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

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共同认知。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如果想要得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仰仗企业所领导的人才。
所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培养人才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实施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所谓人才培养,即为人才的培训、养成。
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中心指导思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通过某些学校和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其他许多外来因素有机结合,达到企业和学校所预期的培养人才的效果。
现代的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人才瓶颈,人才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于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来。
要求从职工出发、以人为本、关心员工。
尊重每一个职工的存在价值。
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建设。
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才瓶颈问题。
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的理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必要性人不可貌相,每个员工都可能是潜在的人才。
所以,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企业将有可能发掘更多的人才。
因此,企业应着力于员工的素质培养。
把素质培养放在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首位,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民主管理的手段,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
使员工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1.以人文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的人才培养(5篇)

浅谈企业的人才培养(5篇)第一篇:浅谈企业的人才培养企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摘要:破解“企”字,有一个精当的说法:“有人则企,无人则止”。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开发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如果说人才是“千里马”,企业领导就是“伯乐”,“千里马”受到“伯乐”慧眼相识,必将深感知遇,从而倍加努力,驰骋万里,奋勇向前。
关键词:人才内涵、企业竞争、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千秋大业,人才为本。
人才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对企业而言,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赢得或保住市场,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竞争力的核心,便是来自高素质的队伍———人才。
企业缺乏合适的人才,如若采用挖角方式,虽可救一时之急,但却无法长期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企业应着重于人才培养。
广义的人才定义,应该是外延内涵较宽的“大人才”概念,即除了具有过硬的自身素质,潜在的创造能力,以及社会性、实践性、进步性外,还应具有广泛性和层次性。
因此,广义的人才定义是否可这样表述:人才,是指具有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做贡献的人。
总之,科学地把握“人才”的概念,应科学地廓清人才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不加分别地不能混在一起,否则,得出的概念是不科学、不严格的。
这将有助于我们深人地认识人才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发现人才,开发人才资源,提高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当然,这个概念属于定性概念,无法穷尽优越的内在素质,也无法明确确定何谓超常贡献,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把握。
一、人才培养内涵所谓人才培养,就是指企业组织领导要根据每个人的性特点、基本素质,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教育、锻炼、以使其尽快成长、经展、成熟。
著名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曾有这样一个比喻,根据我们对人性的了解,一种可供选择和更合乎时宜的模式是一种类似农业模式,如何采集各种有用的“种子”,把它们播入适宜的土壤,为了它们施肥、浇水、调节光照,必要时再进行移植等等。
本科论文之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研究

本科论文之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绪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国内外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比较研究•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研究•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实施保障•结论和建议目录01绪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才困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为中小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数据,对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从中小企业的招聘策略、培训与发展、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其对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创新点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定性和定量方法,深入探讨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对策建议,为中小企业的人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和创新点VS0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处于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往往依靠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进行人力管理,而非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以“人治”为主中小企业在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环节缺乏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
缺乏规范化招聘难度大中小企业缺乏品牌实力和吸引力,招聘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小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员工流失率较高。
培训效果不佳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员工培训效果往往不佳,导致企业缺乏人才积累。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的对策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体系,提高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和留人能力。
关于人才选用和培养论文

关于人才选用和培养论文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在实际的人才选用和培养过程中,企业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选人不当、培养不全面等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人才选用和培养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深入分析目前企业在人才选用和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以应对上述问题,为企业的人才选用和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谈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深入了解了目前企业在人才选用和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4. 研究结果4.1 人才选用方面的问题在人才选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够明确。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并没有明确岗位的职责、要求等,这样很容易出现选错人的情况。
2.招聘流程不够规范。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只是根据压力来不断扩大招聘规模,而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招聘流程和标准,这样也容易出现招错人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在制定岗位职责时,要充分考虑该职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等,制定一个明确的要求标准。
2.制定完整的招聘流程和标准,设置专门的招聘标准,并对招聘流程进行严格监控。
4.2 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企业在培养员工时,只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2.培养计划制定得过于简单化,具体落实不到位,没有太大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在员工培养的过程中,将技能培养与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相结合,制定一个全面的培养计划。
2.培养计划的制定不应过于简单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并设置有效的考核机制。
5. 总结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人才选用和培养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打造一个更好的人才选用和培养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浅谈中小企业的人才战略毕业论文.doc

浅谈中小企业的人才战略毕业设计(论文)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__________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_______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位论文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木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______________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拈:1)封而(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而格式制作)2)性声明3)中文(300字左农)、关键词4)外文、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铋拈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 2万字。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而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以及如何建设有效的团队,已成为企业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着重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在企业中的应用。
2. 人才培养2.1 人才需求与招聘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
通过制定明确的招聘策略,企业可以吸引到各个领域优秀的人才。
同时,招聘过程中,注重人才的核心素质和潜力,以及他们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可以确保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长期投资。
2.2 岗位培训和发展企业应该为新员工提供全面的培训,使他们迅速融入公司,并承担起工作责任。
此外,企业还应该为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通过培训、培养和晋升机会,激发和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
2.3 跨领域培养随着行业快速变化和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跨领域培养成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培养员工在多个领域都能胜任,能够在不同岗位和团队中协调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团队建设3.1 有效的团队角色分工团队建设的核心是明确每个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通过根据成员的能力和专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可以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3.2 鼓励积极的团队沟通在团队中,积极的沟通是保持团队凝聚力和团结力的重要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建立沟通渠道和鼓励成员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合作效果。
3.3 奖励和认可团队成果及时的奖励和认可对于团队成员的士气和工作动力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平评估团队成员的表现,并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的关系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企业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的人才。
这些人才可以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推动团队的共同目标实现。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优秀8篇)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优秀8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1、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然而随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呈现层次性和阶梯性的特征,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朝硕士或博士生转变,高职院校处于较低的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应与社会行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2、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从课程设置来看,大部分是理论教学。
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教学安排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实践环节很少。
国内很多的现行管理方面的教材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然而,外国的教材引进国内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国内院校的部分教材还是国外很陈旧的知识,当代国外最新的管理理论知识,并未及时传播到国内。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这些理论知识,是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完善理论教学的不足。
但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责任大于回报,导致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大多数校企合作属于短期的,不规范,靠人脉资源维系较低层次的合作。
学生去企业实习,只是仅仅了解企业的工作形式,未能真正深入了解企业的全面工作运作流程,导致学生在企业未能得到有效地锻炼,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4、专业设置毫无自身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不同学历层次间的培养目标设置没有明显区别,从而导致培养人才的特点不够鲜明,没有层次性,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看,范围很广但不集中。
企业人才培养论文

企业人才培养论文:企业政工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究摘要:对于企业来说,政工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单方面的培养,而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整体谋划,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以各环节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促进政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本文就企业政工人才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企业政工人才培养0 引言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人才队伍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人才,才能让企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如今的高速发展的新世纪,社会给予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政工队伍建设也自然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让企业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只有企业上下万众一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出一支适应性强、应变性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工队伍。
1 培养政工人才的主要途径1.1 政工人员的观念、知识的更新是前提要想建设出一支稳定的复合型政工人才队伍,首先必须对其观念、知识等进行结构调整和更新,确保他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对企业中现存的政工干部缺乏、知识陈旧、观念腐朽、思维定势等等现象进行必要的改善和更新,为实现这些,企业必须做到:首先,要对一些较为先进的知识经济观念进行总结,如知识资源观念、知识产品观念、知识再生产观念、新社会组织形式观念、新知识经济人才观念等等,并对每一位政工人才进行培训,从而使企业的干部带头实现创新思想新飞跃。
其次,要加快实现政工干部的知识更新,一方面要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关注高新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本行业的最新工艺应用技术等等,从而让自己形成纵横逆向比较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具备各方面的本领,另外要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创造能力,对自己的个人修养进行必要的武装和完善,争取超越自我。
最后,知识结构的调整要通过加强职工“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来实现,让企业中不同层次、不同知识层面和不同等级的干部人才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优结构组合,从而让企业的这个团队更具有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题目: 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研究——楚天印务总公司为例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采购管理是现代企业资源决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但是大多数的企业没有把采购管理纳入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下。
基于此,如何把采购管理有效融合到企业的整体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成了很多企业的现实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系统的阐述供应链和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从而构筑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继而对传统的企业采购管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模型和特点加以分析;接着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在实施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的环节;最后以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结合前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其采购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设想。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一种新兴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各项采购管理要基于供应链来进行。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诸如准时化采购等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并密切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Title Study on Purchasing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Take ASIMCO Nanyue Enterprise As a CaseAbstract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ntegrated managerial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rn enterprises, the purchas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making resources decisions and enhancing its core competitive capacity. However, most enterprises do not tak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to structure of SCM. Hence, how inpu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to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is becoming a very realistic topic.Firstly,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content of supply chain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Secondly, it analys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purchasing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Thirdly, it introduces some links that should be taken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At the last of the paper, taking ASIMCO Nanyue(Hengyang) Co., Ltd as a case, analysis the condition of its purchasing management, it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paper, we can summariz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 new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s under economy globalization, each activity about purchasing management should conduct based o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 superb purchas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 advanced purchasing management models, such as JIT purchase and the rest. Moreover, the close management of supplier is also important.Keywords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urchasing Management目次1 引言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3)2 供应链和采购管理基础理论 (4)2.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4)2.2 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 (5)2.3 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 (6)3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和采购管理 (8)3.1 传统的企业采购管理 (8)3.2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10)4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实施中需要注重的环节 (12)4.1 建立与完善PIMS (12)4.2 重构企业采购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 (12)4.3 实施准时化采购 (14)4.4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15)5 亚新科南岳公司采购管理研究 (18)5.1 公司概况 (19)5.2 公司采购管理现状 (20)5.3 公司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5.4 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策略及实施效果预期 (22)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1 引言1.1 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全球市场、经济和信息正在趋于一体化,企业将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采购活动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初始环节和物流活动的起点,被视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现代采购理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并没有把采购管理纳入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下。
基于这些原因,如何把采购管理有效融合到企业的整体管理系统中,成了很多企业的现实课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已扩展到了一种所有加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使供应链从一种作业性的管理工具上升为管理性的方法体系。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了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联系。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工作要做到五个恰当: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价格、恰当的来源。
传统的为库存而采购、多个供应源、注重价格、与供应商竞争多于合作的采购模式已越来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要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实施有效的采购管理必须在管理信息技术、组织和业务流程、质量和成本控制、采购模式、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做出重大改进。
因此,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的研究可以对企业的采购工作和供应商管理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有利于企业有效而有顺利地开展采购工作,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而在供应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以增强企业和市场竞争力。
1.3 文献综述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 chain,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一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是从制造业发展出来的。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制造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的活动,再传递到零售上和用户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其后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的概念注意到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企业的外部环境,形成了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通过链中的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
”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
哈理森(1999)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美国IA 生产及存货控制协会(1995) 将供应链定义为: “联系所有参与成员或机构、过程, 包括将制成品由原材料供应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1)。
我国著名物流专家马士华(2005)认为: 供应链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哲学,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它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源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企业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诸如采购、生产和分销等功能的优化。
Monczka,Trent和Handle(1997) 认为,供应链管理要求将传统上的功能物料分析汇总到一个负责的经理人员协调整个物流的过程,并且还要求与横贯整个流程各个层次上的供应商形成伙伴关系。
Mentzer(2001) 的研究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传统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间及企业之间的职能从整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目的是提高供应链及每个企业的长期绩效。
马士华、林勇(2005)则把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
”采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还很难对它进行统一的定义,根据环境的不同它可以有不同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