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3)学会用地图和图表展示两极地区的相关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2)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学会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3)运用地图、照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提高环保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3)增强学生对我国极地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3)学会用地图和图表展示两极地区的相关信息。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2)准备地图、照片等教学素材;(3)设计教学活动和提问。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2)提问:你们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3)讨论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4. 案例分析:(1)展示我国在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科研基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极地事业;(2)分析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4)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感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2)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1)在两极地区如何辨别方向。
2)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多媒体课件;冰块、透明烧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对比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思考:(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冰洋;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南极洲。
)这就是它们最大的区别,为气候打下铺垫。
过渡到位置:两极地区的位置在哪里?一般位置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示?思考:我们这个同学坐在哪里?一般我们怎么表达。
(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6、现在我们来讨论两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四人一组讨论)师:强调两极地区位置的共同点:<跨纬度最高,经度最广,海陆位置>生:问组学生:(同时参与进来)问题设置:(对比讨论)(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最北、最南、纬度最高)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冰洋和南极洲的位置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不会的内容找出来,确定答案。
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两极地区位置与范围的理解。
(2)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南极洲被哪三大洋环绕?南极洲与哪三大洲隔海相望?(亚洲、欧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3)北冰洋跨经度多少度?南极洲跨经度多少度?(都是360 度)7、过渡(北极图):为了帮助记忆理解,一起来做练习!找出图中的大洋和大洲。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二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1)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过程与方法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小结或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1分钟)一、复习提问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新课推进三、自学自测(12分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8-61页,时间4分钟。
之后完成高效课堂的33页预习导学部分,时间4分钟。
完成之后我们请几位与大家分享他的自学成果,要求同学说出答案是如何找到的,或者看图怎样分析出来的,不要求直接念答案。
主要说明自学的过程。
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地图或地理图册上的地图。
四、讨论答疑(15分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高效课堂合作研讨部分:第一二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一第1题,三四组第2题,五六组第3题,时间5分钟。
答疑时用幻灯片引导、提示。
教授新课:㈠范围、位置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
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案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案主备人:二次备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北极和南极地区所包含的范围位置特点,并能在图上标出。
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
2、利用地图及相关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读两极地区图培养辨别方向的方法3、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加强两极地区的环境意识。
【预习重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预习难点】:加强两极地区的环境教育;南极地区的气候严寒的原因【预习任务】:【任务一】学习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1、看世界地形图说说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地球的最端,纬度最的大洋。
北冰洋几乎被、和包围。
2、北极地区指的区域,包括洋,和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读图2-29并标出3、说说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位于地球的最端,纬度最的大陆。
4、南极地区包括以及和,还包括,和一部分。
在图2-31标出。
5、读图2-32说出南极洲最高峰是。
6、探究:如果一架飞机从南美洲南端出发飞往澳大利亚西海岸你认为样怎样的路线飞行距离较近?【任务二】学习两大地区的气候特点1、阅读P60材料说说南极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等气候特点。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雪的形式储存在。
2、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冷的多?3、探究:①有人说南极大陆是白色荒漠,也是世界风极你认为对吗?②为什么南极洲既是世界唯一没有树木的大陆,又是世界河流最少的大陆?③南极洲降雪很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4、阅读“海上浮冰”思考海上冰山是怎样形成的?海上冰山会使周围的海水的温度发生什么的变化?为什么冰山会对海上航运构成较大的威胁?5、阅读“南极冰盖”思考你知道南极大陆的自然环境如何?6、海平面上升将产生什么后果?【任务三】学习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阅读P58北冰洋思考北极地区蕴藏着那些自然资源?阅读P60南极洲思考南极地区蕴藏着那些自然资源?阅读P62两极地区的动物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那些动物?极地地区动物一般都有什么特点?。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极和南极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北极和南极的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极和南极。
2. 讲解北极和南极的位置:介绍北极和南极的地理位置,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
3. 介绍气候特点:讲解北极和南极的气候特点,如极端寒冷、长期黑暗等。
4. 探讨自然资源:介绍北极和南极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5. 总结本节:强调北极和南极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
教案章节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生物等。
教学内容: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貌类型、生物资源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北极地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气候特点: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季节性等。
3. 介绍地貌类型:讲解北极地区的地貌类型,如冰川、苔原、海洋等。
4. 探讨生物资源:介绍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如北极熊、海豹、鲸鱼等。
5. 总结本节:强调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生物等。
教学内容:介绍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貌类型、生物资源等。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南极地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气候特点:介绍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极端寒冷、干燥、风大等。
3. 介绍地貌类型:讲解南极地区的地貌类型,如冰盖、山脉、海岸等。
4. 探讨生物资源:介绍南极地区的生物资源,如企鹅、海豹、鲸鱼等。
5. 总结本节:强调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这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本,让学生了解到这两个地区的独特之处,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产生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环境的独特性,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
2.难点:人类活动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地图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资源情况,通过地图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重要性和现状。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环境。
2. 使学生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环境、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
2. 难点:两极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两极地区的风貌。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两极地区的具体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案例分析材料,如北极熊保护、南极科研站建设等。
3. 准备小组讨论题目,如两极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两极地区的特点、环境、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
3. 案例分析:分析两极地区的具体案例,如北极熊保护、南极科研站建设等。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两极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展开讨论。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业反馈:分析学生作业中展现的知识掌握和思考深度。
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两极地区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安排学生参观地理展览或相关科普活动,拓宽视野。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谈判。
八、课程反思1.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反馈如何。
2. 评估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考虑改进措施。
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并分析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2)利用资料卡、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3)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1. 导入新课:(1)展示北极熊和企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提问:你们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浏览教材,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小组讨论: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如何开发利用?3. 课堂讲解:(1)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讲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4. 互动环节:(1)小组竞赛:让学生分组回答关于两极地区的问题,赢者奖励;(2)学生代表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两极地区的认识和看法。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及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精神。
四、作业布置1. 绘制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2. 编写一篇关于两极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短文;3. 调查了解我国在两极地区的科研活动,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
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
二、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三、讲述新课:
(一)冰雪世界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
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
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3)南美洲、大洋洲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二)独特的野生动物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5页“两极地区的主要动物”。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6页,了解人类踏上南极的过程。
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回家通过课外阅读,查找关于南北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教学后记:
南北极地区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地区,神秘、遥远、危险,冰天雪地,学生已经通过许多课外的阅读有了很多的了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讲出很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