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小指标考核计算公式
指标考核计算公式

指标考核计算公式
热电比=抽汽量*3/(机进汽量*3.3--给水*0.628)*100%
给水=进汽量*1.1
供热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热电比
发电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
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量/(抽汽量*3) (Kg/GJ)
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
供热原煤耗量=原煤量*热电比
供电原煤耗量=原煤量--供热原煤量
供热原煤耗率=供热原煤耗量*1000/(抽汽量*3) (Kg/GJ)
供电原煤耗率=供电原煤耗量*1000000/(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 供热用标煤量=标煤量*热电比
供电标煤耗量=标煤量--供热用标煤量
供热标煤耗率=供热标煤量/抽汽量*3 (Kg/GJ)
供电标煤耗率=供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
节超除盐水=发电量*13.91+抽汽量--除盐水消耗量
节超厂用电=供热节超+发电节超
供热节超=(厂标准--供热厂用电率)* 抽汽量*3
发电节超=(厂标准--发电厂用电率)*发电量/100
酸耗=0.001585*除盐水量(吨)
碱耗=0.00157*除盐水量(吨)。
风电厂考核指标建议

风电厂考核指标建议1.综合厂用电率(1).计算公式综合厂用电率=发电量上网电网发电量-×100% (2).优点:与火力发电统计口径一致,便于理解和考核。
(3).不足:发电量从风电机的监控计算机读出,所计数据可能会因计算机板损坏而丢失且所计量数值并不被电能计量管理部门认可。
2.可用率(1).计算公式比较通用的可用率计算公式为:风电机可用率=日历时数不可抗力造成停机时数维护时间日历时数--×100% 或:风电机可用率=日历时数不可抗力造成停机时数维护时间数电网具备运行条件的时--×100%风电机单机可用系数(%)=日历时数可用小时数×100%。
(1)不可用小时数指设备处于不可用状态的小时数:不可用小时数=(计划停机小时数+非计划停运(故障停机)小时数);(2)可用小时数指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可用小时数=(运行小时数+场内、场外受累停运小时数)。
注:日历时数指统计期内日历时数(2).优点:可在较大程度上反映机组的性能,并可作为发电量考核指标的补充指标对机组进行考核。
(3).不足:不同类型机组共同的可用率统计比较繁琐且尚无统一的计算公式。
作为对全厂的考核指标具有局限性。
3.等效时数(1).计算公式等效时数=机组容量发电量公式a 或等效时数=相应机组的容量上网电量公式b(2).优点: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机组的发电水平及风电厂设备治理能力和现场风资源情况,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
(3).不足:在使用公式b作为考核指标时,应注意上网电量与机组容量的关系。
发电量可能因某些因素导致准确性差。
4.厂损率(1).计算公式厂损率=发电量上网电量用网电量发电量-+)(×100%(2).优点: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风电厂损耗情况。
(3).不足:发电量准确性不能完全保证;根据不同的主接线及结算方式计算公式需相应变更。
5.厂用电率(1).计算公式厂用电率=发电量含备用电源的电量变电站用电量)(×100% (2).优点:直观地得出变电站用电与全厂发电量的关系。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电厂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电量:电厂的发电量通常用可比工作时间内的电能产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发电量=总装机容量×可比工作时间内的实际负荷率×时间。
其中,总装机容量是指电厂所有发电机组的额定出力之和,可比工作时间
内的实际负荷率是指电厂在给定时间内实际运行的负荷与总装机容量的比值。
2.发电效率:发电效率是衡量电厂能量利用率的指标,表示电厂将燃
料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发电效率=发电量/燃料消耗量×
燃煤低位发热量。
3.煤耗:煤耗是指电厂发电所消耗的煤炭数量。
计算公式为:煤耗=
燃料消耗量/发电量。
4.水耗:水耗是指电厂发电所消耗的水资源量。
计算公式为:水耗=
用水量/发电量。
5.发电热耗:发电热耗是指电厂发电过程中消耗的热能量。
计算公式为:发电热耗=燃料消耗量×燃煤低位发热量/发电量。
6.排放量:排放量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量,包括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计算公式为:排放量=发电量×单位发电量
排放水平。
以上是电厂主要的指标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电厂类型和技术水平可能会有不同的指标计算
公式,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电厂指标公式

电厂指标计算公式:1、总标准煤耗量统计期内用于发电和供热的标准煤消耗量,包括电站锅炉的燃煤、点火和助燃用油。
2、综合热效率()[]()%103.29/3620⨯B +=g r E Q η。
式中:0η---综合热效率,%;r Q ---供热量,GJ ;g E ---供电量,104kWh ;B ---总标准煤耗量,t 。
3、热电比()21036/⨯=g r E Q R 。
式中:R ---热电比,%;r Q ---供热量,GJ ;g E ---供电量,104kWh ;4、单位供热标准煤耗()()GJ kg Q B b r r r /10/3⨯=。
式中:r b ---单位供热标准煤耗,kgce/GJ ;r B ---供热标准煤耗量,t ;r Q ---供热量,GJ 。
5、单位供电标准煤耗()()kW h g e b b d d g /100/1/-=。
式中:g b ----单位供电标准煤耗,gce/kWh ;d b ---单位发电标准煤耗,g/kWh ;d e ---发电厂用电率,%。
6、发电量()()kW h E E E z g 410+=。
式中:E ----发电量,104kWh ;g E ---供电量,统计期内向外供出的电能量,104kWh ;z E ---总厂用电量,104kWh 。
7、总厂用电量()()kW h E E E E w r d z 410++=。
式中:z E ---总厂用电量,104kWh ;d E ---发电厂用电量,104kWh ;r E ---供热厂用电量,104kWh ;w E ---其它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热网和其它的厂用电量,104kWh 。
8、发电厂用电量()()()1kWh 1014α-⨯-=w z d E E E 当w E =0时,()()kW h E E z d 4101α-⨯=。
式中:d E ---发电厂用电量,104kWh ;z E ---总厂用电量,104kWh ;w E ---其它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热网和其它的厂用电量,104kWh ;α---供热比。
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公式1. 发电效率(Electric Efficiency)发电效率是指电厂从燃煤、燃气或其他能源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一般以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发电效率=发电量/燃料热值×100其中,发电量表示电厂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天或一年)产生的电能量,单位多为兆瓦时(MWh);燃料热值表示所使用的燃料每单位质量所含有的热能,单位一般为兆焦耳/千克(MJ/kg)或千卡/千克(kcal/kg)。
2. 热耗率(Heat Rate)热耗率是指发电厂每生成一单位电能所需的燃料热值。
一般以兆焦耳/千瓦时(MJ/kWh)或千卡/千瓦时(kcal/kWh)表示,计算公式如下:热耗率=燃料消耗量×燃料热值/发电量其中,燃料消耗量表示电厂一定时间内所使用的燃料质量,单位一般为吨或千克。
3. 燃料消耗率(Fuel Consumption Rate)燃料消耗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每产生一单位电能所需要的燃料质量。
一般以克/千瓦时(g/kWh)表示,计算公式如下:燃料消耗率=燃料消耗量/发电量×1000其中,燃料消耗量表示电厂一定时间内所使用的燃料质量,单位一般为吨或千克。
4. 经济效益(Economic Benefit)经济效益是指电厂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一般以万元为单位,计算公式如下:经济效益=应收入-总成本其中,应收入表示电厂一定时间内的发电收入,包括售电收入、热力销售收入等;总成本包括燃料成本、运维成本、设备折旧与维修成本等。
以上便是电厂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价电厂的效益和经济状况,为电厂的管理和运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参数的单位和数值,并考虑到影响电厂经济指标的各项因素。
热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参考公式

组
,炉主汽温度)-炉给水流量*f_enth(炉给水压力,炉给水温度)-一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f_enth(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
1/(21-氧量+0.1))*3.55+0.44)+33.727*入炉燃煤灰份*0.1*炉渣可燃物/(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100-炉渣可燃物))+33.727*入
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度)-二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f_enth(过热减温水压力,过热减温水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均
*(100-炉渣可燃物))+33.727*入炉燃煤灰份*0.9*飞灰可燃物/(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100-飞灰可燃物))+1018*0.419/炉蒸汽
温水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均负荷/33)-30+再热减温水流量)*f_enth(炉再热汽压力,炉再热汽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
热汽温度)-(炉蒸汽流量-88*(平均负荷/33)-30)*f_enth(高缸排汽压力,高缸排汽温度)-再热减温水流量*f_enth(再热减温水。
小指标计算公式1

1、锅炉产热量锅炉产热量=主汽流量*主汽焓值 - 给水流量*给水焓值+再热蒸汽流量*(再热热段焓值-再热冷段焓值)再热蒸汽流量=83%*主汽流量(200MW机组)再热蒸汽流量=87%*主汽流量(300MW机组)2、热比=总供热量/锅炉产热量3、发电厂用电量=凝结泵电量+循环泵电量+(生产厂用电量-凝结泵电量-热网用电量-循环泵电量)*(1-热比)4、正平衡供电煤耗:总上煤量*热值*(1-热比)/发电量*(1-发电厂用电率)*29.275、供热用煤量=总煤量-发电用煤量6、发电用煤量=总上煤量*(1-热比)7、供热煤耗=供热用标煤量/供热量8、机侧发电热耗量=主汽流量*主汽焓(机侧)-给水流量*给水焓(机侧)+再热蒸汽流量*(再热热段焓值-再热冷段焓值)-总供热量9、热耗率=热耗量/发电量10、机效=3600/热耗率11、正平衡炉效=锅炉产热量/上煤量/发热量12.热电比热电比即热电厂发热量和发电量的比值。
根据《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要求供热式汽轮发电机组的蒸汽流既发电又供热的常规热电联产,应符合下列指标:A、所有热电联产机组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45%。
总热效率=(供热量+供电量X 3600千焦/千瓦时)/(燃料总消耗量X燃料单位低位热值)X 100%。
B、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100%;单机容量在5万千瓦至20万千瓦以下的热电机组,其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50%;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抽汽凝汽两用供热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应大于50%。
热电比=供热量/(供电量X 3600千焦/千瓦时)X 100%。
注:供热量单位采用千焦,供电量单位采用千瓦时,燃料总消耗量单位采用千克,燃料单位低位热值千焦/千克,这两个条件是衡量热电机组是否达标的必备条件。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及公式

汇报人:XX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电厂指标概述
电厂主要技术指标
电厂经济指标
电厂安全指标
电厂环保指标
PART ONE
PART TWO
电厂指标是衡量电厂运行状况的重要参数,包括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定义:电厂指标是用来评估和监测电厂性能的关键参数,如发电量、煤耗、厂用电率等。
环保性指标:衡量电厂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如烟尘排放量、噪音污染等。
PART THREE
定义:指电厂在一定时间内发出的电能
计算公式:发电量=机组额定功率x运行时间
影响因素:设备性能、运行方式、调度指令等
意义:衡量电厂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计算公式:厂用电率 = 厂用电量 / 发电量 × 10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限制标准:根据国家环保法规,电厂氮氧化物排放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环保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和限制
定义: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
计算公式:废水排放量=废水处理量-回用量
监测与控制:电厂应安装废水处理设施和监测设备,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测量方法:通常采用声级计对电厂周边环境进行噪声测量,并记录数据。
控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电厂周边环境的噪声不得超过一定限值。
控制措施: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汇报人:XX
计算公式:供电煤耗率=发电耗用标准煤量/供电量
影响因素:设备泄漏、排污、蒸发等
定义:汽水损失量与锅炉额定蒸发量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公式
关键词: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公式。
编制人:周国强
审核人:杨同伟
批准人:王平年
编制单位: 西安安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协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力调整试验中心。
编制时间:2012年12月20日
技术经济指标核算公式
1. 发电量计算:当日表底(减去)昨日表底×系数=总发电量
2. 供电量计算:本日总电量(减去)厂用电量=供电量
3. 厂用电量计算:当日有功底(减去)昨日表底×系数=厂用电量
4. 厂用电率计算:当日厂用电÷发电量=电率
5. 负荷率:当日发电量÷24÷机组名牌额定出力=负荷率
6. 混合煤:24小时煤量相加=日耗混合煤总量
7. 折标煤:当日检验报告QYDW热量数据÷7000大卡=折标煤系数
8. 日耗标煤量计算:折标煤系数×日耗混合煤=日耗标煤量
9. 煤耗率:日耗标煤量 ÷当日发电=煤耗率
10. 制煤耗电率=制煤耗电量/制煤量(度/吨)
11. 上煤电率=输煤耗电量/上煤量(度/吨)
12. 锅炉燃煤率=耗用标煤量/锅炉总蒸发量(度/吨)
13. 风机耗电率=引风机耗电量/锅炉总蒸发量(度/吨)
14. 汽轮机耗汽率=汽机进汽量/发电量(公斤/度)
15. 给水泵耗电率=给水泵耗电量/锅炉蒸发量(度/吨汽)
16. 循环水泵耗电率=循环水泵耗电量/发电量(%)
17. 蒸汽品质合格率=蒸汽测定合格次数/测定总数(%)
18. 给水溶解氧合格率=测定合格率/测定总次数(%)
19. 汽水损失率=补充水量/蒸发量(%)
20. 排污率=排污量/蒸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