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肠胃药物,这种药物是用于肠胃系统的疾病,例如肠胃反酸,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比较严重的,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人们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下面就来看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的介绍吧。

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良反应:一、胃肠道反应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大约有3%~5%的患者在服用该类药后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最近几年,随着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问世与剂型的改革,其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微。

因此,只要遵医嘱服用,并注意在饭前服药,服药后及时进餐,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避免这一不良反应的出现。

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临床统计显示,在服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氟啶酸)的患者中,约有2%的人会出现嗜睡、头痛、头晕及肢体麻木等轻微症状。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这些反应主要与服药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长有关。

这是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如果一次使用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量就会增大,从而可影响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所以,在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药量,不可随意增加用量和服药次数;同时应注意用药的持续时间,一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应控制在5-7天左右。

如果服药期间出现了上述症状,就要及时减少剂量,必要时可停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比较多的,因为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伤害是比较轻微的,所以,一般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任何的不良反应对于身体都是有一定的伤害,人们在使用之前就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例如,某些基因型的患者可能更容易 出现过敏反应、光敏反应、肌肉骨骼 损伤等不良反应。
04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胃肠道等感染。在使用时,应严格 掌握适应症,确保药物用于适当的疾病和感染。
禁忌症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影响彼此的浓度和疗效,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例如,某些抗酸药、抗凝药、心血管药物等可能与喹诺酮 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个体差异与基因多态性
不同个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谢和反 应存在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因基因多 态性而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 引言 •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 结论
01
引言
喹诺酮类药物简介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具有4-喹诺酮母 核结构的合成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 细菌DNA旋转酶,从而干扰细菌 DNA复制而发挥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药物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 谢异常,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代谢与排泄
01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因 药物排泄减少而导致不良反应加 重。
02
某些喹诺酮类药物在肝脏中代谢 ,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时可能发 生竞争性代谢,影响药物浓度和 不良反应的发生。
03
向患者普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用药安
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临床医生对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加强临床医生培训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包括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皮肤及软组织等感染。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合理应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1.肠道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这可能是由于抑制正常肠道菌群生长所致。

应慎重使用于有消化道疾病史或长期接受胃肠道动力药物的患者。

2.皮肤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如药疹、剥脱性皮炎等。

3.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后出现头痛、头晕、嗜睡、烦躁和失眠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抽搐、精神异常等症状。

4.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后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肌腱炎以及关节肿胀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引发肌肉损伤。

5.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6.其他不良反应: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还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

1.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前,应首先明确病原菌的类型和耐药情况,尽量选择对其敏感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2.根据病情选择剂量:合理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菌的药敏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足的情况。

3.遵医嘱服药: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应遵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中止用药,以免导致抗生素抗性菌株的产生。

4.警惕特殊人群: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剂量调整。

5.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期间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加替沙星的严重不良反应。

如:血糖异常,表现为高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和血糖紊乱(血糖双向改变或不规则波动),禁用于糖尿病患者。

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品也有引起血糖异常的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反应;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突出。

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晕、痉挛、抽搐、晕厥、意识模糊、昏迷、癫痫、精神异常等。

2.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和过敏样反应。

其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抽搐、癫痫大发作、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谵妄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
3.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手、颜面及其他暴露于光下的皮肤出现红肿,伴瘙痒或灼热感,严重者出现皮肤脱落。

光敏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品的类反应,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4.莫西沙星的肝损害。

禁用于有严重肝损害的患者。

5.帕珠沙星的肾损害。

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在未成年动物中可引起关节病,在儿童中引起
关节痛及肿胀,因此不用于未成年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对过敏体质或者有药物过敏史、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对肾功能障碍患者、老年患者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染药,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1,2]。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其多年来不良反应报告及药物相互作用。

发现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系统等均有不良反应报告,并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现概述如下。

1 不良反应1.1 软骨毒性资料来源主要为萘啶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儿童及青少年长期服用此类药物,可能由于其对关节软骨的损害导致生长发育受阻。

主要影响新生或幼小动物的骨骼增长板(除骺-关节复合体外)。

一般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对症处理或停药即可缓解。

1.2 皮肤过敏反应及光毒性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别可能出现光敏反应或严重过敏反应。

如皮肤潮红、瘙痒、皮疹、红斑、血管性水肿等,停药后症状大都消退。

光敏反应好发于女性,陶然[3]等报道,1例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给司帕沙星片0.2g,qd,po,5天。

在服药4天出现手背、颜面部皮肤明显的均匀色素沉着,可能由于沉着在皮下的药物,引起局部皮肤的炎症性反应,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皮肤的色素沉着,因而服药期间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1.3 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详细临床资料显示,少数病人使用司帕沙星出现QT间期间隔延长500mg以上,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

因而,司帕沙星应避免与其它已知可增加QT间隔或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共同给药。

1.4 对中枢神经系统(CNS)[4]的作用到为止,仍不能确切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对CNS作用的分子靶位或受位。

中枢神经毒性反应包括头痒、眩晕、疲倦、失眠、视觉异常和噩梦,严重的神经毒性作用很少。

一般报道病人的发病率在10%以上,且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

1.5 对胃肠道的作用[5]一般报告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等,而且剂量愈大,不良反应发生率愈高。

最严重的是消化道出血。

1.6 泌尿系统不良发应类药物易产生结晶尿,尤其在碱性尿中易发生。

特别是儿童可能导致特异反应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孕妇、哺乳妇女和未成年者不宜用本品。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要认真对待,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1 陈新廉,金有豫,汤 光,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0.2 陆 辉.口服替硝唑致过敏休克1例J.现代康复,1998,2(12):1407.3 雷 蓉,等.口服替硝唑致过敏休克1例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1,16(2):104.4 杨 玉,邹英华.替硝唑片致过敏休克1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5):323.5 陈文飞,张宝明.替硝唑致过敏休克1例J.罕见疾病杂志, 2001,8(4):50.6 周立春,孙树翠.口服替硝唑致过敏性哮喘1例J.中国药业, 1999,8(8):188.7 孙维平,孙 东.替硝唑可致急性肺水肿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2):101.8 陈金伟.替硝唑罕见毒副作用J.中国医药报,2004,2(10):3. 9 彭良军.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致精神症状3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9,8(3):188.10何安萍,邓云兰.静滴替硝唑注射液引起精神症状3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2):130.11李文华,耿 涛.静脉滴注替硝唑致癫痫1例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1,22(3):186.12巢勒华,张云峰.替硝唑致片状出血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3):165.13王娜萍,田彩锁.头孢拉定合用替硝唑致肉眼血尿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1):1756.14刘杏琴,欧阳军.中西医结合诊治替硝唑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J.暨南大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1,22(4):136.(收稿日期:2004-09-09)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董宪法1,邱 季2(1.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合肥230001;2.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自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合成后,国内外对这类药物进行了不断的研制与开发,现已发展至第四代。

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此类药物先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光毒性、心脏毒性、软骨毒性、肝肾毒性等。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喹诺酮类药物的问世,给人类对付感染性疾病带来了福音。

由于它的抗菌作用特别,不同于其它抗菌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阻碍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对革兰阴性菌及草兰阳性菌都有较强的作用。

另外对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等也有比较好的作用。

因此在感染性疾病方面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喜爱。

在为他叫好时,也不容忽视它的不良反应。

应加强防范与处理。

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刺激反应静脉滴注稍快时,局部会有散在小红斑、小豆疹微痒微痛。

减慢滴速与局部抚摸可缓解或消失。

但要注意与过敏反应区别。

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执行。

2胃肠道反应与剂量有关。

口服或静脉滴注时较快时会有上腹不适,饱胀、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空腹时更易发生。

应饱餐根据情况选用止吐剂(胃复安)、制酸剂(奥美啦唑)、解痉剂(654-2)。

可预防或得到控制。

3中枢反应部分患者可有头昏、头晕、头痛、睡眠不良、兴奋烦躁,步态不稳等嘱平卧、减慢滴速、适当镇静。

有癫痛或精神病史者慎用。

4光毒反应少数患者服药期间,接触日光或紫外线照射时会有皮肤损害,如红斑、豆疹、水肿、起疱、搔痒等。

应避免接触日光及紫外线照射,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扑尔敏、氯雷他定)激素(地塞米松),局部涂防晒剂护肤。

5骨骼反应可引起关节痛及跟腱炎,主要是因为影响软骨发育,孕妇及未成年人不可使用。

一旦发生应避免剧烈运动及负重。

6肾毒性可产生结晶尿,特别是在碱性尿液时更易发生,因此应注意尿液及肾功能的监测。

多饮水酸化尿液,必要时利尿。

7肝损害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可导致肝功能异常。

应注意肝功能的检查,一旦发生停药,使用益肝灵、甘利欣、苦参碱等药物保肝降酶。

8心脏毒性可引起Q—T间期延长,应做心电图检查。

如果发生后应停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适当选用中成药丹参、参麦、心血康、保心丸、救心丸等,如有窒速或窒颤发生应立即抗心律失常除颤,防止猝死事件发生。

奈替米星不良反应表现有哪些?

奈替米星不良反应表现有哪些?

奈替米星不良反应表现有哪些?奈替米星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然而,奈替米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奈替米星的常见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奈替米星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减退等。

这些反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质量。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奈替米星使用后有时会出现头痛、晕眩和疲劳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但对日常生活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

3. 肝功能损伤:奈替米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黄疸等。

这些反应较为罕见,但如果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血液系统反应:奈替米星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等血液系统反应。

如果出现进行性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 过敏反应:奈替米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血管收缩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6. 肌肉和关节痛:奈替米星使用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和关节痛的不适感。

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7. 神经病变:奈替米星可能引起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炎、感觉异常等。

这些反应较为罕见,但如果出现应及时就医。

8. 心律失常:奈替米星使用后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悸、心动过速等。

对于有心脏疾病或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奈替米星。

9. 肾功能损伤:奈替米星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导致肾功能异常。

因此,长期使用奈替米星的患者应进行定期的肾功能检查。

总之,奈替米星虽然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患者在使用奈替米星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的病史和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评估用药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1. 跟腱断裂动物实验表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能永久性损伤幼年动物承重关节部位的软组织,产生承重关节及其它关节病。有研究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和蛋白质降解有关,服用该类药物可能造成严重的胶原蛋白代谢紊乱,造成跟腱断裂或者肌腱炎的发生率升高。该类药物在我国使用十分广泛,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及成人使用引起跟腱损伤的危险。
喹诺酮类药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意事项: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 18 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3. 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4. 依诺沙星、培氟沙星等与咖啡因、丙磺舒、茶碱类、华法林和环孢素同用可减少后数种药物的清除,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5.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7. 全身性损害为报告最多的不良反应。在严重病例中,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其他包括发热、寒战、多汗、乏力、水肿等。其中,过敏性休克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多数经治疗或抢救后治愈,也有少数患者死亡。
8. 神经 / 精神系统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该类药品的神经 / 精神系统损害较为突出。严重病例中,神经 / 精神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震颤、抽搐、椎体外系外反应、幻觉等,严重者出现癫痫大发作、精神分裂样反应、意识障碍等。
5. 帕珠沙星的肾损害在帕珠沙星的严重病例中,严重肾损害比例相对较高。表现为尿频、血尿、蛋白尿、结晶尿、尿液浑浊、肾功能异常、少尿等。
6. 血糖异常等其他反应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已分别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进行了警示,该产品已禁用于糖尿病患者。此外,还发现洛美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也有引起血糖异常的报告,包括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肢体震颤、一过性晕厥等现象,应考虑患者出现血糖紊乱的可能性。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不良反应已进行了警示。
6. 本类药物偶可引起抽搐、癫痫、意识改变、视力损害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在肾功能减退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易发生,因此本类药物不宜用于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时,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用药,以防发生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
7. 本类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关节病变、肌腱炎、肌腱断裂(包括各种给药途径,有的病例可发生在停药后)等,并偶可引起心电图 QT 间期延长等,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波动,用药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
8. 应严格限制本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有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急性加重慢性支气管炎和不复杂尿路感染的患者来说,由于这些严重副作用往往超过获益,所以喹诺酮类抗生素应在患有无替代治疗选择的患者中使用。对于一些严重的细胞性感染,包括炭疽、瘟疫和细菌性肺炎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获益超过其风险,对于这类抗生素,作为一种治疗选择用于这些疾病仍是合适的。
2. 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肌腱和主动脉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的细胞外基质。口服喹诺酮类可增加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风险,女性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暴露更敏感。暴露的时间越长,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发生风险越高。
3. 司帕沙星的光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手、颜面及其他暴露于光下的皮肤出现红肿,伴瘙痒或灼热感,严重者出现皮肤脱落。光敏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类反应,与氟喹诺酮类的化学结构有关。因此,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尤其是司帕沙星时(包括使用后数日内),应避免接触日光及紫外光,可使用防晒霜、穿戴遮光衣物预防。过敏体质及高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或降低用量。
9.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为严重的皮肤损害包括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大疱性皮疹、光敏性皮炎等。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构成比存在差异,其中以司帕沙星最为突出。
10. 泌尿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包括尿频、少尿、结晶尿、尿液混浊、蛋白尿、面部水肿、肾炎,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罗氟沙星的血尿报告较多,帕珠沙星的肾功能衰竭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提醒: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结晶析出,引起结晶尿、血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多饮水,稀释尿液,每日进水量应在1200 mL 以上,避免与有尿碱化作用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制酸药、枸橼酸盐)同时使用。
4. 莫西沙星的肝损害肝损害多出现在用药一周后,部分原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肝损害出现在首次用药后1~2 天,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食欲下降、肝酶异常升高、黄疸等。提醒:莫西沙星片剂和注射剂禁用于有严重肝损害的患者。医生在处方莫西沙星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肝脏疾患史(如肝癌、肝炎、肝功能不全等),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权衡用药利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