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写作话题作文之审题
高三考前作文指导专题.——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doc

2006届高三考前作文指导专题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一>从话题的角度来看,话题作文可分为平面型话题和关系型话题。
而2005年上海、福建、湖北等省市没有规定具体的话题,只有提示材料和要求的隐含性话题作文形式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形式。
04、05年的湖南卷作文题“家庭教育”“跑的体验”均为平面型话题。
这种话题形式比较常见,考得也较多,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命题形式.关系型话题有以下几种常见关系: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自由与纪律”;主次、并列关系:“自我认识和他人期望”“和而不同”;取舍关系“材与非材”“关爱与偏见”;条件关系:“人文素养与发展”。
隐含性话题不规定具体的话题,只提供提示材料和要求,类似于材料作文,需要审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主旨或命题者的意图倾向,确定写作主旨。
[题目① ] 阅读下下面材料,结合自身经验,自拟作文话题。
一种原始的交通工具——骡子和马,最近出现在现代化都市深圳的建设工地上。
深圳市的一项供电工程,需要在海拔300多米的山上作业。
如果按常规施工,就必须先用机械劈山修路,再运输材料上山。
这样不仅会拉长工期,而且势必破坏山体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于是深圳人请来了广西的骡子和矮马,将一筐筐石料驮上山顶,既省却了筑路,又保护和生态。
这则材料比较适合的话题是“创新”。
审题失误的几种常见类型:1、偷换概念:在写作中将话题更改,或者尽管在文中出现了话题字眼,但实际上话题并未成为写作的对象。
[题目② ] 有人认为,苦难和幸福,愚钝和机智、丑陋和漂亮、卑微和高尚等等,这些差别是永远都要有的,否则世界将是一潭死水。
也有人认为,幸福、机智、漂亮、高尚是人人追求的,只有消灭了差别,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完美。
请以“差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有同学的写作内容为:论点:我的奋斗,不是为了消灭差别,而是为了完美。
内容:怎样奋斗,才能接近和实现完美,海伦、凯勒的事例,这篇文章将话题转换成了“奋斗”。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题目再现:(小作文)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
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例文:在我看来,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潜在问题。
一方面,点赞是对他人分享内容的认可和鼓励,有助于增进友谊和社交互动。
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导致虚荣心的滋生,甚至影响真实的自我表达。
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点赞,用它来传播真相传递公平正义,而非成为虚荣心的奴隶。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
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
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例文:选择绍兴作为研学目的地的理由如下:首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擘,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鲁迅的故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创作环境以及思想形成过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
其次,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观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历史文化遗迹,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绍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
我们可以游览东湖、鉴湖等自然景观,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我建议将“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的目的地定为浙江绍兴。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例文:月的独白我是那高悬夜空的明月,静静洒下银白的温柔。
我见证了多少离合悲欢,却只能默默无言,静静守望。
我在夜空中独自轮转,穿越云层,历经风霜。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写作之审题立意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写作之审题立意【知识梳理】审题是立意的前提,是对命题材料内涵的挖掘,对材料背后引导语的领会,对作文写作要求的理解;是审清命题材料的层次、关系、内涵、性质、情感、意图、褒贬,审清引导语对对象、情境、表现形式等层面的界定,审清写作要求对主题、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的规定。
立意是审题的结果,是作文题目要求之下所要明确的看法和态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
一、多元思辨作文审题立意(一)概念解读: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材料往往是具有“争议性”的,这里的“争议性”就是指站在哪个角度看都有一定的道理,"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如新与旧,得与失,拙与巧等等。
审题时,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准确立意。
(二)高考真题分析2020·新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以疫情为背景,思考“距离“联系”两者间深层关联。
2020·全国I卷:在齐桓公、管仲和绝叔牙三人的对比分析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位来写,对比分析是多层关系主体的思考2020年正式起步:2020年教育部命制的这两道作文题目,掀起了高考思辨作文热潮。
2021·新I卷:体育之强弱2021·新II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2021·甲卷:可为与有为2021·乙卷:修身、矫思、立义2021,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2021·浙江卷:取与舍2021年全面开花,4套为二元思辩,3套为三元思辩,材料引出的论题中有二元或三元关系。
二元和三元之间以存在着一定逻辑关系;且论题都有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2022·新I卷:本手、妙手、俗手2022·新II卷:选择、创造、未来2022·甲卷:移用、化用、独创2022·乙卷:跨越、再跨越2022·上海卷:发问与结论2022年思辩变复杂,审题要求都提高一个层次,更侧重对三元关系思辨的考查。
高考复习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 1、化 大 为 小 • 2、以 小 见 大 • 3、化 实 为 虚 • 4、联 系 时 代
1、化大为小
• 希望”这个话题,“希望”的外延是很 广的,可以有许多种,有成年人的希望、 未成年人的希望;有老人的希望、年轻 人的希望……此时就要懂得化大为小, 从小处着眼,可以把话题分割为:孩子 的希望,家长的希望。转化为一个孩子 对素质教育的渴望(对父母理解自己的 渴望),父母望子(女)成龙(凤)的 心情。选取自己体验最深的一点来谈, 谈深谈透,文章就集中,且有深度。
过了审题立意的槛,还要注意
• 第一是不要把话题当标题。 • 第二是防止跑题。 • 第三是防止虚构。
猫和老虎的寓言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一定要为自己留一手。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气。 面对别人的时候触及的是他们的生活,审视自己的时候深入了自己的灵魂。
2、 以小见大
• 子硕问墨子道:“从事正义的事业,哪件事最为重 要?”墨子说:“好比筑墙一样,能捣土就捣土, 能填土就填土,能递土就递土,然后墙就筑好了。 从事正义的事业也一样,能辩论就辩论,能讲解就 讲解,能干具体事就干具体事,这样,正义的事业 也就完成了。”请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这个话题材料比较容易懂,话题范围 比较小,学生做这样的题一般是不会跑题的,可如 果就事论事,文章的思路就会狭窄。显得不够深度。 可以把这个具体的话题,与社会、生活、人生等联 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社会意义的主旨。可以从 “个人修养”的角度切入,谈人的自律、素养、责 任心在事业成就和社会繁荣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 从“社会分工不同,个人必须各司其职 ”角度切入,
• 这个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呢?请 以“窗外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 见闻,你的体验,也可以写你的思考,你的想象; 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

202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作文审题立意专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萧统《文选序》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亦实为中国文学,立极于前。
——吕思勉《经子解题》在上述材料中,两位学者谈论先秦诸子文章,指出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但他们文章之“文”亦斐然。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中“以立意为宗”,就是写文章要讲究立意,立意也就是要把文章的魂找到。
“不以能文为本”,就是写文章不能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那样用华丽的词藻堆出来的文章是华而不实的,是没有灵魂的,写文章不能把这个作为根本。
即萧统认为写文章应以确立意旨为宗旨,而不以擅长文采为根本。
吕思勉的话“诸子之文,各有其面貌性情,彼此不能相假”强调诸子散文都各有特点。
“两位学者谈论先秦诸子文章,指出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但他们文章之‘文’亦斐然”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读诸子散文”象征我们做事,“意”就犹如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做事应抓住关键,如果能够切中要害,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也可以这样理解,“意”象征人或事的内在,“文”象征华丽的外在,追求内在美胜过追求外在的美。
“先秦诸子写文章重视‘意’,不追求‘文’,但他们文章之‘文’亦斐然”,可见,内在美决定外在美,我们生活中应重视内在修养的提升,应注重自身实力的提高,这样外在美的形成就水到渠成。
参考立意:1.做事应抓住关键,一切则迎刃而解。
2.修养内心,提升实力,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3.内在美决定外在美。
2024年全国卷甲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从材料中的“才可能”或是客观规律上,我们可以明确前者为后者的前提条件,只 有坦诚交流,实现心与心相连,交流才有意义,这样才是“真正”的相遇。 ④实现“真正的相遇”能带来什么好处?
在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大战危机、全球变暖、动植物快速灭 绝、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威胁下,人类迟早要迎接共同的命运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 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世界战火纷飞、贫富差距巨大,在信息化 的浪潮之下,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绝望中不甘死去?
(举例论证,结合热点素材展开,切中肯綮。
国与国之间,应真诚相待,和谐共处,以面对共同的命运。 (第二分论点,从国与国之间相处的角度展开论证。)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 永远的利益。”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共处。从中 国放眼望去,环顾世界:向东,日本一意孤行,核污水排海仍在 继续;向西,美国态度强硬,议院批准的对台军售额逐年上涨; 向南,南海诸岛因主权问题争执不休;向北,俄乌战争依旧不息 。这东西南北,又可曾真正安宁?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 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多真正的相遇和更加美好的人生 。
(呼应开头,归结全文,展示美好愿景。)
【例文点评】
本文标题切合材料,直接表明立场观点。开头引用诗 句,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 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 下大同’”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逐层展开论证。所有论述 均围绕“人际交往与国之交流”这一特定情境展开,考生 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 ,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畅优雅。
2023年高考作文写作复习:模拟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2023靠高考作文写作复习:模拟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练习阅读下列柑料,请接要求写-篇文章。
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恐怕都没萄像今无主样,从一出生就真奇令人称羡的国际化基因,更加开放、有格局,这是现代中国在这代青年人身上打下的鲜明烙印。
时代在变,我们的征途星星辰六海。
唱主人从呗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00后的你们眼界开阔,都高自己的追求,并拥高终将使真实现的能力,你们应当会对这段话;再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我对世界说”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府在/g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恃征明显;①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忻】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第-层展示了时代的进步,新时代新青年越来越国际化,”更开放”、’有格局”是时代青年的特点。
第二段从个体把握机会的角度鼓舞年轻人主动选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好地展示并发展自己。
”观察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是青年怡逢盛世应高的选择,唯此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担起责任和使命。
观察世界,现在我们拥高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朱来;中西古今的比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
百虫入世界””影响世界”是时代青年必须得选择,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肩上自然也就多了→台使命,我们的心中应该有十足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
题目要求以00后的身份,以”我对世界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当归佳时代青年的身份,把自己置身于与世界对话的情境下,让世界昕到中国青年的声音,表达中国青年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敢叫日用换新天的豪迈气概。
可以对世界说当下中国的飞速发展,可以对世界说青年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担起轰任和使命,更好地让世界昕到中国的声言。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立足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3结二日。
2024届高考临考作文预测主题“面对困难与挑战”与“追求卓越成就”之间的关系 审题立意及范文

2024届高考临考作文预测主题“面对困难与挑战”与“追求卓越成就”之间的关系审题立意及范文【试题出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语文】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苏轼我觉得不但在文艺方面,就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朱光潜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材料类型及考查特点本次高考模拟考作文材料属于名言警句类,通过引用苏轼与朱光潜两位名人的话,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困难与挑战”与“追求卓越成就”之间的关系。
这类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强调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表达。
一、材料解读苏轼的“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意味着要敢于面对最艰难的挑战,才能达到最远大的目标。
强调的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畏惧困难,而应勇于向高难度挑战。
朱光潜之言:“我觉得不但在文艺方面,就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朱光潜从更广泛的生活层面说明,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日常生活,想要获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克服懒惰,拒绝取巧,勇于面对并征服最艰难的挑战。
二、审题步骤与方法关键词提取:至难、至远、大成就、抵抗力最大路径、贪懒取巧。
归纳共性:两句话虽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一致,都指向成功需要克服困难、不畏艰难。
深入剖析:思考为什么“至难”能带来“至远”,以及“抵抗力最大”的路径为何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核心主题提炼:材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主题——“克服困难与挑战是通往卓越成就的必经之路”。
角度选择: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出发,探讨面对困难的态度与方法,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最终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引导语
寓言中“诚信” 被抛弃了,它引 发你想些什么呢
话题语
请以“诚信” 为话题写一篇文 章
题材的限制语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 会、感受、看法和 信念,也可以编写 故事、寓言等等
强调语
所写内容必须 在“诚信”范 围之内。
写作要求语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③题 目自拟。④不少于800 字。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
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会、 感受 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 在“诚信”范围之内。
话题背景语
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 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 “诚信”、“机敏”、“才学”、“金钱”、 “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 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 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 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 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有弃有取。”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 抛进了水里。
[注意]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 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模拟题一
市场经济时代,一个企业濒临倒闭、宣告破产, 必然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这是市场规律的体 现。可是,对一个个体的人、一个家庭来说, “下岗”与“再就业”则是一件头等大事 。生 活 中你了解过接触过“下岗”的人吗?你是如何 看待这种社会现象的呢?请以“下岗”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认识、体会、感受、 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但 内容必须与“下岗”有关。
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 “才学”、
“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 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 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 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 取,有失有得,有弃有取。”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 “诚信”抛进了水里。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模拟题二
生物学家目前正在进行对人类基因的破译。他 们发现尽管人类和大猩猩的差别很大,但他们 的基因差异却很小,不足1%。除了人类之外, 大猩猩是灵长类动物中最聪明的。但是和人类 相比却差得很远。可他们基因差异却很小,这 关键的1%决定两者不同的进化道路和命运。 对此你有何感悟、认识、看法或联想,请以 “关键的1%”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2001年高考作文题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 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 “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 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 重,客官须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有弃有取。”年轻人思 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徘徊;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小心;最险的道路不是陡坡,而是陷阱。 当我微笑着说我很好的时候,你应该对我说,安好就好。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你能够做到的,比想像的更多。 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无所求则无所获。 如你赢不了,至少你可以给予你的对手一个微笑。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惟一不会凋谢的花朵。 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天气影响身体,身体决定思想,思想左右心情。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会、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 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 候,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高考话题作文速成技巧
撰稿:吴寅虎
流水工作室
话题的解读
话题的定义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以一个话题材料 作为作文的背景语和提示语,在一定的 限制下,就材料中的某个观点、某个问 题将自己的思维拓展开去,进而通过一 定的文章形式来表明自己观点和见解的 比较自由的作文方式。
话题作文中材料的作用
1)引导出话题,是对 话题具体化的例证与形 象化的说明;(2)材料 可以运用到作文中,也 可以不用;
人生终有许多选择。每一步都要慎重。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 前方。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 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异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话题作文的构成
1,话题背景语 2,启发引导语 3,话题语 4,题材的限制语 5,强调语 6,写作要求语。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
2000 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
圆形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唯一由直线 构成的;又有人说……。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 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 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 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 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答 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