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摘要】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药物,其在治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肠道不良反应、神经系统毒性等。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常见不良反应、合理应用建议、注意事项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研究认为,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重视,但通过合理应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治疗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合理应用、注意事项、相互作用、临床治疗、重视、减少发生、重要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了解和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关的合理应用建议,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最终实现更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应用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选择药物、监测患者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还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正确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指南,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1.3 研究意义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其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性疾病。

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不合理使用分析

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不合理使用分析
p r e s c i r p t i o n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n s t r u c t i o n s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k n o w l e d g e o f q u i n o l o n e s d ag r s . Re s u l t s : T h e i r a t i o n l d a r u g
Y i n N a n n a n ( T h e P h a r m a c y o f t h e s e c o n d a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X u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2 2 1 0 0 6 )
关键词 : 喹 诺 酮 类 药物 药物 相 互 作 用 不 合 理 用 药
中图分类号 : R9 7 8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7 — 0 0 1 9 — c i t o n o f q u i n o l o n e s a n d i t s i r r a i t o n a l u s e a n a l y s i s
Ke y wo r d s : Q u i o l o n e s D ug r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D ug r i r r a t i o n a l u s e
喹诺 酮类药 物( q u i n o l o n e s ) , 又称 吡酮酸类或 吡啶酮 酸类 酮类药物抗菌作用 的强弱与药物和靶酶 的亲 和性 以及细菌细 抗菌药物 , 是一类较新 的人工 合成药物 , 喹诺 酮类抗菌药 物对 胞外膜 的药物通透性 密切 相关 。喹诺酮类药物被广 泛应用后 致病菌 的 D N 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 抑制作用 , 进一步造成 细菌 已有细菌耐药 的表现 , 其耐药 的发生 主要与细菌 D N A螺旋酶 D N A的不可逆损害 , 达到抗菌效果 。其 中 , 较早开发 的萘啶酸 改变 、细菌细胞膜孔蛋 白通道 改变或缺失及本类药 物浓度等 因抗 菌谱窄 、 口服 吸收差 , 不 良反应多 , 现 已不用 。随后 第二代 因素有 关 。相关 研究表 明『 l 1 , 喹诺酮类药 物与氨 基糖苷类 及 喹诺 酮类 吡哌酸因其不 良反应少 , 抗 菌活性强于萘 啶酸 , 临床 B 一 内酰胺类等药物联合使用能增进药物 的药 效 , 但是 , 如果临 用于敏感 菌的尿路感染 。目前 , 临床应用的该 类抗 菌药物都 是 床使用不合理 , 不仅会抑制 了药物的抗菌效果 , 而且还 可以促 在喹诺 酮基 本结 构 上连有 氟原 子 的衍生 物 ,如氟 喹诺 酮类 进细菌对该类药 物耐药性 的发生 。因此 , 为 了解我院喹诺酮类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的应用 , 本人 随机抽 查 ( F l u o r o q i n o l n e s )的第三代喹诺 酮类 衍生物。常见 的有诺氟 沙 药物使用情况 , 星( N o r l f o x a c i n , 氟哌酸 ) 、 培氟沙星 ( P e r l f o x a c i n , 甲氟 哌酸 ) 、 依 了近一年的 门诊处方 , 对 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 了分析 , 现 诺 沙 星( E n o x a c i n , 氟啶酸) 、 氧氟沙 星 ( O l f o x a c i n , 氟嗪 酸 ) 、 左 总 结 如 下 。 旋 氧 氟 沙 星 ( L e v o l f o x a c i n , K可 乐必 妥 ) 、 环 丙 沙 星 1资 料 与 方 法 ( V i p r o l f o x a c i n , 环丙氟 哌酸 ) 、 洛美沙 星( L o me x a c i n ) 、 氟罗沙 星 随机抽取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 0 1 0年 6月 2 0 1 1 年 ( F l e r o x a c i n , 多氟哌酸 ) 。 喹诺酮类药物 主要应用 于感染性疾病 6月 门诊 西药处方 , 采取 回顾性 分析的方法 , 以药 品的使用说 的治疗 , 抗菌谱广 , 不 良反应少 , 尤其是对绿 脓杆菌 、 厌 氧菌具 明书及其药 理作 用等作为合理用药 的评价标 准 ,对处方 中喹 有强大抗菌作用 , 已受到医生的重视 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喹诺 诺酮类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统计 。

浅议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应用

浅议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应用

浅议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揭示该类药物的药物作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收录我院2005年—2011年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对该类具体的药物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在临床的具体使用过程中有七种喹诺酮类药物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结论:在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同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使用给药方式和药物剂量,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药,做好抢救工作。

【关键字】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给药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抗菌药物,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的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抑制和破坏细菌dna 合成,从而起到较好的抑菌或杀菌作用[1]。

在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需氧型革兰性阴性杆菌及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骨、关节及软组织的感染。

由于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较强,在临床应用的十分普遍,但是,近几年来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减增多[2]。

如何在临床上合理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摆在当前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侍待解决问题。

本研究通过收集在我院2005年—2011年因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而出现的56例过敏反应患者的病历,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本类药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

年龄在18—84岁之间,平均年龄(36±13.5)岁。

56例患者中原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共11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3例、葡萄球菌性肺炎3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占本组喹诺酮药物使用的19.6%。

胃肠道疾病19例:慢性胃炎7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慢性胆囊炎5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占本组喹诺酮药物使用的33.9%。

泌尿系感染22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尿路感染9例、肾病综合征2例,占本组喹诺酮药物使用的39.3%。

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喹诺酮药物药品目录

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喹诺酮药物药品目录

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喹诺酮药物药品目录喹诺酮类药物种类繁多,其抗菌谱广,应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反应,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价位适中,不需要皮试等优点。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注意事项治疗鼻窦炎、支气管炎、单纯性尿路感染时,只有在没有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在原有的肌腱炎、肌腱断裂和重症肌无力病情恶化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致残及并发多种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

1、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仅可经静脉滴注给药,如果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连续输注一些不同的药物,注意给药前后要冲管,以防止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可能会造成关节病变和肌腱炎、肌腱断裂,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应避免使用。

3、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避免使用。

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导致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多饮水,稀释尿液。

5、莫西沙星经肝脏代谢,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6、左氧氟沙星几乎全部以原型经肾脏排泄,老年人在使用本片时应注意适当调整剂量。

7、可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

8、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且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9、可使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10、认为加替沙星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致患者死亡,克林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引起糖代谢紊乱。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2、利福平、氯霉素均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让萘啶酸和氟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使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

3、氟喹诺酮类抑制茶碱的代谢,与茶碱联合应用时,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

4、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发表时间:2019-09-08T11:45:21.7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赵伟[导读] 喹诺酮类抗菌药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DNA为靶。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二医院 150080摘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共90 例,用药期间均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用药途径、类别、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90 例患者中,其中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9%,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诺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4%,莫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8%,依诺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

其中以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最少依诺沙星。

临床以变态反应最多主要为荨麻疹、皮肤瘙痒、红斑等。

结论: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神经、呼吸、消化系统等多种不良反应,临床用药中要规范,加强监管,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喹诺酮类抗菌药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其他抗菌药的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DNA为靶。

喹诺酮类属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第二代喹诺酮药吡哌酸等,第三代喹诺酮药物又称氟喹诺酮类。

也有人根据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副作用等将其分为四代[1]。

临床上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结核、淋病、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急慢性骨髓炎及脑膜炎等,是临床主要抗感染药物。

随着大量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

选取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为对象,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90 例发生不良反应为对象,其中男 52例,女性38 例;年龄 21-82 岁,平均年龄(45.5±12.5)岁;其中,呼吸道感染患者25 例,妇科感染患者21例,消化系统感染患者19例,外科术后感染15例,泌尿道感染11例。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对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

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

用于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泌尿感染、前列腺感染、淋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骨、关节、软组织感染。

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少见。

1与其它抗生素的相互作用1.1协同作用1.1.1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β-内酰胺类药物可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从而使喹诺酮类易于发挥杀菌作用[1]。

1.1.2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与氨基苷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因这两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并阻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双重作用以发挥协同作用[2]。

1.1.3其他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增加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的作用。

与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合用,体外证实对这两种抗生素耐药的作用增强;与阿洛西林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菌属细菌有协同作用;与克林霉素合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增强[3]。

1.2拮抗作用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等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其抗菌作用下降或抵消;还可拮抗两性霉素B和美帕曲星的作用;部分拮抗5-氟尿嘧啶的作用[3]。

1.3合用使毒副作用增加(1)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合用可致毒性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损害,蛋白尿等中毒症状。

(2)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红霉素合用可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

(3)环丙沙星与阿霉素、呋喃妥因合用,增加了毒性并且对肾功能不全者损害更大[3]。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处理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处理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处理【诸慧,肖忠革,金剑,金芝贵】喹诺酮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一类抗菌药,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效果佳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2007年上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在14 000余例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报道中,抗菌药物占据首位,而其中又以喹诺酮类药物为主,共2 880例。

本文对喹诺酮类药物所产生的ADR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处理综述如下。

1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 1 消化系统通常情况下,此类ADR为可逆、易耐受。

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食欲减退, 发生率为1%~5%。

田春华等[ 1 ]曾报道环丙沙星引起了胰腺炎。

1. 2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发生率为1%~2% ,失眠、烦躁不安等。

失眠多见于氧氟沙星与氟罗沙星较大剂量服用时,但可逆不影响治疗。

严重时可发生精神症状,如视听异常、惊厥、抽搐、癫痫和锥体外系症状等,发生率约为1. 8% ,临床上女性比男性发生率要高, 45岁以下患者的发生率要高于45岁以上者[ 2 ] 。

因此当患者为女性或45岁以下时应注意观察用药期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表现。

1. 3 软骨和肌腱反应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可致负重大关节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在对大鼠的动物实验中,骨关节受损以萘啶酸(最强)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对肌腱也有所损伤,王浴生等[ 3 ]曾经报道,1名17岁纤维囊肿患者服用培氟沙星800mg/d,连续3个月,发生关节痛。

另外,从1997 ~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得到的与肌腱损伤有关的喹诺酮类药物的ADR报告共794例,其中258例为肌腱炎, 262例为肌腱断裂,其余274例为其他肌腱损伤。

4-喹诺酮类与某些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

4-喹诺酮类与某些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与某些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秦建明喹诺酮类药物自1963 年问世以来,就以它广谱、高效的抗菌作用及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良好的渗透性为优势,愈来愈受到临床的广泛欢迎。

与此同时,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的总结,以期达到提高对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认识,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1 环丙沙星与克林霉素,氨茶碱环丙沙星与克林霉素配伍时,立即有沉淀产生:与氨茶碱混合后,4 小时内有沉淀产生。

这是由于环丙沙星随pH 值的增加,溶解度会大大降低。

上述配伍的药物中,克林霉素和氨茶碱有较高的pH 值,造成配伍后混合物的pH 值增高。

提示:环丙沙星不宜与较高pH 值的药物配伍使用,此外,环丙沙星与茶碱同服可导致茶碱血浓度升高和t/2 延长。

由于茶碱的有效血浓度范围比较窄,所以消除率稍有变化就会影响疗效或副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抑制细胞色素P450 酶,阻碍茶碱正常代谢。

此作用以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最为显著[1]。

嘌呤化合物:如咖啡因、茶碱类药物等,喹诺酮类药物与此药物联合应用时,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老年人,尤其是呼吸及肝功不良者应忌并用此两类药,如必须合用应减少茶碱的用量,同时进行茶碱血浓度监测。

2 环丙沙星与铝、镁抗酸药含铝、镁的抗酸剂可使环丙沙星的血药活性几乎全部消失,碳酸钙可中度降低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吸收,硫糖铝降低环丙沙星的吸收作用很强,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与氢氧化铝合用,峰浓度降低,峰时延长,AVC 减少;磷酸盐结合剂可以降低血清和透析液中环丙沙星浓度76%和92%。

透析病人应避免使用含磷酸盐的透析液。

喹诺酮类药物与多价金属离子作用的机制是:喹诺酮类药物的4- 羰基氧,3- 羧羟基与多价金属离子(Al3+,Mg2+,Ca2+,Fe3+,Zn2+)形成难以被小肠吸收的鳌合物,从而减少了喹诺酮类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拮’ 莫琳芳
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 。喹诺 酮类药物 是人工 化学合成 药物 , 主要表现为 : 恶心 、 呕吐 、 腹泻 、 食欲不振及消化 不 良等 , 的患者 有
自2 0世纪 6 O年代合成第一个喹诺 酮药物 以来 , 人们 对喹诺酮 药 还有 黄疸 , 血清转氨酶升高 , 对肝脏 有一定毒性 。
以关节软骨变性 , 关节 边缘骨刺 形成及 软骨骨 质硬化 , 囊性 变为 无减轻 , 关节功能无改善 。 特点 , 临床表现为关节 痛, 僵硬 , 变形 , 活动受限 , 病率 随年龄而 发
增高 , 性多于男性。 女
对照组 : 治愈
2 0例
有效
2 0例
无效 2 O例
1 临床资料 .
称为骨关节病 , 退行 性骨关节 病或肥 大性骨 关节炎 , 以生于 中 是
年 以后 的慢 性 退 行 性 骨 关 节 病 , 累及 负 重 关 节 及 手 指 小 关 节 , 常
治愈 , 疼痛 , 肿胀消失 , 关节功能改善。
有效 : 疼痛 , 肿胀 减轻 , 关节 功能有 所改 善; 效 : 痛 , 胀 无 疼 肿 治疗组 : 治愈 3 0例 有效 2 O例 无效 1 0例
1不 良反 应 .
长 时 间暴 露 在 阳光 下 。
14 心血管系统 、 尿系统 的不 良反应 对心血 管表现为心 . 泌
11 对 中枢神经 系统 ( N ) 的作用 到 目前为止 , 不能 慌 、 . C S 仍 心悸 、 血压升高 、 肌缺血 、 心 心肌 炎 、 有时伴 有心 律失常 , 对心 确切 了解 喹诺酮类药物对 C S作用 的分子靶位 或受位 。中枢神 脏有一定的毒性 ; N 对泌 尿系统表 现为 肾毒 性 , 引起结 晶尿 、 血尿 、 ‘
2 病 例 标 准 .
切, 软骨病变的退变产 物可刺激 滑膜产生 疼痛 , 而滑膜炎 症及滑 膜 遭受刺激后产生的反应性慢性 炎症进一步引起软骨退行病变 ,
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 , 压痛 , 骨性隆起 或肥 大 , 节肿胀或 并导致关节周围软组 织 , 关 一系列病理 改变 而引发疼痛 , 而骨肽 注 积液 , 晨僵 , 能 障 碍或 畸形 , 节疼 痛 与 X 线显 示 程 度 不 成 射液为新鲜或冷冻的猪 四肢骨 提取 的骨 肽溶液制成 的无 菌冻 干 功 关
等特点 , 临床应用较广 泛 , 同时相关 的一 些不 良反 应报道 也 日渐 2 ,d p , 。在服药 4天出现手背 、 面部皮肤 明显 的均匀色 g q ,o5天 颜 增 多。本文结 合我 院实 际临床病例 及查 阅文献 总结发现 喹诺 酮 素沉着 , 可能 由于沉着 在皮下 的药物 , 引起 局部皮肤 的炎症性 反 类药物临床表现不 良反应 多 , 可累及人 体多个 系统 , 并与 多种药 应 , 经紫外线照射 后 出现皮肤 的色素沉 着 , 因而服药期 间应避免 物发生相互作用 。现概述如下。
医学信 息

6 ・ 4
N . 2 1 o 1 00
ME IA F R TO DC L O MA I N
药物研 究.
注 射 用 骨 肽 联 合 红 花 注 射 液 治 疗 骨 关 节 病 疗 效 分 析
李 兰珍
【 关键词】 骨关节病; 注射用骨肽; 红花
. 骨关节炎是以软骨丢失伴有周 围骨反应 为特点 的关 节病 , 又 4 疗效 标 准
龙 江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5 葡萄糖注射 液 2 0 l 、% 5 m +红花注射 药红花提取物 , 具有扩 张血管 , 改善微 循环 的作用 , 二者联合治疗
液 1m , 5 l静滴 ,—1 7 O天为一疗程 ; 对照组 : 七叶皂 甙, 灯盏花素分 骨关 节病 , 疗效显著 , 临床上值得 推广应用 。 别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0 l 5 m 中静滴 , 两组均 口服 布洛芬片 , 维 生素 B 片以止痛 , 1 营养神经治疗 。
讨论 : 骨性关节炎是 由于各种原 因导致 关节软骨 的慢性退行
20 0 7年 3月_ 2o 一 0 9年 4月住 院病 人 6 0例 , 2 男 5例 , 3 性变 , 女 5 以软骨增生 , 坏 , 节疼痛 , 破 关 肿胀 , 功能障碍 为主要 表现 , 本病 以病早 中期与关节软 骨滑膜病变 关系较为密 例, 年龄 5 —7 , 0 5岁 病程 2月一 l , 中老 年性骨 质疏松症 1 现代医学认 为, 6年 其 5 例, 多表现颈椎病 , 腰椎或 四肢关节骨关节病。
比例 。
品, 含有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 , 具有调节 骨代 谢 , 刺激成 骨细胞
3 治疗 方 法 .
增殖 , 促进新骨形成 , 以及 调节钙磷 代谢 , 增加骨沉 积 的作用 , 防
治疗组l 临床上用 5 葡萄糖 注射液 2 0 l % 5 m +注射 用骨 肽 ( 黑 治骨质疏松 , 止痛 , 消炎 , 调节代谢 , 进骨愈合 , 促 红花注射液为 中
( 作者单位 :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65 0 } 72 0
喹 诺 酮 类 药 物 不 良反 应 及 药 物 相 互 作 用 李【 关键词 】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 染药 , 对其不 良反应及 药物相
12 胃肠道反应是 喹诺酮类 药物 最常见 的不 良反应之一 , .
物不断进行结构修饰 , 使得该 类药物 发展迅速 , 至今 已有 许多新 13 皮 肤过敏反应及 光毒性 使用 喹诺酮类药物后 , . 个别 患 品种应用于临床 , 因抗 菌谱广 在临床上应 用越 来越广 泛 , 近些年 者可能 出现光敏反应或严重过敏反应 。如皮肤潮 红 、 痒、 瘙 皮疹 、 发现喹诺 酮类药物 还有抗结 核杆菌 作用 , 可与异 烟肼 、 利福平 合 红斑 、 管性水肿 等 , 药后症 状大都 消退。光敏 反应好发 于女 血 停 用于治疗结核病 , 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 、 抗菌活性 强 、 药方便 性 , 给 陶然 等报道 , 3例女性泌尿系统感 染患者 , 给司帕沙星片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