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稻覆膜播种机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水稻覆膜栽培机械化工艺分析与研究

水稻覆膜栽培机械化工艺分析与研究

作 者简介 : 于潇泽(9 4 ) 男, 18一 , 硕士 , 从事农 业机械 系统理 论
与设 计研 究 工作 。
轴被动覆膜机构 、 半定心被动覆膜机构和无定心随动 覆 膜机 构 。其共 同特点 是 , 膜在 铺放 过程 中受到 拉 塑 伸, 这在农 田铺膜 中可以提高塑膜的利用率 。 以保证
人力牵引式覆膜机结构简单 。 成本低廉 , 使用方 便, 但人工实施覆膜作业劳动强度高 、 效率低。 人在泥 水 中留下的“ 脚窝” 会造成膜 的“ 局部悬空”膜下局部 ( 汪水 , 没能与泥接触 , 随着水分的蒸发和人渗形成局 部悬空) 。随着 田间水分的逐渐消耗 ( 蒸发 、 蒸腾和渗 漏 )加上光照作用 , , 膜的“ 部悬空” 局 部分会 首先干 燥、 形成较大 的局部张力而破裂 。 影响其节水和控草 作用 的充 分 发挥 。
2 1 年第 6 01 期
于潇泽等: 水稻覆膜栽培机械化工艺分析与研究
7 7
膜料具有足够的抗拉伸 、 抗刺穿 、 抗胀破强度。 种覆 3
膜机构的结构及特点如表 2 所示 。
表 2 覆膜机机构
Ta l S r ai c i e n

, f/
『 b
// 薯 / ) 蓦
3 4
。 材
_ 、

_\ _



较高断 复,膜 杂不 和 ,易 乱 造产 价生
7 8
农业科 技 与装 备 22 机械 动 力牵 引覆膜 机 .
21 年 6月 01
2 水稻覆膜机种 类
覆膜机都是采用牵引作业。按照牵引动力不同 , 覆膜机器可分为人力牵引覆膜机 和机械动力牵 引覆
p r fg e n a d o g n c r e p o u t n T i p p r a ay e h u r n e eo me t i i e f m - o e e u t ain a l a h ato r e n r a i c r d c o . h s a e n l z st e c r td v l p n n r l c v rd c l v t swel s t e i i e c i i o c a i g mae a su e n t i p c s ,a d t e t p s a d c aa t r t so e c a ig ma h n s e ie ,t e a t o x mi e e d — o t t r l s d i h s r e s n y e n h r c e si t o t c i e .B sd s h u h re a n st e n i o h i c f h n h v lp n n fme h n z d rc l c v r d c l v to c n q e eo me t r d o c a ie e f m- o e e u t ai n t h i u . t e i i i e Ke r s a rc l r lme h n z t n;r e;c ai g ma h n s y wo d : g i u t a c a i i u ao i c o t c i e ;me h n z t n;tc n q e n c a ia i o e h iu

铺膜播种机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调整、维护

铺膜播种机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调整、维护

一、2BMJ系列精量铺膜播种机是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中心研制的精量铺膜播种机,主要用于棉花的铺管铺膜精量播种作业,也可用于玉米、甜菜、油葵等作物的精量播种作业。

与40KW(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三点后悬挂,一次可完成畦面整形、铺管、开膜沟、铺膜、膜上打孔精量穴播、膜孔覆土及种行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

2BMJ系列精量铺膜播种机主要包括3膜12行、2 膜12 行、2膜16行、3膜18行等不同配置的机具。

二、机具机构:传动轴、牵引拉杆、镇压辊、铺膜框架、开沟圆片、铺管机构、四杆机构、吸气管一、挡土板、展膜辊、压膜轮、膜边覆土圆片、点种器牵引梁、膜上覆土圆片、镇压轮、覆土花篮框架、覆土花篮、点种器、种箱、气吸管二、膜卷、滴灌管卷、风机、大梁总成、划行器工作原理:随着机组的前进,灭印器将拖拉机的轮胎印痕填平,整形镇压辊将待铺膜畦面压实,随后开沟圆盘开出膜沟。

机具行进时,地膜在导膜杆及展膜辊的作用下平铺于地面,压膜轮将地膜两侧压入膜沟中,同时也将地膜展平,膜边覆土圆盘及时覆土将地膜膜边压牢。

由拖拉机牵引机械式式穴播器在膜上滚动,取种盘随穴播器一起转动。

排种盘上的空穴刚好容纳一粒种子。

种子随取种盘旋转至刷种器部位,由刷种器刮去多余的种子;当排种盘快转到排种位置时,种子刮种板和自重的双重作用下,落入分种器;随着穴播器的转动,分种器中的种子进入鸭嘴种勺;通过穴播器与地面的接触压力打开动嘴,形成孔穴并将种子投入孔穴内。

膜上覆土圆片及时将土送入覆土滚筒内,覆土滚筒在膜上滚动时,覆土滚筒内的导流板将土送到膜面上的种孔上,接着,镇压轮对种行进行镇压。

至此,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三、机具的使用(一)调试应注意问题(1)首先观察机架前后是否与地面平行,并保证拖拉机与播种机中心对正。

(2)点种器、覆土花蓝漏土带及镇压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3)确定垄面宽度:以工作单组中心为基准调整开沟圆片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所需垄面的宽度。

(4)检查地膜是否在工作单组中心,保证膜卷有5mm的轴向窜动量。

探讨水稻覆膜播种机结构设计

探讨水稻覆膜播种机结构设计

探讨水稻覆膜播种机结构设计本播种机覆膜部分如图1,工作部件包括开沟器、挂膜架、压膜轮、覆土器四个部分。

覆膜机是一种有多种工作部件及完成多项作业环节的复式作业机具,它可以同时完成原垄整形、开压膜内、腹膜和覆土等项工作。

1-整地轮 2-开沟器 3-挂膜轮 4-压膜轮 5-覆土圆盘图1 整地覆膜机构结构图工作时,由东方红-75或802为动力,首先由镇压轮完成镇压作业项目,然后由覆膜机的整开开沟器开出压膜沟。

挂膜架上的膜卷展开将塑料薄膜铺在垄上,左右压膜轮把膜边压入沟内,同时使薄膜横向拉紧并贴实垄凸出面,后部的两侧覆土器起土将薄膜两侧边压牢,防止透气或被大风刮起。

本机中膜上覆土机构主要是由螺旋式输送器和取土圆铲两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1。

在膜上覆土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在给膜两边培土,播种器播种之后,由于地膜幅宽(1400mm)较大,加之膜上有播种时留下的孔,这样春天风大的天气很容易造成所铺膜被风吹起,如果一小段被风吹起,会连带其他部分一点一点被吹起。

这样就严重破坏了之前所铺的膜,起不到保温作用。

(2)在播种时,鸭嘴伸进土里之后,由于拔出时有膜挡着,再加上土质湿润程度的关系,导致播种后的种孔没有被控附近的土覆盖。

螺旋式覆土机构孔为横向间距为300,设计成与行距相等的间距。

这样,在圆桶滚过的地方,孔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有土覆盖,其余桶外壁与地面接触的地方会被圆桶挤压,将孔覆盖,起到覆盖作用。

(3)采用螺旋式输送器可使输送土按照预定的轨道达到预定的位置。

由于膜幅较宽,送土距离较大,双向送土。

2.滚筒式穴播器的工作过程与一般构造2.1工作过程水稻覆膜直接播种机的工作过程包括镇压、开沟、覆膜、播种、覆土五个步骤。

因此,要求此机器由相辅相成的工作部件及辅助机构来完成这些步骤。

通常滚筒式穴播器的工作过程是:工作时种子先进入取种勺,当滚筒沿覆膜垄面滚动到有种的取种勺相对应的鸭嘴式打孔器接触地面时,种子落入其内,同时鸭嘴打孔器压出播种孔,鸭嘴活动舌接触地面时被压开,进行鸭嘴的种子孔内,然后由盖土器起土覆盖种穴。

旱作水稻滴灌铺膜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

旱作水稻滴灌铺膜播种机关键部件设计

主要 由开 沟器 固定架 、 滑 刀式 开沟 器组合 、 滴 灌
带引 导环 等组成 。滑刀式 开 沟器组 合包 括滑 刀式 开 沟器 和滴灌 带 引导 轮 , 滴 灌 带 引 导轮 安 装 在 滑 刀式

6 6 ・
现 代 化农 业
2 0 1 7年 第 6期 ( 总第 4 5 5期 )
的土 送人 覆 土滚筒 , 覆 土 滚筒 通 过 内部 导 流 叶 片将 细碎 土壤 送 到种行 , 进 行覆 盖 。
图2 平 行 四 杆 机 构 单 组 框 架 组 合 结 构 示 惹 图
2 关 键 部 件 设计
2 . 1 悬挂 梁 架设 计
1 . 四杆 机 构 固定 卡 2 . 前 固 定 托 架 3 . 前 连 接 销 4 .
宽度 按 地 膜 宽 度 确 定 ; 边梁采用 6 0 am× 4 r 0 mm ×
4 mm 矩 形管 , 立式 布置 。该 种布 置 方式 机 架上 下 抗
弯性好 , 在宽度 方 向 占用 面 积少 。因平 土框 安 装 座 均焊接 在前 梁上 , 平 土框工 作 中受力 由前 梁承 载 , 前 梁受力 明显 。经 受力 分析 , 前 梁选 用 5 0 mm×5 0 am r ×4 mm 矩 形 管 制 造 , 后 梁选 用 5 0 am × 5 r 0 mm ×
四杆 机 构 拉 杆 焊 合
8 . 边梁 9 . 前 横 梁
5 . 后 连 接 销 6 . 后 托 架 7 . 后 横 梁
悬 挂 梁架是 铺 膜播 种机 的 主要基 础联 接件 。播
种 机单 组 框架 通过 四连 杆 与 它 连 接 , 并 且 又 是 通过
旱作 水 稻 播种 机 框 架 , 其 上 面集 成 平 土整 形 装 置, 滴 灌 开沟 器 、 铺 膜装 置 、 穴播器 、 覆 土装置 等众 多 部件 , 然后 通过 四连 杆 机 构 与悬 挂 梁 架 相 连 。框 架

水稻覆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水稻覆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水稻覆膜播种机设计与试验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覆膜播种技术是一种节水节肥、提高产量的新型种植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水稻覆膜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成为当前农业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水稻覆膜播种机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试验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水稻覆膜播种机的设计原理水稻覆膜播种机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水稻种子和覆膜材料一起播种到田地中的作业机械。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种子播放原理:水稻覆膜播种机通过精确的排种系统,将预先加工好的水稻种子按照一定的间距和深度播放到田地中,从而保证了种植的密度和质量。

2. 覆膜系统原理:水稻覆膜播种机通过覆膜装置将塑料覆膜按照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铺设到田地中,覆盖种子,在保温保湿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杂草的生长,提高了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3. 行走系统原理:水稻覆膜播种机采用轮式行走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导航、定位和行走功能,以保证播种和覆膜的精准性和效率。

水稻覆膜播种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排种系统、覆膜系统、行走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

其结构特点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4. 控制系统:水稻覆膜播种机的控制系统采用PLC全自动控制,能够对播种、覆膜、行走等功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作业。

为了验证水稻覆膜播种机的播种效果和作业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田间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播种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水稻覆膜播种机通过排种系统、覆膜系统、行走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的组合,能够实现水稻播种和覆膜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具有较高的播种精度和作业效率,为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水稻覆膜播种机在大面积的应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经济成本的考量,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优化改进,降低成本,提高适应性和稳定性。

希望通过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不断努力,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稻育苗覆土机构的设计

水稻育苗覆土机构的设计

1 育苗覆土机 总体 方案的确定
水稻育苗播种覆土设备主要有两种形式 : 一是针 对盘育秧设计 的, 以工厂化育苗设备为主。其特点是 设备造价高 、 不能移动作业 , 工作宽度 0 8 不能适 . 2 m, 合双 膜 分散 育苗 的实际 情况 。 是 在大 棚 内及露 地盘 二 育苗 的设备 。 其特点是造价低 、 轻便灵活, 最大作业宽 度 1 2m. . 在双膜苗床育秧 时只能横向作业 , 1 且移动 到下一个位置播种 时 , 不是漏播就是重播 , 技术不好 掌握 , 作业效率低 。 此设备 的覆土机构是固定拨齿式 , 对土壤 的流散性要求较高 。当土壤 的粘湿度较大时 , 两齿之间的充土空间易被粘湿土壤填满 , 产生堵塞或
的数值。 在初次试验时, 栅条采用 图 2 所示 的设计 , 其 金属断面结构为梯形 ,弯曲变形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 但质量 比较大 , 不方便 田间转移 , 且材料成本较高。
图 3 “ 形栅条覆土机构断面图 7”
Fi u e 3 S ci n l iw fs i c v r m a h n f“ ”g g r e t a e o l o e c i eo 7 o v o —d
(~ 2 3mm) 断 回缩 时 被 刮 掉 , B点 时 , 、 土行 不 至 排 刮
2 伸 缩齿式 覆土机构 的设计
确定整体布局后 , 伸缩式拨齿结构的设计成 了关
收稿 日期 :0 0 0 — 7 2 1— 3 0
程结束。 22 栅条 的设 计 .
在满足工作原理要求的条件下 , 栅条结构设计的 关键是在跨度 1 . m的情况下 ,采用什么结构形式 。 8
使 排 土量 不够 , 而失 去 拨齿 覆土 能力 。 从
图 1 伸 缩齿 式 覆 土 机 构 工 作 原 理 图

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在田地中快速、准确地播种种子。

在设计和分析播种机的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机械结构、播种方式、作业效率、设计可靠性以及使用方便性。

首先,播种机的机械结构是设计的核心。

一般而言,播种机由播种箱、输送装置、种子开放装置、深埋装置以及覆土装置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播种箱用于存放种子,而输送装置则负责将种子送到种子开放装置。

种子开放装置的设计要注意种子的准确投放,以确保种子在播种过程中均匀、稳定地分布。

深埋装置的设计要保证种子的适当埋藏深度,以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而覆土装置则负责将地表土壤覆盖种子,保护它们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其次,播种机的播种方式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常见的播种方式有单行播种和多行播种两种。

单行播种适用于作物间距较大的情况,而多行播种则适用于作物间距较小的情况。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种植作物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以确保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作业效率是农机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播种机的作业效率,可以考虑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使机器能够实现自动导航和自动播种。

另外,可以通过增加播种机的工作宽度和提高每分钟播种的种子数量来提高作业效率。

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机器的稳定性和平稳性,以减少机械故障和能源消耗。

设计可靠性是确保播种机能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强度、耐磨损和抗腐蚀的材料,以增加机器的寿命和稳定性。

另外,还需进行适当的结构分析和优化,以确保机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或失效。

最后,使用方便性是考虑到运营人员的需求。

为了使播种机易于使用和维护,设计时需要尽量简化机械结构和操作控制系统。

同时,还可以考虑加入报警装置和故障排查功能,以帮助运营人员快速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播种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需要考虑机械结构、播种方式、作业效率、设计可靠性和使用方便性等多个因素。

合理的设计和分析将使播种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种植效益。

水稻纸膜覆盖插秧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水稻纸膜覆盖插秧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水稻纸膜覆盖插秧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研究生:闫涛指导教师:任文涛教授专业名称: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方向:农业机械生产系统分析与设计所在学院:工程学院2013年6月DISSERTATION FOR MASTER’S DEGREEImproved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Rice Paper Mulch TransplanterCandidate:Yan TaoSupervisor:Prof.Dr. Ren WentaoSpeciality: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EngineeringResearch Field:Design and Analysis on Agriculture Mechanical Production SystemCollege: Colleg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June,2013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并取得的工作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沈阳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沈阳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同意沈阳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中文目录II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1)Abstract (3)第一章绪论 (4)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 水稻插秧种植机械化国内外现状 (5)1.2.1 国内外水稻插秧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 (5)1.2.2 水稻育插机械研究状况 (6)1.3 纸膜覆盖插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7)1.3.1 纸膜覆盖技术国内外研究 (7)1.3.2 纸膜覆盖装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9)1.4 本文研究内容 (10)1.5 技术路线 (10)1.6 本章小结 (10)第二章纸膜铺放机构总体改进设计及工作原理 (12)2.1 纸膜铺放机构改进依据及总体改进设计 (12)2.1.1 铺放机构总体改进设计 (12)2.1.2 铺放机构总体改进依据 (15)2.2 铺放机构设计特点与工作过程 (17)2.2.1 铺放机构设计特点 (17)2.2.2 铺放机构工作过程 (18)2.3本章小结 (19)第三章主要零部件改进设计 (20)3.1 支撑系统改进设计 (20)3.1.1 辊轮支撑臂改进设计 (20)3.1.2 纸膜挂载机构改进设计 (24)3.1.3 辊轮轴承使用特点与选择 (24)3.2 承膜板改进设计研究 (25)3.2.1 承膜板改进设计 (25)3.2.2 承膜板壅泥试验研究 (26)3.3 主要改进部件分析 (28)3.3.1 辊轮支撑臂仿真分析 (28)3.3.2 纸膜挂载机构振动分析 (30)I中文目录II 3.4本章小结 (31)第四章水稻纸膜覆盖插秧机田间试验研究 (32)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33)4.2 纸膜破损率与纸膜贴合率对比试验研究 (33)4.2.1 试验方案 (33)4.2.2 样机前进速度对纸膜破损率与贴合率影响对比研究 (34)4.2.3 压膜辊垂直载荷对纸膜破损率与贴合率影响对比研究 (38)4.3 纸膜滑移率试验研究 (42)4.3.1 试验方案 (42)4.3.2 试验结果分析 (43)4.4 插秧质量对比试验研究 (45)4.5 试验结果分析 (45)4.6 本章小结 (46)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48)参考文献 (49)致谢 (55)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56)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ontentsAstract (1)English Astract (1)Chapter 1 Introduction (4)1.1 The backgrou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5)1.2 Rice planting mechanization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5)1.2.1 Planting mechanization developmengt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5)1.2.2 Rice inserted machinery research status (6)1.3 Status of mulch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7)1.3.1 Status of rice paper-mulching (7)1.3.2 The equipment of rice paper-mulching status (9)1.4 Research contents (10)1.5 Technical route (10)1.6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10)Chapter 2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totality design (12)2.1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totality design and working principle (12)2.1.1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totality design (12)2.1.2 The reason of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totality design (15)2.2 The piont of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design and work process (17)2.2.1 The piont of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design (17)2.2.2 Work process of paper film laying mechanism (18)2.3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10)Chapter 3 Improving design of main parts (20)3.1 Improving design of support system (20)3.1.1 Improving design of roller support arm (20)3.1.2 Improving design of paper film mounting mechanism (24)3.1.3 Roller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election (24)3.2 Improving design of the film board (25)3.2.1 Improving design of the film board (25)3.2.2 Experimental study of mud jamming (26)3.3 The analysis of main parts (28)3.3.1 Simulation analysis of roller support arm (28)3.3.2 Vibration analysis of film mounting mechanism (30)III英文目录3.42.3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31)Chapter 4 Field test of the rice paper-mulching transplanter (32)4.1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33)4.2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aper membrane breakage rate and paper film rate (33)4.2.1 Test methods (33)4.2.2 Comparative study of speed for the paper breakage and paper film rate (34)4.2.3 Comparative study of loading for the paper breakage and paper film rate (38)4.3 Experimental study on paper film slip rate (42)4.3.1 Test methods (42)4.3.2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43)4.4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planter rice quality (45)4.5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45)4.6 Summary of this chapter (46)Chapter5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48)References (50)Acknowledgement (55)Publication during master study (56)IV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地膜覆盖技术的优点显而易见,对农作物增产起很大作用,但随着普通单体聚乙烯塑料膜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其不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带来了一系列包括对环境污染等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水稻覆膜播种机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6-04T09:48:37.44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作者:迟秀丽
[导读] 水稻覆膜播种技术是指水稻种植不在采取传统的旱育稀植技术而直接将水稻播种在覆膜的旱田上,覆膜后的旱田可以达到大棚育秧的相同效果而省去了插秧过程。

本设计重点解决了水稻旱直播的膜上播种问题,在前期的加工实验基础上对该水稻覆膜播种机滚筒式精密穴播排种器的结构原理和合作过程,及其原理、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

该型排种器具有简单的结构与良好的播种质量,相对于目前所普遍采用的立式圆盘排种器比较,具有工作阻力小、不伤
1.水稻覆膜播种机总体设计
本播种机覆膜部分如图1,工作部件包括开沟器、挂膜架、压膜轮、覆土器四个部分。

覆膜机是一种有多种工作部件及完成多项作业环节的复式作业机具,它可以同时完成原垄整形、开压膜内、腹膜和覆土等项工作。

1-整地轮 2-开沟器 3-挂膜轮 4-压膜轮 5-覆土圆盘
图1 整地覆膜机构结构图
工作时,由东方红-75或802为动力,首先由镇压轮完成镇压作业项目,然后由覆膜机的整开开沟器开出压膜沟。

挂膜架上的膜卷展开
将塑料薄膜铺在垄上,左右压膜轮把膜边压入沟内,同时使薄膜横向拉紧并贴实垄凸出面,后部的两侧覆土器起土将薄膜两侧边压牢,防
止透气或被大风刮起。

本机中膜上覆土机构主要是由螺旋式输送器和取土圆铲两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1。

在膜上覆土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在给膜两边培土,播种器播种之后,由于地膜幅宽(1400mm)较大,加之膜上有播种时留下的孔,这样春天风大的天气很容易造成所铺膜被风吹起,如果一小段被风吹起,会连带其他部分一点一点被吹起。

这样就严重破坏了之前所铺的膜,起不到保温作用。

(2)在播种时,鸭嘴伸进土里之后,由于拔出时有膜挡着,再加上土质湿润程度的关系,导致播种后的种孔没有被控附近的土覆盖。

螺旋式覆土机构孔为横向间距为300,设计成与行距相等的间距。

这样,在圆桶滚过的地方,孔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有土覆盖,其余桶外壁与地面接触的地方会被圆桶挤压,将孔覆盖,起到覆盖作用。

(3)采用螺旋式输送器可使输送土按照预定的轨道达到预定的位置。

由于膜幅较宽,送土距离较大,双向送土。

2.滚筒式穴播器的工作过程与一般构造
2.1工作过程
水稻覆膜直接播种机的工作过程包括镇压、开沟、覆膜、播种、覆土五个步骤。

因此,要求此机器由相辅相成的工作部件及辅助机构
来完成这些步骤。

通常滚筒式穴播器的工作过程是:工作时种子先进入取种勺,当滚筒沿覆膜垄面滚动到有种的取种勺相对应的鸭嘴式打孔器接触地面时,种子落入其内,同时鸭嘴打孔器压出播种孔,鸭嘴活动舌接触地面时被压开,进行鸭嘴的种子孔内,然后由盖土器起土覆盖种穴。


子由种勺进入鸭嘴之前,在筒内要有充种(Ⅰ)、清种(Ⅱ)和落种(Ⅲ)三个过程。

在滚筒转动时,筒内种子形成一斜向种区,当种勺进入种区时,种子由两侧进种口进入种勺。

当种勺转到清种区时,多余的种子重新流回到种子区。

当种勺转到落种区时,种勺内的种子种勺脊槽
滚入鸭嘴。

待鸭嘴活动舌打开后落入播种孔。

滚筒上装置鸭嘴打孔器和种勺的数目视株距而定,本设计采用十三对打孔器,种勺式取种器
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形式,现在已经有多种形式的取种器应用在穴播器上。

图2 滚筒式穴播器
2.2滚筒式穴播器一般构造
一般情况下,滚筒式穴播器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滚筒一般每行都有一个滚筒,其内装有种子做种子箱用。

滚筒由两个圆盘和一条连接条板制成,在条板上均匀开孔。

要求滚筒壁要光滑,防止将塑料薄膜压破,条板和两圆盘紧密连接,防止筒内种子漏出。

(2)排种器一般由取种勺和播种鸭嘴组成,播种鸭嘴由鸭嘴活动舌,鸭嘴固定舌和压簧三部分组成。

要求每次取种数在8-10粒为宜;鸭嘴活动舌与鸭嘴固定舌在接触点处允许有不超过3-4mm的偏差,且压簧弹力适合以保证能够均匀排出种子,且在鸭嘴闭合时两鸭嘴
之间不夹土。

3.播种鸭嘴
播种鸭嘴由固定鸭嘴与活动鸭嘴两部分组成,固定鸭嘴与取种勺用铆钉固定在种子箱条板上,活动鸭嘴上装有外径8mm、内径5mm、长25mm的圆管,装配时使用直径5mm、长45mm的螺丝与固定鸭嘴连接,活动鸭嘴与种子箱之间装一螺旋塔簧,工作时与地面不接触的鸭嘴弹簧被压缩活动鸭嘴打开从面使种子播入土中,完成一个播种过程。

理论上鸭嘴间距为10mm,则水稻株距为10mm,将鸭嘴和取种勺用铆钉笃定在条板两侧,使条板上的圆孔位于鸭嘴和取种勺中间而使三个部件连通。

用M12×175mm螺丝和直径18mm×155mm圆管将两圆盘固定,把条板用铆钉固定在两轮上,用长35mm的M5的螺丝将活动鸭嘴和固定鸭嘴连接,同时把塔簧安装于条板和活动鸭嘴之间,使两鸭嘴入土处呈闭合状态。

安装上轴和轴套。

当播种机停止工作必须使打穴鸭嘴离开地面,以免将薄铁板制成的鸭嘴压坏。

不使用时需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库房内,排种器避免淋雨或潮湿,否则部件生锈会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弹性不足的塔形压簧,使播种效果保持最佳状态。

4.结语
在文中,我们对水稻覆膜播种技术和水稻覆膜播种机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希望本研究能为提高农业效益,为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多做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