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及抗病毒剂对玉米灰飞虱与粗缩病的防效

合集下载

玉米粗缩病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
三、 防治 措 施 1 、 农 业 防 治 虽然 目前生产 中应用 的主栽 品种缺乏较强 的抗 病性 ,但玉 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 , 要根据 当地条件 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 , 而且注意合理布局 。

1 、 玉米 出苗后 即可感 病 , 5 - 6叶开始显现症状 , 但新生叶片 即心叶不易抽 出且变小 , 可作 为早期诊断的依 据。开始发病 时在 心 叶中脉两侧 的叶片上有透 明的断断续续 的褪 绿小斑点 出现 , 以后呈细线条状逐 渐扩展至全n f , 叶背面主脉上 突起长短不 等的 白色蜡 状 , 有 明显 的粗糙感 ; 根 和茎部 的维管束肿 大 , 根系不发

期, 发病轻。 另外 , 玉米靠近树林、 蔬菜或耕作粗放 , 杂草丛生 , 多数发 病都重 , 原因是这些环境有利 于灰飞虱 的栖息活动 , 而且许多杂草 本身就是玉米粗缩病毒的寄主。从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来 看, 还没有发现高抗玉米粗缩病的种质资源 , 不抗病或抗性差的 自 交系和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是导致玉米粗缩病流行 的重要原因。
达, 容 易拔 出 。
2 、 病苗叶色浓绿 , 叶片僵直 , 宽短而厚。病苗生长迟缓 , 植株 严重矮化 , 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 整株基部短粗 , 节间缩短 , 叶片浓 绿, 一部分叶片僵 直 , 宽而肥厚 , 重病植株严重矮 化 , 高度仅为正 常植株 的 1 / 2 , 大部分不 能抽穗 , 发病 晚或病 轻的只有雌穗 以上 叶片浓绿 , 顶部 节间缩短 , 几乎不能抽雄穗 , 即使抽 出也无 花粉 , 抽穗的雌穗几乎不能结实 。雄穗不能抽 出, 个别雄穗 即使抽 出 , 但分枝少 , 无花粉 。果穗畸形 , 花丝少 , 多不结实。 二、 发病规律 1 、 发生传播特点 ( 1 ) 玉 米 粗 缩 病 毒 有 广泛 的寄 主范 围。除 玉米 外 , 有 5 7种禾 本科植物可被侵染 , 玉米粗缩病毒 大多 由灰飞虱传播 。此病毒主 要在小麦和杂草上越冬或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 。 ( 2 ) 玉米在出苗以后 , 小麦 和杂草上 的灰 飞虱便带 毒飞至玉 米上取食传毒 , 导致玉米发病 。 ( 3 ) 在 玉米生长后期 , 灰 飞虱又把病毒 带 向高粱 、 谷子 等晚 秋 禾本科作物及马唐等禾本科 杂草继续 传播 ,秋 又向小麦传播 或直接 在杂草上越冬 , 致使循环发病。粗缩病的发生发展与灰飞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病原传播、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发病症状;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435.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15-01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

该病近些年在高阳县玉米地表现出一定增长趋势,对该县的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阻碍,导致玉米产量难以上升。

1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通常情况下,患有玉米粗缩病的玉米植株会比正常植株表现出明显的矮化趋势,且更加粗壮,其叶僵直且宽度增加,叶色以浓绿色为主,其中顶叶一般为君子兰样的丛生状。

节间会变的异常短粗。

更细微的特征是其叶背、叶鞘或是苞叶等部位出现有蜡白色条状突起,粗细不均,粗糙感明显。

在病情刚发生时一般会在心叶的基部以及中脉的两边出现油浸状的褪绿透明点线,并可随病情的发展缓慢扩散至全叶面。

此类植株一般会不同程度地限制根系的生长,明显的矮化多出现在九至十叶期,其高度几乎不超过正常植株的1/2,多半的病株不能抽穗结实,即使抽有少数的雄穗,但分支也非常少,而且无花粉[1]。

果穗畸形,花丝极少,严重时不能结实。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粗缩病,但通常会在苗期暴发最严重的疫情。

如果在1叶1心时发病,则可导致心叶难以抽出,即使抽出也会变的更小,在玉米5~6片叶时开始表现症状,症状一旦出现后基本上无药可治。

2病原传播玉米粗缩病的病原是玉米粗缩病毒。

该病毒有着较大范围的寄主,但通常以单子叶的禾本植物居多,同时对玉米、大小麦、高粱以及水稻等农作物均可造成侵染,当然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杂草类植物。

就玉米来看,灰飞虱通常为其第一大传播媒介动物,而且一旦灰飞虱感染了此类病毒,则可终生带毒地进行持续性传播[2]。

粗缩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可增殖和越冬,但不能经卵传给下一代。

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杂草丛中越冬,作为翌年初侵染源。

冬小麦也是病毒的越冬寄主。

玉米病虫防治

玉米病虫防治

玉米病虫防治
一、玉米粗缩病:
1、病害特征:粗缩病毒在冬小麦及灰飞虱体内越冬,靠灰飞虱传播。

夏玉米播种越早,发病越重;早春玉米发病轻,麦套玉米发病重,纯作玉米发病轻;田边地头和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

2、防治药剂:10%混和脂肪酸100-300倍
二、蚜虫:
防治药剂:5%啶虫脒20-30ml/亩
三、玉米螟:
1、虫害特征:玉米心叶期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穗期蛀食雌穗。

2、防治药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20ml/亩
四、红蜘蛛:
1、虫害特征:最适宜繁殖危害温度为26-30℃;干旱少雨,虫口数量急剧上升,迅速由点片扩散到全田。

2、防治药剂:
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

夏玉米粗矮缩病发生与防治

夏玉米粗矮缩病发生与防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 4月底 5月初对灰飞虱越 冬寄 主小 麦及 其 田埂杂草及
早用药进 行防治 ,全面压低传毒 媒介灰飞虱的种群基数 。用
5 %的锐劲特 4 0 lh 1 %的吡虫啉 4 0 5 g h 。 5m /m 或 0 5  ̄7 0 / m 对水
70g 5 k 进行粗喷雾 。
3 2 认 真 进 行 种 子 处 理 .
达 3 0  ̄6 0 m / m 或 2 %克无踪 2 5  ̄4 0 m / m 对水 00 00 lh 。 0 2 0 5 0 lh
在玉米苗期结合防治灰飞虱时喷施灭菌成 、植病 灵等抗 病毒剂 1 次 ,能增强 玉米植株 的免疫 能力 ,减轻玉米粗 矮 ~2
缩病 的发病程度 。
7 ,对一些稗草 、 d 千金 子等禾本科杂草严重 的田块 ,可用 1% 0
在水 浆管 理上 , 叶期前 坚持 湿润灌溉 ,促进 出苗扎根 , 3
3叶期 开始建立浅水层 ,既促进秩 苗生长 ,又抑制杂草生长 , 切忌 长期断水 而造 成草荒 。 3 4 人工拔草 到水稻生长 中期 ,对 一些 田间残 留杂草过多 的田块 ,组
32 3 苗后处理 。此类除草剂使用方便 ,相对安全 ,便于 . .
维普资讯
玉米粗 矮缩病是 以灰飞虱为传 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 害 。 该病在本地 夏玉米上发生尤为严重 。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作者:王日新吕志宁李海涛李汉燕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9期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病毒病。

是近几年来在威海市普遍流行的玉米病害。

玉米粗缩病病毒主要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其发生轻重与灰飞虱的发生程度呈正相关。

感染玉米粗缩病病毒的玉米植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

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

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重病地块减产率达95%。

本文针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玉米粗缩病在春玉米总体偏重发生,部分晚播春玉米偏轻发生;夏玉米轻发。

传毒媒介灰飞虱耐寒怕热,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0~30℃,温度超过30℃,低于20℃则不利于成虫的生长。

威海地区4月中旬越冬代灰飞虱成虫开始盛发,第一代灰飞虱成虫自5月中下旬羽化,此时,早播春玉米正直苗期,成虫陆续从小麦田向玉米田内迁移,6月初达到高峰。

此时是玉米感病的主要时期。

6月中旬成虫开始减少,到6月底降到较低水平;7月,随着二代灰飞虱的发生,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但由于春玉米株高在1米左右,灰飞虱主要在杂草上活动,对玉米的传毒较少,感病较少;到7月底8月初,随着气温的升高,不利于成虫的活动及繁殖,此时的灰飞虱对玉米不构成威胁,因此,夏玉米受危害的程度明显降低。

二、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针对灰飞虱的生活特性和传毒规律,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防治。

1.选择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针对近几年的玉米种植情况分析,同样的年份地块,不同的玉米品种表现出的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不同,因此选择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种植可以根本性的减少损失的发生。

例如较有抗性品质有农大108,中玉9号等等。

2.调整玉米播期,适当晚播玉米苗期至6叶期是感病阶段,春玉米适当晚播,可以避开灰飞虱传毒高峰期,夏玉米可以在小麦收获后播种,避免麦间套种。

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夏玉米在姜堰市大多是空 白茬 或大 麦茬。
2 3 品种 抗 病 性 .
就 目前姜堰市玉米生 产上 主栽品种来看 , 尚未发现高抗
玉 米 粗 缩 病 的 玉 米 品种 , 面 积 种 植 不 抗 病 或 抗 性 差 的 自交 大 系 和 杂 交 种 , 导 致 玉米 粗 缩 病 流 行 的 重 要 条 件 。 是 3 综 合 防 控 措 施 3 1 推 广种 植 抗 、耐 病 品 种 .
粒 左右 。
2 发病 原 因
2 1 传毒媒 介灰 飞虱 的虫量 、 . 带毒 率高
暧冬天气造 成姜堰市灰飞虱越冬基数 大, 为毒源的积累
创造 了条件。一代灰 飞虱若 虫基数高达3 万 ~10 O 0 万头/ 6 67 I, T 收麦期间大量 灰飞虱成虫迁移到嫩绿 的水稻秧苗和玉米 I 上危害 ,因姜堰市 移栽稻 、抛栽稻种植面积缩小 ,水稻秧苗 的面积逐渐缩小 , 大部分成虫集 中到早播玉米上 危害 , 加之

1 21 —
上海农业科技
2 1— 02 4
5 %己唑 醇 水 分 散 粒 剂 防治 水 稻 稻 曲病 试验 简报 0
花立 莲 花利明 ( 苏省 宜兴 市徐 舍镇 农 业服 务 中心 江 2 40 ) 1 2 0 孙 小平 汤露萍 王珠花 ( 苏省 宜兴 市农 林局 2 4 0 ) 江 12 6
玉米粗缩病是影响 玉米产量主要病 害之一 , 近年来该病 在姜堰市呈上升趋 势, 部分地区严重毁苗 , 少数 田块绝收。为 解决该病 对玉米产量影 响严 重这一 问题 , 者深入 田间进行 笔
调 查 , 该 病 发 生 原 因 进 行 了分 析 , 提 出 了 针 对 本 地 区 玉 对 并 米 粗 缩 病 的防 控 措 施 。 1 病 株 表现 症 状 1 1 植 株 矮 化 .

玉米田灰飞虱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玉米田灰飞虱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玉米田灰飞虱的防治和治疗技术玉米田灰飞虱(Delphacidae),是半翅目昆虫的一种,以玉米为主要寄主,对玉米的田间生长和产量具有极大的危害。

其主要特点是群集性强、繁殖速度快、病毒传播范围广,对玉米的危害较大,一旦发现,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和治疗。

本文将结合玉米田灰飞虱的特点和危害,为您介绍玉米田灰飞虱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玉米田灰飞虱的危害玉米田灰飞虱是一种害虫,对玉米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直接危害:它摄食玉米的汁液,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低产。

同时,还会分泌一些有害物质,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2.间接危害:玉米田灰飞虱是一种病虫害复合害虫,很容易媒介玉米白粉病、花叶病毒和中央萎缩病等病害,导致玉米发黄卷曲、变形、减产,甚至死亡。

3.二次危害:在玉米发生灰飞虱危害的同时,其田间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造成了玉米的二次危害。

如土壤质量下降、玉米的养分失衡,还容易引起田间杂草、病菌、寄生虫等的蔓延危害。

玉米田灰飞虱的防治技术针对玉米田灰飞虱的危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治:一、生态防治1.消灭沟渠及田间草丛中的成虫及卵成虫及卵固定虫卵过冬,成虫越冬后繁殖、滋生卵成虫,成虫一般栖息在旱作或玉米地附近的草丛、低洼地、行道树、杆线杆上等处,如及时灭杀草丛中的成虫及卵可达到减少虫源,使大量虫卵无法孵化的效果。

2.加强苗期土壤管理苗期时土壤湿度较重,可在玉米本株周围撒些树皮、塑料膜等物体来减轻土壤湿度,降低虫卵的死亡率,增加易感度,增强对各种病虫的耐受性,同时增强玉米对灰飞虱的采食抵抗力。

二、物理防治在寒冷地区,可以种植冷冻田青、青贮玉米等寄主植物,来降低灰飞虱的繁殖速度和数量,在集约种植中易受害的地段,可以用黄色粘虫板进行捕捉、监测,以及放置灰飞虱诱捕灯进行诱捕等。

三、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目前比较广泛的方式,可以采用注入土壤和喷洒杀虫剂等方法。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虫种,选择不同有效成分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及时防治灰飞虱 预防玉米粗缩病

及时防治灰飞虱 预防玉米粗缩病

及时防治灰飞虱预防玉米粗缩病
玉米得了粗缩病,除了在生长前期出现以上症状外,发病重的苗期就死亡,发病轻的虽能结果穗,但很少结粒,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且玉米粗缩病一旦发生,较难防治,有植物癌症之称。

玉米粗缩病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

灰飞虱大量寄居在玉米各个部位,在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失绿、花叶,同时把其体内带有的玉米粗缩病病毒传入玉米体内,导致玉米发生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以麦套玉米发生危害严重。

玉米5叶期前最容易感病,10片叶以后抗病性逐渐增强,由于套种玉米5叶期前(5月中下旬)与灰飞虱发生高峰期相吻合,则发病重。

玉米得病后,潜伏期为10-20天,玉米拔节后症状明显。

今年,由于南方灰飞虱发生较重,迁入我省灰飞虱数量较多,当地气温低、湿度偏大等持续时间长,气候条件适宜灰飞虱生存、繁衍、危害,全省大部地区已发生灰飞虱。

部分播种早的套种玉米已发生了玉米粗缩病。

目前,应根据当地玉米粗缩病不同发生危害情况,采取具体的防控措施。

一是正在播种的秋玉米要搞好种子种衣剂包衣,出苗后尽快喷药防治灰飞虱。

二是对已经套种出苗的玉米,尽快喷药,防治灰飞虱。

三是结合间苗定苗,拔除病株,减少传染源。

四是对发病率高的地块,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抓紧时间重种或改种大豆等作物,重种时要选用早熟玉米品种,并实行种子包衣。

防治玉米粗缩病,关健是防治传毒昆虫灰飞虱。

由于灰飞虱具有虫体小、为害方式隐蔽,可随气流迁徙、转移等特点,一家一户分散防治难以奏效,最有效的措施是抓住这几天关键时期,统一时间,集中喷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雹 国
澎 右 学 21 第 期 江 0 年 5 1
文 献 著 录格 式 :赵 敏 ,王 华 弟 ,李 荣 ,等 .杀 虫 剂 及 抗 病 毒 剂 对 玉 米 灰 飞 虱 与粗 缩 病 的 防效 [ ] 浙 江 农 业科 学 ,2 1 ( ) 10 12 J. 0 1 5 :1 2 .12
染 与扩展 成 为控 制病毒 病 的主要 措施 。为进 一 步 明
试验 点 设 置 在 桐 庐 县 分 水 镇 里 湖 村 ( 95 2 。4N,
19 2 。 1 。4 E)
1 2 1 玉 米 田灰 飞 虱 药 剂 防 治 试 验 . .
设 6个 处理 ,分 别 为 :吡蚜 酮
吡蚜酮
毒 死蜱 7 0 m 2 L・h m~;吡虫 啉 7 5 g・h m~; 以
喷清水 为空 白对 照 ( K) C 。 以上药 剂处 理 均对 水 7 0 k h 均匀 喷雾 。 5 g・ m 小 区面积 为 2 O m ,各 处 理 3次 重 复 ,随 机确 玉米 田灰 飞虱 的药剂 防治 效果 以及抗 病毒 剂 与杀
虫 剂混 用对 玉 米 粗 缩 病 的 防 效 ,2 1 0 0年 进 行 了 田 间试 验 ,现将 结果 报道 如下 。
9 . 5g・h 3 7 m~;吡蚜酮 1 2 5g・h 1. m~;
调查方法 为每小 区双 行直 线取样 调查 3 0株 。 于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材 料 .
防治药 剂 :2 % 吡蚜 酮 可 湿 性 粉 剂 ( 品 名 5 商
‘ 飞电 ’ ,江 苏安邦 电化 有 限公 司 ) 8 毒死 蜱 乳 ;4 %
21 0 0年 6月 4 日施 药 ,施 药 时 处 于 灰 飞 虱成 虫 始
中图 分 类 号 :S4 5 1 2 3. 3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0 2 —0 7 2 1 ) 5 1 2 -2 5 8 9 1 ( 0 1 0 —1 00
玉 米 粗 缩病
( R V) 是 一 种 由 灰 飞 虱 M D
化 技术 开发 有 限公 司 ) 0 ;2 %吗 胍 ・乙酸 铜 WP 商 ( 品名 ‘ 润 ’ 康 ,齐 齐 哈 尔 四友 化 工 有 限公 司 ) ;盐 酸 胍抗 生素 水剂 ( 品名 ‘ 灵一 病 10 ,济 南 商 茂 植 1’ 金 地农 药有 限公 司 ) 。 供 试甜 玉米 品 种 正 甜 6 3 0 0年 4月 3 t 1 ,2 1 0F
播种。 1 2 试 验 设 计 .
[ a d ̄ a taeu ( a 6 ) 为 传 播 媒 介 的 毁 L o e h xs itls F l n ] r l l
灭性 玉米 病 毒病 ,玉米 一旦 发病 ,难 以 防治 ,被 称
为 玉米 “ 癌症 ” ,严重 发 病 的可 造 成 绝 收 。该 病 害 的暴 发 流行 取决 于传毒 昆虫 灰 飞虱 的发 生数 量 、发 生 时期 、与 寄主作 物 感 病 阶段 吻合 程 度 等 因 素 。 若 灰飞 虱一 旦获 毒 即可终身 携带 病毒 ,并 可持久 性 传播 。通过 采 取 化 学 防 治 介 体 昆 虫 ,阻止 病 毒 侵 染 ,是控 制病毒 病 的有效 途径 之一 。 同时 ,提 高 植 株抗 病能 力 ,减 少介 体 昆虫发 生量 ,阻止病 毒侵
杀 虫 剂及 抗 病 毒剂 对 玉 米 灰 飞虱 与粗 缩 病 的防效
赵 敏 ,王 华弟 ,李 荣 ,吴传伟 ,张 国忠 ,王 国迪。
3 10 ;2 15 0 .浙 江 省 植 物保 护 检疫 局 ,浙 江 杭 州 3 0 2 ; 10 0
3 .杭 州 市 植 保 土 肥 总 站 ,浙 江 杭 州 30 2 ) 10 0
盛 期 。施药 前 调 查 各 处 理 小 区虫 口基 数 ,药 后 3 ,
油 ( 品名 ‘ 斯 本 ’ 商 乐 ,美 国 陶 氏 益 农 公 司 ) ;
1 % 吡虫 啉可 湿性 粉剂 ( 品名 ‘ 虱净 ’ 0 商 蚜 ,江 苏 克 胜集 团股 份有 限公 司 ) 。
5 ,7,1 0d调 查 各 处 理 小 区残 留 活 虫 量 ,并 分 别 计 算对 灰飞 虱成 虫校 正 防效 。具体计 算公 式 如下 : 虫 口减 退率/ = [ ( 理 前 虫 量 一处 理 后 虫 % 处
( .浙 江 省 桐 庐 县农 业 技术 推 广 中心 ,浙 江 桐庐 1

要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在 玉 米 田灰 飞 虱 成 虫 始 盛 期 施 药 , 防治 效 果 强 弱 依 次 为 吡 蚜 酮 >毒 死 蜱 >吡虫 啉 ;
持 效 期 长 短 依 次 为 吡蚜 酮 > 死 蜱 >吡虫 啉 。2 % 吡 蚜 酮 可 湿 性 粉 剂 7 、9 .5 1. 毒 5 5 3 7 、1 25g・h m。和 4 % 毒 死 蜱 8 乳 油 70 m 2 L・ h 2 高 时 防效 分 别 达 6 . % 、7 . % 、7 . % 和 5 . % 。 同时 在 灰 飞 虱 成 虫 始 盛 期 、粗 缩 病 mI最 48 88 88 75 初 病 期 ,选 择 抗 病 毒 剂 与 有 效 杀 虫 剂 混 用 ,对 玉 米 粗 缩 病 也 起 到 较 好 的 防 效 。 2 宁 南 霉 素 水 剂 4、6 % 、8 m L・ m~ 、2 % 吗胍 ・ 酸铜 可 湿 性 粉 剂 3 h 与 2 % 吡蚜 酮 可 湿 性 粉 剂 9 . 5g・ m I混 用 ,药 后 3 h 0 乙 0g・ m 5 37 h 2 0d 对 玉 米 粗 缩 病 的防 效 分 别 达 7 . % 、7 . % 、8 . % 、7 . % 。 02 42 11 02 关 键 词 :灰 飞 虱 ;玉 米 粗 缩 病 ;杀 虫 剂 ;抗 病 毒 剂 ;防 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