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I
E
I
T
I
E
A
I
R
E E
“理想黑体”
“实际物体”
既是完全吸收体 也是完全发射体
部分能量被反射 部分能量透过
发射率 =1
.
发射率 <1
34
7 红外测温注意事项
❖ 发射率的分类 材料发射率按光谱范围分为全波发射率、光谱发
射率和在某光谱范围的积分发射率。根据辐射 方向不同分为半球发射率和定向发射率等;定 向发射率中应用最多的是法向发射率。 这些不同的划分可以组合出多种不同发射率参数。 常见的发射率有四种: 半球全波发射率为物体的辐射出度与同温度下黑 体的辐射出度之比。
❖ 八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红外摄像法较上述两 种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 工作原理是: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经过摄像镜 头后打在红外摄像机内部的红外光敏元件板上, 该板将辐射能转化成电压信号,由于温度场内 不同温度的各点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 所以经过红外敏感元件板后得到的电压信号的 强弱也不同,当这些不同强度的电压信号在摄 像机内部转化成为全电视信号并反映在电视监 视器上时,就会由于其灰度值的不同而产生亮 度依次变化的温度场图像。
.
29
6 红外照相法
❖ 采用红外照相法的车削温度测量装置,如图 6.1所示。
图6.1 红外照相法. 测温装置示意图
30
6 红外照相法
❖ 测温装置安装于车床横溜板的机座板上,使刀 具、照相机相对于工件排成一线;照相机配有 专门的红外辐射聚焦调节装置;刀夹可使照相 机镜头尽可能接近工件表面,为避免切屑溅射 的影响,照相机镜头用有机玻璃罩子罩住,镜 头与工件表面之间设计了挡屑板,透过板上的 小孔可对刀具和工件表面摄影(采用高温红外 胶卷)。
红外检测技术演示课件.ppt

优选
17
2、夜晚保安检测
优选
18
3、楼宇窗户侦查
优选
19
4、恶劣环境搜救
优选
20
5、消防营救
优选
21
七、智能保安检测系统
优选
22
设计特点
全天侯监控 多点巡回检测 可疑处声光报警
优选
23
结论
1、红外线检测的优点在于:
不受光线的限制,可在夜晚及浓雾中进行 观测
被动测量,易于隐蔽 容易辨别伪装 2、镜头焦距越长,观测细节越清晰,观测
图 像 分 析
图 像 分 割
模 式 识 别
图 像 输 出
图像处理流程图
优选
15
六、在安全部门的应用实例
除在军事领域中应用外,红外成像技术应 用在许多民用场合。例如:电力设备的运 营状况、化工反应过程、医疗中的病灶诊 断、微电子设备的检查等等。针对于安全 部门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优选
16
1、远距离监测
优选
10
三、红外探测器
最新的红外探测器采用非致冷焦平面阵列 技术,常温工作,成像实时性好,温度分 辨精度高。
红外探测器属于高科技产品,首先应用到 各国的军事领域中。美国的红外探测器技 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优选
11
红外探测器特性参数
美国Indigosystem公司生产的红 外探测器,材料为 InSb ,温度 分辨率为0.018 ℃。红外整机价 格在4万美元左右,而且对中国 大陆禁运。
距离也越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优选
24
大气对红外线的吸收最少。因此,这3个 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优选
4
2、红外检测系统框图
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THDS)概论PPT课件

98年以后,采用光子器件,研制推广适应高速列车的探测 系统。主要代表机型有哈科所(威克) HTK-499、广汉厂 (科峰) HTZ-2000+、航天部502所(康拓) HBDS-Ⅲ。
2001年,利用办公网络,实现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 的全路联网。
2004年,主要干线陆续增加车号检测装置,实现智能跟踪, 车号检测也是“5T”综合预报的前提。
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材料缺陷、加工或装配不当、润滑 不良、水份和异物侵入、腐蚀剥落以及过载等原因都可能 导致损坏。当然,即使在安装、润滑和使用维护都正常的 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轴承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 磨损等现象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
铁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轴承内部损伤或外部不合理 受力,会导致轴承发生部件过度磨耗或损坏、卡滞等故障, 如果不及时对这些轴承故障发出警告,最终会导致发生严 重的列车安全事故。
85年后:研制二代机早期产品,热敏电阻测温, 直流放大,定量测温,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 理,自动判别预报热轴。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THDS系统简介
90年代:大面积推广使用二代机,探测站无人职守,实现 分局中心、复示站、探测站的网络连接。主要代表机型有 哈科所(威克) HTK-391、广汉厂(科峰)HTZ-2000、 航天部502所(康拓)HBDS-Ⅱ。
可以准确的发现轴承早、中期故障。更重要的时,通过对
轴承温度的监测是及时发现车辆轴承后期严重故障,防止
热切轴的重要手线辐射能量有关,利用将红外线辐射 转换为其它信号的红外传感器,就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测量物 体的温度。红外线测温具有非接触性、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 的优点,但也有材料、制造成本高,以及难以精确测量物体某 一点确切的温度值的不足之处。
2001年,利用办公网络,实现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 的全路联网。
2004年,主要干线陆续增加车号检测装置,实现智能跟踪, 车号检测也是“5T”综合预报的前提。
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材料缺陷、加工或装配不当、润滑 不良、水份和异物侵入、腐蚀剥落以及过载等原因都可能 导致损坏。当然,即使在安装、润滑和使用维护都正常的 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轴承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 磨损等现象影响轴承的正常工作。
铁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如果轴承内部损伤或外部不合理 受力,会导致轴承发生部件过度磨耗或损坏、卡滞等故障, 如果不及时对这些轴承故障发出警告,最终会导致发生严 重的列车安全事故。
85年后:研制二代机早期产品,热敏电阻测温, 直流放大,定量测温,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 理,自动判别预报热轴。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THDS系统简介
90年代:大面积推广使用二代机,探测站无人职守,实现 分局中心、复示站、探测站的网络连接。主要代表机型有 哈科所(威克) HTK-391、广汉厂(科峰)HTZ-2000、 航天部502所(康拓)HBDS-Ⅱ。
可以准确的发现轴承早、中期故障。更重要的时,通过对
轴承温度的监测是及时发现车辆轴承后期严重故障,防止
热切轴的重要手线辐射能量有关,利用将红外线辐射 转换为其它信号的红外传感器,就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测量物 体的温度。红外线测温具有非接触性、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 的优点,但也有材料、制造成本高,以及难以精确测量物体某 一点确切的温度值的不足之处。
红外测温培训 ppt课件

ppt课件
12
空间分辨率
• 为了保障红外图片细节的清晰和测温准确性, 对不同类型电气设备拍摄需要采用不同的镜头。
• 变电站内设备拍摄时一般采用24°标准镜头 (高压套管、避雷器,独立CT等)。
• 近距离线路设备拍摄采用12°镜头(如35kV户 外线路电缆头等)
• 远距离线路设备拍摄采用7°三倍镜头(如 500kV线路耐张线夹等)。
ppt课件
37
七、现场操作方法
• 7.2、精确检测 记录被检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额定
电流、运行电压,被检物体温度及环境参 照体的温度值。
ppt课件
38
八、红外检测周期
• 检测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 作用及重要性,并参照设备的电压等级、 负荷电流、投运时间、设备状况等决定。 电气设备红外检测管理及检测原始记录。
ppt课件
39
八、红外检测周期
• 变(配)电设备的检测
• 正常运行变(配)电设备的检测应遵循检 测和预试前普测、高温高负荷等情况下的 特殊巡测相结合的原则。一般220kV及以 上的交(直)流变电站每年不少于两次, 其中一次可在大负荷前,另一次可在停电 检修及预试前,以便使查出的缺陷在检修 中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避免重复停电。
ppt课件
18
5、大气衰减的影响
• 大气对红外辐射有吸收、散射、折射等物 理过程,对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会有衰减 作用,大气对红外辐射衰减的强弱跟大气 中微尘及水蒸气含量有很大关系。
• 微尘及水蒸气含量越高,大气对红外辐射 的衰减效果越明显。另外,大风对红外的 测量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在红外测量时应 避免大风、沙尘暴等天气,在检测时,最 好在湿度小于85%以下。
• 空间分辨率 :红外热像仪分辨物体的能力,单位 mrad(毫弧度)。可理解为测量距离和目标大小 的关系。
车辆轴温检测 ppt课件

α+ρ+τ=1
若物体的α=1,则称为黑体, 若ρ=1则称白体, 若τ=1则称为透明体。
2021/3/30
16
2021/3/30
17
2、 单色温度计
当波长一定时,物体的辐射亮度只随物 体的温度面改变。单色温度计就是通过测量 物体的辐射亮度来检测其温度。
单色温度计又称亮温仪。
2021/3/30
18
单色温度计可分为光学高温计和光电 高温计。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3/30
4
一、 接触式测温
1、 热膨胀式温度计 利用液体、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
性质来进行测量,如水银温度计、双金属 温度计。
二、非接触式测温
1、 基本原理 任何物体,当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以电
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越 多。
辐射能的波长很广,但主要是红外线和可见光。 温度越高,电磁波谱中包含的短波成分越多;温 度越低则长波成分越多。
波 长104Km 10Km 1Km 1m 1cm1mm 1μ m1nm 0.1nm
频 率3× 10-13× 102 3× 1053× 1083× 10103× 10113× 10143× 10173× 10183× 1021
名 称 声 波
2021/3/30
无 线 电 波
可紫
红 外 线见 外 X射 线γ 射 线
光线
15
物体对于给定的入射辐射必然存在着 吸收、反射和透射,而且吸收率α,反射率ρ 和透射率τ之和必然等于1:
若物体的α=1,则称为黑体, 若ρ=1则称白体, 若τ=1则称为透明体。
2021/3/30
16
2021/3/30
17
2、 单色温度计
当波长一定时,物体的辐射亮度只随物 体的温度面改变。单色温度计就是通过测量 物体的辐射亮度来检测其温度。
单色温度计又称亮温仪。
2021/3/30
18
单色温度计可分为光学高温计和光电 高温计。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1/3/30
4
一、 接触式测温
1、 热膨胀式温度计 利用液体、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
性质来进行测量,如水银温度计、双金属 温度计。
二、非接触式测温
1、 基本原理 任何物体,当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都会以电
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越 多。
辐射能的波长很广,但主要是红外线和可见光。 温度越高,电磁波谱中包含的短波成分越多;温 度越低则长波成分越多。
波 长104Km 10Km 1Km 1m 1cm1mm 1μ m1nm 0.1nm
频 率3× 10-13× 102 3× 1053× 1083× 10103× 10113× 10143× 10173× 10183× 1021
名 称 声 波
2021/3/30
无 线 电 波
可紫
红 外 线见 外 X射 线γ 射 线
光线
15
物体对于给定的入射辐射必然存在着 吸收、反射和透射,而且吸收率α,反射率ρ 和透射率τ之和必然等于1: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 虽然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是为了 弄清和获得红外辐射分布规律,在理论研究中 必须选择合适的模型,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体 腔辐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从而导出了普朗克 黑体辐射的定理,即以波长表示的黑体光谱辐 射度。
2020/11/24
Max Planck
1858 -1947
10Βιβλιοθήκη 式中, ❖2.3 普朗克定理
❖ 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
2020/11/24
20
3.1 红外测温仪缺点
❖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温度,空气中的灰尘 等)。
❖ 对于光亮或者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读数影响 较大。
❖ 只限于测量物体外部温度,不方便测量物体内 部和存在障碍物时的温度。
2020/11/24
21
4 红外摄像法测量切削温度
❖ 测温速度快:即响应时间快。只要接收到目标 的红外辐射即可在短时间内定温。
2020/11/24
19
3.1 红外测温仪特点
❖ 准确度高:红外测温不会与接触式测温一样破 坏物体本身温度分布,因此测量精度高。
❖ 灵敏度高:只要物体温度有微小变化,辐射能 量就有较大改变,易于测出,可进行微小温度 场的温度测量和温度分布测量,以及运动物体 或转动物体的温度测量。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4
1 红外测温发展过程
2020/11/24
William Herschel 1738 - 1822
5
2 红外测温的原理
❖ 红外测温仪可捕捉从所有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能 量。红外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电磁频谱 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线、伽 玛射线和X光。
(Leeds&Northrup company) 迅猛发展 双色、光纤、扫描等
2020/11/24
Max Planck
1858 -1947
10Βιβλιοθήκη 式中, ❖2.3 普朗克定理
❖ 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
2020/11/24
20
3.1 红外测温仪缺点
❖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环境温度,空气中的灰尘 等)。
❖ 对于光亮或者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读数影响 较大。
❖ 只限于测量物体外部温度,不方便测量物体内 部和存在障碍物时的温度。
2020/11/24
21
4 红外摄像法测量切削温度
❖ 测温速度快:即响应时间快。只要接收到目标 的红外辐射即可在短时间内定温。
2020/11/24
19
3.1 红外测温仪特点
❖ 准确度高:红外测温不会与接触式测温一样破 坏物体本身温度分布,因此测量精度高。
❖ 灵敏度高:只要物体温度有微小变化,辐射能 量就有较大改变,易于测出,可进行微小温度 场的温度测量和温度分布测量,以及运动物体 或转动物体的温度测量。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1/24
4
1 红外测温发展过程
2020/11/24
William Herschel 1738 - 1822
5
2 红外测温的原理
❖ 红外测温仪可捕捉从所有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能 量。红外辐射是电磁频谱的一部分,电磁频谱 中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紫外线、伽 玛射线和X光。
(Leeds&Northrup company) 迅猛发展 双色、光纤、扫描等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培训教程138页PPT

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培训教程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024版】红外测温系统PPT课件

C9 0.1uF
C10 10uF
C12 0.47uF
R16
220V
47K ICL7106
C13
0.22uF
A
显示部分由多位液晶显示驱LC动D显器示IC电L7路106和标准段式液晶显示屏EDS801及其他一些元
器件组成。经过测量电路处理过的信号,经过输入端口进入A/D转换电路,ICL7106进
行A/D转换,再与标准段的EDS801显示屏显示出被测物的温度。
2024/11/10
2024/11/10
热释电探测器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结构通常由热释电晶 体、氧化膜、滤光镜片、结型场效应管 FET和电阻等部分组成。
当交变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晶体 温度迅速变化,这时才发生电荷的变化, 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这种现象称 为热释电效应。
采用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结构 如图所示。该传感器将两个特性相同的热 释电晶体逆向串联,用来防止其他红外光 引起传感器误动作。另外,当环境温度改 变时,两个晶体的参数会同时发生变化, 这样可以相互抵消,避免出现检测误差。 该传感器使用时,D端(漏极)接电源正 极,G端(栅极)接电源负极,s端(源极) 为信号输出。
2024/11/10
积分显示电路
测量部分电路
R13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V+ D1 C1 B1 A1 F1 G1 E1 D2 C2 B2 A2 F2 E2 D3 B3 F3 E3 AB4 POL
OSC1 OSC2 OSC3 IES1 UMF+ UMFCMF+ CMFCOM
1
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红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有三个波段透过率高,它们 是0.3~2.6mm、3~5mm和8~14mm,统称为“大气窗 口”。如图所示,为通过一海里长度的大气透过率曲线。
7.1.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这三个波段对红外探测技术特别重要,因此红外探 测器一般都工作在这三个波段(大气窗口)之内。
能全部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红外辐射物体称为黑体; 能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镜体;能全部透过的物体称为透 明体;能部分反射、部分吸收的物体称为灰体。
严格地讲,在自然界中,不存在黑体、镜体与透明 体。
4.2 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向周围辐射热能的同
时也吸收周围物体的辐射能。如果几个物体处于同一温 度场中,各物体的热发射本领正比于它的吸收本领,这 就是基尔霍夫定律,可由下式表示
Er E0
式中,Er为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辐射能; a为物体的吸收系数; 是常数E。0为常数,其值等于黑体在相同条件下发射出的辐射能,它
4.2 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2.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 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能越多,
在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辐射的总能量E为
ET4
式中,T为物体的绝对温度,单位为K; = 5.67×10-8W/(m2·K4)为斯忒藩-玻尔兹曼常数;
二代机的发展
•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越发展,二代机红外轴 温探测系统也经历了多次更型,功能和探测数据上 也逐渐趋于准确完善。
• 我们哈科所研制的二代机经历了以下几个产品阶段: 一型机HTK187(87年产品定型) 二型机HTK289(89年产品定型) 三型机HTK391(91年产品定型) 四型机HTK499(99年产品定型)
当轴承内部出现故障时,便会使它的摩擦加剧, 温度突升,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热轴,严重 者导致切轴,使运行中的车辆颠覆,给行车带来 了重大财产损失。
1.22 红外轴温度的产生
为了积极避免车辆轴温现象给行车安全带 来的隐患,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轴 温探测系统的研究中。 红外轴温探测系统就是人们研究出来的 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非接触方式的轴温 探测方式之一。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红外线的特性,研制 了好多有利于人们生活的产品,比如:红外防 盗报警器、红外测温仪等等。
红轴温探测系统的发展
• 红外轴温探测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 个阶段,一代机阶段,限于当时国内红 外元件质量和其它电子技术条件,当时 红外探头采用热敏电阻和交流放大器, 显示部分采用描笔直接记录每个轴温信 息,最后由人工判别轴温波形并进行热 轴预报。二代机阶段,是在一代机的基 础上,融入单板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特点。
为比辐射率,即物体表面辐射本领与黑体辐射本领的比值,黑体 的 = 1。
4.2 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3.维恩位移定律 热辐射发射的电磁波中包含各种波长。
实验证明物体峰值辐射波长lm与物体自身的绝 对温度T成反比。即
lm=2897/T (mm)
4.2 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
如图所示给出了不同温度的光谱辐射分布曲线,图中虚线表 示了由上式描述的峰值波长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第七章红外线轴温 探测系统
7.1 红外技术概述
红外技术是在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 已在科技、国防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红 外技术应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 红外辐射计,用于辐射和光谱辐射测量; ② 搜索和跟踪系统,用于搜索和跟踪红外目标,确定其 空间位置并对它的运动进行跟踪; ③ 热成像系统,可产生整个目标红外辐射的分布图像, 如红外图像仪、 多光谱扫描仪等; ④ 红外测距和通信系统; ⑤ 混合系统,是指以上各类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
由图可知,峰值辐射波长随温度升高向短波方向偏移。当温 度不很高时,峰值辐射波长在红外区域。如人体温度为 36~37℃,所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为9~10mm。
7.1 红外技术概述
我们都知道,车辆在运行时,承重轴承 都会由于摩擦而产生热量,轴承正常运转时, 它所产生的热量会使其表面的温度趋于稳定 值。
当轴承内部出现故障时,便会使它的摩 擦加剧,温度突升,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形 成热轴,严重者导致切轴,使运行中的车辆 颠覆,给行车带来了重大财产损失。
目前我们全面推广的是HTK499型红外轴温探测系统。
第一节:红外轴温度简介 1.1红外线
就是在可见光的红 色光谱外端还有一 种看不见的辐射线 存在,而且具有热 效应。
1.2红外轴温系统的诞生 1.21车辆轴温现象
车辆在运行时,承重轴承都会由于摩擦而产生热量, 轴承正常运转时,它所产生的热量会使其表面的 温度趋于稳定值。
7.1.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红外辐射俗称红外线,它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是位于可见光 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
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0.76~1000mm,红外线在电磁波谱中的 位置如图所示。
工程上又把红外线所占据的波段分为四部分,即近红外、中红 外、远红外和极远红外。
7.1.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红外轴温探测系统的诞生
热轴现象的产生,无疑给铁路行车安全 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为了积极避免这一现象给行车安全带来 的隐患,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轴温 探测系统的研究中。 红外轴温探测系统就是人们研究出来的 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非接触式的轴温探 测方式之一。
什么是红外线?
• 红外线:就是在可见光的红色光谱外端还有一 种看不见的辐射线存在,而且具有热效应,人 们习惯称之为红外线。它不象紫外线,X射线 那样,它是一种很常见辐射线,在自然界当中, 只要不是低于绝对零点温度(-273℃)以下的物 体,就具有红外线。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一个炽热物体向 外辐射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出来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辐射 的能量就越强。
红外线的本质与可见光或电磁波一样,具有反射、 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特性,它在真空中也以光 速传播,并具有明显的波粒二象性。红外辐射和所有 电磁波一样,是以波的形式在空间直线传播的。它在 大气中传播时,大气层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存在不同 的吸收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就是利用该特性工作的, 空气中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如N2、O2、H2等不吸收 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