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编版)
论我国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及其发展

论我国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结合我国石油消费的现状,借鉴其它主要国家石油储备的情况,说明我国进行石油储备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及石油储备库的建设状况,并对石油储备的发展提出建议。
标签:石油;储备;必要性;能源安全1 引言我国的石油资源严重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进口国,当年进口石油998万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石油消费量为3.6亿吨,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及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2亿吨,为居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居美国、日本之后第三大原油进口国,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那时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约为60%。
2 我国进行石油储备的必要性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从2000年开始震荡上行,到2008年甚至涨到了每桶147美元,2008年7月以后短时期内连连破位,跌至每桶34美元,后又在50-80美元左右徘徊。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明显加大,由于能源在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使得石油的价格变动产生了强烈的连锁反应。
持续攀升的高油价导致我国石油进口的代价不断加大,近几年每年因国际油价上涨而多支出进口成本上千亿元左右,而且加剧了国内石油市场的紧张。
从某种意义上说,怎样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上得到我们需要的石油资源,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任务。
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目前主要由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原油,而中东为世界最不稳定的地区,此外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这一运输通道,而马六甲海峡一方面航道拥挤带来了运输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这一地区经常存在的海盗袭击以及大国的战略控制等因素,影响整个航路的安全。
因此,石油运输通道安全问题突出。
石油储备是指为保障国家、社会与企业的石油安全供应而实行的石油储存。
中国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体,要保障国家安全并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必须提高防范石油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逐步完善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加大石油储备量。
石油储备意义

新建的新疆独山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属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二期工程,预计建设容量300万立方米(30个十万立方米钢制原油储备罐)。
库址位于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40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库西侧。
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方法之一。
更重要的是,战略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大规模减少或中断)的有效途径之一,战略储备的主要经济作用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从而降低石油价格继续不断上涨的可能,达到减轻石油供应冲击对整体经济冲击的程度。
对一个现代化国家而言,能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条件之一,在体现综合国力的各种要素中占有一定的位臵。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石油(包括原油与天然气,下同)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60%,从而在这些国家中起到了左右经济盛衰及社会状况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80年代初就已经认识到了保持适度石油储备的重要性,逐渐把国家的石油储备量增加到可供国内半年使用的水平,甚至更高水平。
石油储备是指在已采出的石油资源中,除供日常生产与生活需要外,还需要储存多少以备不时之需。
保持适度石油储备,是当今各经济发达国家的战略举措。
但由于各个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不同,因此不能以其石油储备量的多少来衡量其石油储备水平,而以假定石油供给突然中断后,其石油储备量所能保证国内对石油及其产品正常需求量的供应时间来衡量。
一个国家的石油储备水平一般用可供应的日数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为了稳步发展,保持适度石油储备同样也是必要的。
1 保持适度石油储备的意义经济发达国家对石油储备重要性的认识,是通过痛苦的教训得来的。
当然,我国的情况与其不尽相同:第一,石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没有发达国家那么高,现在尚不到25%,到2000年也仅在能源总预测需求量中占27%;第二,我国所需的石油绝大多数是国内生产的,受国外政治及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很小,因此,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以及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制约程度也不大。
2.2石油资源及战略意义(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播放视频《军武速递:战略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什么意义?过渡:什么是战略性矿产资一.战略性矿产资源1.战略性矿产资源概念展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总结概念2.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提问:阅读教材,找出战略性矿产资源重要性体现(判断依据)在哪些方面?并展示图片举例。
3.战略性矿产资源:石油播放视频,了解石油的形成与现代石油工业展示图片,思考:为什么石油是战略性矿产资源?过渡:石油资源这么重要,那石油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二.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1.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特点学生活动:读图,概括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特点。
2.中国石油资源分布特点学生活动:读图,总结中国石油资源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读图及课本45页活动材料,分析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及勘探状况的特点对石油开发利用有什么影响?读图和教材,总结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特点。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中东石油的探明储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到土耳其的东南部,具有储量大、分布连片、易开采、油质好等特征。
读图和教材,总结中国石油资源分布特点。
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八大含油气盆地。
小组讨论,并总结答案:过渡: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如何呢?三.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石油产业链学生活动:读图及教材,思考为什么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产业如何分类?2.石油勘探(1)世界石油勘探现状教师讲解:陆地石油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即将进入衰退期,未来的石油开采将主要在海洋上进行。
(2)我国石油勘探现状展示图片,分析现状3.世界石油市场(1)生产和消费展示图表,了解世界石油的生产区域与消费区域了解石油产业链,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听教师讲解读图,总结我国石油勘探现状:我国海域石油资源发现率较低,陆地石油资源有一半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并且大多分布在沙漠、山地等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导致我国石油开采难度大。
中国石油储备

中国石油储备中国石油储备是指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所持有的石油资源及其产量的储备。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为应对石油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等风险,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积极开展石油储备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石油储备设施,以确保国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障石油供应。
中国的石油储备主要包括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两部分。
战略石油储备是指由国家石油公司持有的储备石油。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要求,中国作为成员国之一,需要维持90天的石油储备量。
战略石油储备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储运设施中,包括原油储备基地、成品油储备基地和季节性调储基地等。
这些储备设施具备完善的储油、调储和输送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商业石油储备是指由国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持有的用于经营的石油储备。
这部分石油储备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保证市场的正常运作。
商业石油储备主要包括原油、成品油以及天然气等石油产品。
为了提高石油储备的效率,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还积极开展了与其他国家能源公司的合作,通过与其进行能源资源的交易和合作,提高石油储备的水平和稳定性。
中国的石油储备工作也受到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国内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不断提高石油开采能力,同时加强石油储备管理,以保证市场供应的稳定。
在国际方面,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都会对中国的石油储备工作产生影响。
为了规避石油市场风险,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还积极探索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总的来说,中国石油储备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将继续加大石油储备工作的力度,提高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技术的创新,以实现石油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开采的战略意义

地热能:清洁、 可再生、无污染
生物质能:清洁、 可再生、无污染
核能:清洁、高 效、无污染
确保能源安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防止能源危机 促进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提高能源效率: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降低开采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石油开采对全球能源供应具有重 要意义
石油开采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 业增长
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成为地缘政治的焦点 石油开采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实力 石油出口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石油开采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石油是现代战 争的重要战略
石油开采过程中可 能对地下水和土壤 造成的污染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 生的噪音和振动对 周边居民的影响
石油开采过程中可 能对生态环境造成 的破坏,如破坏植 被、破坏野生动物 栖息地等
提高开采效率: 采用先进的开采 技术和设备,提 高石油产量和效 率
降低成本:通过 技术创新降低开 采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
环境保护:采用 环保技术和设备, 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和污染
应对资源枯竭: 通过技术创新寻 找新的石油资源 和替代能源,应 对资源枯竭问题
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全球能源 供应的关键
资源争夺的现状:各国之间的 竞争加剧
挑战与机遇:如何平衡资源开 发和环境保护
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降 低环境影响
太阳能:清洁、 可再生、无污染
风能:清洁、可 再生、无污染
水能:清洁、可 再生、无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 坏,实现绿色开采
油库建设的重要性500字作文

油库建设的重要性500字作文油库建设的重要性。
油库?哎呀,这可是咱们国家的大动脉啊!没了它,那些大货车、飞机、轮船都得“罢工”。
油库就像个能量仓库,随时给咱们提供动力。
有了它,咱们的生活才能顺畅进行,国家的经济才能飞速发展。
油库建设,不仅让地方经济火了起来,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你想想看,油库建成了,得有人管理、维护吧?这样一来,周边的居民就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而且,油库还能吸引其他相关产业,比如加油站、物流公司等,这样一来,整个地区都活跃起来了。
对了,油库建设还注重环保呢!别以为油库就是个大污染源,现在的油库都用上了先进的技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油库建成后,周围的环境还是那么美,空气还是那么清新。
这样的油库,才是咱们真正需要的。
所以啊,油库建设真的很重要。
它关乎着咱们的生活,关乎着
国家的未来。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油库建成,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油库建设计划书

油库建设计划书1. 引言本建设计划书旨在提供关于油库建设的详细信息和规划。
油库是储存和管理石油产品的设施,为保障油品储备和供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油库建设的目的、范围、时间计划、预算和相关风险管理。
2. 目标和目的油库的建设目标为确保可靠的油品供应和储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
下面是我们的具体目的:•建设一个先进、高效、可持续的油库设施。
•提供足够的存储容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
•提高油品运输和储存的安全性。
•优化库存管理流程,减少废物和资源浪费。
3. 范围油库建设项目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建设油库设施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设备和系统的油库,包括储罐、输油管道、泵站、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等。
3.2 建设存储容量根据市场需求的增长预测,我们计划建设足够的储存容量,以确保足够的油品供应和储备。
3.3 改善安全设备在油库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对现有的安全设备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运输和储存油品的安全性。
3.4 优化库存管理流程我们将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资源和废物浪费。
4. 时间计划根据项目的复杂性和范围,我们预计油库建设项目将需要12个月的时间完成。
具体的时间计划如下:阶段时间预计项目准备1个月建设和安装8个月测试和调试1个月运行准备1个月启动1个月5. 预算油库建设项目的预算将包括以下方面的费用:•建设设施和设备的成本。
•储存容量扩展的成本。
•安全设备的改进成本。
•库存管理系统的实施成本。
•人员培训和运营成本。
我们预计油库建设项目的总预算将为500万美元。
6. 风险管理在油库建设项目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期延误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
•建设设备和系统可能存在故障或损坏。
•安全设备改进可能影响项目进度。
•库存管理系统的实施可能面临技术问题。
•运营成本和人员培训可能超出预算。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监督执行。
石油储备与战略储备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石油储备与战略储备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非均衡性,为了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各国积极进行石油储备和战略储备工作。
本文将探讨石油储备和战略储备在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一、石油储备的定义与意义石油储备是指国家或企业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保障能源供应而储存的一定量的石油产品。
石油储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应急响应能力:石油储备可以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筹码,如战争、自然灾害等。
在这些情况下,石油储备可以迅速投入市场,维护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 维护市场稳定:石油储备可以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缓解供给紧张和需求波动造成的市场震荡。
当市场供应不足时,储备供应可以平稳市场需求,避免价格过高;相反,当市场供应过剩时,储备储存可以减少市场供给,稳定市场价格。
3. 平衡进出口差额:部分国家石油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存在进出口差额。
建立石油储备可以以稳定价格,确保进口所需的石油供应,降低外部能源市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二、石油战略储备的定义与作用石油战略储备是指国家计划性地进行石油储备,以维护国家石油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石油战略储备的作用主要包括:1. 提供安全保障:石油战略储备是国家应对能源安全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储备库存,国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确保自给自足,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2. 缓解地缘政治压力:石油战略储备可以减少国家对外石油依赖,降低地缘政治动荡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有了足够的储备,国家能够减少对于地缘政治事件的敏感度,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3. 调节市场波动:石油战略储备可以缓解市场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价格波动,保护国家和消费者免受突发市场震荡的影响。
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时,石油战略储备可以投放市场,稳定价格,保障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石油储备与战略储备的国际经验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石油储备和战略储备制度,以保障能源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编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编版)[摘要]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地下储备库是一种安全和节约的储备方式。
国外石油储备主要为地下溶洞和盐穴,天然气储备的发展有战略储备向以废弃气藏为主的大型化,民用储备向灵活性大、周转率较高的小型气库发展的趋势。
我国目前地下油气储备库处于建设的初期,随着进口依存度的不断增大,需普查适合油气地下储存的地区,进一步重视和加大地下储备技术的研发,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储备,普查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资或者其他方式,拥有和控制一定数量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储备。
这是国家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发生战事、大规模禁运等非常时期,则可用于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动荡,减缓或屏蔽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
从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后,美国、日本、西欧一些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石油和天然气战略储备。
从他们的储备方式来看,地下储备库已成为储备的主要方式。
1、建设石油地下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现代战争中,重要经济目标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而油气设施在国民经济和战争上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打击的主要对象。
从战略的角度看,建设地下油气储备有利于保护油气战略资源。
其次,地下油气储备库建设有利于防止恐怖袭击,油库是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
地下油气储备库管理容易,不易接触,不易引爆。
再次,建设地下油气储备库可以大量节省土地资源,保护地面环境,而且地下油气储备库,特别是盐穴地下油气储备库的建设成本仅为地下建设成本的1/10,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第四,由于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的特性,如何保障管道安全运行,保障天然气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利用地下储气库进行调节,是确保天然气安全平稳供气的最有效途径。
从国外经验来看,地下战略油气储备库主要由地下盐穴、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藏组成,因此,利用盐穴、地下岩洞和废弃油气藏建设油气储备库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国外油气地下储备概况2.1、国外石油地下储备概况发达的石油进口国主导着石油地下储存的技术发展。
石油地下储存主要方式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利用地下岩洞储存石油。
地下岩洞安全性好,油品长期储存,不易变质。
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国外很多国家都将地下岩洞作为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
目前,瑞典等国家正在研究用洞库储存ING和CNG。
利用地下岩洞建立石油储备的国家主要有北欧的瑞典、芬兰,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
第二大类型是地下盐穴储备,利用深部盐层,通过水溶方式形成地下溶洞并储存石油,该方式储存量大,埋藏深度大,一般达500~1500m,造价低,广泛被具有盐层建库地质条件的国家所采用。
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地下石油储备方式主要为盐穴石油储备。
美国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于1977年2月16日,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当年4月18日生效。
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内,美国利用德克萨斯和路易斯安娜两个州墨西哥沿岸的地下盐穴建立了总储存能力为10×109bbl(1.37×109t)的五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的主要对象是原油。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采用地下盐穴储存方式。
储备系统全部分布在得州和路州的墨西哥湾沿岸。
每个储油库都有数量不一的洞穴,典型的洞穴直径为60m,高为610m。
只要往洞穴底部注水,原油上升即可抽出。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盐穴储油库,单个储油库所包含的洞穴数从6个到22个不等。
美国近6×109bbl原油储存在62个盐穴中,并全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
2.2、国外天然气地下储备概况国际上主要天然气消费大国均已经建立了自己国家的天然气战略储备,其战略储备一般3~6个月的国内天然气消费量,除战略储备外,还有一部分商业储备,约占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5%~20%。
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引起的国际争端就可以看出,保障天然气的安全运行,必须建设相应的天然气储备。
天然气地下储存比石油储存更加受到天然气主要消费国的重视,天然气地下储存作为一门工业技术发展已相当完善、成熟。
国外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建于1915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这一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
据统计,世界已有各类地下储气库602座,总有效工作量达3003.5×109m3,储气能力相当于总耗气量的11%。
国外一般大型输配气系统都建有一定的储备能力,一般储备系统为11%~15%。
美国储存气占年销售气量的20%以上,地下储气库供气量占所有调峰方式供气量80%以上。
这说明建设一定规模地下储气库是其他方式难以取代的。
利用枯竭油气田、地下含水层、含盐层或废弃矿井建造地下储气库,是20世纪燃气工业的一项主要技术成就。
据统计,全世界共建成地下储气库602多座,其中77.7%是由枯竭油气藏改造而成,12.5%为含水层,9.8%为盐岩层。
就欧洲而言,1999年20%的商品气来自地下储气库。
全世界储气库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前苏联。
其中美国已建成各类储气库410座,其中利用枯竭油气藏350座,含水层40多座,是世界上使用储气库最多的国家。
各国储气库的大小取决于该国的能源状况、供气情况和产气区与消费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能供建库的构造条件等因素。
随着世界天然气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地下储气库也将大力发展,预测2010年世界将需要大约160×109~200×109m3左右新的工作气能力。
国外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战略储备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枯竭气藏储气库的库容达到400×108m3,工作气量达到,200×108m3;最大的含水层储气库库容达到200×1008m3,工作气量达到90×1008m3;这类大型储气库可以作为战略储备,气库储气量大,调峰能力强,但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总体经济效益好。
趋势之二是民用库向灵活性大、周转率较高的小型气库发展,如盐穴或矿穴储气库在不断地增加,这种气库生产能力及调峰能力强,见效快,多个气库“联网”也是一种发展方式,使气库联成一片,统一调度,统一控制,如美国70%以上的储气库库容在0.028×108~2.83×108m3(1×108~100×108ft3),既有很大的库容量,又有很大的灵活性。
3、国内油气地下储备现状3.1、中国石油地下储备现状中国于1977年在山东青岛设计建造了第一座总库容为15×104m3的原油地下洞库。
该地下油库由2个洞室组成,其容量分别为5×104m3和10×104m3。
80年代,我国又在浙江象山建成了第一座地下成品油库,但容积仅为4000m3。
由于黄岛洞库的单洞室容积较小,进油时的呼吸损耗较大,建设投资高于地上储罐,加之大型浮项罐的广泛应用,因此,地下洞库技术在我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
直到20世纪末,随着我国大量进口LPG,地下洞库才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重新得到应用,在汕头和宁波建成了2座地下LPG洞库,每座洞库的储量都超过20×104m3。
3.2、中国天然气地下储备现状中国的地下储气库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大庆油田曾经进行过利用气藏建设气库的尝试,真正开始研究地下储气库是在90年代初,随着陕甘宁大气田的发现和陕京天然气输气管线的建设,才开始研究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安全供气。
到目前为止,为保证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调峰供气,在天津市附近的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气藏建成了4个地下储气库,即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和板876地下储气库、板中北储气库、板中南储气库,这几个储气库总的调峰气量为8.0×108m3,即每年通过这2个储气库储存和采出20×108m3的天然气来平衡京津地区用气变化。
由于北京用气市场变化剧烈,冬天用气量是夏天用量的7~10倍,这几个储气库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随着京津地区用气量的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新的储气库来保证调峰需要,目前第五、第六储气库及华北储气库群已经开始着手建设。
为确保“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保证“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和下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户的正常用气,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了江苏省金坛盐矿和江苏省刘庄建设地下储气库,设计总的调峰气量为20×108m3,地下储气库将于2006年后陆续投入使用。
同时为配合川渝天然气东输“两湖”地区,还将在长江中游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供气。
从近几年的储气库对确保京津地区的安全供气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储气库已经作为天然气消费和输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大地下储备库技术研发力度,保障油气安全供给国内油气储存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从石油地下储存来看,根据欧美等主要石油进口石油储存的经验来看,石油储备达到国内90~120d的石油消费量。
根据预测,中国石油消费量到2020年将会达到4.5×108t以上,其中60%左右需要依赖进口,按照这样的消费量计算,中国的需要建立的石油储备储备量应该在6000×104~8000×104t之间,假设其中50%采用地下储存的方式,地下储存量将达到300×104~400×104t。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必须加大地下石油储备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石油地下储备库的建设。
同样,对天然气来说,根据需求预测,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达到2000×108m3以上,其中40%需要依赖进口。
根据世界各国天然气利用较为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仅调峰用气的储备量需要达到300×108~400×108m3,如果加上部分战略储备,总的天然气储备工作气量需要将达500×108~600×108m3。
因此,在未来15年内,国内针对天然气储存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