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管理 ;三只老鼠偷油 ;的管理学
偷油的老鼠背后团队建设感悟

“偷油的老鼠”背后的团队建设感悟【故事】有三只老鼠一块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他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就喝不到油,愈闻愈垂涎。
喝不到油的痛苦令他们十分焦急,但焦急又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他们就静下心来集思广益,终于想到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他们取得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也不可以有自私独享的想法。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他想:“油就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家轮流喝一点也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痛快喝个饱。
”夹在中间的第二只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第一只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要喝西北风吗?我干嘛这么辛苦的吊在中间让第一只老鼠独自享受一切呢!我看还是把他放了,干脆自己跳下去喝个淋漓痛快!”第三只老鼠也暗自嘀咕:“油是那么少,等他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他们放了,自己跳到罐底饱喝一顿,一解嘴馋。
”于是第二只狠心的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也迅速放了第二只的尾巴,他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头去了。
等他们吃饱喝足才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浑身湿透,加上脚滑缸深,他们再也逃不出这个美味的油缸。
最后,三只老鼠都困死在这个油缸里。
【感悟】一个优秀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对团队内的其他成员的品行和能力都要确信无疑,并且能够遵守承诺。
有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为了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打出“高薪诚聘”、“以人为本”的大旗,但事实上其管理现状并非如此,甚至难以兑现其承诺的薪水,结果是“人才”来得快也去得快,企业在人才流失与人才招聘的恶性循环当中难以自拔;有的企业在执行销售人员奖励政策上总是习惯或明或暗地克扣和剥夺员工的利益,落个人财两空的下场,得不偿失。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有的人眼光短浅,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公司和集体的利益,利用公司的资源“炒单”或是收取回扣和贿赂,结果失去了企业的信任,轻者被企业“扫地出门”,重者则受到法律的制裁,无一幸免。
三只老鼠偷油的故事

三只老鼠偷油的故事
三只小老鼠一起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就喝不到油。
它们越闻油的香味就越馋,于是它们三个就静下心来一起想办法。
终于有一只小老鼠想出一个好主意: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
它们取得共识:大家轮流喝油,谁也不可以有自私独享的想法。
第一只被吊下去喝油的老鼠心想:油这么少,如果大家轮流喝,每个人只能喝到一点点,一点儿都不过瘾!今天算我运气好,不如自己先喝个饱。
夹在中间的老鼠想:下面的油没多少,万一让下面的老鼠喝光了,那我岂不是要喝西北风吗!我干嘛这么辛苦地吊在中间让它独自享受一切呢!不如把它放下,我也跳下去喝个痛快……
上面的老鼠也暗自嘀咕:“油那么少,等它们两个吃饱喝足,哪里还有我的份!倒不如趁这个时候把它们放了,自己跳到缸底饱喝一顿!”
于是中间的老鼠狠心地放开了最下面那只老鼠的尾巴,最上面的老鼠也迅速放开了中间那只老鼠的尾巴。
它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缸里去了。
它们吃饱喝足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浑身湿透,加上脚滑缸深,它们再也逃不出这个油缸了。
如果你面对的是凭借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么你就该知道,完成它的唯一办法就是——合作。
这一点,三只小老鼠想到了,但是却没能坚持到最后。
当通过协作完成了第一步任务,自私和贪婪瞬间蒙蔽了心灵,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最终破坏了协作关系,导致团体中的每个人都遭受严重的恶果。
这便是三只小老鼠的失败之处。
绩效管理的五个经典故事:唐僧分伞、老鼠偷油、俄罗斯矿山爆炸

绩效管理的五个经典故事:唐僧分伞、老鼠偷油、俄罗斯矿山爆炸绩效管理是经理和员工之间持续交流的一个过程,绩效管理的价值在于帮助员工成长。
下面通过管理故事,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绩效管理的理念,故事中的绩效管理,看似简单,其实寓意深刻!第一个故事:唐僧分伞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培训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逃生。
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势必有一个人没有办法使用降落伞逃生。
这给师傅提出一个管理难题。
为了做到公平,唐僧想到了一个办法,对各位徒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谁可以得到降落伞,如果考核没有通过,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受苦,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孙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
”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伞。
”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
”师傅说,“好,你也答对了,给你一把伞。
”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
”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带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掉了,直接就跳下去了。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乘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考大家。
师傅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
”师傅说:“好,给你一把。
”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说是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
”沙僧也得到了一把伞,轮到八戒,师傅的问题是,13亿人口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八戒再次晕倒,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结束履行。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
”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管理案例-简短管理小故事和启发4则

简短管理小故事和启发4则
简短管理小故事一谁的责任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
它们决定叠罗汉,大家轮流喝。
而当其中一只老鼠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胜利”在望之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引来了人,它们落荒而逃。
回到鼠窝,它们开了一个会,讨论失败原因。
最上面的老鼠说:“因为下面的老鼠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
”中间的那只老鼠说:“我感觉到下面的老鼠抽搐了一下,于是,我抖了一下。
”而最下面的老鼠说:“我好像听见猫叫,所以抽搐了一下。
”原来如此——谁都没有责任。
【感悟】
在工作中,划清每个员工和每个小团队的责任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都有责任,就等于大家都没有责任。
简短管理小故事二自知之明。
老鼠偷油的困境与团队精神

老鼠偷油的困境与团队精神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老鼠偷油的困境与团队精神三只老鼠一起去偷油喝。
到了油缸边一看,油缸里的油只有一点点在缸底,只够一只老鼠喝饱,但缸身太高,谁也喝不到。
于是聪明的老鼠想了一个办法:一只老鼠咬着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吊下去另外一只老鼠去喝,第一只喝一点后上来,再吊第二只下去喝-----,并且发誓,谁也不许存半点私心,更不能独吞。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今天我算幸运,可以喝个饱,于是就放开口大喝起来。
第二只老鼠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等它喝完了上来,我还有什么可以喝呢?还是放了它,我自己下去喝。
第三只老鼠在上面想,油很少,等他俩喝完了,还有我的份吗?不如早点放了他们,自己跳下去喝吧。
于是第二只老鼠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老鼠放了第二只的尾巴,三只老鼠只管自己抢先跳下去喝起来。
喝完了才发现,他们都落在缸底,谁也出不来了,最后都变成了死老鼠。
这个故事反映了以下思想:*老鼠陷入囚徒困境是由于团队精神不强*人都有自私的欲望,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取向*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人都有独占资源的欲望*人是有理性的,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都有在困难时期依赖团队的欲望,但都缺乏在利益面前与团队共享的积极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要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迷惑而失去理性*一个好的团队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者必须是能够克服自身的局限和自私自利根据上述思想,在管理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念:*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时代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团队的力量,而不是个人的力量*现在的市场开发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专业素质和团队营销的能力,通过个人能力占领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集体的力量,由于专业化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需要其它人的专业化协作*团队内部只有通过协作,才能战胜和克服个人的局限和有限理性*分工过程中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利益边界*要在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形成共同的事业通过上述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克服老鼠式的偷油困境,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制度化管理,通过管理制度化强化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管理资讯

一.案例分析报告案例;《三只老鼠偷油引发的管理学思考》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
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缸,油缸里的油只有底下一点点,并且缸太深,谁也喝不到。
于是它们想出办法,一个咬着另一个的尾巴,吊下去喝。
第一只喝饱了,上来,再吊第二只下去喝……如此循环。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它在下面想:“油只有这么一点点,今天总算我幸运,可以喝一个饱。
”第二只老鼠在中间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让它喝完了,我还有什么可以喝的呢?还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第三只老鼠在上面缸边想:“油很少,等它俩喝饱,还有我的份吗?不如早点放了它们,自己跳下去喝吧!”于是,第二只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放了第二只的尾巴,都顾自抢先跳下去。
结果它们都落在缸里,怎么也逃不出。
另外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找到同样一口油缸,同样只有底下一点点。
为公平起见,老鼠们达成协议:第一只老鼠偷到的油给第二只老鼠喝,第二只老鼠偷到的油给第三只老鼠喝,而第三只老鼠偷到的油给第一只老鼠喝(当然可以有更好的做法,这里只是一个比喻)。
权衡利弊之后,大家协同发力,于是偷油成功,皆大欢喜。
有人问,再有猫叫怎么办?回答:最上面一只也不敢松口。
如果松口,或者被猫逼到缸里被同伴活活打死,或者跳到缸外而成为猫的美食。
因而,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别无选择。
分析与启示:结论:只有在明确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通过老鼠偷油的故事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解析,我们发现我们现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似乎更多的在强调一种哲理、一种逻辑,并在有意无意之间人为地模糊其与现实之间的真实距离。
在此背后,我们就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为许多本土专家学者所顾忌以及竭力回避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高居庙堂的具绝对话语权的华丽经营管理理论,在日益精细化、技巧(技术)化的同时却也显示出与本土企业实践实质上的日益背离趋势。
1.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中,最基本的是决策层和执行层。
故事中,分粥者是谋划决策者,取粥者是执行者。
人力资源案例之三只老鼠偷油与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案例之三只老鼠偷油与绩效考核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人力资源案例之三只老鼠偷油与绩效考核问题源起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
于是三只老鼠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并且惊动了人,三只老鼠不得不仓皇逃跑。
回到鼠窝,大家开会讨论行动失败的原因。
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不错,但那是因为我下面的第三只老鼠抽搐了一下;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之所以抽搐是因为好像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
“哦,原来如此呀!”大家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
结论:猫的责任。
俄罗斯的问题故事至此并未结束,它所延伸引出的问题是企业里很多人也同样具有老鼠的心态。
请听一次企业的季度会议:营销部门的经理A说:“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部门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确实,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可就是如此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财务经理C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采购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采购经理D忍不住跳起来:“不错,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可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了不锈钢价格的上升。
”A、B、C:“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就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结论:俄罗斯的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趣,就是在我们的企业中这种情况似乎总在发生,而老板、主管们却也似乎总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就只能归咎到中国人的通病:一出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十个管理故事

(一)老鼠头油三只老鼠一同去头油喝,可油少缸深,只好一只咬着令一只的尾巴吊下去喝,并发誓,谁也不许存点私心。
第一只老鼠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就这么一点点,我还是喝个饱吧,第二只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要它喝完了,我还有什么可喝的呢,还不如放下它自己跳下去喝,第三只有同样的想法于是,第二只放下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放下第二只的尾巴……结果三只老鼠都淹死了评析:有的团队只所以不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团队成员追逐着与团队总目标不一致的个体小目标,只有所有队员为实现团队总目标而齐心协力工作,团队才可能取得成功,(二)画鬼最易因为狗和马这些东西人们都很熟悉,只要画错一点点,就会被人发现,所以难画至于鬼谁都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和相貌,画出来之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最易评析:管理这在对员工绩效评估时,一定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明确考核目标,没有的话,容易导致不公平不公正,也没有说服力,同时也难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三.抓住机会A经常想:如果自己有机会见到领导,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去打听领导的上下班时间,算好领导大概在何时做电梯,希望能遇到领导,有机会打个招呼。
C更进一步,它不仅详细了解了领导的奋斗历程,弄清了领导的毕业学校,处事风格及其他相关问题,还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做电梯,跟领导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和领导长谈一次。
不久就争取了更好的职位……评析: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四、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五、A打算离开自己所在单位,觉得单位对他的待遇不公平,但觉得此时离开又不是时候,因为单位的损失并不大,所以还是打算趁在单位的机会积累社会经验,当自己成为独挡一面的人物时,然后带着这些社会关系离开,于是他就努力工作,半年后,他已经升为助理。
点评:只有付出大于索取,让上司看到你的能力胜过你的位置,他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三只老鼠偷油”的管理学猫的责任
问题源起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
于是三只老鼠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并且惊动了人,三只老鼠不得不仓皇逃跑。
真总结。
”
研发部门经理B说:“确实,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可就是如此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
财务经理C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采购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
采购经理D忍不住跳起来:“不错,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可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了不锈钢价格的上升。
”
A、B、C:“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就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
结论:俄罗斯的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趣,就是在我们的企业中这种情况似乎总在发生,而老板、主管们却
话就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不能孤立地就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而应当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绩效考核的实施和作用。
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它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部分。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包括计划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和反馈绩效四个环节:计划绩效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当新绩效时间开始时,管理者和员工经过一起讨论,制定绩效目标,就员工将要做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做、何时应做完等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并达成协议;管理绩效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绩效,是在整个绩效期间内一直进行的;评估绩效是选择合理的
考核方法与衡量技术,对员工进行考核,它是在绩效时间结束时进行的;反馈绩效是进行绩效考核面谈,对绩效改进进行指导,实现报酬反馈,也是在绩效时间结束时进行的。
具体到上面提及的具体事件,如果按照绩效管理的原则,各部门都应制定自己的绩效目标。
在绩效实施和绩效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可以及时发现本部门出现的问题,在问题尚未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就及时找出原因予以解决,从而保证完成本部门的绩效目标,也就不会像案例中那样,出了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以后再来追究各部门的责任。
当每个部门都完成了自己
),
手原有同质产品这样的细枝,而在新产品这个细枝上又可以抽出产品功能、消费者(产品)定位(定价)、成本、生产与质量控制、服务等这样的嫩芽,进而通过对芽孢的分析从新产品层面给出竞争对手新产品对我方公司的威胁和影响。
这样把所有影响因素一一穷举出来的结果,你会发现哪些属于竞争对手新产品的影响,哪些是自身营销部门工作没做好的原因,从而发现研发部门没出新产品的说法只是营销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出研发、财务、采购等部门的问题所在,从而解决占领市场是否是靠多推新产品种类来达至目标、研发部门与市场销售部门之间是否缺乏有效沟通、财务部门的预算削减是否应该有严格的评估标准、哪些是无论成本如何也必须保证的关键项目预算、哪些是可以削减的费用以及削减的程序是否合理、采购部门采购渠道结构及采购流程是否科学、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在物流环节、库存成本等方面降低成本等诸多问题——咨询顾问因而告知你各部门如果严格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问题所在,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发生。
而
接下来让我们考察一下一个西方(或者日本)代表性企业的真实情形。
我们去请教一位欧美公司的大鼻子高级主管,他会很奇怪地看着我们:“推卸责任?这种事情在我们这里从来就不会发生。
”
这位主管可能讲不出什么高深理论,他告诉我们的惟有事实。
他会告诉我们,销售部门与研发部门是两类不同的“动物”——销售部门往往关注的是财年内的任务,它通常是在特定区域里与竞争对手短兵相接,以地域或者是客户来划分人员;而研发部门扮演的角色却是不应该有任何短期的压力,只管未来,它要去发现、识别未来的市场机会,因而它通常不是按照地域来划分,而是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大区里面,按照行业、产品或者是某个市场来划分。
研发部门源源不断开发出的新产品必须保证自身公司健康发展,而不是看到市场上某个产品热销了,自身也跟着去做什么。
研发部门还负责竞争战略的设计,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开发部是参谋部,而不是后勤。
各
一旦签署(尽管可能有保留意见),整个团队便只能有一个步调与声音,如有违反,那便被称之为“叛徒”。
大鼻子还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西方(包括日本)的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多由德高望重的年长主管担任,因为他要在总经理的授权之下负责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这是一个让人闻之肃然起敬的职位。
而我们企业的许多年轻人名片上印有项目经理,是因为没有确切的行政职务而假之以利工作开展——这曾经造成中西方企业彼此间很大的误会,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根本不同。
如是,我们便可以清晰地读出这里面的差异。
教授会告诉我们他的理论成果,咨询公司会告诉我们问题分析的方法,旁观者会告诉我们他的直觉观感——这一切可能都是正确的。
可能正确,然而,它们与真实的存在都有着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可以让理论工作者、咨询顾问、旁观者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因而他们可能
一个饱。
”
第二只老鼠在中间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让它喝完了,我还有什么可以喝的呢?还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第三只老鼠在上面缸边想:“油很少,等它俩喝饱,还有我的份吗?不如早点放了它们,自己跳下去喝吧!”
于是,第二只放了第一只的尾巴,第三只放了第二只的尾巴,都顾自抢先跳下去。
结果它们都落在缸里,怎么也逃不出。
另外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找到同样一口油缸,同样只有底下一点点。
为公平起见,老鼠们达成协议:第一只老鼠偷到的油给第二只老鼠喝,第二只老鼠偷到的油给第三只老鼠喝,而第三只老鼠偷到的油给第一只老鼠喝(当然可以有更好的做法,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