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合集下载

热电厂计算方法

热电厂计算方法

-热电厂产量及经济指标计算一、主要产品产量1、发电量(万kwh):*1~*8机发电量之和。

2、供电量(万kwh)=发电量-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万kwh):*1~*8高厂变及*01、*02高备变之和。

然后扣除扩建、大修及试运期间、食堂宿舍办公室等非生产用电量。

(具体参照中石化电站竞赛指标计算说明)3、供汽量(t):外供10条管线(新区43KS 、炼厂40KS 、15KS 、胶厂15KS 、新区40KS 、15KS 、15KS (550)、15KS (650)M 管、A1管)与厂自用汽流量之和。

4、售汽量(t):公司平衡后外管线总流量5、外供除盐水量(t):外供一级和二级除盐水量之和。

6、锅炉蒸发量(t):*1~*8炉蒸发量之和。

二、主要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主要以供热比来分摊供热厂用电量及供热标煤耗量,剩余的则为发电厂用电量及发电标煤耗量。

1、 供热比(%)=(供热量/锅炉蒸发热量)×100%供热量(百万千焦)=供汽量×供热平均汽焓(各压力级别蒸汽参数由流量的加权平均获得平均汽焓参数,压力和温度,然后查表得)锅炉蒸发热量(百万千焦)=锅炉蒸发量×(锅炉蒸汽汽焓-锅炉给水水焓)(可查表得,压力和温度参数根据全月各炉的平均数值)另:热电比公式:热电比是指计算期内供热消耗热量与供电量的当量热量的比率(%)。

即:()21036/⨯=g r E Q R 其中r Q —供热量,GJ ;gE —供电量,104kWh 。

热电比的计算公式有另外一种规定,即供热量(吉焦)和发电量(万度)的比值, 我厂六月份供热比为:36.48%;热电比为156.69%。

2、综合厂用电率(%)=(厂用电量/发电量)×100%3、供热厂用电率(kwh/GJ )=供热用电量/供热量供热用电量=发电、供热共用电量×供热比发电、供热共用电量=厂用电量-循环水泵用电量4、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100%发电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供热用电量5、供热标煤耗(kg/GJ)=供热标煤耗量/供热量供热标煤耗量(t)=总标煤耗量×供热比总标煤耗量即耗的燃料折合成标准煤量(t)=(耗原煤量×煤低位发热量+耗渣油量×渣油低位发热量)/热值换算系数(29.2712千焦/克)6、发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标煤耗量(t)=总标煤耗量-供热标煤耗量7、供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三、计算实例以热电厂2002年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物料消耗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为例:1、产品产量、物料消耗及相关数据:发电量:131921万kwh;厂用电4量:15924万kwh;供汽量:2724005t;蒸发量:7950287t;循环水泵用电量:1084万kwh;耗原煤量:1101212t;耗渣油量:6870 t;渣油低位发热量:41.816兆焦/千克锅炉蒸汽汽焓:3470KJ/kg;锅炉给水水焓:821.5KJ/kg;原煤低位发热量:21.14兆焦/千克;供热平均汽焓:3165.3837KJ/kg;2、计算:(1)供热比(%)供热量=2724005×3165.3837=8622521百万千焦锅炉蒸发热量=7950287×(3470-821.5)=21056335百万千焦供热比=(8622521/21056335)×100%=40.95%(2)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15924/131921)×100%=12.07%;(3)供热厂用电率(kwh/GJ)发电、供热共用电量=15924-1084=14840万kwh供热厂用电量=14840×40.95%=6077万kwh供热厂用电率=6077/8622521=7.05kwh/GJ(4)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15924-6077=9847万kwh发电厂用电率=(9847/131921)×100%=7.46%(5)供热标煤耗(kg/GJ)总标煤耗=(1101212×21.14+6870×41.816)/29.2712=805122t 供热标煤量=805122×40.95%=329698t供热标煤耗=329698/8622521=38.24kg/GJ(6)发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805122-329814=475308t发电标煤耗=475308/131921=360.3g/kwh(7)供电标煤耗(g/kwh)供电标煤耗=475308/(131921-9847)=389.4g/kwh。

热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参考公式

热电厂经济指标计算参考公式

炉给水流量+二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一级过热器 减(10温0*水(炉流量蒸汽流量*f_enth(炉主汽压力,炉主汽温 度)-炉给水流量*f_enth(炉给水压力,炉给水温 (锅炉效率反+锅炉效率正)/2 100-((排烟温度-一次风温度)/100*((21/(21-氧 量+0.1))*3.55+0.44)+33.727*入炉燃煤灰份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手工录入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pi中取数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计算指标
以上标注红色底纹为此颜色的都为需要重点校
以上为机组指标,仅供参考
以下为全厂手录指标,其中的一些指标在机组运算时会引 用,例如:算煤折标时会用到“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
入炉燃煤低位发热量 入厂燃煤低位发热量 入厂燃煤硫份 入厂燃煤全水份 入厂燃煤灰份 入厂燃煤挥发份 入炉燃煤灰份 入炉燃煤全水份 入炉燃煤硫份 入炉燃煤挥发份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手工录入
公式
生产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 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100 生产厂用电量/发电量*100 综合厂用电量/发电量*100 发电量-上网电量 发电量/运行小时 平均负荷/最高负荷_日最大*100 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
热耗量
计算指标
发电热耗率 真空度 高加投入率 热耗率 循环水温升 凝结水过冷度 机组热效率 其他 铭牌容量

热电厂供热煤耗及供电煤耗的计算

热电厂供热煤耗及供电煤耗的计算

热电厂供热煤耗及供电煤耗的计算某热电厂原有3×35t/h中温中压链条锅炉配1×C3-3.43/0.78+1×B3-3.43/0.49汽轮发电机组,由于长期运行,锅炉设备效率低下,能耗高。

现以2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取代原3台35t/h链条炉,锅炉热效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的88%。

从而在不扩大生产能力(年供热量、年发电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供热年均标准煤耗率和供电年均标准煤耗率,最终达到节约能源消耗的目的。

由于计算过程比较繁琐,这里只列出主要的几个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1)热电厂全年运行小时数:8640小时,其中采暖期2328小时,非采暖期6312小时。

全年供热量Q(a)=260.2×2328+204.6×6312=1897181GJ/a(2)B3汽轮机组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8640小时,C3汽轮机组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5500小时计算。

热电厂1×B3+1×C3全年发电量:P(a)=3000×8640+3000×5500=42420000kWh。

热电厂1×B3+1×C3汽轮机组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H=42420000/6000=7070h。

(3)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标准煤耗率:b d=[D0(1+0.03)(i0-t1)-D c(i c-t sw)] ×103/(29308Pηglηgd)式中:D0—汽轮机进汽量(t/h)i0—汽轮机进汽焓值(kJ/kg)t1—锅炉给水(kJ/kg)D c—汽轮机的供热抽汽量(t/h)i c—抽汽焓值(kJ/kg)t sw—生水焓值(kJ/kg)P—发电功率(kW)ηgl—热电厂锅炉实际运行平均效率ηgd—管道效率0.98然后根据采暖期、非采暖期平均工况下的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标准煤耗率计算出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年平均标准煤耗率b dp。

(4)供热厂用电率燃煤链条炉供单位吉焦热的用电量εr=5.73kWh/GJ,供热厂用电率ξr=εr•Q r/P(a)=5.73×1897181/42420000=0.256。

(江苏省)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

—2011前言本标准3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xx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燃气热力协会热力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武忠、江昌鱻、xxx、xxx、xxx。

—2011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的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投产两年后的热电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2497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346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综合热效率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3.2热电比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3.3单位供热标准煤耗统计期内向外供热的单位供热量的标准煤消耗量。

3.4单位供电标准煤耗统计期内向外供电的单位电能的标准煤消耗量。

3.5发电量统计期内总发电量。

3.6供电量统计期内向外提供的电量。

3.7总厂用电量—2011统计期内用于发电、供热和其他的电能消耗量。

3.8发电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电能消耗量。

3.9供热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电能消耗量。

3.10其他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热网和其他的厂用电量。

3.11总耗热量统计期内汽轮机蒸汽进口侧、向外供热的减温减压器蒸汽进口侧及锅炉向外直供蒸汽的总热量。

3.12供热量统计期内向外提供的热量。

3.13供热比统计期内供热量与总耗热量之比。

3.14发电厂用电率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电能消耗率。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及分析

提高初参数
降低终参数
采用回热
采用再热
采用热电联产
5.
4.
3.
2.
1.
提高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
D
C
B
A
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
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对全厂效率的影响
E
提高初参数的技术限制
蒸汽初参数对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01
排汽压力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03
排汽压力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05
排烟温度升高1T,影响锅炉效率降低0.041%(百分点)左右,影响煤耗升高0.14g/kW•h。
排烟温度影响分析
排烟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排烟损失=系数×(排烟温度—送风机入口温度)
系数=
汽轮机效率:全称是汽轮发电机绝对电效率。专业上一般简称汽轮机效率。日常也常用汽轮机热耗率表示
汽轮机效率变化0.08%-0.14%(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变化1g/kW•h。影响值大、小与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等有关(下同)。
01
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回热系统的高压加热器运行小时与计算期汽轮机运行小时的比例。单位:%。与检修工艺、检修质量、高压加热器启动方式、运行操作水平、运行中给水压力的稳定程度等有关
循环水入口温度:是指进入汽轮机凝汽器前的循环水温度 ,一般情况下循环水温度变化1t影响煤耗变化1g/kW•h左右,约等于8-10℃主蒸汽温度变化对煤耗的影响值;当循环水温度升高,并使排汽温度或凝汽器真空达到极限值而限制汽轮发电机组负荷时,这种情况下1 ℃循环水温度影响煤耗升高3.5g/kW•h以上。与循环水塔清洁程度、冷却效率、循环水塔水量分配、调整等有关。
汽轮机负荷变化1万kW•h影响汽机效率变化0.305%(百分点)左右,影响发电煤耗变化3g/kW•h左右。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及公式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及公式

电厂各项指标解释目录一、发电设备能力 (1)1、发电设备容量: (1)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1)3、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1)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 (1)5、股权比例 (1)二、供热生产能力 (2)1、供热生产能力 (2)2、供热机组容量 (2)3、锅炉生产能力 (2)4、期末锅炉设备容量 (2)5、锅炉平均容量 (2)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 (3)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 (3)三、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发电量 (3)2、基本(合约)电价 (3)3、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3)4、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4)5、最高负荷 (4)6、发电最低负荷 (4)7、平均负荷 (4)8、负荷率 (4)9、发电用厂用电量 (5)10、发电厂用电率 (5)11、综合厂用电量 (5)12、综合厂用电率 (5)13、上网电量 (5)14、扣罚电量 (6)15、奖励电量 (6)16、购网电量 (6)17、售电量 (6)18、标准煤量 (6)19、发电用标准煤量 (7)20、低位发热量 (7)21、发电标准煤耗 (7)22、供电标准煤耗 (7)23、发电用原煤量 (7)24、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 (8)25、发电燃气耗(发电燃气耗率) (8)26、发电原煤耗 (8)27、非生产用煤量 (8)28、煤损率 (8)29、供热量 (8)30、供热厂用电率 (9)31、发电(供热)水耗率 (10)32、供热耗用标准煤量 (10)33、供热负荷 (11)34、供热标准煤耗 (11)35、供热原煤耗 (11)36、供热燃油耗 (11)37、供热燃气耗 (11)38、热电比 (11)39、电力生产总成本 (11)40、发电单位成本(元/兆瓦时) (12)41、售电单位成本 (12)42、供热单位成本(元/吉焦) (12)43、发电单位燃料成本(元/兆瓦时) (12)44、利润总额 (12)45、职工平均人数 (12)46、现价总产值 (12)47、不变价总产值 (12)48、电力工业增加值 (13)四、电、热费指标 (14)1、应收电费 (14)2、实收电费 (14)3、电费回收率 (14)4、往年陈欠电费 (14)5、本月回收陈欠电费 (14)6、本月陈欠电费回收率 (14)7、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电费 (14)8、陈欠电费余额 (15)9、本年新欠电费 (15)10、本月回收新欠电费 (15)11、欠电费总额 (15)12、应收热费 (15)13、实收热费 (15)14、热费回收率 (15)15、往年陈欠热费 (15)16、本月回收陈欠热费 (15)17、本月陈欠热费回收率 (15)18、本年累计回收陈欠热费 (15)19、陈欠热费余额 (16)20、本年新欠热费 (16)21、本月回收新欠热费 (16)22、欠热费总额 (16)五、可靠性指标 (16)1、运行小时 (16)2、备用小时 (16)3、计划停运小时 (16)4、非计划停运小时 (16)5、统计时期小时 (17)6、可用小时 (17)7、强迫停运小时 (17)8、发电设备可调小时 (17)9、可用系数(%) (17)10、发电设备等效可用系数(%) (17)11、强迫停运率(%) (18)12、调峰系数 (18)13、可调系数 (18)14、冷态、热态启动 (18)六、水库调度情况 (18)1、正常高水位: (18)2、死水位: (18)3、有效库容: (18)4、防洪水位: (18)5、防洪限制水位: (19)6、总库容: (19)7、水头: (19)8、发电用水量: (19)9、发电耗水率: (19)10、水量利用率: (19)11、保证出力: (19)七、发供电设备考核统计指标 (19)1、发(供)电设备完好率 (19)2、发(供)电设备事故率 (20)3、发(供)电设备占用人数 (20)八、电能效率指标 (20)1、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20)2、汽轮机的汽耗率 (21)3、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 (22)4、管道效率 (22)5、锅炉效率 (22)6、发电热效率 (24)7、供热热效率 (24)8、热电厂全厂热效率 (24)九、火电厂技术经济小指标 (24)1、主蒸汽压力 (24)2、主蒸汽温度 (24)3、排汽温度 (25)4、高加投入率 (25)5、锅炉平均蒸发量 (25)6、发电机漏氢率 (25)7、自动投入率 (25)8、排烟温度 (26)9、烟气含氧量 (26)10、冷风温度 (26)11、飞灰可燃物 (26)12、灰渣可燃物 (26)13、漏煤损失 (26)14、真空度 (26)15、凝汽器端差 (26)16、凝结水过冷度 (27)17、循环水入口温度 (27)18、给水温度 (27)19、排污率 (27)20、汽水损失率 (27)21、补给水率 (28)22、给水泵用电单耗 (28)23、循环水泵耗电率 (28)24、磨煤机用电单耗 (28)25、排粉机用电单耗 (28)26、送风机用电单耗 (28)27、引风机用电率耗 (28)28、除灰用电单耗 (28)29、输煤用电单耗 (29)30、制水用电单耗 (29)31、灰份 (29)32、挥发份 (29)33、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29)1、 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

热电厂供热综合能耗限额

热电厂供热综合能耗限额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技术创新
未来热电厂供热技术将不断突破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新设备等方式,提高供热效 率,降低能耗。
环保减排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未来热电厂将更加注重环保减排,通过技术改造和 升级,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发展。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热电厂将逐步实现多元化能源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替代传统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3
优化设备布局
合理布置设备的位置,尽量减少管道和输送设备 的长度和阻力,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 全操作。
定期维护保养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清洗、润滑等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设 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
燃料质量
燃料质量
燃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热电厂的能耗水平。高质量的燃料能够保证燃烧的稳定 性和效率,从而降低能耗。
燃料选择
选择合适的燃料种类和供应商,确保燃料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有助于降低能耗。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热电厂供热的能耗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气候变化 、空气质量等都会对热电厂的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能 耗水平。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 热电厂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进行规
定,适用于该行业的热电厂。
行业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该行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对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进行了更为
具体和严格的规定。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 高该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推动
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热电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供 热综合能耗限额标准,用于指导企业的节能管 理和技术改造。

电厂效率计算方法

电厂效率计算方法

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单位供电标煤耗单位发电标煤耗单位供热标煤耗bg=bd/[1-(ed/100)]bd=(Bd/E)*102Bd=B(1-α)br=(Br/Qr)*103Br=Bαg/kwhg/kwhTKg/GJT4 R热电比R=(Qr/36Eg)*1025η0热效率η0=[(Qr+36Eg)/29.3B]*102(%)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千焦(KJ)大卡(kcal)1千瓦时(kwh)= 3600kj备注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1kwh=3600KJ=3.6MJ=3.6×10-3GJ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y=5000kcal/kg=20934KJ/kg1kg标准煤热值Q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br=B/Q=1/Qyη=1/0.0293η=34.12/η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9×0.958=40kg/GJ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r=34.12/0.80×0.994=42.9kg/GJ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一、热电比(R):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R=(Qr/Eg×36)×100%式中: Qr——供热量GJ Eg——供电量万kwh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R=(16×104/634×36)×100%=701%二、综合热效率(η0)1、根据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1万kwh=36GJ1kcal=4.1868KJ1kg标煤热值=7000kcal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η0=[(Qr+36Eg)/(B×29.3)]×100%式中:Qr——供热量GJEg——供电量万kwhB——总标煤耗量t4、示例: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1. 凝汽器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称为端差.2.处于高度真空状态下的凝汽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有一些不凝结的气体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热电厂主要能耗指标计算
热电专委会耀东一、热电厂能耗计算公式符号说明
二、能耗热值单位换算
1、吉焦、千卡、千瓦时(GJ、kcal、kwh)
1kcal=4.1868KJ=4.1868×10-3MJ=4.1868×10-6GJ
1kwh=3600KJ=3.6MJ=3.6×10-3GJ
2、标准煤、原煤与低位热值:
1kg原煤完全燃烧产生热量扣去生成水份带走热量,即为原煤低位热值。

Q y=5000kcal/kg=20934KJ/kg
1kg标准煤热值Q y=7000kcal/kg=29.3×103KJ=0.0293GJ/kg
当原煤热值为5000大卡时,1T原煤=0.714吨标煤,则1T标煤=1.4T原煤
3、每GJ蒸汽需要多少标煤:
b r=B/Q=1/Q yη=1/0.0293η=34.12/η
其中:η=ηW×ηg=锅炉效率×管道效率
当ηW=0.89,ηg=0.958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9×0.958=40kg/GJ
当ηW=0.80,ηg=0.994时,供热蒸汽标煤耗率b r=34.12/0.80×0.994=42.9kg/GJ
二、热电厂热电比和总热效率计算
热电专委会骆稽坤
一、热电比(R):
1、根据DB33《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2.2定义:热电比为“统计期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R=供热量/供电量×100%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kwh=3600KJ(千焦) 1万kwh=3600×104KJ=36GJ(吉焦)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热电比计算公式为:
R=(Q r/E g×36)×100%
式中: 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其热电比为:
R=(16×104/634×36)×100%=701%
二、综合热效率(η0)
1、根据省地方标准DB33定义,综合热效率为“统计期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η0=(供热量+供电量)/(供热标煤量+供电标煤量)
2、根据热、能单位换算表
1万kwh=36GJ
1kcal=4.1868KJ
1kg标煤热值=7000kcal
1kg标煤热值=7×103×4.1868=29.3×103KJ=0.0293GJ
3、统一计量单位后的综合热效率计算公式为
η0=[(Q r+36E g)/(B×29.3)]×100%
式中:Q r——供热量GJ
E g——供电量万kwh
B——总标煤耗量t
4、示例:
某热电厂当月供电量634万kwh,供热量16万GJ,供热耗标煤6442吨,供电耗标煤2596吨,该厂总热效率为:
η0=[(16×104+36×634)/(6442+2596)×29.3]×100%=69%
热电厂经济指标释义与计算
1.发电量
电能生产数量的指针。

即发电机组产出的有功电能数量。

计算单位:万千瓦时(1x104kwh)
2.供电量
发电厂实际向外供出电量的总和。

即出线有功电量总和。

单位:万千瓦时(1x104kwh)
3.厂用电量
厂用电量=发电量-供电量单位:万千瓦时(1x104kwh)
4.供热量
热电厂发电同时,对外供出的蒸汽或热水的热量。

计量单位:GJ
5.平均负荷
计算期瞬间负荷的平均值。

计量单位:MW
6.燃料的发热量
单位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成为燃料的发热量,亦称热值。

计算单位:KJ/Kg。

7.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单位量燃料的最大可能发热量(包括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热)扣除水蒸汽的汽化热后的发热量。

计量单位:KJ/Kg。

8.原煤与标准煤的折算
总和能耗计算通则(GB2589-81)中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1kj(7000大卡)的固体燃料,称为1kg标准煤。

标准煤是指低位发热量为2927kj/kg 的煤。

不同发热量下的耗煤量(原煤耗)均可以折算为标准耗煤量,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煤耗量(T)=原煤耗量x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标准煤低位发热量
=原煤耗量x原煤平均低位发热量
/29271
9.燃油与标准煤、原煤的换算
低位发热量等于41816kj(10000大卡)的液体燃料,称为1kg标准由。

因为煤耗率计算中的耗用煤量还应包括锅炉点火及助燃用油量,所以还应将计算期间的燃油折算成原煤量或标准煤量来进行煤耗计算。

公式:
燃油折标准煤量=燃油耗量x燃油的低位发热量/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
=燃油耗量x41816/29271
=燃油耗量x1.4286
燃油折原煤量=燃油量x41816/原煤低位发热量
10.主蒸汽汽温汽压:炉侧、机侧
11.给水温度
12.锅炉排烟温度
13.飞灰可燃物
14.高加投入率=计算期高加运行时间/汽轮机运行时间
15.汽机真空度
16.凝汽器端差、过冷度
17.汽水损失率
汽水损失量=锅炉补充水量-对外供热量
汽水损失率=汽水损失量/锅炉产汽量x100%
18.电厂补给水率
即电厂补充水量与锅炉产汽量的比率。

19.供热发电热量分割比、供热比
供热发电热量分割比是指供热消耗热量与发电消耗热量分别占汽轮机进汽热量比率的关系。

用来分割供热和发电的各项成本。

供热比是指供热耗热量占汽轮机进汽热量的比率。

公式:
供热比=供热量x供热焓值/汽机进汽量x汽机进汽焓值
∮=DI/D’I’
D’―――计算期汽轮机耗用的主汽量(T)
I’――――汽轮机进汽焓值(kj/kg)
D―――计算期对外供热量(T)
I―――供热焓值(kj/kg)
发电比=100%-供热比
供热发电热量分割比=供热比/发电比
20.锅炉正平衡效率
锅炉的输出热量与输入热量的比率。

是反映燃料和介质带入炉热量被利用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锅炉正平衡效率=锅炉产汽量/(原煤耗量x原煤的低位发热量+燃油耗量x燃
油低位发热量+给水量x给水焓值)
21.汽轮机组汽耗率
是指汽轮机组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蒸汽量。

计算公式:
d=D’x(100-∮)/(E/10)
22.汽轮机组热效率
是指汽轮机组每发一度电所耗用的热量。

Q=di’
23.汽轮机效率
是指计算期汽轮机组发出电能的当量热量与输入汽轮机发电热量的比率。

抽凝机组采用公式:
η=10Ex3600/ (D’I’-DI)
24.热电厂发电热效率
q=Q’/(E/10)
Q’―――计算期热电厂发电耗用热量(kj)
Q’=(耗用煤量x煤低位热值+耗用油量x41816)x发电比
25.热电厂热效率
是指汽轮机组发电量的当量热量占发电耗燃料含热量的比率,即每千瓦时发电量的当量热量与每千瓦时发电量所耗用燃料的含热量的比率,反映发电厂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

公式为:
热效率=10Ex3600/(Bx29271)
B――计算期发电标准煤耗
26.热电厂耗用标煤量:
热电厂标准耗煤量=(热电厂原煤耗量x原煤低位发热量+耗用油量x41816)/29271
热电厂发电标煤耗量=(热电厂原煤耗量x原煤低位发热量+耗用油量x41816)
x发电比/29271
27.热电厂发电原煤耗率
热电厂发电原煤耗=发电耗原煤量/发电量
热电厂供热耗原煤量=热电厂耗原煤量x供热比
热电厂发电耗原煤量=热电厂原煤耗量x发电比
27.热电厂发电标煤耗率=热电厂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量
28.供电标煤耗=发电标煤耗/(1-厂用电率)
29.供热标煤耗=供热耗用煤量/供热量
30.热电比是指计算期供热消耗热量与供电量的当量热量的比率。

热电比=供热量x供热焓值/供电量x3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