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报告
上半年中国企业IPO与PE状况

术 、医疗健康 、汽车和房地产分别 占
企业有 2 2家在境 内外市场上市 ,上 NAS AQ和 纽约 证 券 交易 所 等 上 市 , 据 融资 额前 五 ,1 1 D 4家上 市企 业 吸引 市 融 资总 额达 3 99 4. 6亿美 元 , 占全 香 港仍为 中国企业 海外上 市的首选 。 到 1.0亿美元投资 , 占据总融资额 9 3
球 融 资 总 额 的 5 . ,平 均 每 家企 业 具 体 来 看 , 1 22 % 9家企 业 落 户 香 港 主板 , 的 5 . 68 %。 能 源 及 矿 产 行 业 的 3家 上 融 资 1 5亿 美 元 。2 1 上 半 年 中 合计融资 2 . . 6 0 0年 40 9亿美元 ,分别 占二季 市 企 业 吸 引 的 52 亿 美 元 投 资 , 占 .1
4 . ; 内 资 本 市 场 光 彩 夺 目 ,吸 06 % 境
引 了创 纪录 的 15家企 业 上 市 ,融 资 7
额 为 3 6 0亿美元 。 1. 0 2 1 上 半 年 中 国 企 业 海 外 0 0年
5 2 投 资 北 京 IV S EJN N E TB I G I
中国农业银行于7 5 和 1 日正式在上 海和 香港 两地上市 ,融资 约2 1 月1 日 6 2 亿美元
告 》 显 示 : 清 科 研 究 中 心 关 注 的 业 上 市数 量 相 对 较少 ,融 资 额 也 相 对 汽车 行 业虽 然仅 有 中升 集 团一 家企 在
境 外 1 市 场 和境 内 3个市 场 上 , 低调 。 3个 21 0 0年上 半年 全球 IO市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 经 P
旧 蹒 跚 ,但 不 乏 亮 点 , 前 六 个 月 共 有 3 2家 企 业 上 市 , 融 资 6 0 0亿 3 7. 3 美 元 , 两 项 指 标 均 超 过 去 年 整 年 数
中国xx公司IPO尽职调查报告全案

二、公司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2.8 请介绍公司业务的主要业务流程2.8.1 包括新客户入网、服务提供的过程、投诉处理等(可提供有关规章制度)1、固定电话新装业务流程:有线2、数据DDN业务入网流程:3、客户投诉处理流程:三、全省经济及电信市场(若某些情况无法提供,请予注明)3.2 请介绍贵省电信市场(包括固定电话、寻呼、移动电话、数据通信、出租电路、互联网业务、卫星通信等)的发展状况。
在过去5年中,促使贵省电信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介绍贵省“十五”规划中关于电信市场的展望。
电信市场发展状况:●固定电话业务从高速成长期步入稳定增长期,1998-2000年(用户or业务量?)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
至2000年12月31日,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31万户,约占全国总用户数的十分之一;●移动通信十年来以超前的速度增长,用户规模以年增长率70%的速度增长(含储值卡用户?)。
至2000年11月底,广东移动业务总量达到337亿元,用户数为1058。
5万,广东联通业务总量为62亿元,用户达到145。
46万户;●数据通信业务呈爆炸式增长,(从1995年起?数据多媒体)用户数至少每年翻一番。
至2000年11月底,广东电信的基础业务用户数为75440户,多媒体(互联网)用户达到1916291户;●电路出租业务市场需求随着电信运营商和通信量的增多呈现大幅度增长。
至今年11月底,广东电信共出租2M电路21500条,网元出租业务收入占总业务收入的7。
8%;●寻呼业务由于受到移动电话业务的强烈替代正在逐渐萎缩。
寻呼业在经历了合并重组后,中小寻呼台逐渐倒闭或被兼并、收购,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被保留下来,并逐渐从单一的寻呼业务向提供丰富的资讯信息发展。
过去5年中,促使我省电信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广东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过去5年,广东经济虽然由于宏观调控增长速度减慢(增长率保持在8%-11%之间),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可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前未所有的发展。
让IPO飞——2010年中国IPO市场盘点

创造 了当时的 “ 全球最 大I 0 ,尽 管这~ P ”
推 出一 周年 的 创业 板 愈发 活跃 。2 1 00 年 ,创业 板 上市 企业 数 量从 20 年 末 的3 09 6 家 上 升至2 1年 末的 10 ,流通 市值也 从 00 5家 此前 的28 元上升 到了 17 亿元 。与此 同 9亿 98 时 ,在继续高发行 价的态势之下 , 目前经过 上 市跨人 “ 百亿俱 乐部 ”的富豪们 已经接近
32 C OW OI D F  ̄ L
中国 企 业 2 1O关键 词 0 P 1 0
・A 股井嘀 ・海外抢眼 ・乱象迷离
从 融 资规模 上 ,均 创 历史 新高 。尤 其是 中
国农业 银行 、中 国一 重 、中 国西 电、华 泰 证 券和 海普 瑞 等大 盘蓝 筹 的发 售 ,使中 国 资 本市 场聚 集 了足 够 的眼球 效 应 ,海 普瑞
看上去很美
经 历 过金 融危 机 洗礼 之 后 的全球 资 本 市 场在 2 1年 终于 渐 渐走 出 泥潭 。国际 会 00 计 和咨 询 公司 安永 发 布的 报 告称 ,尽 管 欧 洲市 场依 然低迷 ,但 是全 球 O活动 已经 回
到 金融 危 机 以前 的水 平 。据 不完 全 统计 ,
3 3元/ 开盘 ,高 开 87%,盘 中最高 触 .7 股 .1
及 37 元/ ,尾盘收于 36 元/ ,全 日涨 .2 股 .6 股
幅 l.6 8o%。高换 手 率是 光大 银行 首 日表现 最 突 出的特 点 ,全 日 手 率高 达8 .6 换 54 %, 对于一 只大盘股 而言这是个惊 人的数字 ,创
中国主板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中国主板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中国主板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正文目录第一章、主板行业定义 (3)第二章、中国主板行业综述 (4)第三章、中国主板行业产业链分析 (5)第四章、中国主板行业发展现状 (6)第五章、中国主板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7)第六章、中国主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第七章、中国主板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10)第八章、中国主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1)第九章、中国主板行业分析结论 (13)第一章、主板行业定义主板市场,通常被称为“一级市场”或“主要市场”,是指那些规模较大、经营稳定且具有较高流动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场所。
这些公司往往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良好的市场声誉,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主板市场的设立旨在为成熟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并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与特征截至2022年底,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SSE)主板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650家,总市值达到47.8万亿元人民币;深圳证券交易所(SZSE)主板则拥有149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36.5万亿元人民币。
两大交易所合计超过3100家主板上市公司,占据了中国A股市场约70%的市值份额。
主板市场的显著特点包括但不限于:1. 规模效应:主板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较大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
例如,2022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CBC)全年实现净利润312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达到37.2万亿元人民币,稳居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首位。
2. 盈利能力强:主板公司不仅规模庞大,盈利能力也十分突出。
2022年度主板上市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了12%,远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水平(分别为8%和6%)。
3. 行业分布广泛:主板市场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如金融、制造业、房地产、能源等。
金融业占据主导地位,市值占比接近40%,制造业(25%)、房地产(10%)以及能源行业(8%)。
中国企业赴美IPO上市利弊分析

诉讼 的风 险也 是 不得 不 考 虑 的 。 股东集体诉讼是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可能遭遇的法律 风险的主要来 源之一 。目前我 国的上市公 司对信息披露 还存在着一种报喜不报忧 的心态 , 导致 信息披露不真实 、
不完全 , 严重地影响 了上市公 司信息披露的质量 。 然而美 国投 资 者 非 常看 重 企 业 的 信 息披 露 ,他 们 认 为 规 范 的 财 务 为企 业 的生 存 之本 ,信 息 披露 是 上 市 公 司对 于 股 民 最 高增长 , 高负债 , 盈利低 , 资金需求量大的阶段 , 再融资的 起码 的职 业 精 神 ,信 息 披 露 的质 量 直 接 影 响着 公 司 治理 的绩 效 , 真 实性 与 及 时 l更 事 关 企 业 生死 。 对 于 对美 其 生 这 高门槛瘫痪了创业板市场的再融资功能。 最后 , 在退市机制上 , 中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退 国法律 和监管条例并不熟悉 、内部管制又尚不成熟的中 的确是不小的挑战。 市标 准 侧 重 于公 司 的盈 利 能力 ,即以公 司对 外 公 布 的利 国公司而言 , 润表中的利润作为评判的依据 。纽约证券交易所着重将 2 食物链机制 . 2 股东人数 、 平均税后利润 、 公众持股数及公众持股市值 以 在美国 , 提起集体诉讼 的成本很低 , 而索赔金额往往 非常 巨大 , 师 的代 理 费 更 是 能 占到全 额 的 3 %。 旦胜 律 0 一 及公 开 发 行股 票 市 值 作 为评 判 的依 据 。纳 斯 达 克则 更注
中国企业IPO被否原因分析

中国企业IPO被否原因分析:IPO兵败募投之鉴来源:创业邦作者: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编辑:李璐2012-10-26 13:22:38【内容提要】据国内领先的IPO咨询专业机构前瞻投顾统计,今年以来累计有14家企业的IPO申请因募集资金运用问题被证监会否决,位居被否原因统计第三名,占被否企业总数的38%。
其中,企业自身的产能消化后劲、行业景气度,是拟IPO企业在做募集资金运用规划时需要广泛高度关注的问题。
募投项目是证监会审核的重点,相对于财务会计、规范运行、主体资格等硬性指标,募投项目的经营者因素更加突出,不仅反映出经营者对企业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更重要的是,募投项目的市场推测及盈利预期,能清晰而具体地反映出企业在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体现了企业在未来的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前瞻投顾统计显示,今年1-10月份,累计有37家企业的IPO申请被证监会否决,其中,折戟于募集资金运用问题的企业多达14家,位居被否原因统计的第三名,占被否企业总数的38%。
在对200余家拟上市企业进行募集资金运用规划及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实战基础上,深圳市前瞻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对创业板、中小板,以及发审规则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后劲不足、行业景气度不乐观,是拟上市企业最容易踩到的雷区;其次,项目效益高估、风险低估、必要性存疑等问题,也需引起拟上市企业的广泛高度关注。
一、前车之鉴前车之鉴项目(1)江苏海四达:理由:借助IPO募资转型,开发新产品,且产能扩大4倍,风险太大根据海四达招股书披露,镍镉电池产品是海四达的主营产品,此次募投项目只有一个,就是建设“年产3700万Ah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技改”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2581万元。
公司IPO被否的首要因素在于,由于废弃镉镍电池对环境污染严重,逐渐受到各国、各地区的政策限制,同时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镍镉电池逐渐被性能更好的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所取代,该系列电池的全球销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国股市的IPO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

中国股市的IPO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中国股市的IPO市场一直以来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注意,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投资风险。
本文将探讨中国股市的IPO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并提供一些投资建议。
一、IPO市场的投资机会中国股市的IPO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首先,IPO市场涵盖了各个行业,包括科技、金融、医药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
其次,IPO市场的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成功上市的企业通常具备创新能力、管理实力和市场份额,投资这些企业有望获得较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IPO市场的投资机会还表现在市场低估和投资者情绪的波动上。
在一些情况下,新上市的公司可能会被市场低估,使得其上市价格较为合理,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的投资机会。
此外,由于IPO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的情绪也会起伏不定,这种情绪波动会导致股价的波动,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二、IPO市场的投资风险然而,IPO市场也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首先,由于新上市的公司具有较短的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其次,一些公司为了上市而进行财务造假,虚增业绩,这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此外,IPO市场的投资还受到宏观经济、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方面的风险。
三、投资建议在投资中国股市的IPO市场时,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谨慎态度。
首先,投资者需要深入研究所投资企业的行业背景、市场前景、财务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对企业的了解程度。
其次,投资者应该注意投资组合的分散化,避免集中投资于某一家公司或某一行业,以降低投资风险。
此外,定期监测投资组合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进退。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IPO市场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
因此,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等间接投资的方式参与IPO市场,以降低个体投资者的风险。
IPO审核被否原因分析报告

IPO审核被否原因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登陆资本市场,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然而,很多企业在IPO审核过程中遭遇被否的结果,导致企业不能如期上市。
本报告旨在对IPO审核被否原因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参考指导,以提高IPO审核通过的概率。
二、IPO审核被否原因及案例分析1.财务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一些企业在申报IPO时会对财务信息进行美化或不真实呈现,以达到上市门槛。
然而,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严格的查对,一旦发现财务数据存在问题,就会否决企业的IPO申请。
例如,2024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IPO时,在财务数据报表中无明显理由地增加了销售收入,但审核机构通过调查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渠道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因此否决了该公司的IPO申请。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在IPO审核过程中,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就会被否决。
例如,2024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报IPO时,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的高管层存在关系交错,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决策难以履行监管职责,因此否决了该公司的IPO申请。
3.市场环境不适宜在IPO审核过程中,市场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当前的市场环境不适宜,IPO审核的门槛会更加严格。
例如,2024年中国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相应提高了上市门槛,导致很多企业的IPO申请被否决。
4.公司发展前景不明确企业的发展前景是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非常关注的一个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确,或者面临着严重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就会影响到IPO审核的结果。
例如,2024年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IPO时,证监会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该公司的竞争对手在同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而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并没有显著优势,因此否决了该公司的IPO申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发现490家中国企业IPO,融资1068.75亿美元,无论上市企业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347家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719.98亿美元,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349.78亿美元。
中国企业境外IPO活跃度提高。
境内方面,20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
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
港交所主板共有8 2家企业IPO,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
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
IPO涉及19个行业,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融资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
实现IPO中国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广东,活跃于资本市场的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主。
上市企业中具有VC/PE背景的220家,占比达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
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事件中,共有168家投资银行参与保荐及承销。
1.2010年中国企业IPO市场综述2010年共有490家中国企业实现IPO,相比2009年增长155.7%;融资金额共计106 8.75亿美元,环比增长88.0%。
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融资规模均超越了2007年2 28家企业上市、融资总额969.23亿美元的历史高位。
从市场分布来看,2010年共有347家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高达71 9.98亿美元,有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为349.78亿美元。
境内方面,2010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由2009年的99起,升至3 47起,涨幅达250.5%,相比2007年125起IPO最高纪录,增长比例也达到177.6%。
其中,20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深交所上市企业在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总量中占比达65.4%;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
境外方面,共有143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
其中,港交所主板共有82家企业IPO,融资金额299.20亿美元,IPO数量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
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方面,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两家交易所分别有22及19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为38.86亿美元。
2010年IPO中国企业涉及19个行业,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其次分别为医疗健康、化学工业、连锁经营、食品饮料等。
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消费品相关行业企业IPO最为活跃。
融资金额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
实现IPO中国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广东,2010年活跃于资本市场的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主。
上市企业中具有VC/PE背景的220家,占比达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
以2006年至今5年的数据来看,具有VC/PE背景企业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事件中,共有168家投资银行参与保荐及承销。
境内IPO方面,参与IPO承销数量最多的三家投行分别是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及华泰联合证券;境外方面,参与中国企业IPO数量最多的分别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及派杰。
2. 2010年中国企业IPO市场分析2.1中国企业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分析2010年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IPO融资活跃度出现历史性突破,无论上市企业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共有490家中国企业实现IPO,相比2009年增长155.7%;融资金额共计1068.75亿美元,环比增长88. 0%。
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及融资规模均超越了2007年228家企业上市、融资总额9 69.23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见图2.1-1)。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方面,2010年每家企业融资2.18亿美元,环比下降26.5%;相比2 007年单笔融资金额4.25亿美元有较大幅度下降。
一方面,创业板的出台使得更多规模相对较小的新兴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缓慢,境外资本市场虽趋于活跃,但企业整体估值水平仍未达最佳状态。
图2.1-1 2001-2010年中国企业IPO规模比较2010年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为中国农业银行,该公司A+H股同时上市,分别融资685. 29亿元和813.18亿港元,这两起IPO也分别占据2010年中国企业境内外融资额度首位(见表2.1-1,表2.1-2)。
表2.1-1 2010年中国企业境内IPO融资规模十大案例表2.1-2 2010年中国企业境外IPO融资规模十大案例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O的爆发生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创业板的推出,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自2009年10月至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150家。
第二,在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以及2009年前后大量企业因金融危机取消IPO 的背景下,监管层有意加快了审批节奏,国内IPO的数量大幅增加。
这一点在中小板体现的尤为明显:2010年IPO企业数量已经接近2007-2009三年总和。
第三,在国际资本市场方面,全球经济回暖,投资者信心开始恢复,而金融危机期间积累的IPO需求也得到释放。
第四,在国际资本市场整体活跃的条件下,中国企业背靠国内庞大消费市场及国内新兴产业发展前景,普遍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中国概念股2010年受到热烈追捧,并因此创造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高峰。
2.2中国企业IPO地点分析2010年共有347家中国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高达719.98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2.07亿美元;另有144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IPO,融资金额为349.78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为2.43亿美元(见表2.2-1)。
表2.2-1 2010年中国企业IPO境内外市场分布表2.2-2 2010年中国企业IPO各交易所分布情况图2.2-1 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交易所分布比例图2.2-2 2010年中国企业IPO金额交易所分布比例境内方面,2010年境内资本市场融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由2009年的99起,升至3 47起,涨幅达250.5%,相比2007年125起IPO最高纪录,增长比例也达到177.6%。
其中,204家企业选择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融资总额约合296.68亿美元;117家企业选择深交所创业板IPO,融资总额141.15亿美元,深交所上市企业在2010年中国企业全球IP O总量中占比达65.4%;上交所上市企业有26家,融资额达281.15亿美元(见表2.2-2、图2.2-1和图2.2-2)。
境外方面,中国企业IPO活跃度同样达到历史高峰,共有144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实现IPO,融资金额349.77亿美元(见图2.2-3)。
其中,香港交易所在IPO 数量和融资金额两方面仍然领先于其他境外市场,港交所主板共有82家企业IPO,融资金额299. 20亿美元,IPO数量超过了2007年66起的历史高位(见图2.2-4)。
此外,以纽交所、纳斯达克为主的美国资本市场方面,中国企业IPO数量也达到历史高峰,两家交易所分别有22及19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为38.86亿美元,仍不及2007年62.56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见图2.2-5)。
此外,江苏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9月8日在台湾证交所上市,开启了国内企业赴台湾上市的先河。
图2.2-3 2001-2010年中国企业境内IPO情况图2.2-4 2001-2010年中国企业港交所主板IPO情况图2.2-5 2003-2010年中国企业美国IPO情况2.3中国企业IPO数量和融资金额行业分布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实现IPO的中国企业涉及19个行业。
案例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IT及能源行业,其次分别为医疗健康、化学工业、连锁经营、食品饮料等(见表2.3-1,图2.3-1)。
总体来看,传统制造业、消费品相关行业企业IPO 最为活跃,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鼓励,以及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下国内消费市场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
而对于TMT、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则主要瞄准境外市场,在A股市场仍面临观念、政策等诸多限制。
从IPO融资金额来看,融资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金融及能源(见图3.3-2)。
金融行业以27% 的比例占据2010年IPO"吸金"行业第二位,主要源于几起巨额IPO案例,包括农业银行A+H股上市、光大银行、华泰证券上交所IPO以及重庆农商行香港IPO等事件,仅此4起案例其融资总额就高达274.72亿美元。
表2.3-1 2010年中国企业IPO行业分布图2.3-1 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行业分布比例图2.3-2 2010年中国企业IPO金额行业分布比例2.4中国企业IPO数量和融资金额地区分布根据CVSource数据统计,2010年实现IPO中国企业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广东,分别有68家、55家和51家企业实现IPO,其次为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均有超过20家企业实现IPO。
可见,2010年活跃于资本市场的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为主。
融资金额方面,融资总额最高的仍是北京地区,达353.24亿美元,占比33. 1%。
中西部地区相对活跃的省份则是湖南、四川、河南、湖北等地(见表2.4-1、图2.4-1、图2.4-2)。
表2.4-1 2010年中国企业IPO行业分布图2.4-1 2010年中国企业IPO数量地区分布比例图2.4-2 2010年中国企业IPO金额地区分布比例2.5 VC/PE背景中国企业IPO分析2010年上市的490家企业中,具有VC/PE背景的220家,占比达44.8%,涉及国内外投资机构269家。
与整个资本市场中国企业IPO的活跃相对应,2010年VC/PE背景企业数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以2006年至今5年的数据来看,具有VC/PE背景企业比例也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分享资本市场的高额回报(见图2.5-1)。
图2.5-1 2006-2010年VC/PE背景中国企业IPO数量及比例2.6中国企业IPO 投资银行承销分析2010年中国企业IPO的爆发式增长也让众多投资银行获得丰厚回报。
根据CVSource 统计,2010年451起中国企业全球IPO事件中,共有168家投资银行参与保荐及承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