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PPT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人口与环境第12讲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鲁教版

【问题探究】 探究 1 简述陕西省人口的分布特征。[区域认知] 探究 2 分析关中平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原因。[综合思维]
[提示] 1.人口分布不均;南北少,中部多;集中分布在渭河平原(关中平原) 地区。 2.自然因素: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有渭河流经,水源充足;地形 平坦。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水平 较高。
人口合理容量
【命题情景】 中国新闻网报道,预计 2033 年前后,中国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 15
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 1.8%左右。如果生育率 保持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 17 亿。那么中国人均 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 20%以上。
作用
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_基__础__
社会经 经济发展水平、_生__活__水__平___和_产__业__结__构___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
济因素 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 程度因素
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_提__高__人口 合理容量;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地区,由于某些重要资源_匮__乏__, 人口合理容量大大降低
(1)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候
主要通过_气__温__、降水等影响人口分布
地形
不同地形条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进而影响着人口分布
水资源
稳定的_淡__水__水__源___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基本的物质条 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
影响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土壤
不同土壤由于_自___然__肥__力__、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 不同,进而影响到人口分布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 文化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决定消耗数量
资 最主要 人口合 源 的因素 理容量
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回答1~2 题。
1.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搬迁后,该村适宜重点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是
A.开采矿山
的人口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人口密度最大值的分布区在
√A.渭河平原
C.汉水谷地
B.秦岭 D.大巴山
2.影响秦巴山区109°E经线上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城镇分布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中海沿岸为降水较多的平原。近年来,叙 利亚国内矛盾激化,政局动荡。下图示意1950~2020年叙利亚总人口数变化情况。据 此完成3~4题。
12345678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和平区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表明该区经济落后,以人 口迁出为主,商业、服务业欠发达,A错误。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与人口的多少无关,B错误。 材料中没有给出河北区和南开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数值,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人口 合理容量,C错误。 西青区户籍人口远远少于常住人口,表明外来人口数量多,导致常住人口与户 籍人口差异大,D正确。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 金融贸易区
中国人口分布空间地带性:
“胡焕庸线”(我国人口分界线)
稀疏
稠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和低地 高山和高原
气候
气温 降水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1.3 人口容量 课件(48张)

人口容量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1、.了掌解握区世域界资人源环口境分承布载特力点的和概规念和律衡,量了指解标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2、.理结解合影实响例区,域资分源析环自境然承因载素力和的因人素文,学因会素分对析人某口一分地布区资的源影环响境。承载 力3、的通大小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 人类3.掌活握动人的口影合响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载 力
3、人均消费水平
•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 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 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 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 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人均消费水平
•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 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 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 因为美国人在吃、穿、住、 行和娱乐等方面消耗的资源 之多,与其人口数量是不成 比例的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 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了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 直接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5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一)概念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科学家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 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1、.了掌解握区世域界资人源环口境分承布载特力点的和概规念和律衡,量了指解标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2、.理结解合影实响例区,域资分源析环自境然承因载素力和的因人素文,学因会素分对析人某口一分地布区资的源影环响境。承载 力3、的通大小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 人类3.掌活握动人的口影合响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
载 力
3、人均消费水平
•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 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
• 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 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 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 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3、人均消费水平
• 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 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 口就要比现在少得多;这是 因为美国人在吃、穿、住、 行和娱乐等方面消耗的资源 之多,与其人口数量是不成 比例的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 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揭示了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大小的主要因素,而资源的“最短板” 直接决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15
思考?:“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木桶的“短板效应”
2. 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一)概念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科学家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 所谓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 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 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 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

26.8
44.2
30.1
人口
54.9
47.3
45.1
51.3
62.8
94.3
50.3
结论: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表1-3-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1000 1000~150 1500~200
0
0
人口占世界总 56.2%
24.0%
11.6%
4.4%
2.3%
人口的比例
如战争、政府政策等因素有
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总结: 一、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布不均
匀,具体表现在: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 政治文化因素
(二)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概念:
警戒性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理解:时间、条件、人口数量
资源、 科技、 消费水平
不确定 性
相对确 定性
归纳: 环境人口容量
概念 制约因素 特点 估计
2、人口合理容量
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 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 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不确 定性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 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异。 人口密度:是一定时期单位土地面积上居 住的人口数。
A地
B地
N
图1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
表1-3-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go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ppt 29页)

③政策因素。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阐释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 念
参考 角度
自然资源 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限定
因素 区 别 体现的
意义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存
自然、经济、社会 发展
人口
小
大
数量
共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
人口分布及环境人口容量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材料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 (米)
人口数 量(万)
人口比 重(%)
面积数量 (万 km2)
面积比 重(%)
人口密度 (人/km2)
<200 200~ 500
500~ 1 000
73 19 427.8 8 647.5
200 100 90
30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什么因素? (2)据表格推算,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气候区是哪个? 解析:(1)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说明这种 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2)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 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 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有极大的潜力。
345.1
64.9 17.1
7.7
144.5 97.2
162.5
15.0 10.2
16.9
507.6 199.9
53.2
1 000~ 2 000 10 037.1 8.9 239.9 25.0 41.8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阐释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 念
参考 角度
自然资源 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限定
因素 区 别 体现的
意义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生存
自然、经济、社会 发展
人口
小
大
数量
共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
人口分布及环境人口容量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材料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 (米)
人口数 量(万)
人口比 重(%)
面积数量 (万 km2)
面积比 重(%)
人口密度 (人/km2)
<200 200~ 500
500~ 1 000
73 19 427.8 8 647.5
200 100 90
30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什么因素? (2)据表格推算,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气候区是哪个? 解析:(1)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故说明这种 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2)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 富,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 气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有极大的潜力。
345.1
64.9 17.1
7.7
144.5 97.2
162.5
15.0 10.2
16.9
507.6 199.9
53.2
1 000~ 2 000 10 037.1 8.9 239.9 25.0 41.8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共72张PPT)

减小。
(1)地形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 平原 、 低山丘陵 区, (2) 气候
影响:①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 ② 北半球温带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 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递减 趋势。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1)地形 水源 气候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图2
低温
21℃±3℃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⑴、哪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
⑵、计算哪个大洲人口与沿海地区面积比最大? 非洲
⑶、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分析过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
政 年的战乱。
治
文 化
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 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 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
因 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
(1)地形 影响: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
下的 平原 、 低山丘陵 区, (2) 气候
影响:①气候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影响人口分布, 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 ② 北半球温带 地区居住着世界约80%的人口, 且人口密度由沿海向内陆基本呈 递减 趋势。
探究:热带地区人口也是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为什么?
(1)地形 水源 气候
【例1】 读下图及表中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 保障
>49℃
图1
不利 高温 >29℃
高温 >24℃
舒适
图2
低温
21℃±3℃ ﹤18℃
不利低温 ﹤ 10℃
冷金属 粘皮
﹤ -20℃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
⑴、哪个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
⑵、计算哪个大洲人口与沿海地区面积比最大? 非洲
⑶、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
分析过程:
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
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
政 年的战乱。
治
文 化
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 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 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
因 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
人口合理容量+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鲁教版(2019)必修二

2.分析人口合理容量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人口合理容量是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是最 适宜的人口数量,是合理值;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个警戒值,是最大值。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探究二
人口合理容量
阅读课本17-1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与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 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 变化。取决于一个地区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 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 问题
阅读世纪金榜《学习方略》21-22页,回答下列问题。 2.当前世界上存在的人口问题有哪些?针对我国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国应该采 取什么措施?
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将 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问题探究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阅读课本16-1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结合课本图1-3-2所给例子,分析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科技、经济 发展水平
生活和文化 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决定消耗数量
资源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探究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阅读课本16-1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
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个警戒值,是最大值,一 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 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探究二
人口合理容量
阅读课本17-19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分析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与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 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 变化。取决于一个地区迁入和迁出的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的自然增长 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 问题
阅读世纪金榜《学习方略》21-22页,回答下列问题。 2.当前世界上存在的人口问题有哪些?针对我国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国应该采 取什么措施?
某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将 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问题探究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阅读课本16-1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结合课本图1-3-2所给例子,分析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科技、经济 发展水平
生活和文化 消费水平
决定开发数量 决定消耗数量
资源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探究一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阅读课本16-1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
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个警戒值,是最大值,一 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 平衡,并最终丧失原有的承载能力。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精品PPT课件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名师微 课堂专 题]《 人口分 布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人口 分布、 迁移与 合理容 量精品P PT课件 -PPT课 堂说课 稿
一、世界人口分布
1.特点 世界各地人口分布_不__均__匀__,具有地__域__差__异___。 2.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_东__亚__、东南亚、南__亚___、北美东部和欧__洲___。 (2)世界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气__候___比较恶劣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_原____ 和山区。
核心归纳
1.人口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稠密 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 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其分 布分析如右:
[名师微 课堂专 题]《 人口分 布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人口 分布、 迁移与 合理容 量精品P PT课件 -PPT课 堂说课 稿
[名师微 课堂专 题]《 人口分 布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人口 分布、 迁移与 合理容 量精品P PT课件 -PPT课 堂说课 稿
[名师微 课堂专 题]《 人口分 布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人口 分布、 迁移与 合理容 量精品P PT课件 -PPT课 堂说课 稿
3.根据图3,判断六大洲中距海岸200 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 最低的大洲是_非__洲___,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少, 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 全洲总面积的比例小,且非洲大部 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的 气候条件比沿海低地更适合人类居 住。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名师微 课堂专 题]《 人口分 布的特 点及影 响因素 》人口 分布、 迁移与 合理容 量精品P PT课件 -PPT课 堂说课 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造成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
解析:读图可知,本区的人口合理承载力为每平方千米30 人,而目前A、B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47人,
说明该地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区的承载力,从而导致人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200 100 90 3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什 么因素? 解析:该表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
密度,故说明这种测算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
答案:自然因素(或气候因素) (2)据表格推算,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气 候区是哪个? 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从表中信息可知, 该气候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都较大,而目前该气 候区却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有极大的潜力。
答案:热带雨林气候区
核心解读
重难点1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 念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生 大 存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 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自然、经济、社会 发 小 展
区 别
限定因素 体现的意义 人口数量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 共同 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 点 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低平
中低(或中) 纬度地区和 沿海 地区的趋向性。
地区、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
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 ACEH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4.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
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a<b<c B.c<b<a C.b<a<c D.a≈c<b
5.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 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解。 第3题,根据资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 口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第4题, 本题侧重考查概念的比较,要明确下面几方面: 关键点:(1)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人口数,我国为16亿; (2)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的人口数,我国为8亿~9亿; (3)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为13亿多。 第5题,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 口战略和人口政策,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5.C
经典借鉴
试题: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 在 平原(或平原、盆地) 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 原因是 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气候寒冷 。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 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南美 洲。
(2)沿海、沿江、沿湖的 平原地区 人口多,内陆干旱 的高山、
高原地区人口少。 (3)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 的地区人口多, 、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 的地区人口少。 (4) 汉族居民 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 少数民族 地区人口
少。
2.人口分布地理界线:“胡焕庸线”自 黑龙江黑河 以东、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 至 云南腾冲 ,
纠错分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原因,考查 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一反映的是不同海拔高度人口的分布 状况,56.5%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图二反映了不 同纬度人口分布状况,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尤其是 20°N~60°N地区,40°S以南地区人烟稀少。图三反映了各大 洲距海岸200 km范围的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口所占比例的大小。 从自然条件差异和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可以知道世界人口 稠密的地区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东北部,从而可以 正确选择。
命题视角
考查目标:人口分布及环境人口容量
【例】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
有关材料
材料二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材料三
2007年3月6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公布中国仍
有1亿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其中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
(1)材料一反映的1990~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答案: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东、西部人口分 布更加不均。 (2)根据材料二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案: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
第3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整合
知识点1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一、世界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 人口分布格局 。
3.人口密集地区 亚洲的 东亚和南亚 、西欧、 北美东北部 。
二、我国人口的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 很不平衡 。 (1) 东部地区 人口多, 西部地区 人口少(最显著特点)。
2.人口合理容量
(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深化拓展
1.表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
2.表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
素
正相关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资源丰 富程度 科技发 展水平 经济发 达程度 人口受教 育水平 地区开 放程度 生活消 费水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二、综合题
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 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 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______ 湘 、 ______( 赣 写简称)。 (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③户籍制度的改革。 (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 承载状况将______( 变小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原因: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 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答题启示: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 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带。这一地带平原面积 广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 的地区之一,所以养育了众多的人口。以后,这一带工业、交 通、城市不断发展,便逐渐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世界 人烟稀少的地区是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亚寒带针叶 林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 的高原、平原,农村。40°S以南地区由于海洋面积广阔及南极 地区气候特别恶劣,至今常住人口。
科技发展水平
、政策。
知识点2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 (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 自然资源 和环境所
能承受人口的 最大负荷量
,它是一个警戒值。
(2)影响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 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 消费水平等,此外还与技术水 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特点:不确定性和 相对确定性 。
规律· 方法· 技巧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人口 规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念 区 别 根本区别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 环境 资源和社会经济条 人 件下,一个国家或 口容 地区,所能容纳的 量 最高人口数量
特定地区的资源与 环境,在维持最低 生存标准的情况下,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 在于“最大” 口数量 与“最适宜”, 是指按照合理的生 在有效和持续地利 很显然环境人 活方式,保障健康 用资源、环境并获 口容量大于人 人口 的生活水平,同时 得最大经济效益的 口合 理 容量 合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 情况下,一定地区 理容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 量,接近地区最适 适宜的人口数 宜人口的涵义
的原因。
答案: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低。 (4)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并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低, 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环境承载力低。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可从气候、地形、河流、交通、 文化、科技等多方面进行回答,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有资源、科技、人口的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解析:依据图中轮廓可知该区域涉及川、贵、滇、桂、琼、 粤、闽、湘和赣等九省区,其中湘和赣属于中部经济地带; 从人口流动上看,流入地主要是珠三角,少量流入滇和闽, 其原因主要是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同时大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的存在,当然还有政策等因素。滇、贵、川人口实际
承载量很大,可以通过人口流动来缓解环境压力。
一、选择题 下图中甲图为“某地区地形图”,乙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 情况图”,读图回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