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原文及译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陋室(1)铭(2)》刘禹锡(3)山不在(4)高,有仙则名(5)。

水不在深,有龙则(6)灵(7)。

斯(8)是陋室,惟吾德馨(9)。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10),往来无白丁(11)。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12)之劳形(13)。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后置句) 【注释】(1)作者给自己的居室起的名字,意为简陋的屋子。

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被后人称做“诗豪”.又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4)在:在于。

(5)名:出名,有名。

(6)则:就是。

(7)灵: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8)斯:这。

(9)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10)鸿儒:博学的人。

(11)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2)案牍:官府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译文】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气。

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

虽然我所居住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

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

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

平日里谈笑的都是的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随心所欲地拨弄那位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杂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读!陋室铭刘禹锡〔唐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译文|赏析《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陋室铭》原文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鉴赏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注释(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陋室铭名文言文翻译

陋室铭名文言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以下为《陋室铭》的文言文翻译: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能成为名胜。

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龙潜伏,就能显出灵异。

这间屋子虽然简陋,但我的品德却很高尚。

屋前的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屋内的帘子透进来的草色青翠欲滴。

在这里,我可以与博学多才的文人雅士谈笑风生,往来者皆是风雅之士,而没有那些粗俗不堪的人。

我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

这里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也没有文书案牍的劳累。

这里的陋室,如同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

孔子曾经说过:“何陋之有?”意思是说,这间陋室有什么不好呢?在这篇文言文中,作者刘禹锡通过描绘自己居住的陋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他认为,山不一定要高,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人居住,就能显出其独特之处。

同样,这间陋室虽然简陋,但只要居住者品德高尚,就能成为一片净土。

在这篇文言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文章更具韵律美。

同时,他还巧妙地引用了孔子的话,进一步阐述了陋室虽陋,却有着不凡的内涵。

以下是对《陋室铭》的详细翻译: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能成为名胜。

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龙潜伏,就能显出灵异。

这间屋子虽然简陋,但我的品德却很高尚。

屋前的台阶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屋内的帘子透进来的草色青翠欲滴。

在这里,我可以与博学多才的文人雅士谈笑风生,往来者皆是风雅之士,而没有那些粗俗不堪的人。

我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

这里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也没有文书案牍的劳累。

这里的陋室,如同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

孔子曾经说过:“何陋之有?”意思是说,这间陋室有什么不好呢?在这篇文言文中,作者刘禹锡通过描绘自己居住的陋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一定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

水不一定在于深,有龙就能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因我有美好的品德而闻名。

青苔碧绿,爬上了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在一起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彼此往来的没不识字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也可以浏览珍贵的佛经。

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也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我的身心。

这犹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一、内容梳理段落层次内容大意课文中心(一)说明陋室之所以值得称颂,关键是身居陋室的人人品高尚。

(二)写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和安贫乐道等,表达了室主人的高洁。

(三)归纳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现了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重点字词句1、常用词理解(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文中译为“音乐”。

这是根据修辞借代手法翻译的。

乐器中的琴类都是用丝线作弦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管的。

(2)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译作“身体”。

2、多义词辨义(1)形罔不因势象形(形体。

《核舟记》)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表现,流露。

《黄生借书说》)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相貌。

《世说新语三则》)(2)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陋之有(表示句子结构的移位)友人惭,下车引之(他。

《陋室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阅读!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神奇;灵异。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

金:珍贵的。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宾客,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同年登博学宏词科。

贞元十一年以文登
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后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字词解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用韵的。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着名,这里指因。

而着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
德高尚。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
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rú):指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
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
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

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

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对照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韵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