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新)一、看拼音,写词语。

pí juàn zāo yùjī èhuāng táng huī huángjǐng gào jiān dūxìng qùfěng cìkǒu wěn二、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奴婢.(bì pí)票券.(quàn juàn)谬.论(miào miù)凸.显(tū tú)恬.静(tián tiān)驰骋.(chéng chěng)三、比一比,再组词。

毯(______)蹄(______)雅(______)拙(______)糊(______)毽(______)啼(______)难(______)础(______)湖(______)四、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全神(____)注斩钉(____)铁居高(____)下排山(____)海别出心(____)技高一(____)忘(____)所以暴露无(____)1.我费了很大力气爬上了山顶,终于可以__________,观赏美景了。

2.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外观设计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目。

五、选词填空。

镇定坚定镇静1.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具备________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2.杰奎琳________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3.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保持________,不能慌张。

注视注意注目4.小明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十分引人________。

5.那个值勤的小守门员警惕地________着前方。

6.小王没有________到丢在地上的钱包,匆匆地离开了。

六、古诗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3.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3.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十五夜望月》,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wáng hóu pǔsù wén zhānɡkū qì qīxī qīnɡyínɡwūyāmò mò hán qíng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素:①白皙的。

②本来的。

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四、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A.元宵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 D.寒食节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五、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④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红杏桃花菜花梨花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红杏桃花梨花菜花D.红杏菜花桃花梨花六、《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桃李”喻指“学生”,“同窗”代指“同学”,“手足”喻指“兄弟”,“鸿雁”指代“秋天”。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

(擢:伸出,抽出。

)B.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之后。

)C.今夜月明人尽.望。

(尽:都。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盈盈泣涕朝露中庭B.俗韵白霜蜡烛忧思C.倾斜尘杂脉脉札札D.轻烟嘉宾皎皎诸候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皎皎..(明亮)河汉女B.纤纤擢.(洗)素.(白)手C.泣涕.(眼泪)零.(落下)如雨D.盈盈..(清澈)一水间.(隔)4.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B.迢迢牵牛星(遥远)C.中庭地白树栖鸦(即庭中,庭院中)D.盈盈一水间(形容饱满)5.对《十五望月夜》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洁美的意境之中。

B.“冷露无声湿桂花”会让我们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明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C.后两句的弦外之音是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二、填空题6.理清脉络。

1.《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分别以________、七夕节和________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为写作背景。

七夕节是为纪念__________而设的节日,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织女的悲伤与无奈,但是又希望人们是希望的,因此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体现。

2.《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营造了_____________的环境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7.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古代诗歌三首》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古代诗歌三首》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古代诗歌三首》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陆游2A.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B.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

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4.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后来逐渐合二为一。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苏东坡在寒食节即兴写下了《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笔粗重饱满,雄健而有气势。

B.字形大小悬殊,横扁且斜取势。

C.第一首布局前面疏朗,后面密结。

D.字形瘦长错落,笔画跳荡飘逸。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寒食节与以下哪个节日最接近()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6.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记月,用“孟”“仲”“季”依次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仲夏、季秋依次指农历的一月、五月、九月。

B.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C.寒食节,古时在清明节前二日,现与清明合并。

古代寒食节,人们禁烟火,吃冷食,插柳,拴五色丝线,以雄黄酒画额等。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

7.古诗文默写(1)《寒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讽刺后汉宦官得宠,享受特权的现实。

(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带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jù pàkùn fáqī liáng jì mòlǒng zhàoyàn huìshū jízhà lán wú liáo jì xù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绷.脸(bēng běng) 沉着.(zhuó zháo) 磨.盘(mó mò)嗖.的一声(sōu shōu)拧.开(nǐng nìng) 屹.立(qì yì)三、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撒(______)萍(______)陡(______)凝(______)羞(______)撤(______)苹(______)徒(______)疑(______)差(______)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无济(____)(____)(____)(____)之众(____)然不同重(____)天(____)(____)知非福心平(____)(____)1.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也是________。

2.面对我的无理取闹,妈妈总是________的和我讲道理。

3.元旦的光景与除夕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肃立挺立矗立伫立1.我久久地(__________)在母亲墓前,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2.一棵小树傲然(__________)在风雪中。

3.这座大厦(__________)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不是……就是……4.孔子(__________)知识十分渊博,(__________)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5.孔子(__________)不想回答两小儿的问题,(__________)对于他们的问题他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1.4 古代诗歌三首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1.4  古代诗歌三首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4 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1.《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哀。

2.《寒食》全诗运用___________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____________的陶醉和对_____________的歌咏。

3.《十五夜望月》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时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________、沉静的中秋夜景图。

二、疑难探究1.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2.《寒食》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十五夜望月》一诗中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哪个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 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以为__________________内容的七绝。

(3)《十五夜望月》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以______________为内容点七绝。

2.读重点字。

御.柳()日暮.()散.步()迢.迢()皎.皎()擢.升()机杼.()脉.脉()中.庭()栖.息()露.珠()涕.零()3.划分节奏。

(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解关键词。

(1)皎皎河汉女...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2)脉脉..不得语。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yàn yǔkāng kǎi shòu xuēshēng chùmǐn gǎn hóng liàng qīng cuì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参差.(chai cī) 正.(zhēnɡ zhènɡ)月三更.(ɡēnɡɡènɡ)明晃.(huǎnɡ huànɡ)晃供.(ɡōnɡɡònɡ)品水浒传.(zhuàn chuán)三、比一比,再组词。

宵(______)醋(______)眨(______)饺(______)拌(______)销(______)腊(______)泛(______)较(______)伴(______)四、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一望(____)(____)(____)(____)龙蛇斩(____)截(____)(____)(____)可亲大步(____)(____)(____)(____)天工上面的词语中,形容艺术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五、花落谁家。

舒服舒适1.奶家的沙发坐上去特别(_______)。

2.明明身体不(_______),他向老师请假去医院看看。

松散松软3.一堆沙子是(_______)的,可是它和水泥、沙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4.周末,我们一家人在(_______)的沙滩上散步。

喜欢喜悦5.少先队员怀着无比(_______)的心情欢度自己的节日。

6.爸爸和妈妈都(_______)户外活动,他们经常周末去爬山。

六、词语积累填空。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它们分别是迢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些叠词展示了这首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美。

(精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时练及答案

(精编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时练及答案

第一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铁锤,锤子。B.凿子。C.用锤子敲打。D.挖掘,打孔。
3.判断正误。(6分)
(1)《石灰吟》是一首石灰赞歌。吟,吟颂,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快走踏清秋”中“清秋”指秋高气爽的季节。()
(3)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4.诗词默写。(4分)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D.③②①⑥⑤④
5.下列句子中,与“马”没关系的一项是()(3分)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B.八百里分麾下炙。
C.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6.(2018·南充)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2)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尔东西南北风任:___________________
(4)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
(2)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采用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来描写和赞美石灰,形象生动,语言销有力,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
(3)《竹石》第一句用一个“_____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1)《马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是《___________》的第五篇。
(2)《石灰吟》是_______代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吟”是“_________”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12古代诗歌三首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1.《马诗》表面咏____________,实则咏____________,表现了志士的奇才异质、___________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2.《石灰吟》借吟____________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________________,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3.《竹石》一诗中,通过描写竹子的品性,赞美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疑难探究
1.《马诗》这首诗中的马的形象是怎样的?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和人生追求?
3.《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二、品读提升(22分)
(一)(2018·扬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注],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翠微:青山
7.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6分)
8.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二)(2018·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5分)
10.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6分)
10.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B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28分)
1.给加点字注音。(8分)
焚烧()坚劲()任凭()金络脑()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1)粉骨碎身()
A.粉末。B.粉碎,变成粉末。C.使破碎。D.破成零片
(2)千锤万凿()
二、品读达标
(一)阅读《马诗》,回答问题。
6.这是一首边塞诗,从哪些意象中可以看出来?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写一写。
(二)阅读《竹石》,回答问题。
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3)《竹石》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____________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刚劲风骨。
2.读重点字。
燕山()踏步()千锤万凿()粉骨碎身()
3.解关键词。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何当金络脑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5.感知课文。
(1)《马诗》这首诗用比兴手法,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平沙如雪、_____________的描写,展现出一派
______________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的场景,传达出企盼_________________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
请写出关于“花中四君子”的诗词各两句。
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