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儿科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

04 小儿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速度与量控制
01
02
03
确定补液量
根据小儿体重、年龄、脱 水程度等因素,精确计算 所需补液量。
控制补液速度
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根 据小儿病情和耐受能力调 整补液速度。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小儿心率、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解质紊乱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液体治疗与小儿重症医学
深入研究液体治疗在小儿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和手段。
液体治疗与小儿生理功能
研究液体治疗对小儿生理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更合理的液体治疗方 案提供理论依据。
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
加强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研究,降低输液反应、感染等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
治疗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即先快速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再根 据病情和脱水程度,缓慢补充含糖液体;有尿后,及时补充钾盐;随时根据小儿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
02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水、电解质平衡
水的平衡
小儿体内含水量相对较高,年龄越小,水分所占体重比例越 大。每日水的出入量需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 谢和生理功能。
机体通过肺、肾等器官调节酸碱平衡。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通过增加呼吸 排出二氧化碳;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通过肾脏排出氢离子和铵离子。
液体需要量与补充途径
液体需要量
小儿液体需要量与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年 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体重越重,绝对需水量越大。
补充途径
小儿液体的补充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在能口服的情况下,应首选口服补 液;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的患儿,则需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液体和电解 质。
儿科学课件-小儿液体疗法

腹泻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腹泻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患病期间进食少,肠吸收不良,热能摄入不足→
脂肪分解增加而产生大量酮体; 脱水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
使无氧酵解增多→乳酸堆积; 脱水使肾血流量减少,排酸、保钠功能减低→酸
性代谢产物堆积。
分度:正常PH值:7.35—7.45
肾脏肾小球滤过率低-----水的排泄速度较慢 浓缩功能差------排出相同溶质时需水量较
成人多(尿量相对多) 稀释功能差----易引起水钠在体内储留
常见的体液平衡紊乱
脱水
程度: 轻、中、重 性质: 低渗、等渗、高渗
电解质紊乱
酸碱失衡
脱 水: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体 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减少,除水分丧 失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稍差 尚可 稍干燥
稍凹
有泪 可稍减少
尚可 <5% 50ml/Kg
中度脱水
委靡烦躁 减低、苍白
明显干燥
明显凹陷
少泪 明显减少 四肢发紫 5%-10% 50-100ml/Kg
重度脱水
嗜睡或昏迷 极度减低,出现花纹
极为干燥 极度凹陷,不能闭目, 双眼凝视
无泪 极少或无尿
休克 >10% 100-120ml/Kg
低钙血症 血清钙<1.75mmol/L (7mg/dl) 低镁血症 血清钙<0.58mmol/L (1.4mg/dl)
原因: 呕吐、腹泻丢失钙、镁; 进食少,吸收不良,钙、镁摄入不足; 活动性佝偻病、营养不良患儿多见;
临床表现: 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离子钙多不出现低钙症状,纠 正后出现手足搐搦和惊厥发作。钙剂治疗无效时注意低 镁血症。
儿科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 迁延性腹泻:
•
病程2周~2月
• 慢性腹泻:病程> 2月
• 急性水样便腹泻:≥4次/天
• 细菌性痢疾:稀烂脓血便
• 急性腹泻:病程<2周
• 迁延性腹泻:
•
病程2周~2月
• 慢性腹泻:病程>2月
根据临床症状分型
•
型腹泻
• 大便次数
日
轻型腹泻 <10次/日
重 >10次/
• 大便量 <10ml/kg.次
• 5 % NaHCO3 1ml/kg 或 1 . 4 % NaHCO3 4ml/kg , 可 提 高 血 浆 CO2CP 1mmol/L或2VoL%。
• 10%氯化钾溶液用于纠正 低钾血症或用于维持生 理需要量。 见尿补钾, 补钾浓度约 0.2% ~ 0 .3%,慢滴,忌推。
• ORS液成份:
•
母亲给小儿喂
脱水性质
•
血清钠离子
• 高渗性脱水 >150mmol/L
•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130~150mmol/L <130mmol/L
•夏 季 腹 泻
•
6、7、8
月
•病 原 体
• 埃希氏大肠杆菌
• 痢疾杆菌感染
•秋 季 腹 泻
• 10、11、12月
•病 原 体 • 轮状病毒感染
病因
• 感染性
• 非感染性
肠道内感染
病原体 食物 日用品 手 玩具……
消化道 肠道感染
消化道内感染
•细 菌 • 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 • 产毒性大肠杆菌 • 侵袭性大肠杆菌 • 胎儿空肠弯曲菌 • 沙门氏菌属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张力
• 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 能力。
• 阿弗加德罗定律,1毫 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 6.02×1023离子,溶于1升 水中产生1个渗量。
2024版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目的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 病死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泻、呕吐、高热等引起的轻、中度 脱水;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部分 药物的静脉输注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肾功能 不全、严重水肿等患儿应慎用或禁用。
治疗方法简介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 常见小儿液体疗法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小儿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适当的液 体和电解质,以预防和治疗小儿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一种治疗 方法。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 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 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等情况。
制定பைடு நூலகம்性化方案
确定液体种类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如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计算液体量
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 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每 日所需液体量。
确定输液速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耐受能 力,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小儿液体疗法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腹泻
病、脱水、酸中毒等,强调了液体疗法在危重病儿救治中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掌握了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小儿液体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 和技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 病死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泻、呕吐、高热等引起的轻、中度 脱水;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部分 药物的静脉输注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肾功能 不全、严重水肿等患儿应慎用或禁用。
治疗方法简介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 常见小儿液体疗法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小儿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适当的液 体和电解质,以预防和治疗小儿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一种治疗 方法。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 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 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等情况。
制定பைடு நூலகம்性化方案
确定液体种类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如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计算液体量
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 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每 日所需液体量。
确定输液速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耐受能 力,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小儿液体疗法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腹泻
病、脱水、酸中毒等,强调了液体疗法在危重病儿救治中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掌握了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小儿液体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 和技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ppt课件

间质液 25%
细胞内液 40%
血浆 5%
血浆 5%
血浆 5%
细胞内液 40%
细胞内液 40%~45%
新生儿78%
~1岁70%
2~14岁65%
成人55~60%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变化的是间质液
血浆及细胞内液保持相对恒定
(二)体液电解质组成的特点(与成人相似) 细胞外液:Na+ 、Clˉ、HCO3ˉ组成 (K + 、 Ca2 + 、 Mg 2+ 蛋白质) Na+ 占阳离子总量90%。 细胞内液:K+ 、Mg2+ 、HPO42ˉ, (Ca2 + 、Na+ 、 蛋白质 、HCO3 - 、Cl-) K+大部分处离解状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新 生 儿: K+、Clˉ、HPO42ˉ及乳酸偏高, Na+ 、Ca2+、HCO3-偏低,余同 成人。
肾功能不好则禁补钾。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正常血清钾浓度3.5~5.5mmol/L) 病因 输入过多:大量输入钾盐或库存血 肾排钾过少:肾衰、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 钾分布异常:严重溶血、缺氧、代谢性酸中毒,钾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
01
02
03
04
神经肌肉:兴奋性↓,精神萎靡、四肢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稍干燥
干燥
极干燥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循环
无
四肢稍凉
厥冷、皮肤花纹、血压↓
2、脱水性质
指现在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30-150mmol/L
细胞内液 40%
血浆 5%
血浆 5%
血浆 5%
细胞内液 40%
细胞内液 40%~45%
新生儿78%
~1岁70%
2~14岁65%
成人55~60%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变化的是间质液
血浆及细胞内液保持相对恒定
(二)体液电解质组成的特点(与成人相似) 细胞外液:Na+ 、Clˉ、HCO3ˉ组成 (K + 、 Ca2 + 、 Mg 2+ 蛋白质) Na+ 占阳离子总量90%。 细胞内液:K+ 、Mg2+ 、HPO42ˉ, (Ca2 + 、Na+ 、 蛋白质 、HCO3 - 、Cl-) K+大部分处离解状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新 生 儿: K+、Clˉ、HPO42ˉ及乳酸偏高, Na+ 、Ca2+、HCO3-偏低,余同 成人。
肾功能不好则禁补钾。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高钾血症:血清钾≥5.5mmol/L
(正常血清钾浓度3.5~5.5mmol/L) 病因 输入过多:大量输入钾盐或库存血 肾排钾过少:肾衰、长期使用保钾利尿剂 钾分布异常:严重溶血、缺氧、代谢性酸中毒,钾由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
01
02
03
04
神经肌肉:兴奋性↓,精神萎靡、四肢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稍干燥
干燥
极干燥
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循环
无
四肢稍凉
厥冷、皮肤花纹、血压↓
2、脱水性质
指现在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30-150mmol/L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适应症
包括脱水、休克、中毒、严重感染、 高热惊厥、腹泻、呕吐等引起的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禁忌症
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严 重脑水肿等。
5
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原则: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紊乱情况,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包括液体的种类、量、 速度和途径等。
2024/3/27
01
个性化补液方案
未来,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补液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医生将根据
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补液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02
智能有望开发出智能化补液系统。该系
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液体平衡状态,自动调整补液速度和
密切监测患者生 理指标
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医护人 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 标,如心率、呼吸、血压、 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顺利进行。
2024/3/27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6
定义
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给予患儿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以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重要性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生理和病理特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 时、合理的补液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生命、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7
4
儿科补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1
电解质溶液的特点与应用
特点
电解质溶液是含有钾、钠、氯、钙等离子的水溶液,可维持体 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2024/3/27
应用
用于治疗和预防脱水、酸中毒、碱中毒等电解质紊乱疾病。不 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氯化钾溶液可用于补 充钾离子,纠正低钾血症;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纠正酸中毒。
适应症
包括脱水、休克、中毒、严重感染、 高热惊厥、腹泻、呕吐等引起的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禁忌症
包括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严 重脑水肿等。
5
补液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原则:根据患儿的病情、年龄、体重、脱水程度、电解质和酸 碱平衡紊乱情况,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包括液体的种类、量、 速度和途径等。
2024/3/27
01
个性化补液方案
未来,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补液治疗将更加个性化。医生将根据
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补液方案,以提高治疗
效果。
02
智能有望开发出智能化补液系统。该系
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液体平衡状态,自动调整补液速度和
密切监测患者生 理指标
在补液治疗过程中,医护人 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 标,如心率、呼吸、血压、 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和 顺利进行。
2024/3/27
25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6
定义
补液是指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给予患儿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液体,以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
重要性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生理和病理特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 时、合理的补液治疗对于挽救患儿生命、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7
4
儿科补液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1
电解质溶液的特点与应用
特点
电解质溶液是含有钾、钠、氯、钙等离子的水溶液,可维持体 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
2024/3/27
应用
用于治疗和预防脱水、酸中毒、碱中毒等电解质紊乱疾病。不 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氯化钾溶液可用于补 充钾离子,纠正低钾血症;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纠正酸中毒。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轻、中、重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失水程度 临床表现
轻度失水
中度失水
重度失水
水分丧失量 相当于体重 5%
5-10%
>10%
皮肤
稍干,弹性无改变
皮肤干燥,弹性较 差
皮肤苍白,干燥,弹性极差,花 纹
口唇粘膜
略干
口唇干燥
口唇粘膜非常干燥
眼眶前囟
稍凹陷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露睛
眼泪、尿量
减少
尿少,泪少
甚至无尿,无泪
循环
忌静脉推注,且见尿补钾。
3、常用混合液体的组成
液体张力 NS 2:1等张液 2 4:3:2液 4 2:3:1液 2 1:4液 1 2:6:1液 2
5%GS 1.4%NaHCO3
1 3/3=等张含钠液
3 2 6/9=2/3张力
3 1 3/6=1/2张力
4
1/5 =1/5张力
61 ?
4、ORS液-口服补液法
高钾血症 – 临床表现
心电图异常与心律紊乱 神经、肌肉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手足 感觉异常,肌无力。
33
(二)钾代谢异常
高钾血症 – 治疗
防止致死性的心律失常 去除体内过多的钾
34
35
(三)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 病因
细胞外液酸的产生过多 细胞外液碳酸氢盐的丢失
36
(三)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 治疗
(二)钾代谢异常
低钾血症 血清钾低于3.5mmol/L。 – 病因
钾的摄入量不足 由消化道丢失过多 肾脏排出过多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29
低钾血症 –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兴奋性减低: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 失、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心电图:表现为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 偶可出现U波。 肾损害: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导致低 钾碱中毒。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课件

补液液体疗法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检查静脉通畅,准备需要的液体和设备。
消毒
2
消毒注射部位,维护操作环境的清洁。
3
穿刺
准确找到静脉点,使用合适的针头进行
注射
4
穿刺。
缓慢、稳定地注射液体,注意观察患儿 的反应。
补液液体疗法的注意事项
剂量控制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准确计算剂量。
感染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补液液体疗法的适用症
1 脱水
当儿童出现脱水症状时, 补液液体疗法可以帮助恢 复血液中的液体和电解质 平衡,缓解症状。
2 失血
儿童因为外伤或其他原因 导致失血时,补液液体疗 法可以帮助恢复体液量和 重建血容量。
3 感染
儿童因为感染引起的体液 丢失,补液液体疗法可以 帮助维持体液平衡,促进 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PPT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儿科补液液体疗法,包括其原理、适用症、操作步骤、注 意事项、效果评价等。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到如何进行儿科补液液体疗法, 以及它的效果和优势。
补液液体疗法的原理
补液液体疗法是通过静脉注射液体来纠正体内液体平衡紊乱的一种方法。通 过补充体内的液体和电解质,它可以帮助恢复体液平衡,并改善病情。
监测
密切监测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检查结果。
补液液体疗法的效果评价
补液液体疗法的效果可以通过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体液平衡恢复和血液检 查结果来评价。及时评估疗效,可以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结论和总结
补液液体疗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儿科治疗方法。通过恢复体液平衡,它可 以帮助儿童恢复健康,改善症状。合理使用补液液体疗法,并结合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2
一、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3
(一)年龄越小,体液总量所占比例越大。
人的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浆 间质液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4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年龄
总量
足月新生儿 78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血浆 间质液
6
37
35
1岁
70
5
25
40
2~14岁
65
5
20
40
成人
通常很少>12%,(此量已占细胞外液的一半) >15%基本不能存活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9
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
失水量占体 重比例
精神状态 皮肤 眼窝和前囟 眼泪 口腔粘膜 尿量 循环
轻度 5% (50ml/kg) 稍差、稍烦燥 稍干、弹性可 稍凹陷 有泪 稍干燥 稍减少 无
中度
重度
5%~10%
>10%
(50~100ml/kg) (100~120ml/kg)
1、年龄越小, 需水量相对越多。 人体每日需水量与热量消耗成正比。
小儿正处生长旺盛期,需热量多,对 水的需要量相对多。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0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年龄 <1岁 1 ~ 3岁 4 ~9岁 10 ~ 14岁
需水量(ml/kg.d) 120-160 100-140 70-110 50-90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55~60
5
10~15 40~45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5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6
不同年龄组体液分布比例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 6% 37% 35%
新生儿78%
血浆间质液 细胞内液 5% 20% 40%
2~14岁65%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
5% 25%
40%
~1岁70%
血浆间质液 细胞内液
5%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3
每日排出的水量包括:
①不显性失水; ②汗液的排出; ③大便中的水分; ④尿液。
并与成熟程度、呼吸频率、体温(体温每升高 1℃,则多0.5ml/Kg.h)、湿度变化和特殊治 疗(如光疗15-20ml/Kg.d)有关;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4
二、小儿常见水、 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紊乱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细胞外→细胞内容量↓→外液得到补偿 →脱水症状较轻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23
脱水性质与病理生理
脱水性质
病因
血清纳
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
等渗脱水 低渗脱水
多见急性 胃肠液丢
失
多见慢性 胃肠液丢
失
130~150 mmol / L
<130 mmol / L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外渗 透压相等脱水量与脱水体征平行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发生休 克,脱水征比其他两种脱水严重
10~ 15%
40%~45%
成人55~60%
7
年龄越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 变化的是间质液 血浆及细胞内液保持相对恒定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8
(二)体液电解质组成的特点(与成人相似)
细胞外液:Na+ 、Clˉ、HCO3ˉ组成 (K + 、 Ca2 + 、 Mg 2+ 蛋白质) Na+ 占阳离子总量90%。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2
(四)体液调节功能较差
肾脏是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方面起主要作用的器 官。但小儿肾功能不成熟,处理水的能力不完善。年龄越小, 排Na+、排H+、产NH3- 能力越差, 易发生高 Na+血症和酸中 毒。
年龄越小,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愈不成熟,易发生水、 电解质紊乱。
肾小球滤过率低,水排泄慢,如水入量过多过快,易引起 水肿和低Na+血症。
细胞内液:K+ 、Mg2+ 、HPO42ˉ, (Ca2 + 、Na+ 、 蛋白质 、HCO3 - 、Cl-) K+大部分处离解状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新 生 儿: K+、Clˉ、HPO42ˉ及乳酸偏高, Na+ 、Ca2+、HCO3-偏低,余同 成人。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9
(三)水需求量大,易出现脱水
萎靡或烦燥
重病容,昏睡甚至昏迷
干燥、弹性差 发灰干燥、弹性极差
明显凹陷
深凹陷,眼不能闭合
泪少
无泪
干燥
极干燥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尿
四肢稍凉
厥冷、皮肤花纹、血压↓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20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21
2、脱水性质
♣ 指现在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 等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30-150mmol/L
17
1、脱水的程度: 指患病后的累积体液损失量,即病前体重与诊
时体重之差。 根据临床表现: 一弹(皮肤弹性)、二陷(前囟、眼窝
凹陷)、三少(尿少、泪少、体重减轻)、精神及 循环状态(皮肤颜色、温度、湿度、脉博、血压)
综合分析、判断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8
脱水的程度
轻度脱水:为体重的5% 中度脱水:为体重的5%--10% 重度脱水:为体重的>10%
♣ 低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30mmol/L
♣ 高渗性脱水:失水>失电解质,
血清钠>150mmol/L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22
脱水的病理生理
♣ 低渗性:失水<失电解质 ♣ 细胞外液↓→外液低渗→水进入细胞内
→细胞外液↓↓→血容量↓→ 循环衰竭 →休克
♣ 高渗性:失水>失电解质 ♣ 细胞外液↓→外液渗透压↑→水→进入
15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的紊乱 脱水 水中毒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酸碱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小儿液呼体疗吸法儿性科 碱中毒
16
(一)脱 水:
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体液丢失过多而引起的 其他电解质的丢 失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 液体疗法 儿二科
小儿液体疗法儿科
1
•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体液平衡是维护生命的
重要条件。
• 体液平衡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度和渗透压的正常。
• 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肺、肾等器官的正常调节功 能不断调节,使体液中水、电解质等各项指标维持动态的生 理平衡。
• 而小儿体液占体重比例较大,各系统、器官处于发育阶段 ,功能不成熟,易受疾病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体液平衡 紊乱。
高渗脱水
高热、感 染多见
11
2、水的交换率显著高于成人 婴儿水的交换率为成 人的3-4倍。每日体内外水交换量相当于细胞外液的 1/2,而成人仅为1/7。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若不 能及时满足小儿机体对水的需求,易出现脱水。
3、不显性失水量易增加 消耗100Kcal(418KJ) 能量,不显性失水量约45~55ml。小儿体表面积相 对大,呼吸频率快,均易造成不显性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