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电大)分析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关系?(四)

(电大)分析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关系?(四)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开放大学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材料分析题(80 分)材料分析一: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
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
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3、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4、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参考答案2:人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这样说过:“人只有贡献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工作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电大)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电大)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2: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
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
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
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
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
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
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
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在当下社会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词语。
个人价值可以理解成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能力、潜力和贡献程度;而社会价值则是个体在社会生产和发展中所创造的财富、服务、文化和精神。
这两种价值互为表里,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自己的价值与社会的需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由个体构成,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素质和态度,是社会共同构建、共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希望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得到认可和成就。
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比如,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可以推动科技的进步,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传承知识和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这些都是个人价值成就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互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
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会受到社会的回报和认可,同时社会的需要和潜力也会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比如,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新的职业和工作方式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每个个体积极适应和创新,开放眼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品质;而个人的特长和成就也反过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优秀品质和价值。
例如,在电商时代,网红、自媒体等行业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还带动了电商和线上消费的新模式,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崛起和人们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
三、正确认识个人价值随着竞争与变革的日益加剧,如何正确认识个人价值,把握自己的方向和所面临的机遇,成为社会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素质。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真评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定位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方向。
其次,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勇于尝试新的领域和挑战,积极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电大)怎样理解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

(电大)怎样理解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请回答: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参考答案:一、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义自我价值,是指自我的潜力得以发展,自我的目标得以实现,自我的欲求得以满足。
社会价值,是指对社会中其他成员或整个社会有用处,有好处。
很清楚,自我价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只能够通过社会和其他人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具有优先性。
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成为富翁。
那么,你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外乎就是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让社会中其他成员的钱转移到你的口袋里来。
假如你对其他人没有好处,没有作用,别人会愿意把钱转移到你吗?其他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这样。
你对别人越有用,你就有可能获得越多的钱或者别的你想要的东西.另外,由于自我总是处于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因而,他的自我价值如果仅仅是自己肯定,而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那么他也不会满足,除非他是阿Q。
如果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取得了成功,自己感到满意,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在这同时,别人也对他满意,别人对他的成功持肯定和认可态度,那么,他的成功就更大,就更可靠,更真实。
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之外,没有别的正常的途径。
所以说,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主要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价值主体则是人。
人生价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电大试题)如何看待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六)

(电大试题)如何看待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六)如何看待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材料分析题(80 分)材料分析一: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
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
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如何看待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参考答案: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且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相互关联。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价值主体不同。
人生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人类.集体和个人。
而人生自我价值的主体是自我。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紧密联系的。
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更要依赖社会。
个人和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需要.相互满足的关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二者的关系以及和人生价值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即:人生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
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积极作用的总和=用来满足自我需要的积极作用+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积极作用。
还可以是:个人一生的创造=一生的消费+一生的贡献。
从这些等式中可以看出:第一,人生的社会价值离不开自我价值。
因为,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一点也不能自己满足自己,完全靠社会来满足。
那么,这个人不仅没有人生的自我价值,也不可能有社会价值。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有些创造,但是不能完全自己满足自己,还需要社会来满足。
那么,这个人虽然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却不可能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社会价值。
(电大)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电大)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请回答: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参考答案: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个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
在这里,价值客体与在人生社会价值关系中一样是个体的生活实践,而价值主体则是个体自身。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
在这里,价值客体是个体的人生活动,价值主体是社会和他人。
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尺度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其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
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人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社会中的人们创造的,社会对人生的价值,不过是由无数过去和现在的人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所构成的。
在此意上说,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前提。
人们自己选择生活道路和生活方式,以独特的思想和行为赋予生活实践以性特征。
但是,任何个体的人生意义却只能够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之上并在社会中实现,离开这个基础,个人就不能作为人而存在,当然也无法创造人生的价值。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
有人主张以极端的个人主义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以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体的所有需要都满足了,这样的人生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口显然,这种主张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和错误的,是把人生价值中的主体和客体关系颠倒了。
唱“索取”当作人生价值,也就是把社会对于人生的价值错当作人生自身的价值,这并不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恰恰是对人生价值的否定。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
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且相互依存,并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另一方面上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
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是要以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为基础,以答谢社会为主要目的。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量。
一个人带来了社会价值一定会体现出自我价值,而体现出了自我价值不一定能带来社会价值。
(国家开放大学)《如何理解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国家开放大学)《如何理解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如何理解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材料分析题(80 分)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
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
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1)请回答:什么是价值和人生价值?如何理解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你将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参考答案:人的价值⑴含义:人的价值,就是指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物。
其它存在物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而不能作为主体。
人则不然,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
人作为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社会;个人既认识他人又以自我为认知对象,既满足自我又满足他人。
人的这种二重性规定了人的价值的二重性。
⑵人的价值的二重性:①人的二重性规定了人的价值的二重性,于是也就有了两种意义上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
两种意义上的价值主体是指:个人作为价值主体,一方面表现在他是自我的主体,具有要求自我满足自我需要的特性;另一方面他又是社会的主体,他具有要求他人或社会满足自我需要的特性。
两种意义上的价值客体是指:个人作为价值客体,一方面他要用自我的实践活动去满足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他也要通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去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
②人的价值的二重性,具体地表现为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的关系
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开放大学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材料分析题(80 分)材料分析一: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
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
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
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请回答: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义自我价值,是指自我的潜力得以发展,自我的目标得以实现,自我的欲求得以满足。
社会价值,是指对社会中其他成员或整个社会有用处,有好处。
很清楚,自我价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只能够通过社会和其他人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具有优先性。
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成为富翁。
那么,你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外乎就是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让社会中其他成员的钱转移到你的口袋里来。
假如你对其他人没有好处,没有作用,别人会愿意把钱转移到你吗?其他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这样。
你对别人越有用,你就有可能获得越多的钱或者别的你想要的东西. 另外,由于自我总是处于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因而,他的自我价值如果仅仅是自己肯定,而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那么他也不会满足,除非他是阿Q。
如果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取得了成功,自己感到满意,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在这同时,别人也对他满意,别人对他的成功持肯定和认可态度,那么,他的成功就更大,就更可靠,更真实。
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之外,没有别的正常的途径。
所以说,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主要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价值主体则是人。
人生价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因此,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另一方面,他又成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以其活动及成果,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在价值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首先,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
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的一生的劳动及其道德行为对社会.他人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及社会对他贡献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他人所做出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他人创造的价值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和对自我的尊重.肯定评价。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方面,因为没有贡献,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索取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没有人的自我价值,没有索取,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人也不可能做出贡献。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
而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人还具有对自己的有用性,即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般物在主体同客体的关系中,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而人则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在人生价值关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社会和“自我”都处于价值主体的地位。
从个人对社会的关系来说,他表现为客体,因为他的人生价值要靠社会来评价。
从个人的行为或一生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说,他又表现为主体,就是说他是站在个人需要的立场上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无价值的。
正是人本身在价值关系中所具有的这种主客体两重性,构成了人生价值的二重性。
一方面,人生价值必然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都具有自我性。
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人,其人生在对社会.对他人具有价值意义的同时,都毫无例外地对自我也具有价值。
我们所讲的人生社会价值,指的是个人的人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社会具有的有用性。
我们所说的人生自我价值,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人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际存在和实现的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肯定关系。
在这里,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不是完全对立的。
但我们平时讲的人生价值,一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
因此,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常常是对立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也就是权利和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的统一。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发服务,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价值的人。
其次,人生价值是人生物质价值和人生精神价值的统一。
作为人生价值的主体,无论是“社会”还是“自我”,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
因此,人生价值的两重性又进一步体现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人生的物质价值是指个人以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服务性劳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需要,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
人生的物质价值不仅仅指个人和社会的物质消费价值,而且包括物质生产价值。
人生的物质价值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生价值的基础。
人生精神价值,是个人以他创造的精神产品及其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满足社会和自我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人生精神价值是在人生物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人生价值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总结】
人生价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概念,是由几层价值关系结构而成的。
从人生价值的主体需求对象讲,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从人生价值需要主体看,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相互联系,
辩证统一的。
它们都是人的能动创造力实现的结晶,也是对人生目的和行为表现所做出的一种社会评价。
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生价值,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杠杆,也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