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之前和现代建筑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建筑之前和现代建筑之后

刘丛红\文

从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建筑界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思潮和流派,或修正现代建筑或对其发起猛烈的批判,据此,有些理论权威认为建筑发展进入了现代建筑之后的某个新时代。可是,这个时期的许多建筑现象和建筑思想,却同现代建筑之前十分相像。当我们把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那段"现代建筑之前"和1960年代开始的"现代建筑之后",这两段历史进程加以比较时,我们发现许多或许并非偶然的巧合。通过这个比较,会对处在对世纪和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对外国建筑经验的引进,具有清醒的估计。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之初,西方的建筑领域出现了以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为代表的各种复古思潮,最终形成建筑创作"风格化"的格局。这段时间同时也是新建筑的探索阶段,在工业化条件下,探求新建筑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以及风格派、构成派等相继诞生。大约在1960年代,西方建筑进入了修正现代建筑运动的阶段,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再次出现复古倾向,如詹式后现代、新古典主义;这一阶段的另一主要特征则是新条件下的探索,出现了解构或反构成派、晚期现代派、白色派、灰色派等等,使人目不暇接。

这不禁使人联想起产生于本世纪初的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以及梦幻、达达、超现实主义等等。它们"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最新发展的启发下,开发艺术创作中过去不曾触及过的那些领域。如探求时代的新审美、艺术门类之间的渗透、艺术跨学科的渗透、各艺术门类对自身'纯艺术'的探索、理性地追求艺术的形式科学、非理性地追求艺术的内在表现、梦幻及超现实状态,非艺术或反艺术的探索。"它们是现代建筑运动前期多元现象的背景,为那时的建筑探索活动提供了理论甚至手法,不仅如此,现代建筑之后,各种流派的主张、观念与它们之间仍有广泛的联系,这些现代艺术仿佛经过半个世纪的冬眠而再次复苏。

相隔半个多世纪的两次多元现象必然引发建筑理论界的深入思考,C.詹克斯在《Architecture Today》中写到"1980年代的建筑学已经变得跟1920年代和1850年代一样活跃,那时曾有过一场风格之争,或如1670年代时存在的古典与现代的对抗,S.E.拉斯姆森认为:"一个遵循严格精确原则的建筑时期之后,往往紧跟着一个偏离公认准则的建筑时期"。诸如此类的主张,表明现代建筑运动前后的两次多元现象理应受到相当关注。

现代建筑运动前后不仅都出现了多元的思潮与流派,而且两次"多元"之间存在着相似的思想和方法。

主张"建筑是现代技术与传统式房子组合"的后现代建筑师在向现代建筑质疑的同时采取了回溯历史的方法,与工艺美术运动中W.莫里斯的作法(他指出工业化条件下艺术品风格化的问题,但却向后看,主张复活中世纪手工艺)如出一辙。对比一下P.韦伯为W.莫里斯设计的红屋与C.莫尔及合伙人设计的伯

克利加大商学院,就可以看到这种倾向。而主张"建筑师必须为不同的'文化口味',为关于美好生活的不同观点而设计"一的后现代建筑师则"不可避免地引出折衷主义的风格,这样的手法使人不禁想起盛行于19世纪末到2O世纪初以满足口味为目的的"集仿主义"与老学院派的风格化。

晚期现代派认为结构与构造就是装饰,"它把建筑现代运动的观念及形式推向极端,夸张建筑物的结构与技术形象,力求使建筑物具有娱乐感或者审美的愉悦",使真实构件成为装饰,以此修正国际风格的冷漠与简单。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与新艺术运动的作法相似,也是不触动建筑的要害,作表面化妆。然而"这种改革只局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终不过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而已"。于晚期现代派而言,"传统形式'则指国际风格。上一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中就有V.奥太等建筑师"使用自然材料,让所有的接合点暴露在外,使之具有装饰价值",正如晚期现代派的作品,香港汇丰银行或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忠实地暴露结构,使建筑物等同于一般艺术品。

一般所谓的解构或者P.约翰逊所称的"反构成"主义建筑,可以说是对构成主义建筑设计的叙旧和再发现。它们共同具备的特点是有着强烈的斗争性和不稳定性的形式感。F.盖里、R.库哈斯、Z.哈迪德、B.屈米等人的作品在形式风格上也确与构成主义有某些近似。P.约翰逊所选的反构成主义建筑,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早期构成主义建筑设计基本艺术特征的再发现,好像是在完成早期构成主义建筑设计的未竟事业,……它从构成主义脱胎,也对它形成了一种激烈的背离。可见,反构成主义建筑与前苏联早期构成主义的姻缘关系。

凡此种种表明:现代建筑运动前后的两次多元现象之间,存在思想、观念、甚至方法上的相通之处,换而言之,1960年代的建筑思潮与流派,在建构各自的理论体系时,传承了历史上的某些因素。

现代建筑之前的"多元"始于产业革命后,工业化迅速发展之际。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借用古代的外衣来表现自己。对古代建筑形式的热衷引发了建筑史学和考古学的发展,形成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上演了种种风格的剧目。老学院派的建筑师将各种风格加工成套子,使折衷主义和风格化盛行于建筑设计中。它们貌似继承传统却背离传统精神。为了回归优秀传统,现代建筑运动的先驱们发起了探求新建筑的运动,形成本世纪初的第一次多元格局,以对抗折衷主义和风格化,坚持欧洲建筑传统的真善美理想。

本世纪中叶西方建筑界出现的第二次多元思潮,产生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时期。"自从本世纪50年代下半叶,当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由恢复创伤以至进入繁荣期后,现代派就暴露了它的不足与片面性。它的偏重生产、忽视人情、强调普遍性、忽略个性、重物质不重精神,以及在创造大型公共建筑形象中缺乏多样性等等,使人越来越不能满足。"尽管现代建筑运动中始终存在重情与重理两条线索,但是本世纪上半叶的社会要求以及机械化的科学和文化观念,最终导致了国际风格的主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重蹈了风格化的覆辙。于是,1960年代以后,再次出现各种建筑思潮与流派,修正现代建筑运动,探索后工业社会建筑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运动前后的两次多元探索,尽管形式本身不同,起因都是针对已经趋于僵化的风格。

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看,现代建筑运动前后的两次多元过程恰恰都发生在科学变革的临界点上。

“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是科学发展史上一次质的转变。这不但表现在一系列关于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的发现,而且表现在科学的自然观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技术大变革,正是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发生的。""19世纪20世纪初,电取代了蒸汽, 由此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电气化的文明时代。它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蒸汽时代所望尘莫及的。"现代建筑运动前期的多元探索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本世纪中叶兴起的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等在内的系统科学,"弘扬整体论、系统论、倡导横向的跨学科研究,探索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不可逆的、自组织的客观过程,创造处理复杂性、不确定性、演化传性的新方法,这是科学重新定向的伟大变革。"这场变革动摇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统治地位,打破了机械论、决定论的世界图景。因此,建筑界出现多元的建筑思潮,修正以机械论为主导思想的现代建筑运动也是大势所趋。

现代建筑运动前的多元过程伴随着电力革命,其后的第二次多元现象与信息革命同步而行,根据物质第一性原理,我们有理由认为建筑思潮多元化的深层根基是科学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对建筑进程必然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在分析了以上"巧合"的基础上,我们大概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系统论认为:系统在某种有序定态下缓慢演化,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某些差异、冲突、不适应,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附近,就发展成危及原有结构的巨涨落,导致原结构失稳。原结构的失稳是系统发生相变、出现新结构的先决条件。系统演化的一般图示为:稳定的原结构--原结构失稳--稳定的新结构。原结构失稳的表征即浑饨现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一个系统在某一个层次上运动的浑沌性,可能是高一层次上规则运动的基础。浑沌是实现不同层次之间过渡的机制。"现代建筑运动前期的多元探索,作为新背景下否定传统的古典建筑体系的失稳状态,同时也是更高层次--现代建筑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西方当代建筑界的浑沌现象,是现代建筑系统(作为稳定的原结构)向高一层次的稳定的新结构过渡的机制。换而言之,西方当代建筑中的多元现象表明其正处于整合阶段。

认识到西方当代建筑处于整合阶段这一事实,对于我国的建筑发展,特别在如何吸收和引进外来理论和方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后,中国建筑界面临着西方各种思潮的全面冲击,要恰当地借鉴各种先锋理论和手法,首先必须看到这些流派本身并不稳定,尚处于演化之中。从动态的先锋理论中汲取营养,不言而喻,具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不能仅从表面现象入手,只视其理论是否完善、形式是否完美而决定取舍,而是应当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结合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吸收各流派理论中的进步内核,尽管这些进步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