫监测制度,定期检测绵羊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报告发现的鼠疫病例,并采取紧急的防控措施。
加强与兽医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共同开展鼠疫防治工作,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掌握鼠疫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针对青海省藏系绵羊饲养过程中的鼠疫问题,应从病因和传播途径入手,采取清除鼠类和跳蚤的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定期检查和清洁圈舍,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羊只;推行疫苗接种,增加绵羊的免疫力;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完善的鼠疫监测制度,定期检测绵羊群体的健康状况,及时报告和防控。
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可以减少鼠疫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青海省绵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鼠疫流行态势及控制对策

青海鼠疫流行态势及控制对策朱锦沁;李超【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年(卷),期】1995(011)006【摘要】青海是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贮存宿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该疫源地自1954年被判定以来,至1993年已发现30个县(市)、镇存在鼠疫疫源,分布于117个乡,疫点达647处。
鼠疫动物病在80年代前流行相当猛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1981年以后鼠疫动物病明显减弱,但仍波及23个县(市)、44个乡。
现将1981—1993年青海鼠疫态势及防治对策阐述如下。
一、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概况在青海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经多年调查,主要贮存宿主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y-malayana)。
在旱獭鼠疫流行猛烈时,有一些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肉目、偶蹄目动物介入并参与流行,用细菌学证实全省共发现13种染疫动物。
除喜马拉雅旱獭作为主要的染疫动物(占96.35%)外,在小家鼠(Mus muscul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狗(Canis familiaris)、赤狐(Vulpes vulpes)、猞猁(Lynx lynx)、艾鼬(Mustela eversmanni)、猫(Felis)、獾(Meles meles)。
【总页数】4页(P51-54)【作者】朱锦沁;李超【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6.8【相关文献】1.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及防治 [J], 吴克梅;王丽;汪元忠2.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鼠疫流行态势及控制对策 [J], 朱锦沁3.1958~1998年青海人间鼠疫流行态势及控制对策 [J], 席亚芳4.1958~1995年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态势及控制对策 [J], 慕有;李海龙5.1954~1996年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态势 [J], 李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鼠疫救治难度大

肺鼠疫救治难度大*导读:在肺鼠疫救治中,病情稳定并不意味着风险减小。
截至8月4日,青海省兴海县的肺鼠疫患者隔离治疗已经持续了9天。
兴海县藏医院目前仍收治8名患者。
现在,8名患者中有1人病危。
青海省传染病医院院长马如存告诉记者。
他在兴海的前线指挥部负责协调一线的医疗救治工作。
病危的患者是第一名死亡患者的妻子,另有两名患者也是死者直系亲属,他们都和第一例死亡病例有过密切接触。
剩下的5人,发病之初症状比较重,但是在入院治疗之后病情开始稳定,体温恢复正常,胸疼有所缓解,咯血也很少出现。
青海鼠疫多因捕猎剥食旱獭引起马如存说,在肺鼠疫救治中,病情稳定并不意味着风险减小。
兴海出现的第三例死亡病例便是在几个小时之内,病情由稳定状态迅速恶化,最终不治身亡。
这个病太凶险。
马如存对肺鼠疫有着清楚的认识。
肺鼠疫是鼠疫临床症状中最严重的病型,毒性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青海并不缺乏与鼠疫斗争的经验,但同时出现如此多的肺鼠疫患者,近年来颇为罕见。
马如存介绍说,往年常见的鼠疫多为腺鼠疫,患者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救治成功率也相对较高;而肺鼠疫的毒性大,会引起全身多器官衰竭,救治难度相当大。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发生之初,当地曾考虑将防治目标定为不能出现死亡,随着对肺鼠疫认识的逐渐加深,现在提出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死亡。
*个性化治疗方案得到认可8月3日深夜,卫生部从北京朝阳医院选派的呼吸科和ICU 专家赶到兴海,同一线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一起讨论治疗方案。
我们形成的一致意见是,要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马如存说。
简短的会议讨论之后,专家们立即进入隔离病区查看病人,再结合临床连夜修订治疗方案。
现在我们确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已经经过了国家和青海省两级专家的补充和完善。
马如存说,治疗方案的主体并未有太大变化,这说明专家们对前期的诊治已经认可。
*四十人增援队伍抵达8月4日凌晨,从西宁市几家大医院抽调的40名医护人员赶到兴海。
此前,兴海县藏医院有几十名医护人员驻守。
青海省鼠疫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分析

青海省鼠疫防治现状与防治对策分析
杨立
【期刊名称】《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7(026)004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起,青海省鼠疫防治工作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基本遏制了人间鼠疫的流行.基本查清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结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地区鼠疫疫情再次活跃,动物鼠疫流行范围和流行强度也逐年扩大和增强,鼠疫对人类的威胁更加严重。
【总页数】1页(P464)
【作者】杨立
【作者单位】810012,西宁,青海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青海省二(口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分析 [J], 常鹏
2.青海省玉树州江西林场小蠹虫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分析 [J], 安进宝
3.青海省海西州鼠疫防治现状与对策 [J], 许乃琪
4.青海省黄南州鼠疫防治现状与对策 [J], 王守瑾
5.青海省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 [J], 王祖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近20年人间鼠疫流行动态分析

1 1 资料来 源 1 9 —2 0 . 9 0 0 9年 来青 海 省人 间鼠疫
病 例 数 据 和 相 关 年 份 鼠疫 监 测 报 告 及 鼠 疫 疫 源 地 调
l 7 l8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Chi e e J ur a f Zoo os s n s o n lo n e
文 章 编 号 :0 2—2 9 2 1 ) 2 1 7 10 6 4( 0 0 1 — 18一O 2
青 海 省近 2 0年人 问 鼠疫 流行 动态 分析
马 英
查报 告 。
Qig i rvn ed rn 9 O 2 0 n a p o ic u igl 9 一 0 9
2 4 主要传染 源与病 型 7 . 3例人 间 鼠疫 中传 染 源
为 喜 马 拉 雅 旱 獭 1 例 ( 4 6 ) 偶 蹄 类 7 例 8 2. 6 ,
12 分 析 对 象 . 间 鼠疫病例 。
2 2 人群 分 布 7 . 3例 人 间 鼠疫病 例 中男性 5 8例
(9 4 ) 女 性 1 7. 5 , 5例 ( 0 5 % ) 发 病 年 龄 范 围 4 2. 5 ;
~
败 血
7 3岁 , 中 儿 童 和 青 少 年 组 ( ~ 1 其 4 9岁 ) 1例 , 2 青
腺 鼠疫
在 玉树 、 海南 、 海北 、 海西 4州 的囊谦 、 玉树 、 曲麻莱 、 称多、 多、 海、 治 兴 同德 、 天峻 、 连 、 兰 1 祁 乌 O县 。病 例数 分别 为玉 树 5 2例 、 南 1 海 3例 、 西 5例 、 海 海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鼠疫难题
7月30日24时,青海省兴海县电力公司的一组工人搭着车往当地藏医院方向急驶。
这个深夜的任务看似寻常一移动几条电缆帮医院拉几盏灯。
出发前工人们已听说当地有鼠疫,类似的零星报告每年总有几起,谁也不放在心上。
然而医院旁的黄色警戒线,6个临时搭建的蓝色帐篷,零星的物资与迤逦现身的武警,处处都显示这次的任务或许和以往都不同。
当晚位于西宁市的青海省传染病医院也没有闲着。
收到省卫生厅通知的3名医师晚21时匆匆起程,目的地同样是兴海县藏医院。
次日中午,院长马如存以及后勤主任带着大量药品及防护衣前往。
与电力工人相比,他们更清楚这样紧急的调动意味着什么。
8月1日,中国卫生部发布通告,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发现疑似鼠疫案件,经实验室48小时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为肺鼠疫,首例病人死亡,12人确诊。
一场分秒必争的救援在这个一万多人的小镇展开。
“鼠疫”,这个时松时紧却依旧令人畏惧的绳结,在中国内陆防
疫历史上又收紧了一次。
村医自行求诊的后果
一只觅食了草原上带有鼠疫菌而死亡的旱獭(当地人称“哈拉”,俗名土拔鼠)的狗,不久便染上鼠疫死去。
灾祸的传递未就此中止。
事发青海省兴海县子科滩镇黄清村。
一名32岁的男性牧民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将狗埋掉,狗身上带鼠疫菌的跳蚤咬了他。
他开始发烧,3天后重度呼吸困难,被送入藏医院急救后不治身亡。
这名官方至今不透露其姓名的牧民,是本次人间鼠疫的起点。
为他治丧的亲人还来不及凭吊,便一个接一个病倒了。
接下来发病的是和他接触过的亲友及为他开药的村医。
众人症状相同――发热、疼痛、咳血痰,负责治疗的藏医院确认是鼠疫类疾病。
相关程序随即启动,县政府报州政府,州政府报省政府,省、州、县三级鼠疫应急指挥部于7月30日在州政府所在地共和县成立,离兴海县大约100公里远。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海南州副州长董富奎先后带领各地专家团队前往指挥部,在兴海县划出一个方圆3500平方公里的警戒区,封锁县城和部分集镇,只进不出。
这是青海省第一次启用自2003年SARS发生后修订的《青海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兴海县大多数居民以放牧为生,地广人稀,无形阻止了
疫情的扩散,却也提升了寻访12位肺鼠疫病人密切接触者的难度。
另外,受感染的村医,染病后因害怕兴海县无力救治,赶在封城前自行乘车前往共和县人民医院。
国家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表示,这让原本一个县的防疫工作变成了两个县。
共和县人民医院随后被隔离,与村医同车的乘客也成为隔离对象。
兴海县城内外以不同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治疗鼠疫患者的藏医院周围画出大隔离圈,院内又分医护区和更核心的患者区。
为保证供电顺畅,电力公司工人此时第二次回到藏医院安装备用电源。
这次的工作,有一部分是穿着隔离衣进行。
一电力工人表示,记忆中那天特别闷,了解鼠疫的严重性后心里开始害怕了,脱下隔离衣时,里面衣服全可以拧出水来。
县城外,建立了防止鼠疫蔓延的三道封锁线。
第一道是疫区通往外界的17个固定检疫站;第二道防线是子科滩镇方圆100公里外设置的6个流动检疫站,拥有通行证的车辆进出都得消毒;第三道防线则动员了1000多名沿线外的群众开展群防。
8月3日,已有3人死亡,其余9名患者均为首位死者的家属。
尽管负责消毒的青海省疾控中心专家李溥仁指示,消毒只需针对藏医院、患者居住地、密切接触者隔离点,以及可疑自毙动物的尸体点,但居民早已自发地为自己打算。
84消毒液和口罩早在封锁刚开始便被抢购一空。
8月8日20时许,9例患者继续在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在没有新疫情同时隔离人血清化验结果均正常的情况下,青海省政府批准兴海县鼠疫疫区解除封锁。
据了解,就肺鼠疫而言,直接接触者和间接接触者在隔离观察并进行预防性服药9天,没有新发现确诊以及疑似病例、床检诊无相关症状、实验室检查阴性后,就可以宣布疫情解除。
解除封锁后的兴海县一切“正常多了”,20岁念青海大学医学院的兴海县人噶玛仁青(音)在电话里说。
封锁的那几天街道上特别萧条,商店关门,大半的人都戴着口罩,他自己则整整一周没有出门,“家里每两天用消毒水洗一次”。
他的一位小妹妹说,现在许多商店仍有浓重的消毒水味。
接下来的一个半月,卫生防疫部门将在疫区范围大约120平方公里内展开灭獭灭蚤的工作,重点包含此次疫情起源的旱獭及牧狗死亡地点,目的是将旱獭密度降到每10公顷0.5只。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王虎称,虽然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居民生存的环境没有改变,鼠疫传播的机会仍然存在。
鼠疫为何反复无常
根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鼠疫为法定甲级传染病,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性鼠疫,其中以腺鼠疫最为常见,肺鼠疫毒性最强,并能通过飞沫传染。
自2001年以来,青海已三次暴发鼠疫疫情。
前两次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发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区。
不少当地居民表示,几乎每年都听到疑似鼠疫症状的消息,早已“见怪不怪”。
青藏地区的疫源以带鼠疫菌的喜马拉雅旱獭为主,保护性灭獭的行动一直在进行,然而如同《青海省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中所指出,建国以来,除1972、1984、1999、2000、2002年5个年份外,其他各年份青海省都有人间鼠疫发生。
近40年来,青海和云南两省一直是鼠疫发病最多的省。
针对青海为鼠疫的高发地问题,梁万年曾解释,青海牧区全部属于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大、侦测困难,从旱獭、藏黄狗、藏系绵羊到牦牛等19种动物皆可成为鼠疫杆菌宿主,这种独特的现象在世界罕见。
此外,旱獭皮毛值钱,猎手或意外捡获死亡旱獭的牧民在剥皮食肉时亦易受感染。
青海省政府已在2008年通告全面禁止猎捕销售旱獭。
兴海县一电力公司员工表示,今年充足的雨水与肥美的草原或许给予旱獭良好的繁殖环境。
在过去,他去草原拉电只会看到一两只,今年则每次都能看到五六只旱獭。
“由于‘鼠间鼠疫’无法灭绝(由老鼠传染给老鼠),老鼠也不可能灭完,鼠疫不可避免一定会再次发生。
”北京
市鼠疫防控专家、佑安医院吴昊主任说。
中国对于鼠疫的研究,在过去60年中亦有极大的成长。
资料显示,1890到1949年,中国因鼠疫死亡的人数达到118万人。
当时,究竟哪些动物在自然界能保存鼠疫菌尚未确认,系统性的鼠疫监测工作在70年代鼠疫疫源地探测完成后才正式展开。
根据目前的《全国鼠疫监测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是全国鼠疫监测中心,每年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多个县开展鼠疫监测,设立约1200个监测点,针对疫源动物的生长环境、密度、血清作长期监管。
2007年,卫生部颁发修订后的《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比照遵行,其中鼠疫疫情分为四级。
本次兴海县肺鼠病疫情13人确诊,依照预案,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为重大鼠疫疫情,由省级政府协同卫生局组织防治工作。
在鼠疫的攻防中,中国并不孤单。
鼠疫是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全球有58个国家存在疫源地。
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发言人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针对此次青海疫情,中国政府和世卫一直保持沟通,如有需要世卫随时能够派遣专家协助,但以不干涉中国政府优先处理疫情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