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对制药厂房设计的要求

合集下载

厂房与设施的GMP要求

厂房与设施的GMP要求

厂房与设施的GMP要求1. 引言厂房与设施是制药企业生产药品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们的良好设计和管理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是一套制定的标准和政策,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厂房与设施的GMP要求,包括建筑结构、清洁与消毒、温度和湿度控制等方面。

2. 建筑结构2.1 厂房布局GMP要求厂房布局合理,确保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流向顺畅,防止交叉污染。

厂房应根据不同生产环节划分区域,并确保各个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2.2 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厂房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应易于清洁和消毒,并且不得有明显的裂缝或凹陷,以防止尘埃和杂质的滋生。

2.3 通风系统厂房应有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通风系统应能够除去有害气体和异味,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 清洁与消毒3.1 清洁程序厂房应制定清洁程序,明确清洁责任和频率。

清洁程序应包括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清洁区域的划分和标识等。

3.2 清洁验证清洁验证是确保清洁程序有效的重要步骤。

厂房应制定清洁验证的标准和方法,并按照计划进行验证。

3.3 消毒程序厂房应制定消毒程序,确保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符合要求,并确保对关键区域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

4. 温度和湿度控制4.1 温度和湿度要求厂房应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施,以满足不同药品的要求。

温度和湿度应根据药品的稳定性和使用条件进行调整。

4.2 温湿度监测厂房应有温湿度监测设备,并进行定期校准和验证。

监测数据应记录并进行分析,以确保温湿度控制的有效性。

5. 安全措施5.1 防火安全厂房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厂房内应设置明确的安全出口和应急通道,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撤离。

5.2 安全培训所有厂房员工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厂房内的安全规定和应急措施,并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和消防设施。

6. 结论厂房与设施是制药企业生产药品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符合GMP的要求下,合理设计和管理厂房与设施,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管理规程GMP文件

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管理规程GMP文件

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管理规程GMP文件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管理规程是指针对制药企业厂房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求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文件。

它的制定旨在确保制药企业厂房的建设和设计满足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 的要求,保证生产环境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1.引言:介绍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管理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2.规定:制定各种有关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类型、空间布局、材料选用、环境控制、通风系统、电力供应、洁净室设计等。

3.厂房设计过程管理:明确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的流程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包括建筑设计、电气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等,确保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符合GMP的要求。

4.设计评审和审查:规定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的评审和审查程序,包括技术评审、安全评审和环境评审等,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5.变更管理:制定变更管理程序,对厂房设计的变更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符合GMP要求,并及时进行相关文件更新和记录。

6.设计文档管理:规定设计阶段所需的各类文档和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归档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图纸、技术报告等,以便于管理和查阅。

7.设计质量控制:规定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设计验收等,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符合GMP要求。

8.厂房竣工验收:对厂房竣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规定,确保厂房的建设完成符合GMP要求,并可以正常投入生产。

9.文件管理:制定文件管理程序,包括文件的编号、归档、保管和销毁等,以便于管理和追踪设计过程中的各类文件。

10.违规处理:制定违规处理措施和程序,对设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包括员工违规行为、设计违规行为和施工违规行为等。

总之,制药企业厂房设计管理规程是对制药企业厂房设计过程的管理和规范,旨在确保厂房的合理设计和安全运行,以满足GMP的要求。

药品GMP指南(第2版)-厂房

药品GMP指南(第2版)-厂房

药品GMP指南(第2版)-厂房1. 概述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种旨在确保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指南。

药品GMP指南是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的法规要求,不仅适用于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包括厂房的设计和管理。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药品GMP指南(第2版)中与厂房相关的要求,包括厂房的设计、设施、设备、环境条件等,以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建立符合GMP要求的厂房,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厂房设计根据药品GMP指南(第2版)的要求,厂房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厂房应布局合理,确保各个生产环节的流程顺畅,材料和产品的流动方便,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厂房的大小和布局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确定,确保生产设施和设备的合理配置,并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维护和清洁。

•厂房的设计应考虑安全性、卫生性和可持续性,包括合理的通风、照明、清洁设施和消防设备等。

•厂房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设施来储存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药品,确保它们的质量和稳定性。

•厂房应配备适当的工艺控制和生产监控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合规性。

3. 设施和设备药品GMP指南要求厂房的设施和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3.1 温度和湿度控制•厂房应配备适当的空调和加湿设备,以确保生产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应符合药品生产的工艺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2 洁净室•厂房中需要设立洁净室,用于生产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药品。

•洁净室的设计和管理应符合GMP指南的要求,包括空气过滤器的选择和维护、洁净室的压力控制、洁净室的消毒控制等。

3.3 照明设备•厂房中的照明设备应满足药品生产的要求,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质量控制。

•照明设备应采用非发射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光源,以避免对药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4 水和空气供应•厂房需要配备高质量的水和空气供应设备,用于洗涤设备、制备药品和清洁工作等。

GMP对厂房的设计规定

GMP对厂房的设计规定

GMP对厂房的设计规定厂房与设施【检查核心】药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实施药品GMP的先决条件,其布局、设计和建造应有利于幸免交叉污染、幸免过失,并便于清洁及日常保护。

【检查条款及方式】18 0801 企业的生产环境应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该付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整体布局应合理,不得相互妨碍。

1.检查企业总平面图,是不是标明周边情形,周围是不是有污染源。

2.检查企业生产环境,厂区总布局图。

2.1生产区、行政区及辅助区布局是不是合理。

2.2厂区人流、物流是不是分开,如不能分开是不是相互阻碍,是不是便于物料运输。

2.3检查厂区道路是不是利用整体性好、不发尘的覆面材料。

2.4检查是不是有露土地面,是不是有相应的绿化面积。

2.5锅炉房、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等位置是不是适当。

2.6厂区是不是有垃圾、杂草、痰迹;垃圾是不是集中寄存,生活、生产垃圾是不是分开寄存。

是不是有垃圾处置设施,位置是不是适当。

3.GMP并非包括生产人员平安、环境爱惜等国家其他法规规定的内容,GMP认证检查要突出GMP检查的重点,一样人员平安、环境爱惜问题可由政府其他部门去检查。

19 0901 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干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

1.检查厂房工艺布局图及现场。

2.检查各功能间的设置是不是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3.干净级别的划分是不是符合GMP规定。

20 0902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彼此妨碍。

1.厂区整体布局图。

2.厂房工艺布局图。

3.生产工艺流程图。

4.同一厂房内设备间距应便于生产操作和清洁操作,物料的寄存和物料的传递应合理。

5.干净室(区)与非干净室(区)之间,是不是设有相应的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是不是合理。

6.相邻厂房所处上、下风口的位置及进、排风口的设置。

21 1001 厂房应有避免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有效设施。

1.生产操纵区应有避免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GMP对制药厂房设计的要求a

GMP对制药厂房设计的要求a

GMP对制药厂房设计的要求a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是指优良的制造规范。

在制药行业中,GMP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标准,它确保了制药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靠性,同时也保障了药品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率。

因此,制药厂房设计的合理性和符合GMP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GMP对制药厂房设计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 合适的生产区域:制药厂房设计需要提供适量的面积被分配到生产区域,以保障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安全地移动、执行工作职责和维护生产设备。

2. 卫生设计:制药厂房设计需要保证生产区域的周围环境良好,有良好的通风、排放和清洁,并且防止任何与生产过程无关的污染因素进入。

此外,厂房内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以保圆洁净度和安全性。

3. 生产设备的布局:在对制药厂房设计时,生产设备的布局应该很清晰地标明每个设备的使用和位置。

对危险机器和设备的安装应标注清晰,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工作人员安全进行操作,并且降低任何可能引起疏漏的潜在位置。

4. 安全和环境应对的规划:制药厂房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和环境规划,包括对可能的物质泄漏、意外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作出的应对方案。

这些规划应该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填写正确的记录:对于制药过程而言,记录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

对于所有过程的任务、设备、供应商和产品应有明确的记录。

签名、日期和时间应该清晰可见。

6. 局部空调安装:局部空调可以将空气过滤、卫生处理和空气循环等管理保证到达所有治标而非治本的效果。

总之,在制药厂房设计时,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这种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通过严格的GMP标准,确保生产出的制药产品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兼顾规划的最佳实践原则、现代技术以及GMP标准。

最后,制药厂房设计需要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紧密协作,确保实施过程保持正确、经济并且符合审批要求。

关于GMP对建造厂房、车间的规范和要求

关于GMP对建造厂房、车间的规范和要求

关于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建造厂房、车间的规范、要求——建造厂房与设施的原则第一节原则第三十八条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第三十九条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

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第四十一条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

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第四十二条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第四十三条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

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第四十四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

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第四十五条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第二节生产区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

药品GMP指南(第2版)-厂房 (3)

药品GMP指南(第2版)-厂房 (3)

药品GMP指南(第2版)-厂房
药品GMP指南(第2版)中关于厂房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厂房建筑和设备:厂房必须建造和维护良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应符合当地的建筑法规,能够满足生产过程的需求。

设备应适合产品的生产工艺,并且能够进行有效的清洁和维护。

2. 空间布局和流程:厂房内的空间应合理布局,并且各个生产区域之间应具有明确的流程和分区。

不同产品的生产区域应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

同时,流程应合理设计,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温湿度控制:厂房内的温湿度应能够被有效控制,并且符合产品的要求。

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的药品,如易受潮的药品,温湿度的控制更为重要。

4. 空气质量控制:厂房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的标准,以防止污染物对产品的影响。

为此,厂房通风系统和过滤设备的设计和运行应符合要求。

5. 洁净度控制:对于需要进行洁净生产的产品,厂房内应设有洁净厂区,洁净厂区内应设有合适的过滤设备和洁净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6. 管理和记录:厂房应设有适当的管理制度和记录控制,包括对厂房的维护、修理和清洁的管理记录,以及对设备和工具的检验和校准记录等。

总之,药品GMP指南(第2版)对厂房的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符合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GMP厂房要求

GMP厂房要求

GMP厂房要求GMP厂房要求一、药品生产工厂的厂址选择,应根据下列原则,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1.应在大气含尘、含菌浓度低,无有害气体,自然环境好,对药品质量无有害因素,卫生条件较好的区域。

2.应远离铁路、码头、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如化工厂、染料厂及屠宰厂等)、贮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振动和噪音干扰的区域。

如不能远离严重空气污染区,则应位于其最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3.排水良好,应无洪水淹没危险。

4.目前和可预见的市政区域规划,不会使厂址环境产生不利于药品质量的影响。

5.水、电、燃料、排污、物资供应和公用服务条件较好或所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和今后发展时能有效、妥善地解决。

二、药品生产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即总图)应根据下列原则,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1.药品生产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在遵循国家有关工业企业总体设计原则外,还应按照不对药品生产产生污染,营造整洁的生产环境的原则确定。

2.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3.生产厂房应布置在厂区环境清洁区域,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4.药品生产厂房与市政交通干道之间距离不宜小于50m。

5.对于兼有原料药和制剂的药厂,应考虑产品的工艺特点和防止秤时交叉污染,合理布局、间距恰当。

原料药生产区应置于制剂秤区的下风侧,青霉素生产厂房的设置应严格考虑与其他产品的交叉污染。

6.在符合消防安全和尽量减少互相交叉污染的原则下,宜减少独立厂房幢数,建立联合厂房,以减少厂区道路及其造成的污染,减少厂区运输量和缩短运输线路。

但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避孕药品的生产厂房应与其他药品生产厂房分开;生产用菌毒种和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的加工或灌装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其贮存要严格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MP对制药厂房设计的要求1.总则制药厂房的工程设计是为药品生产能达到保障质量要求而创造合格的布局、合理的生产场所。

它是指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生产中所需的建筑物以及与工艺配套的空气调节、水处理等公用工程。

GMP要求制药企业消除混药和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任何药品生产所包含的、通过检验最终产品不能消除的风险。

要做到符合生产流程要求并防止交叉污染和混杂(所谓混杂是指因厂房平面布局不当及管理不严,造成不合格的原料、中间体及半成品的误操作使不合格品继续加工包装出厂,或生产中遗漏任何生产程序或控制步骤),厂房的合理布局显得特别重要,在进行新厂建设或老厂改造时,必需认真地反复推敲平面布置。

2.医药工业洁净厂房洁净度等级划分药品生产微生物检查要求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注:①300 000级是参考美国联邦标准洁净室和洁净区内空气浮游粒子洁净等级。

②空气洁净度的测试以静态条件为依据,测试方法应符合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工业洁净室和洁净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的规定。

③对于空气洁净度为100级的洁净室,室内100尘粒的计数,应进行多次采样,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据是可靠的。

3.药品生产洁净区划分罐装前不经除菌过滤的制品及其配置、合并、灌封、冻干、加塞、添加稳定剂、佐剂、灭活剂等;①罐装前需经除菌过滤的制品及其配置、合并、精制、添加稳定剂、佐剂、灭活剂除菌过滤、超滤等;②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的阳性血清的分装、抗原-抗体分装;③粉针剂中的灭菌瓶胶塞冷却储存室、分装室、无菌更衣室、无菌缓冲走廊。

①原料血浆的合并、非低温提取、分装前的巴士消毒、轧盖及制品最终容器的清洗等;②口服制剂其发酵培养密闭系统环境(暴露部分需无菌操作);③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的包装、配液、分装、干燥;胶体金试剂(PCR)、纸片法试剂等体外免疫试剂;④深部组织创伤用制品和大面积体表创面用制品的配制、灌装。

4.制药生产简介及洁净区的划分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生产流程及环境划分用于口服剂生产的生产流程示意及环境划分粗品或浓缩液活性炭溶剂包装桶过筛结晶分离干燥清洁贮存包装混粉过筛内包装材料清理入库注: 10万级洁净区域无菌原料药精制、干燥、包装生产流程及环境划分用于灌装前需经除菌过滤的生物制品抗生素粗活性溶玻璃瓶瓶纯注射浓缩液品炭剂或铝瓶塞水用水注局部100级环境;万级环境;10万级环境口服液生产布置方案成品包装材料成品包装包装材料库中间灌洗洗品装瓶瓶库更衣人员原配药材存外衣男更料女更溶媒处理室库粉针剂生产、包装流程及洁净环境划分粉针剂生产:以青霉素制剂为例。

1粉剂制作:为了取得纯菌种,必须在没有其他杂菌的试管中保存单一的细菌孢子。

从试管中取出少许孢子后,把它涂布在斜面培养基上,再从斜面上选种,置入母瓶摇动发芽。

待种子量扩大后,置入冰库备用。

接种时,先将母瓶中的种子投入小罐生长,再从管道进入中罐而后过渡到大发酵罐。

利用细菌的尸体溶液反复多次提炼,从溶液中分离出结晶,再进行过滤提纯、烘干。

也并非流水作业,不断接触室内胶基空气,故需要环境净化条件。

②提炼工作往往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丁醇、乙酸乙酯、丙酮、酒精等等。

不可避免局提炼精制洗瓶清洗处理部泄漏。

针剂灌封与接种时使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火头,厂结晶房需考虑干燥灭菌干燥灭菌抽检铝盖防火与防烘干爆。

磨细分装加橡皮塞轧盖外送装箱包装贴签封蜡视检成品化验注局部100级净化区域;万级净化区域; 10万级净化区域。

粉针剂制作车间,发酵部分因设备尺寸大并且成组布置,需要安排在较大的空间内,适合用局部净化气流装置等加强其炉口操作环境的净化。

其余各工序对平面尺寸和净空都没有特殊要求。

一般需在洁净工作台配合下进行全室空气净化。

房间之间流水关系不强,布置较为灵活。

2.粉剂分装:粉针剂装在西林瓶内再封胶塞和轧盖。

瓶与塞都要事先清洗与干燥灭菌。

从清洗分装直到轧盖前,仍容易混入尘埃和微生物。

一旦混入,则粉剂制作阶段的净化工作将前功尽弃。

因而瓶与塞的清洗用水/清洗与干燥的环境/分装设备及其操作环境都需要高洁净度。

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后工序的抽检/轧盖也需要较高的净化条件。

粉剂分装车间的工艺流水性极强,用分装线顺序串通各有关房间。

容器与药品从传递窗进入。

分装间尺寸取决于分装线的设备数量与组合,但单台设备尺寸不大。

厂房净高一般在-之间。

因此制药工业厂房往往布置成多层的形式。

粉针布置示意无菌药粉包材100加瓶子灭菌隧道分装轧盖成品塞10万洗瓶 1万分装 10万无菌分装注射剂生产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冻干用分装用空安瓶胶塞原料原料割园酸或碱处理擦洗消毒擦洗消毒洗瓶饮用水洗饮用水配料纯水洗纯水灭菌干燥检查注射用水洗注射用水无菌过滤冷却硅化灭菌干燥灌装分装铝盖冻干加塞轧盖灭菌热源试验灭菌检漏无菌试验轧盖灯检封蜡白蜡入库装箱装盒贴签纸箱纸盒标签胶塞冷却贮藏室、分装室、无菌更衣室、无菌缓冲走廊均为万级净化区域。

注: 局部100级净化区域;万级净化区域;10万级净化区域。

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的生产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饮用水胶塞隔离膜输液瓶离子交换酸碱处理乙醇浸泡瓶外清洗注局部100级净化区域;万级净化区域; 10万级净化区域。

水针剂布置示意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粉剂加注射用水配制注射液,将注射液进行配药过滤后即可进行灌封.安瓶在清洗前要先进行割园.从安瓶清洗干燥灭菌到灌封都需要环境净化.水针剂在灌封之后还有无菌检漏工序,故在灭菌方面较之粉针剂条件有利一些,但是水针剂对非生物粒子的控制更为严格。

平面布置的情况与粉针剂分装车间类似。

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饮用水安瓶原料离子交换切割配制纯水过滤粗洗粗滤蒸馏精洗精滤过滤干燥灭菌灌装注射用水冷却封口灭菌检漏入库包装印字灯检纸盒纸箱注局部100级净化区域;万级净化区域; 10万级净化区域。

胶囊剂生产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玻璃瓶制粒干燥整粒消毒干燥洗瓶检囊装囊装瓶冷却打光外包装FVC片铝塑包装检片包装成品注: 10万级净化区域局部100级净化区域片剂的生产原料药的粉碎、制粒与干燥工段会产生大量粉尘(根据生产情况不同可能达到空气浓度5mg/m3左右),一方面需要加强排风,一方面还要净化。

压片工作既不能吸收水分又不能混进灰尘。

片剂生产还要注意的一条就是要对生产区的粉尘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粉尘通过空气系统发生混药或交叉感染。

粉尘控制的目的:-对原辅料、中间品和成品的防交叉污染。

-对生产人员的防护。

-防止粉尘从生产区逸出污染环境。

粉尘控制措施:-在产尘点上和产尘区设隔离罩和除尘设备。

-控制室内压力,产生粉尘的房间应保持相对负压。

-多品种换批生产的片剂车间,产生粉尘的房间不宜采用循环风。

片剂生产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崩解剂湿润剂湿法干法直接法其他崩解剂干燥包装容器玻璃瓶湿润剂整粒粗洗包衣液精洗配制总混干燥包衣压片冲模内包装消毒冷却分装冷却干燥消毒材料入库包装包装材料注局部100级净化区域;万级净化区域; 10万级净化区域。

中药材前处理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包装整齐有合格证中药材◆注明:品名、产地◆验收:鉴别真伪、区分优劣净选◆清除杂质和去除非药用部分◆用饮用水浸泡,浸过一种药材的水不能再浸泡另一种药材水制◆及时淋干或甩干切割◆包括切、镑、刨、劈等过程,切过后及时干燥◆包括炒、炙、蒸、炖、禅、烫、煅、制霜、制炭、水飞、复制、炮制发酵、发芽、提净等干燥◆依药材的性质制定不同的干燥方法。

◆定时倒盘和翻料,防止糊化。

配料灭菌◆包括干热、湿热、化学、物理等灭菌方法。

冷却灭菌容器灭菌容器细药粉粉碎过筛群药粉混合中间站◆温度18-28℃/湿度50-60%注: 10万级净化区域大蜜丸生产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蜂蜜药粉包装材料滤去杂质◆过滤过筛注: 10万级净化区域炼蜜合药石蜡熔蜡制壳制丸挂盖印焊壳蜡塑壳装丸衣外包装灭菌蜡纸筒贴标签干燥成品蜂蜜药粉饮用水包装材料滤去杂质◆过滤制丸纯水黏合剂炼蜜选丸包衣材料干燥外包装选丸装丸塑料壳包衣成品干燥玻璃瓶洗瓶干燥冷却注: 10万级净化区域中药冲剂生产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粘合剂原料药流化床制粒过筛配料混合需后加制软材制粒的材料内包材干燥整粒消毒干燥分装总混合外包材包装成品中药散剂生产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玻璃瓶原辅料洗瓶过筛内塞及干燥配料混合过筛内包装材料冷却分装冷却包装干燥出厂入库成品检验消毒注: 10万级净化区域中药糖浆剂生产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转化糖纯水蔗糖浸膏单糖浆其他辅料配制加热煮沸粗滤+精滤玻璃瓶冷却挥发性物质内塞洗瓶调节检测干燥消毒灌装加内塞消毒成品包装包装材料注: 10万级净化区域中药药酒剂生产流程示意及净化区域划分注万级净化区域5厂房平面布置形式窄矩形平面主要人口洁净辅助区次要入口洁净动力区主要人口洁净动力区洁净辅助区次要入口次要入口注: 主要入口次要入口窄矩形平面特点:①以多层厂房占多数②建筑占地少,能有较好的建筑体形.③可直接或间接采光.④由于进深受限制,平面灵活性差,各层之间容易产生相互干扰.⑤管道走相比较复杂.宽矩形平面洁净辅助区洁净辅助区注: 主要入口次要入口宽矩形平面特点①以单跨或连续单跨与局部多层组成。

②洁净区与洁净辅助区、洁净动力区相贴,有利于保温与防尘。

③空调净化机房靠近负荷中心,管线布置比较合理。

④工艺布置紧凑,缩短运输距离。

内部布置的灵活性大。

⑤洁净生产区上部便于设技术夹层。

⑥占地相对较大,厂房内部得不到自然采光,防火疏散要妥善处理。

梳形平面洁净辅助区洁净辅助区洁净动力区洁净生产区洁净洁净洁净生产区生产区生产区洁净生产区注: 主要入口; 次要入口梳矩形平面特点①厂房由几幢窄形单层与多层相连组合而成。

②可直接或间接采光。

③内部没有柱子,工艺布置方便灵活。

④有利于改建或分期扩建,相互不干扰。

⑤因外形复杂,占地面积大.外墙面积也大,不利于保温、节能与防尘。

6. 车间布局即要求制药厂房的组成:①生产部门1)厂房按工艺和质量要求划分为:一般生产区:无洁净级别规定。

控制区:洁净级别分10000级和>10000级。

洁净区:洁净级别为10000级及局部100级。

2)生产辅助部门物料净化室。

包括:原辅料外包装清洁室、外包装材料清洁室、灭菌室等。

称量室。

包括:配料室、设备容器具清洁室、清洁工具洗涤存放室、洁净工作服洗涤干燥室等。

3)其他公用工程用房。

包括空压机室、冷冻真空泵房、变配电室等。

分析室:设置相应的监测场所,各测试室按要求设置防尘、防震、防潮、净化等设施。

维修保养室生活部门①人员净化室。

包括:雨具存放室、管理间、换鞋室、存外衣室、盥洗室、洁净工作服室、空气吹淋室等。

②办公用房。

包括:厕所、淋浴室与休息室、吸烟室(根据需要设置)等。

生产区布置的总体要求1)工艺流程合理紧凑布置,避免人流、物料交叉混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