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立体裁剪基础完整教程
服装立体裁剪20159成衣立体裁剪39 教学课件9

习
规 体裁剪
—————————教学使用
成衣立体裁剪
第一节 生活装立体裁剪
吊带领型刀背缝分割上装
(一) 准备工作
1、布料准备 2、标记衣身造型线
(二)操作方法及技巧
1、前衣身立体裁剪
2、后衣身立体裁剪 3、裁片拷贝 4、裁片的整理和假缝
5、试样修正、 拓印纸样及完成效果
第二节 礼服立体裁剪
细褶礼服裙
、
(一)准备工作
1、布料准备 2、标记衣身造型线 3、前衣片外层立体裁剪
(二)操作方法及技巧
1、前衣身里布制作: 2、后衣片里布制作 3、后衣片外层立体裁剪
4、裙的立体裁剪 5、裁片整理 6、裁片的假缝试样
(三) 总结
抽缩布纹机理的灯笼裙立 体造型图。整体形态比较协调。 制作衣片时要注重缩褶的不规 则型,以求得效果的生动、自然
裙装的立体裁剪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裙装概述
• 2) 展开型裙 • 展开型裙包括圆裙和多片裙(图4-2)。 • (1) 圆裙:下摆有较大的宽松份,常见的圆裙、波浪裙、斜裙等。 • (2) 多片裙:利用数片布组合成一件展开裙,可分为六片裙、八片裙
• 三、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 A效果图(图4-25) • 波浪裙的裙摆量较大或很大,臀围处较贴体或较宽松,裙子在纵向形
成波浪。波浪的位置及大小要协调。通常选择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 物;采用较厚实的45°斜裁布料亦可取得良好的造型效果。 • B面料准备(图4-26) • C立体裁剪步骤 • (1) 披前裙片:正确对准布料与人台的前中心线,腰围以上的布料要 多留一些(下摆越大,预留量就越多),并用大头针固定,然后逐渐 把靠近侧缝方向的布沿箭头轻轻地往下拉,这时裙摆的量便自然加出 。如图4-27所示。
文站实测断面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关系曲线;二是形态调查资料,有 关内容已在项日一中叙述;三是文献考证资料,即历史文献和档案资 料,包括如地方志、档案或碑文中有关洪水灾害的记载,洪水位和淹 没范围,以及有关的规划设计(如铁路、水电站、城镇)中所收集的水 推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裙装概述
• 二、裙装的分类
• A根据长度分 • 以长度分类,裙装可分为迷你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长裙、拖
地长裙。 • 2. 根据外形特征分 • 以外形特征分类,可将裙子分为基本型裙、展开型裙及不规则型裙。 • 1) 基本型裙基本型裙由前后两片基本裁片组成,可由外形来观察其
第四章裙装的立体裁剪

第四章裙装的立体裁剪教案第四章裙装的立体裁剪第一节筒裙的立体裁剪筒裙是从腰围至臀围顺延身体的曲线,臀围到裙摆呈直线形的裙子。
该裙是裙子的基本形,任何款式均可以通过基本形的变化出来,故把筒裙作为基本练习。
一、布料准备裙子长度为58cm(包括腰部的缝份与裙摆的折边份),前裙宽度为30cm,后裙宽度为28厘米(包括前后中心欲留份、放松份、侧缝的缝份);腰头长度为35cm,宽为6cm。
整理布纹后,标出纵横基准线。
二、操作方法1. 制作前裙片(1)披裙布:将布料的前中心线与人体模型的前中心线合对好,并用针固定。
再将两者臀围线合对好(布料的臀围线只要与人体上的臀围线保持平行即可)。
(2)加放松量:在前臀围线约中心处捏出1~1.5cm的松份别好,然后在腰、腹处固定。
(3)处理腰部:在侧面把臀围线以上的布料向上抚平,注意布料的丝绺要顺直,并用针在腰部固定。
这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腰部产生了余份,这是由于腰围与臀围的尺寸差的缘故。
(4)作腰省:把腰部的余份做出两个省缝,省的位置、间距、长短要根据腹部的形状决定。
为了使腹部的松份均匀分散,省缝长度可以略短些。
(5)确定轮廓:按人体模型的侧缝线、腰围线确定前裙片的侧缝线与腰围线,可用带子设计,然后再作标记。
(6)开剪:留出缝份,将余料剪掉。
2. 制作后裙片(1)披裙布:对好后中心线和臀围线,用针固定。
(2)加放松量:在后臀围线约中心处捏出1~1.5 cm的松份别好,然后在腰、腹处侧面固定。
(3)处理腰部:理顺臀围线以上的布料,注意布料的丝绺不能歪斜,然后固定。
(4)作腰省:腰部仍然产生了余量,根据臀部隆起的形状决定后腰省的位置及大小。
由于腰部塌陷,使后腰省量略大一些,而臀突的位置又低于腹部,使后腰省略长。
(5)对合侧缝:将后裙片的侧缝与前裙片的侧缝用对别法别合,观察腰、臀、摆造型的均衡性。
(6)标记腰线:先用带子将腰部固定,并使带子与地面平行。
然后按带子位置标记腰围线。
女装立体裁剪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228页)

2、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 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 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 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 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 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 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 合。
3、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 具有较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 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 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 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 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 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 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 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 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 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系,并对 其进行相关评价。
3、适应性
立体裁剪不但适合初学者,也适合专业 设计与技术人员的提高。对于初学者, 即使不会量体,不懂计算公式,如果掌 握立体裁剪的操作程序和基本要领,便 能裁剪衣服。专业设计与技术人员想设 计、创造好的成衣与艺术作品,更应该 学习和掌握立体裁剪技术。
4、灵活性
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要领后,可以边设 计、边裁剪、边改进。随时观察效果, 及时纠正问题,直至满意为止。有时还 可以进行与布料的材质风格恰恰相反的 设计,或创造某种情趣和效果。
女装立体裁剪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2 28页)
立体裁剪
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 龚芸
女装立体裁剪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2 28页)
第一章 绪论
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的特点 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的比较 怎样学好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第九章女大衣立体裁剪

35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3、前胸宽放松量 转撇胸和剪领口操作完成后,将多余的布填至腋下,余布在 腋下转折后会在前胸宽处形成一个自然的放松量。观察这个放松 量,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审美或造型风格,可以人为对放松量的大 小及状态进行调整。
36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前胸宽放松量
37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配出翻领
78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18)调整服装整体造型,装腰带,确定扣位及口袋位置。
装腰带,确定扣位及口袋
79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19)点影作标记,取下画顺拓印出另一半,重新折别后穿 回人台,审视大衣的整体造型。
大衣正面审视
大衣侧面审视
大衣背面审视
80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3、制作样板 调整、修正样衣,最终制作完成插肩袖大衣平面样板。
29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2、整理布纹,熨烫丝绺 按照布纹整理方法整理坯布布纹丝绺的经纬方向,熨平坯布。
30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3、标记基准线 用铅笔在袖片中间画垂线,标出前衣片前中心线(离布边 10cm)、胸围线、腰围线,后衣片后中心线、背宽线、胸围线、 腰围线。
31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标记基准线
60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五、立体裁剪操作步骤与方法
1、装假手臂与肩垫 在人台上装假手臂与肩垫,并确定款式背宽线。
装假手臂与肩垫
61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2..前后衣片的立体裁剪 (1)固定前片。将前片坯布的前中心线、胸围线分别与人台 前中心线、胸围线对齐,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用大头针双针固定。
14 第九章 女大衣立体裁剪
4、衣身审视 确定前后袖窿造型,初步完成衣身造型,审视效果。
裙子的立体裁剪

一、波浪裙的立体裁剪
波浪裙立裁步骤
1、布料准备:
• 1)估料: 长=2倍裙长+20~25cm, 宽=裙长+10~12cm两块布。
• 2)整理布纹,丝缕垂正。 • 3)标记:离布边10cm画横线,沿垂线
剪口,剪至离水平线1cm处。
波浪裙立裁步骤
2、披布:对准前中 3、确定第一个波浪:与
线与腰围线,用针 前中心间距1.5~2.5cm
5cm画水平线。
鱼尾裙立裁步骤
2、上裙片立裁:将同基 本裙。做腰省,前后臀围 放松量2cm,前后侧缝连 接自然,下摆贴标示线。
3、定斜分割线:将确定 下摆斜向分割线,留1cm 缝头,将多余量修剪,并 描画、修剪腰线、侧缝。
鱼尾裙立裁步骤
4、下裙片立裁:做波 浪裙摆,确定裙摆轮 廓,留1cm缝头修剪。
5、完整鱼尾裙:别上 腰头即斜向鱼尾裙正 面图,反面近似型。
鱼尾裙立裁步骤
6、平面裁片:将所取得的斜向鱼尾 裙片留1cm缝头裁剪完整,展开平面 如图。
三、波浪饰边裙立体裁剪
1、款式分析: 裙身左侧形成单向褶,右侧
装饰波浪 饰边。 2、布料准备:
准备长70cm、宽80cm的前裙布 料,标记前中线与HL。
固定。
用针固定,整理好第一 个波浪,打剪口。
4、确定第二个波浪:
波浪间距3~5cm用针固 定,整理好第二个波
浪,打剪口。
波浪裙立裁步骤
5、做右边波浪:用同 6、做左边波浪:用同样 7、标记:腰线、 样的方法做波浪,要求 的方法做波浪,要求波 侧缝、下摆线与地 波浪大小均匀,粗剪侧 浪大小均匀,左右对称。 面平行。 缝。
灯笼裙立裁步骤
2、里裙片立裁:同基本 3、外裙片立裁:将腰部 裙。做腰省,前后臀围放 抽褶并整理均匀,固定。 松量2cm,下摆保持平齐。
袖的立体裁剪

——袖的立体裁剪
采用平面制板方法做袖(一片袖)
• 根据衣身肩头及袖窿
的尺寸进行平面制图 ,
制成有袖肘省的一片 袖板型。
• 将袖片裁出, 用大头针别合 成型
• 为了使袖山的造型更饱满圆顺, 上袖之前要抽缩袖包
• 布手臂抬起, 将袖底与衣 身袖窿底对 合,在内侧 用大头针别 合
• 用藏针法上 袖,然后放
• 保持袖宽和 松量,找到 腋下拼合点。
• 拉起袖身, 确定袖长
和袖口宽 度。
• 调整板型 后重新别 合袖子。
• 将衣身的袖 窿底与袖底 重合,侧缝 与袖内侧缝 对准,确认 方向后,从 内侧用大头 针固定
• 插肩袖完成图
下手臂,观
察袖型及方 向
采用立体裁剪方法做袖(两片袖)
• 对准中心 线、袖山 线,固定 袖片。留 出需要的 松量。
• 方法同大袖,留出松量固定小袖。
• 考虑袖型后抓合袖缝,整理袖型。
• 调整好袖型后,在平面上用折叠 针法进行成型别合。
• 别合袖底与袖窿底,将布手臂穿入袖 中。在袖窿线上确定袖山缩缝量。
• 调整袖山与袖窿,用藏针法别合袖与衣身。
插肩袖的立体裁剪
• 在做好的衣 身上确定插 肩袖的角度 和分割线位 置。
• 对准标志线, 固定袖片。留 出需要的松量, 整理袖宽和袖 型。
• 肩部余量作为省量收进,用重叠针法别合 前后插肩袖窿线上段,注意前后袖片臂根
处的松量。
• 注意肩线的 位置和方向, 肩端消失自 然。
裙装的立体裁剪

• A效果图(图4-25) • 波浪裙的裙摆量较大或很大,臀围处较贴体或较宽松,裙子在纵向形
成波浪。波浪的位置及大小要协调。通常选择轻薄、悬垂性良好的织 物;采用较厚实的45°斜裁布料亦可取得良好的造型效果。 • B面料准备(图4-26) • C立体裁剪步骤 • (1) 披前裙片:正确对准布料与人台的前中心线,腰围以上的布料要 多留一些(下摆越大,预留量就越多),并用大头针固定,然后逐渐 把靠近侧缝方向的布沿箭头轻轻地往下拉,这时裙摆的量便自然加出 。如图4-27所示。
计中,是进行裙装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 方面要求达到臀腰部位的合体,另一方面也要使款式的变化多样,使 裙装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为了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更好地解决腰 腹差及腰臀差,合理的省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 (1) 裙省的位置、方向及长度设计:由于人体体形的特征是臀凸低于 腹凸,且形态比较缓和,不像胸凸和肩胛凸那样明显,因此其裙省应 做如下设计:作用于腹凸的省道长度止于中腰线附近,一般情况下为 8~9 cm,并尽可能均匀分布;作用于臀凸的省道长度止于中腰线与 臀围线之间,一般情况下为11~13 cm,也需均匀分布设计。由于女 性臀凸明显处靠近后中线,且形状圆而尖,故靠近后中的省略长于靠 近侧缝的省1 cm左右。
、十六片裙等。多片裙的片数多和流行相关。 • 3) 不规则型裙 • 不规则型裙的类型很丰富,如气球裙、花瓣裙、罗马褶裙等(图4-3
)。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各种裙装的立体裁剪
• 一、基础原型裙的立体裁剪
• A效果图 • 基础原型裙的效果图如图4-4所示。 • B面料准备(图4-5) • (1) 长度:设计的裙长加上腰头及裙摆贴边的缝份。即: • 样布长度=裙长+腰头(3~5 cm)+贴边(3~5 cm) • (2) 宽度:人台H/4加上中心缝份、裙臀处松量1~1.5 cm,以及侧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都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同时建立
造型、材料和缝制间的相互联价。
10
四、立体裁剪的特点
1、直观性 2、实用性 3、适应性 4、灵活性 5、易学性
2021/3/10
11
1、直观性
立体裁剪具有造型直观、准确的特点, 这是由于立体裁剪方式决定的。无论什 么造型的款式,拿到人台上别一别、操 作一下,布在人体模型呈现的空间形态、 结构特点、服装廓型便会直接、清楚地 展现在你的面前。由视觉观察体型与服 装构成关系的处理,立体裁剪是最直接、 最简便的裁剪手段。
2021/3/10
9
3、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在服装教学中,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学习
与运用外,应更加注重造型能力和材料
的运用能力的潜能的开发,通过设计、
材料、裁剪和制作等环节的研究,逐步
掌握立体裁剪的思维方式和手工操作的
各种技能,从而熟练地将创作构想完美
地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
拓展思维,大胆实践,从造型到材料的
二、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13世纪中期,欧洲服装经过自身的发展,并吸收、融 合了外来服装文化之后,对人体的立体造型的感悟逐 步加深,在服装上必须表现为三围立体造型的认识, 从15世纪哥特时期的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的立体型 服装的产生,至18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的确立,强调 三围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立体型服装就此兴起,历 经兴衰、直至今日,虽然服装整体风格不再过分强调 夸张造型,但婚纱、礼服仍然承袭着这种造型设计的 思维。
2021/3/10
6
三、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技术广泛地运用服装生产、橱 窗展示和服装教学中。
1、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2、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3、用于服装教学的立体裁剪
2021/3/10
7
1、用于服装生产的立体裁剪
服装生产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产量化
的成衣生产和单件的度身定制形式,因
此,立体裁剪在服装生产中也常常也因
生产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的技术方式一种
为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利用平
面结构制图获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体
裁剪进行试样、修正;另一种为直接在
标准人台上获得款式造型和纸样。立体
裁剪在服装生产中要求技术操作的严谨
性。 2021/3/10
8
2、用于服装展示的立体裁剪
立体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 除用于生产同时也较多地运用于服装展 示设计,如橱窗展示、面料陈列设计、 大型的展销会的会场布置,其夸张、个 性化的造型在灯光、道具和配饰的衬托 下,将款式与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 现在观者眼前,体现了商业与艺术的结 合。
装立体裁剪在法国称之为“抄近裁剪 (cauge)”,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 剪(dyapiag)”,在日本则称之为“立体裁断”。 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
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
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
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 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2021/3/10
3
二、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根据苏格拉底人 的“美善合一”的哲学思想,古希腊、 古罗马的服装便开始讲究比例、匀称、 平衡和和谐等整体效果,至中世纪,基 督教强调人性的解放,直接影响到美学 上,确立以人为主体、宇宙空间为客体 的立体空间意识。
2021/3/10
4
这种立体型服装的产生促进了立体裁剪技术的发展, 而现代立体裁剪便是中世纪开始的立体裁剪技术的积 聚和发展。
2021/3/10
5
二、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在东方,特别是东亚,由于受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 支配,服饰文化表现含蓄,强调“天人合一”意象, 即抽象空间形式。自中国周朝的章服至近代的旗袍、 长衫,及日本的和服等,在服装构成上偏向于平面裁 剪技术,而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发展,人 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审美观念的改变,对服装款式、 档次、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时至今日,世界服饰 文化通过碰撞、互补、交融,促进了服装裁剪技术的 不断提高和完善。因此,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交替 互补使用,成为世界范围的服装构成技术。
2021/3/10
16
五、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的比较
1、平面结构的优势 2、立体裁剪的优势
2021/3/10
17
1、平面结构的优势
平面结构是实践经验总结后的升华,因此,具 有很强的理论性。
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 具有较强的操作稳定性和广泛的可操作性。
由于平面结构的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定型产品 而言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有效方式,如西装、 茄克、衬衫以及职业装等。
立体裁剪
黄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服装教研室 杨梅
2021/3/10
1
第一章 绪论
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 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 立体裁剪的特点 立体裁剪与平面结构的比较 怎样学好立体裁剪
2021/3/10
2
一、立体裁剪的概念
立体裁剪是区别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 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
14
4、灵活性
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要领后,可以边设 计、边裁剪、边改进。随时观察效果, 及时纠正问题,直至满意为止。有时还 可以进行与布料的材质风格恰恰相反的 设计,或创造某种情趣和效果。
2021/3/10
15
5、易学性
立体裁剪是以实践为主的技术,其原理 是依照人体模型进行的设计与操作,没 有太深的理论,更没有繁杂的计算公式, 不受经验多少等因素的限制,是一种简 单易学、快捷有效的裁剪方法。
更好的服装效果。
2021/3/10
13
3、适应性
立体裁剪不但适合初学者,也适合专业 设计与技术人员的提高。对于初学者, 即使不会量体,不懂计算公式,如果掌 握立体裁剪的操作程序和基本要领,便 能裁剪衣服。专业设计与技术人员想设 计、创造好的成衣与艺术作品,更应该 学习和掌握立体裁剪技术。
2021/3/10
2021/3/10
12
2、实用性
立体裁剪不仅适用于结构简单的服装,
也适用于款式多变的时装。以往服装都
是以平面裁剪法为主进行裁剪,想想看,
无论什么体型、多大年龄,都是用相同
的公式来裁剪,做出的服装一件件就是
相似形,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如果用
立体人台裁剪,按人体体型的实际需要
来“调剂余缺”,可以产生比平面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