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涂装水性免中涂工艺案例
水性色漆成膜的技术

水性色漆一遍成膜的技术现代涂料与涂装1 研究背景随着节能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在汽车涂装生产过程中水性免中涂工艺因其工艺流程短,污染排放降低及能耗低等特点,已逐步成为汽车涂装工艺设计首选方案。
该工艺的主要流程为:车身处理工艺为脱脂→表调→磷化→电泳→烘干→电泳打磨→涂胶→胶小烘房→擦净→面漆B1→面漆B2→水分预烘干→清漆→清漆烘干→强冷→检查。
面漆B2涂层主要对颜色效果起支撑作用,实现车身的外观颜色效果,其喷涂工序大多采用2遍色漆喷涂成膜的方式,喷涂线长度及喷涂机器人数量也相对增加,导致投资费用相对较高,运行能耗也较大。
如B2面漆采用一遍成膜的方式,也达到同样的外观效果,将会减少机器人用量和缩短喷漆线长度,极大的降低投资及运行能耗。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水性免中涂工艺采用面漆一遍成膜的工艺的涂膜外观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2 面漆一遍成膜的控制难点分析采用面漆一遍成膜工艺,因色漆一次性上膜较厚,喷涂机器人吐出量相对二遍成膜而言较大,易导致流挂、气泡及铝粉的定向排列等颜色效果的实现。
具体控制难点如下:2.1 易产生流挂、气泡、针孔等涂膜弊病水性免中涂新工艺由于B1、B2和清漆三个涂层均为湿碰湿喷涂,喷涂过程中水分及溶剂挥发较少,主要依赖B2后的闪干烘房,使得湿膜脱水率达到85%以上。
当B2涂层采用一遍喷涂时,B2站湿膜的水分和溶剂更难挥发,一次上膜膜厚较两遍喷涂而言,在边角位置更容易产生流挂、气泡、针孔等涂膜弊病(如图1所示)。
为了达到良好的流平外观并减少涂膜弊病,相较于两遍喷涂,优化仿形轨迹(重点为边角区域)及参数的难度加大。
如下图所示:图1:左边为气泡,右边为针孔2.2 控制膜厚及色差均匀性难度加大B2涂层主要用于实现涂膜的最终颜色效果。
当两遍喷涂改为一遍喷涂时,对机器人仿形及其喷涂过程的一致性要求更高,才能达到膜厚均匀的要求;如典雅白(颜色值L值>85%以上,b值在1.8-2.2之间)等颜色,其颜色遮盖力差,如若B1、B2站膜厚均一性不好,将严重影响其最终的颜色效果,并导致车身自身色差以及边角等位置与塑料件的匹配色差。
SUV车身水性免中涂工艺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SUV 车身水性免中涂(B1B2)涂装工艺与传统3C2B 工艺的差别以及涂装施工注意事项,通过与3C2B 工艺进行比较,介绍了中涂涂层功能,工艺流程等对涂膜质量的影响,B1B2工艺质量控制难点、施工注意要点及B1B2工艺在经济性及环保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水性免中涂3C2B SUV节能环保中图分类号:U466文献标识码:BSUV 车身水性免中涂工艺研究齐元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保定071000)作者简介:齐元波(1975—),男,副高级工程师,工学学士,研究方向为汽车工艺与研发品质管理,汽车产品试验与检测。
1前言汽车的生产由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流程组成,其中涂装车间的生产设备投入费用最高,涉及工艺流程也最多,同时产生的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也最多。
截止目前,涂装油漆喷涂多采用传统溶剂型3C2B 的工艺体系,即3次油漆喷涂2次油漆烘烤,溶剂型油漆VOC 排放量多高于120g/m 2。
由于目前空气污染严重,各汽车生产商都在努力降低自身产品生产过程产生的VOC 气体排放量,用以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越来越严格的VOC 排放要求。
VOC 排放量较低的水性涂料等新型涂装材料开始在汽车涂装工艺中应用,由于水性涂料可以将VOC 排放量降低到40g/m 2左右,并且在建设新工厂时可节省涂装车间涂装线的成本投入,所以国内汽车生产商开始越来越多的采用水性免中涂涂装工艺。
综合考虑当前的环境保护压力以及基建成本投入,水性免中涂涂装工艺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2水性免中涂(B1B2)涂装工艺与传统的3C2B 涂装工艺相比,水性免中涂(B1B2)涂装工艺取消了中涂层及中涂层烘干工序,通过喷涂两道面漆层(B1B2)来达到中涂层+面漆层的涂装效果,在保证涂层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实现了涂装工艺流程缩短、VOC 排放降低及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B1B2涂装工艺与传统3C2B 涂装工艺的对比详见表1。
B1B2免中涂工艺汽车涂装的成功应用V08

0.310 0.302 0.299 0.305
0.307 0.301
0.294
0.293
0.2810.2760.2750.2860.2920.2890.2930.2890.2940.2800.2880.2740.2740.2700.274
0.280 0.282 0.280 0.284 0.286 0.271 0.279 0.274 0.280 0.274 0.271 0.280 0.271 0.280 0.266 0.261 0.268
结论:当白车身粗糙度维持在(0.75-0.85)μm的情况下,通过对电泳槽液的优化调整,控制电泳粗糙度均值在0.26μm 上下波动(电泳粗糙度标准≤0.3μm)。
Ⅰ 喷涂旋杯转速:B1和B2转速:50000r/min, 清漆转速:45000r/min。
Ⅱ 喷涂枪距、枪速以及轨迹行间距:喷涂行间距 150mm、枪距220mm和枪速400-600最佳。
打磨班空气干燥,湿度太低
烤炉灰
是
烤炉长时间使用,缝隙处残留灰尘落于车身形成颗粒
白车身洁净度提升
a、采用吸尘器对车身前后地板、尾灯流水槽 用带毛刷头吸尘 b、对四门内板及顶盖用粘尘布进行除尘 c、经过和冲压、焊装反复验证,制定白车身 清洁作业标准:<8g/台。 用刷头吸尘器对机舱内除尘
电泳打磨打磨点改善
根据现状调查,对颗粒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品质问题 缺陷解析 是否要因 白车身铁粉 是
原因分析 白车身洁净度差,影响电泳车身质量
电泳颗粒
是
打磨灰
是
颗粒 油漆颗粒
是
空气浮灰
是
过滤棉灰尘 否
前处理电泳槽液脏污,增加电泳颗粒数 打磨灰处理不彻底,面漆后形成颗粒 油漆过滤袋规格使用不规范,油漆颗粒面漆后形成颗粒
最新汽车涂装水性免中涂工艺的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要点

0 0 O 0 0 0 0 0
7 6 5 4 3 2 1 0 9 8 7 6 S 4 0 0
释放 C 0 z 气体 , 且产 生的 C 0 z 气体还会使 容器涨罐。故 固化
剂 贮 存 过 程 中应 隔 绝 水 分 和 潮 气 。
近几年来 ,汽车涂装技术发展很快 。由于环保 法规 的
限制及人们 对环保 的重视 ,汽车涂装材料已 向低污染或无 污染 方向发展 , 同时, 汽车企业为 了提高 自己品牌 竞争力 , 也在 不断发展 新型节能降耗工艺 ,降低涂装成本 ,涂装 工
艺随 之 不 断被 创 新 改 良。
艾仕 得( 原杜 邦高 性能涂料) 水性 免 中涂工 艺 ,是为 了 满足德 国大众 公司 “ 2 0 1 0工艺 ”发展需求 ,与德 国大众公 司及设 备供应 商德 国杜 尔( D c ) r r ) 公 司合作 开 发的一 种新 型 的精 益水性 免 中涂涂装 工 艺 ,艾仕 得公 司 内部称 之为 E c o — c o n c e p t工 艺。下文 简称 “ E c o工艺 ” 。
组分外部荷 电雾化器 ,雾化器没有 用于 2 K混合后漆液的 回流管 ,混合后不需要的漆液将通过旋杯从雾化装置 中清 导致继续喷涂时极易产生涂膜胶状颗粒或气泡 ,严重影响
( 2 )材料选择方面 , E c o 工 艺底 色漆第一站采用双组分 洗掉。雾化器如不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彻底 ,产生的凝胶 将
2 . 2 机 器人 连 接管
目前杜 尔机 器人选用的管路 中,油漆管 多半选用尼龙
材质( P A 1 2 - P H L )  ̄ L 白色 ,如 图 5 、6 所 示 ,尼龙具有很高 的机械强度 , 耐油 、耐 弱酸 、耐碱和一般溶 剂 ,耐候 性好 , 染色性差 ,但其缺点是 吸水性 大 ,尤其在南方地 区高温高 湿 的空气环境 中 ,很 容易吸收空气 中的潮气。
B1B2水性免中涂工艺在汽车涂装中的成功应用

B1B2水性免中涂工艺在汽车涂装中的成功应用凡启虎;李继成;张静波【摘要】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B1B2水性免中涂工艺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与传统的3C2B工艺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了中涂、中涂烘干及中涂打磨,极大地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工艺时间,节约能耗,降低VOC污染排放.【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00)022【总页数】3页(P223-225)【关键词】B1B2水性免中涂;工艺参数【作者】凡启虎;李继成;张静波【作者单位】宝鸡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0;宝鸡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0;宝鸡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陕西宝鸡 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B1B2水性免中涂工艺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与传统的3C2B工艺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了中涂、中涂烘干及中涂打磨,极大地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工艺时间,节约能耗。
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相比较,目前使用的B1B2水性涂料有以下优点:(1)有机溶剂含量小于15%,并且无芳香类溶剂,VOC排量降低,对人体伤害较低;(2)在该水性涂料中,水含量在65%左右,安全性高,涂装使用工具及设备可用水清洗,溶剂使用较少;(3)水性溶剂的储存稳定性较高,周末或假期停线时,可关闭或间歇式开启循环系统,节约能耗。
水性涂料与溶剂型涂料的差异如下:对于B1B2免中涂工艺,电泳粗糙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电泳粗糙度较大时会导致短波增加,橘皮加重,面漆目视效果变差。
保证电泳良好的粗糙度需要控制好白车身粗糙度以及电泳槽液参数。
2.1.1 白车身粗糙度某生产线的白车身粗糙度标准为≤1.0μm,白车身粗糙度偏小,均值在0.8左右时,电泳粗糙度相对较好,当白车身粗糙度偏大,大于1.0μm时,电泳粗糙度明显变差,某生产线在未调整电泳槽液参数的情况下,白车身粗糙度及电泳粗糙度呈如下明显变化趋势:因此,保证良好的白车身粗糙度尤其重要。
汽车有中涂与无中涂工艺对比研究

2
物 理 I生能 对 比 实 验 结 果
有 中涂 实 验 结 果
≤ I 级
分析 项 ¨ 实验 项 } l
实 验 参 考标准
2
mm
无 中涂 实验 结 果
≤ 1 级 ≥F 级
≥ 30 kg
材料 配 套 性 能研 究
有 中涂 油漆 涂层 与无 中涂 油 漆涂 层 各 材 料 直 接 的配 套性 不
基础
附着 力
≥7 级
实验 结 果 显 示 (见 表 孔
,
1)
,
链 条 油 与 漆 膜 接 触 后 无 明显 缩
,
外 观 正 常 ; 胶 与色漆漆 膜 在 湿 膜 状 态 接触 后
,
无 明显 异 常
反成
干燥 后
,
漆膜 连 续
,
无 缩孔
,
无 气泡
。
说 明 无 中涂涂 层
1: 艺 条 件 下 的 各 材料 之 间 的 配 套 性 没 有 问 题
。
“
G M9 5 0 8 P
实验 方 法
A
市场上 采用 较 多 的油漆 为
,
PP G
”
“
关西
”
“
杜
实 验 结 果 显 示 ( 见表 2 )
,
有 中涂 与无 中涂 漆 膜 的 附着 力
F
邦
银
”
等产 晶
黄
、
我们以
红
、
“
关西 灰
6
”
某 体 系 油 漆 为研 究 对 象
,
,
抽取
、
都能达 到小于
1
级
;
硬度都能达 到大于
乘用车B1B2免中涂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简述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 理论探讨时代汽车 乘用车B1B2免中涂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简述黄祖宁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2001 前言涂装B1B2免中涂工艺是近年紧缩性中面涂工艺的代表之一,伴随国内生产线的建设增多,其涂装线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以某乘用车B1B2免中涂生产线为例,以涂装质量管理的工作视角,简述了涂装产品质量检验要点和涂装质量管理方法。
2 涂装工艺简介本研究乘用车涂装线的涂装工艺流程为:白车身→洪流冲洗→预脱脂→脱脂→一次/二次水洗→表调→磷化→三次/四次水洗→一次/二次纯水洗→阴极电泳(UF0)→UF1→UF2→UF3→三次/四次纯水洗→电泳烘干→电泳外观点打磨→上车身PVC焊缝密封胶→铺放阻尼垫→安装上车身堵盖→四门两盖PVC细密封→安装下车身堵盖→车底PVC焊缝密封胶→车底喷涂PVC抗石击胶→喷涂裙边胶→胶烘干→胶检验→颜色编组→人工擦净→离子风吹扫→1KB1色漆机器人外表面→1KB2色漆人工内表面→1KB2色漆机器人外表面→预烘干→2K清漆人工内表面→2K清漆机器人外表面→流平→面漆烘干→精修打磨抛光→油漆质量门报交→喷涂防腐蜡→转总装。
前处理电泳采用U型摆杆、常规无钝化磷化和高泳透力(四枚盒法≥60%)电泳漆BASF-CG800。
电泳打磨采用人工湿法点打磨,减少打磨灰浆。
电泳和面漆采用π式烤房,密封胶采用直通式烤房确保胶完全固化。
中面漆方面,采用PPGl紧缩性水性B1B2工艺,外表面色漆和清漆喷涂采用发那科机器人,喷漆室为文丘里式。
3 涂装产品质量检验本研究乘用车涂装线油漆质量门负责涂装产品(即面漆车身)质量检验,检验结果细分为五大类58种缺陷(54种目视全检,4种测量抽检)。
具体为(一)外观缺陷,指描述车身外观现象的抱怨,包括异物/脏、锈蚀、凹坑凸包、冲压印、钣金材料缺陷等12种缺陷;(二)油漆缺陷,指与油漆表面质量及油漆质量测量有关的抱怨,分为常规油漆缺陷和外观感知质量测量缺陷两部分。
汽车涂装水性免中涂工艺研究

汽车涂装水性免中涂工艺研究赵桓【期刊名称】《《黑龙江科学》》【年(卷),期】2019(010)002【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水性免中涂工艺; 汽车空调; 技术探究【作者】赵桓【作者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91 水性免中涂工艺优点的概述水性免中涂工艺作为汽车涂装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技术含量上来讲,是一种创新创造。
相较于传统涂装工艺来说,水性免中涂工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不仅遵守了原有的高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尾气排放量。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水性免中涂工艺没有削减原有的质量,只是取消了多余的过程,并且把被取消环节中的优质材料,放入后续的组成体系中,这种优化过程的新技术大大降低了涂料的使用,同时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因此,水性免中涂工艺的应用是贯彻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水性免中涂工艺的技术革新,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涂料资源的使用率,过程中还减少了一部分设备的资金配置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操作流程上的“节省”,使得车间变得更加宽敞,涂料技术操作过程的时间减少,事半功倍,效率极高。
水性免中涂工艺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缓解了地球的资源枯竭问题,使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2 水性免中涂工艺的工艺设计2.1 水性免中涂工艺的操作流程从水性免中涂工艺的设计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大胆地采用B1B2新能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中规中矩的涂料,B1B2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能源的过度损耗,是完成“节能减排”的重要过程。
而水性免中涂工艺的具体操作流程清晰而又明确,分别是:电泳,烘干,打磨,密封,烘干胶,涂B1,涂B2,B2外表面喷涂,烘干,喷涂清漆,烘干。
相较于传统操作流程来说,不仅环保安全,更是极大地减少了资源成本和资金成本。
2.2 水性免中涂工艺喷涂时所须的条件水性免中涂工艺喷涂时所要求的条件十分苛责,其中温度、湿度和风速的配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