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仪表检验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及评定流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2.1 检验人员的组织安排检验人员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其中包括质量检验员、工程师、监理人员等。
2.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检验人员应准备好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并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2.3 检验文件的准备检验人员应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检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操作手册等,并对其进行仔细审核和准备。
三、检验内容及方法3.1 检验内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间距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电气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可靠;•系统的接地和接零是否符合要求;•绝缘电阻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系统的电气连接是否可靠;•系统的电气保护是否有效;•电器带电部分与非带电部分的隔离是否符合要求。
3.2 检验方法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应采用以下方法:•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检查,确定装置的安装位置、电气连接等是否符合要求;•测量仪器检测:通过测量仪器对电气参数进行检测,如绝缘电阻测量、电流测量等;•负荷实验:对电气装置进行负荷实验,测试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资料审核:对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审核,如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
四、检验结果及评定方法4.1 检验结果记录检验人员应将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并签字确认。
4.2 检验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进行以下评定:•合格: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可正常使用;•不合格:不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需要进行改进或重新安装;•待定:需要进一步检验和评估,确认是否合格。
4.3 整改措施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应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修正问题,并进行重新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五、文件管理与存档检验人员应及时整理检验报告和相关文件,并按照规定的归档要求进行存档,以备后续查证。
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检验规程

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检验规程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检验规程是指在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为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进行检验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本文将从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过程的检查要点以及安装完成后的验收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低压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检验规程。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文件审查:在安装开始之前,需要对低压电气设备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包括设备图纸、技术规范、设备参数等。
审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适用性、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等方面。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准备安装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材料包括电缆、接线端子、绝缘材料等。
3.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安装顺序、工作要点等内容。
4. 人员培训:安装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安装质量和人员安全。
二、安装过程的检查要点1. 安装位置检查:检查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设备间距、通风条件、防火要求等。
2. 安装基础检查:检查设备的安装基础是否牢固、平整,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3. 连接件检查:检查电缆连接件、接线端子等是否正确、可靠,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4. 导线敷设检查:检查导线的敷设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过度弯曲、挤压等现象。
5. 绝缘检查:检查绝缘材料的安装是否完好,绝缘层是否符合要求。
6. 接地检查:检查设备的接地是否符合要求,接地电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三、安装完成后的验收内容1. 外观检查: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变形、腐蚀等现象。
2. 标志标识检查:检查设备的标志标识是否清晰、正确,包括设备型号、额定电流、生产厂家等。
3. 运行试验:进行设备的运行试验,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保护装置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是否完善,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5. 资料齐全性检查:检查设备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测报告、维修记录等。
防爆电气设备检测检验规程

防爆电气设备检测检验规程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检测检验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安全可靠的防爆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行业经验编制。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在检测检验防爆电气设备时必须遵守。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2.1 术语定义本章节列举了本规程中使用到的一些重要术语及其定义,以便于统一理解并保证检测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第三章:检测检验机构和人员要求3.1 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进行防爆电气设备检测检验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认证,并在有效期内。
3.2 检测检验人员要求检测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检测检验设备并正确解读检测结果。
第四章:检测检验程序4.1 设备前准备在进行检测检验前,必须仔细了解被检防爆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
4.2 检测检验内容根据被检设备的类型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检测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绝缘性能、电气安全、防护性能等。
4.3 检测检验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合适的检测检验方法进行测试,如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测量等。
4.4 检测检验记录对每一次检测检验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被检设备的基本信息、检测检验方法、检测检验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等。
第五章:检测检验结果评定与处理5.1 检测结果评定对检测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价,判断设备是否合格。
若存在不合格或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5.2 可行性分析对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是否需要修理、更换或者进行其他的安全措施。
5.3 整改与复检针对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设备,制定整改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工作。
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检,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第六章:附则6.1 监督检查对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检测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浅谈电气测量仪表校验周期规程要求

浅谈电气测量仪表校验周期规程要求电气测量仪表是水利工程运行中的设备,它可以将工程运行中各电气量的值实时反映出来,从而为运行人员的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使工程的安全运行得到有力的保证。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仪表的准确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低,在准确性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1]所以电气测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就应该对其进行校验与调整,调整之后对其准确度进行确认,将误差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中。
校验周期就是相邻两次校验之间的间隔时间。
各种仪表的规定检验周期都不相同,一般在半年到4年之间不等,基本上都是由仪表的种类来决定的。
实际上,因为仪表使用的频率不同,自身质量不同,使用的环境不同,所以会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值变化,所以规定相同的校验周期是不合理的。
一、电气测量仪表校验周期的规程要求与电测量指示仪器检验规程的规定为依据,在使用过程的电测量指示仪表在检验的时候应该参照以下规定:配电盘仪表和控制盘的定期检验应该和连接在仪表上的设备的大修之间一致,就主要设备上主要线路的仪表来说应该对其进行每年一次的检验,其它盘上的仪表可以每4年检验一次。
如果对运行中设备上的仪表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同各国标准仪表在工作点上采用比较法对其进行核对。
可携式仪表每年都要检验一次,经常使用的仪表可以每半年检验一次。
由此可见,质量好的仪表,检验期可以延长一倍。
钳形表和万用电表每4年要检验一次,接地电阻测定器和兆欧表每2年要进行一次检验,但是如果是用于高壓电路的钳形表每年都要检验一次。
二、电气测量仪表检验周期的影响因素仪表不同可靠性也会存在不同,校验周期也就不同。
而测量仪表相同,如果使用的情况不同,校验周期也会存在不同。
仪表校验周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仪表自身的质量、维护保养情况等等。
质量好的仪表,使用的环境条件好,维护保养好的文献校验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三、电气测量仪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为水利行业带来了很多好处。
水利单位每年都会进行设备的改造,逐渐淘汰了那些准确性不稳定的指示仪表,取而代之的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数字仪表。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SD 110-83水利电力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等四种规程的通知(83)水电技字第94号我部1962年颁发的《电气测量仪表检验规程》(试行),已委托西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修订。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现将原规程分订成《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和《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两本规程,并委托华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和华东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等单位编写了《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和《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两本规程。
经过两年来的试验、验证和讨论修改,现正式颁发,其名称及编号如下:1.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SD109-832.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SD110-833.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验规程SD111-834.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验规程SD112-83以上规程从1984年7月1日开始执行。
在执行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函告我部。
自执行之日起,原水利电力部1962年颁发的《电气测量仪表检验规程》(试行)作废。
1983年12月31日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在电力系统使用的各类直流和交流工频指示表,包括各种电流表、电压表、有功和无功功率表、万用电表、相位表、功率因数表、频率表、整步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定器和钳形表的定期检验、修理后的检验和新购产品的首次检验。
本规程系遵照国家标准GB776-76《电测量指示仪表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计量器具检定规程JJG124-82《电流表电压表及功率表检定规程》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的有关规定并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制订的。
使用中的仪表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符合者不得使用。
但新购仪表的验收试验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国家标准中未做规定的仪表,允许根据相应的专业标准(部颁标准)或厂技术条件进行。
1.2 检验周期使用中的电测量指示仪表应按下列规定周期进行检验:a.控制盘和配电盘仪表的定期检验应与该仪表所连接的主要设备的大修日期一致,不应延误。
电气设备检修操作规程

电气设备检修操作规程第一篇:电气设备检修操作规程电气设备检修操作规程一、电气操作人员的资格和要求:(一)电气作业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电工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担任。
(二)电气作业人员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六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考试合格,方能工作。
(三)电气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作业规定。
(四)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熟悉有关消防知识,能正确使用消防用具和设备,熟知人身触电紧急救护方法。
(五)变、配电所及电工班要根据本岗位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做好预防工作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现场要备有安全用具、防护用具和消防器材等。
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七)、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检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八)电气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必须完好,并定期检测。
二、高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一)凡是高压设备停电或检修、及主要电器设备大、中检修,高低压架空线路,都必须按照《电业局电气安全工作规定》及有关规定办理工作票及各种票证。
(二)工作票签发人必须按工作票内容一项不漏地填写清楚,若发现缺项漏填,字迹了草难辨或有涂改者,该工作票视为无效,由主管矿长审批,机电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三)检修工作人员,接到工作票以后,要认真进行查看,认为没有差错后,按要求严格执行,若不按工作票操作,造成事故,由检修人员负责。
(四)检修人员发现工作票有问题,可当面提出,请求更改,如不更正造成事故由最后指令人负责。
(五)在紧急、特殊情况(如危害人身安全或重大损失)来不及办理工作票,可由业务主管矿长口头命令或电话命令进行倒闸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记录备查。
三、电气设备检修操作规程:(一)凡检修的电气设备停电后,必须进行验电,验电器应符合电压等级,高压部分必须戴绝缘手套,确认无电后,打好接地线,手持红外线绝缘棒进行对地放电。
(二)在停电线路的刀闸手柄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告牌,在不停电部位的安全围栏外应悬挂“高压有电,禁止入内”的标志牌。
用仪表测量的安全工作规程范文

用仪表测量的安全工作规程范文仪表测量安全工作规程一、引言仪表测量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仪器设备对工程参数进行测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
为了保障仪表测量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制定本安全工作规程,准确规定仪表测量的安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效预防和控制仪表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保障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仪表测量安全操作规范1. 准备工作1.1 仪器设备检查在进行仪表测量前,任何参与测量工作的仪器设备都必须经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特别要注意电器设备的绝缘和接地情况,以及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工作区域准备在进行仪表测量时,必须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有序,减少杂物和障碍物的存在,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通行。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2. 个人防护措施2.1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在进行仪表测量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等。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还需要穿戴相应的防护服装。
同时,应保持衣物整洁,避免衣物被仪表设备所卷入。
2.2 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在使用某些特殊仪表进行测量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器具,如呼吸器、耳塞等。
在测量过程中,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器具,并随时关注其性能和状况。
3. 测量操作规范3.1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操作在仪表测量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仪表的开关操作、测量范围的设定、测量参数的读取等。
不得擅自更改或忽略任何操作步骤,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禁止对仪表设备进行改动在测量过程中,禁止对仪表设备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动或修理,特别是电气仪表的线路接线等操作,以免引起电气火灾或触电等安全事故。
3.3 注意测量环境条件在进行仪表测量时,必须注意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有需要时,应采取必要的校正和修正措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 应急处理4.1 熟悉应急处理程序在仪表测量工作中,必须熟悉应急处理程序,了解各类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电气检测仪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电气检测仪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电气检测仪表是一种用于测试和检测电器设备或电路的仪器仪表。
在进行电气检测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气检测仪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准备工作1. 检查仪表在使用电气检测仪表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其外观和功能是否正常。
如发现任何损坏或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检查电气设备或电路在开始电气检测之前,必须先检查待测设备或电路的电源是否已关闭,并拔下电源插头。
同时,确认设备或电路上无残留电荷,以免触电危险。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在进行电气检测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绝缘手套、工作鞋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击和其他伤害的风险。
4. 确定工作区域在进行电气检测时,必须确保工作区域安全整洁,并清除任何可能引起危险的障碍物。
此外,其他人员应被要求远离工作区域,以避免意外触电。
三、操作步骤1. 接地操作在进行电气检测之前,必须先进行接地操作。
这意味着将电气检测仪表的接地线连接到设备或电路的可接地部分。
接地可以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概率,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2. 正确接线在进行电气检测时,必须确保仪表的接线正确无误。
接线错误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
因此,在接线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并按照正确的接线方法进行操作。
3. 保持仪表干燥电气检测仪表应保持干燥。
如果仪表进入水中或与湿润的表面接触,可能会导致电击危险。
因此,在使用仪表之前,应确保工作区域干燥,并避免将仪表放置在潮湿环境中。
4. 避免过载在进行电气检测时,必须确保仪表的额定电流范围内。
超过仪表的额定电流可能会破坏仪表,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在进行检测之前,应确定待测电路或设备的电流范围,并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四、事故处理1. 断电如果发生任何意外事故,如操作人员触电或仪表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切断电源是最有效和安全的方式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和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厂技术标准电测仪表检修规程标准代码 QJ/NEJ/FDC-B02-20092009–12–31 发布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电力企业相关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和东北电网:公司有关专业标准和规程、结合尼尔基发电厂实际情况,并参考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料和借鉴相关发电厂的检修试验经验编写而成。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检修维护部提出。
本规程由尼尔基发电厂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编审人员批准人:审定人:审核人:校核人: 吴兴波编制人: 宋飞飞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标准 (1)3检修的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1)4检修工艺 (7)5测量用互感器及计量仪表的检验 (24)6测温表头校验检修的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38)附录A (标准的附录) (41)附录B (资料性附录) (42)电气测量仪表检修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测仪表检修的周期、项目、质量标准和检修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尼尔基发电厂电工系统,电测量指标仪表的检验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尼尔基发电厂电工系统,测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检验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
从事仪表电测计量检修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领导应熟悉并执行本标准,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应了解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标准SD110-83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JJG-313-83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规程。
JJG-314-83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规程。
3检修的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3.1尼尔基发电厂的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检修周期,应按“表1”的规定执行。
表1 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检修周期规定3.2检定条件、设备及要求3.2.1检定设备主要有:3.2.1.1多功能标准器式三用表校验仪3.2.1.2调节设备3.2.2对检定设备的要求3.2.2.1检定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检表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3.2.2.2检定装置的相对灵敏度或标准表分辨率应为该装置误差限的四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3.2.2.3电源在半分钟稳定度应不低于被检表误差限的十分之一。
但对等级指数小于0.1的交流表,电源稳定度允许不低于被检表误差限的五分之一。
3.2.2.4调节器保证由零调至被检上限,且平稳而连续地调至仪表的任何一个分度线,其调节细度应不低于被检表允许误差限的十分之一。
3.2.2.5检定装置应有良好的屏蔽和接地,以避免外界干扰。
3.2.3检定的环境条件3.2.3.1仪表的基本误差应在“表2”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检定。
表2 检定时有关影响量的标准条件和允许偏差3.3检定项目3.3.1新生产和使用中的仪表周期检定时应做:3.3.1.1外观检查:3.3.1.2基本误差的检定:3.3.1.3升降变差的检定(仅对自动部分为轴承、轴尖、支撑的标准表)3.3.1.4偏离零位。
3.3.2修理后的仪表除做上述项目外,根据修理后的部位还要做下述项目:3.3.2.1位置影响;3.3.2.2电压试验;3.3.2.3绝缘电阻;3.3.2.4阻尼。
3.4质量标准3.4.1仪表应有保证其正确使用的标志,且不应有可以引起测量错误和影响准确度的缺陷。
表盘上或外壳上至少应有下述符号:3.4.1.1名称或被测之量的标志符号;3.4.1.2型号;3.4.1.3系别型号;3.4.1.4准确度等级;3.4.1.5厂名或厂标;3.4.1.6制造标准号;3.4.1.7制造年月或出厂编号;3.4.1.8电流各类或相数,三相仪表中测量机构的组件数量; 3.4.1.9正常工作位置;3.4.1.10定值导线值和分流器额定电压降值(对低量限电压的要求); 3.4.1.11互感器的变比(指与互感器联用的仪表)。
3.4.2仪表外观整体状况。
3.4.2.1仪表的端钮和转换开关上应有用途标志;3.4.2.2从外表看,零部件完整,无松动,无裂缝,无明显残缺或污损;当倾斜或轻摇仪表时,内部无撞击声;3.4.2.3向左向右两方向旋动机械调零器,指示器应转动灵活,左右对称; 3.4.2.4指针不应弯曲,与标度盘表面间的距离要适当。
对装有反射镜式读数装置的仪表应不大于(0.02L+1)㎜;其余仪表应不大于(0.01L+1)㎜。
指针与尺在同一水面上的仪表,其指针尖端与标度尺边缘的间隙应不超过(0.01L+0.8)㎜。
其中L 是标度尺长度,单位:㎜。
刀形和丝形指针的尖端至少应盖住标度尺上最短分离线的1/2,矛形指针可为1/4-1/3;3.4.2.5检查有无封印,外壳密封是否良好。
3.4.3基本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测量范围内(有效范围)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3”中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即引用误差)。
表3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仪表的基本误差以引用误差表示按下式表示:r=NX X X 0×100%...............................公式(1)式中:X -代表的指示值; X 0-被测量的实际值;X N -引用值;3.4.3.1 X N 所代表的量:X N 代表被检表测量范围上限; 3.4.3.2机械和(或)电零位在标度尺一端的仪表。
3.4.3.3不考虑电零位的位置,机械零位在标度尺以外的仪表。
3.4.3.4不考虑机械零位的位置,电零位在标度尺以外的仪表。
3.4.3.5双向标度尺的仪表,标度尺工作部分两上量限绝对值之和; 例如:左上量限为15MW ,右上量限也为15MW 的双向表X N 如下计算:A =15+15=30MW …………………………………..公式(2)3.4.4当以标度尺工作部分的长度百分数表示误差时,可分别不同情况采用下述两个公式计算误差;3.4.4.1当检验仪表时,若在标准表(或量具)上给出标准读数,然后在被检表上直接读取指示器与补检分度线的偏离值△L 时,可用下式计算误差:r =LL ∆×100%......................................公式(3)3.4.4.2若是首先将被检表的指示器调到带数字的分度线AX 上,然后在标准表(或标准量具)上读取读数A 0时,则按下式计算误差:r =(A X -A 0)×Lb×100%...............................公式(4)式中:L -标度尺工作部分的长度,㎜;测量误差应在±5%以内。
测量时,可不必打开表盖。
附录A 中推荐了一种测量方法;b -与被检分度线紧相邻的左右两等值分度线间的距离和这两个分度线间读数差值之比。
3.4.4.3也允许根据标准表的读数(格)计算基本误差。
这时式(1)可以改定为下式:r =ma a a 0-×100%.............................公式(5)式中:a 0-被检表读数为AX 时,标准表的实际读数,格;a -被检表读数为A 0时,标准表应有的读数,称为计算读数,格;am -被检表的X N 值相对应的标准表的读数,格。
也允许采用与X N 相对应的计算读数。
3.4.4.4当分度线与输入量不是直接相对应的仪表,X N 是量程。
3.4.4.5标度尺分试线特殊排列的仪表,X N 值由厂家用户商定标度的所不点量,引用值不必相同。
3.4.5升降变差仪表的升降变差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绝对值。
表示方法见下式:r =NX X X 0201-×100%......................公式(6)式中:X 01和X 02分别为某点被测量的上升和下降的实际值,X N 的含意与式(1)中的相同。
3.4.5.1偏离零位对在标度尺上有零分度线的仪表,应进行断电时回零试验。
当在测量范围上限通电30S,即减少被测量至零,断电15S内,用标度尺长度的百分数表示,指示器偏离零点分度线不应超过基本误差限的50%。
3.4.5.2位置影响对于没有水准器,且有位置标志仪表,当其自标准位置向任意方向倾斜50或规定值,而对无位置标志的仪表应倾斜900即为水平垂直位置,其允许改变量前者不应超过前面“表3”规定的基本误差限的50%,后者不应超过100%。
3.4.6电压试验表4 测量线路的标称电压(线路绝缘电压)绝缘标志和试验电压3.4.6.1仪表的所有测量线路与参考试验“地”之间应能耐受频率为45~55HZ的实用正弦波(畸变系数不超过5%),历时1分钟的试验,试验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
3.4.6.2试验电压值应根据一个线路的标称线路电压,按“表4”给定值选定(有特殊者豁免除外)。
标称线路线路电压不应低于:3.4.6.3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上限;3.4.6.4电流表为250V,有规定者了除外。
3.4.7绝缘电阻试验仪表的所有线路与参考试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15~35℃和相对湿度不超过75%时,在施加约500V直流一1分钟测量得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MΩ。
3.4.8阻尼:除具有延长响应时间的仪表和国家标准中另有规定者除外,仪表的阻尼应满足下列要求;3.4.8.1过冲:对全偏转角小于1800的仪表,其过冲不得超过标度尺度的20%,其它仪表不得超过25%。
3.4.8.2响应时间:除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另有协议外,对仪表突然施加能使其指示器最终指示在标度尺2/3处的被测量,在4S之后其指示器偏离最终静止位置不得超过标度尺全长的1.5%。
4检修工艺4.1检定的一般规定:4.1.1根据补检表的功能、准确度、量限及频率应分别检定其基本误差,能在多种电源下使用的仪表,应分别连接每种电源进行检定。
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只检所需的部分。
4.1.2检定带有外附专用分流器及附加电阻的仪表,可按多量限仪表的检定方法检定。
4.1.3检定带有“定值分流器”和“定值附加电阻”的仪表,应将仪表和附件分别检定,仪表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4.1.4交流仪表的非全检量限,应检定额定频率范围上限和可以判定为最大误差的分度线。
对带有互感器的交流表还要检定额定频率范围的下限。
4.1.5读数时避免视差。
须注意以下两点:4.1.5.1带有刀型指针的仪表,应使视线经指示器尖端与仪表度盘垂直。
4.1.5.2带有镜面标度尺的仪表,应使视线经指示器尖端与镜面射像重合。
4.1.6规定用定值导线或具有一定电阻值的专用导线进行检定的仪表,应采用定值导线与标明的电阻值相等的专用导线一起进行检定。
4.1.7仪表置于检定环境条件中,应有足够的时间(通常为30分钟)以消除湿度梯度。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不允许预热。
4.1.8在保证准确度的条件下,也允许使用本规程未定的检定方法,但需经上级计量管理部门的批准。
4.2基本误差4.2.1用模拟指示仪表作为标准检定方法该方法适合检定等级指数大于0.5的各级直流仪表和交流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