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都 不 可 能 脱 离 其 他 的 经 济 体 而 单
独生 存 . 在 武 陵 山经 济 协作 区 的旅 游 业 发 展 中更 是 体 现 出产 业 联 动 的重要 性 旅游 产业联 动 有利 于武 陵 山 区不 同旅 游 地 突破 产 业界 限 、 企 业 界 限 和 区 域 界 限实 现 资 源 和 产业 整 合 ,有利 于 推 动企 业 关 系 、 产业 关 系 和 区域 关 系 的优 化 发展 . 实 现生 产 要 素合 理 流 动 . 促进 区域
化 的 不 断 深 入 .推 动 了 区域 间 合
作 、 联 动与协调发展 , 不 同 区 域 间
的产 业 联 动 已成 为 影 响 区域 群 体 竞 争 力 的关 键 因素 近 年 来 . 国家 加 大 了 对 民族 地 区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的力度 . 旅 游 收入 逐 年 增 加 . 旅 游
发 展 带 来 了 新 的 生 机 与 活 力 目 前. 我 国学 术 界 对 于 “ 旅 游 产 业 联 动 ” 的概 念 尚无 明 确 而 规 范 的界
武 陵 山区 多 为高 原 性 山地 . 独 特 的气 候 和 地 质 因素 造 就 了该 区 域 奇特 的 自然 、 生 物 资源 。 其 山石 、 峡谷 、 溶洞、 天坑、 瀑布 、 溪泉、 河 流、 古 树 等极 具 观 赏 价值 该 区域 旅 游 资源 极 为 丰 富 . 不仅 形 成 了各
1 武 陵 山 区 旅 游 产 业 联 动 的
基 础 分 析
1 , 1 旅 游 资源 丰 富独特 . 形 成 了较 为 完备 的旅游 资源体 系
业 已成 为 我 国 经 济 落 后 民 族 地 区 发展 势头最 强劲 的支 柱产 业 随着 旅 游 业 的快速 发 展 . 区域旅 游联 动 合作 日益 深化 . 给 我 国旅 游产 业 的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组织创新研究

产业 进行融合与渗透 , 发挥 其强 大 的辐射 作用带 动 了其
他 产业的快速发展 。 理论界 已经展开 对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成长 的组织 创
新进行相关 研究 。R o t h w e l l ( 1 9 9 2 ) 曾经从 历史演 变 的角 度系统地分析 了不 同类 型组 织结 构 的创新 特征 , 并提 出 了五代创 新模型 , 他 认为 , 产业 融合本身包 含产业组织结 构 的重大变动 , 包括市 场结 构 、 行为、 绩效 以及 与此相 适
山区“ 半壁江 山” 。湖南省武 陵山 区属 于典 型 的“ 老、 少、 边、 穷” 地区 , 是湖南 省集 中连片 的经济 欠发达 区域 。按 湖南省 规划 , 该地 区包 括湘 西土 家族 苗族 自治 州 、 怀 化 市、 张家界市 、 邵 阳市 及常 德市 的石 门县 、 桃源县, 共3 9 个 县市区 , 面积 8 . 1 9万 平方公 里 , 占全 省总 面积 ( 2 1 . 1 8
源, 在产业发展及 产业链形成 的过程 中, 存在 着 自身独 特
. 的发展 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 产业 之 间进 行融合 的
二、 武陵 山片区发展及文化产 业融合情况
武 陵山片区地处 山区 , 经济 落后 , 交 通不便 , 是 国家
重点扶贫地 区 , 总面 积 1 7 . 1 8万 平方公 里 , 片区内少数 民
湖北 、 湖南、 重庆 、 贵 州 四省市交 界地 区的 7 1个 县 ( 市、
一
、
近年来 , 随着社 会经 济 、 政治 、 文 化 的不 断发 展和 国
家经济发展新 目标 的提 出 , 以及 国民消 费水平 的提高 和
消费倾 向的转变 , 在 国家政策 的大力支持下 , 我 国文化创
武陵区文旅宣传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旅宣传活动逐渐成为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武陵区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推广武陵区的旅游资源,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于2021年成功举办了“武陵区文旅宣传周”活动。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二、活动背景1.武陵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2.为进一步提升武陵区旅游品牌形象,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有必要开展大规模的文旅宣传活动。
3.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各地纷纷举办各类文旅宣传活动,武陵区也应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活动目标1.提高武陵区旅游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份额。
2.宣传武陵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
3.促进武陵区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4.为武陵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活动内容1.开幕式:邀请各级领导、媒体、旅游企业代表等参加开幕式,共同启动“武陵区文旅宣传周”活动。
2.旅游产品推介会:邀请各大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参加,推介武陵区特色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展示:举办民族风情表演、民俗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展现武陵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4.摄影展:举办“美丽武陵”摄影展,展示武陵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5.旅游线路体验:组织游客参加武陵区精品旅游线路体验活动,感受武陵区旅游的魅力。
6.媒体宣传:邀请各大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提高武陵区旅游知名度。
7.网络互动:开展“我为武陵旅游代言”网络互动活动,鼓励网友分享自己的武陵旅游经历。
五、活动成果1.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2.活动期间,共签约旅游项目10个,总投资约50亿元。
3.活动期间,共吸引投资约20亿元,为武陵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4.活动期间,各大媒体对武陵区进行了广泛宣传,有效提升了武陵区旅游知名度。
5.活动期间,成功举办了各类文旅活动,展现了武陵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武陵山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
武 陵 山 区概 述
武 陵 山 横 亘 在 中华 腹 地 , 绵 延于湘 、 鄂、 黔、 渝 四省 市 , 处 于 我
国国土 的中心位置 , 生态结构 良好, 有 丰富水资源 、 矿产资源 、 动植 趋 同, 自然、 人文环 境相似 , 因此 , 各地在 产业发展 中 , 几乎都 是依 物 资源 、 旅 游 资源 , 号称 中 国 的“ 绿心 ” 。 这 里 是 出川 I 入 蜀 的重 要 通 托现 有资源 。从产业 结构来看 , 武陵山区各县 ( 区、 市) 农业基 础薄
武 陵山地 区经 济发展现状及策 略分析
向林双 .
(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 摘要 】 武陵 山地 区是 我 国贫 穷落后 , 连 片集 中的 少数 民族 聚集地 。 ( 二) 主要经济指标存量处于垫底地位 。 经济实力整体偏弱, 人 由 于行政 区划的原 因, 导致各 地 区彼 此分割 , 缺乏 统筹协调 , 经济 均 水平 较低 , 经济发展面 临边 缘化危机 。总体来看 , 经济发 展总量
会 发 展 状 况 只 能 用“ 穷” 来概 括 , 它 的特 征 : 一 是地缘 关系密切 , 人 的重 组 、 取 舍 和 利 益 的 博 弈 问题 。 文 同 脉 。是 一个 自然 结构 和 社 会 发 展 方 面 都 有 较 强 同 一 性 的 相 对 完 整 和 独 立 的地 理 单 元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地 区 ; 二 是 区 域 城 市 空 间松 四、 促 进 武 陵 山区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 对 策 和 建 议 ( 一) 加快基础设施建 设, 完 善 经 济 发 展 条 件 。基 础 设 施 的 完 善
突 出重 点, 分清优劣 , 根据协作机 构所制定 的发展规划 , 找准位 置 , ( -) 加快金 融体制创新 、 要素流动 , 促进 资源优化配 置 。生产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调查报告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调查报告一、引言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以其壮美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现状,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旅游业态发展、旅游服务质量及需求状况等,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概况2.1地理位置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经度,纬度。
2.2自然景观武陵山片区拥有雄伟的山峰、清澈的溪流、丰富的植被等自然景观,如某山、某溪、某峰等。
2.3人文历史武陵山片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某古村、某古寺、某历史纪念碑等。
三、旅游业态发展情况3.1景区开发状况3.1.1已开发景区武陵山片区已开发的景区包括某景区、某景区、某景区等,其中某景区是最受欢迎的景区之一。
3.1.2待开发景区武陵山片区尚有某景区、某景区等待开发,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3.2旅游项目发展状况3.2.1传统旅游项目武陵山片区的传统旅游项目包括某游览线路、某传统节庆活动等。
3.2.2新兴旅游项目近年来,武陵山片区出现了某旅游项目、某旅游项目等新兴旅游项目,受到游客的热捧。
四、旅游服务质量评估4.1景区服务设施武陵山片区的景区服务设施包括某停车场、某公厕、某导览图等,整体设施状况良好。
4.2旅游接待能力武陵山片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一年四季都能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五、旅游需求状况调查5.1游客来源调查本次调查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包括某省、某市、某县等。
5.2游客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对游客在武陵山片区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景区的整体服务和环境表示满意。
六、结论与建议6.1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武陵山片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活跃,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服务质量较高,游客需求明确。
6.2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武陵山片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加大对待开发景区的开发力度,推动新兴旅游项目的创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营销推广。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 . 1 武 陵 山 片 区 文 化 资 源 丰 富 武 陵 山片 区地理 环境 独特 , 生 活在这 里 的汉 、 苗、
纪 的竞 争 , 不再 是意识 形态 的竞 争 、 经济 的竞 争 、 军 事
的竞争 , 而 是 文 化 的 竞 争 。事 实 证 明 了他 的 这 一 论
侗、 土家、 瑶 等 多个 民族在 长期 的生 产 、 生活 实践 中创 造 了独 具地 域特 色 的武 陵 山区 文化 。这பைடு நூலகம் 文 化 相 对
个县 ( 市、 区) , 国土 面 积 为 1 7 . 1 8万 k m , 总人 口 3
交水 稻 专家袁 隆平 院士 。他 与炎 帝仅 一江 之 隔 , 不 仅
传 承 了古老 的武 陵稻作 文 化 , 还 进一 步丰 富 和发展 了 稻 作 文化 的 内涵 , 赋 予 了稻 作 文化 新 的时 代 精 神 , 为 人 类 稻作文 化作 出了重要 贡献 。 二是古 朴 神奇 的 民族 文 化 。武 陵 山 片 区历 史 悠
引擎。
久, 是 中国少数 民族 聚集 最多 的地 区之 一 , 这里有 侗 、 苗、 瑶、 土 家等 4 0多个少 数 民族 , 少数 民族 风情 浓郁 。 他们 在长 期 的生产 、 生 活 中创 造 了神 奇 诡 异 的 文化 :
侗族 大歌 、 苗族 歌 鏊 、 土 家 摆 手 舞 驰名 中外 ; 赶尸 、 傩
一
竞争 打下 了坚 实 的基础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2 —1 8
纸 降 书 出芷 江 ” 。芷 江抗 战胜 利 受 降 , 为 世 界 和 平
作者 简 介 : 李成 实( 1 9 8 O 一) , 男, 湖 南邵 阳人 , 怀 化 市 委 党 校 马 列 教 研 部 副 主任 、 讲师, 哲 学硕 士 , 研 究方 向: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一、政策支持1.政策法规:示范区的政策法规是否完善,是否有具体细化的政策支持文件。
2.政策落地:政府是否积极参与示范区的建设,是否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并有效执行。
二、资源整合1.优质资源:示范区是否整合了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优质资源,包括景点、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企业等。
2.资源利用率:是否充分利用了示范区所拥有的资源,包括通过整合资源形成项目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创新创意1.创意能力:示范区是否有一支创新创意的团队,是否能够自主研发创新产品。
2.创意成果:示范区是否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创新创意成果,包括原创文化产品、创意文化活动等。
四、市场开拓1.品牌形象:示范区是否有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是否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游客。
2.市场规模:示范区的市场规模是否不断扩大,是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文化消费者。
五、产业链完善1.产业协同:示范区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能否相互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闭环。
2.产业发展:示范区内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否有比较完善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模式。
六、社会影响1.就业机会:示范区是否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环境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否能够兼顾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综合效益和经济价值,还需要确定具体的权重和评分细则,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比较。
同时,随着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该随之动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调查报告一、引言武陵山片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本报告旨在对武陵山片区的旅游产业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向武陵山片区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片区内的旅游从业者进行深入访谈,以全面了解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三、旅游资源分析武陵山片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生态系统。
目前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
四、旅游接待能力分析目前,武陵山片区的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高标准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对于大规模的旅游活动支撑能力不够。
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
五、旅游市场分析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市场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够。
需要加强市场调研,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并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六、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在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策略时,我们建议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以及加强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服务意识。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实现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产业规划和管理,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八、参考文献X. (20). 武陵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旅游科学》,10(2), 56-68.X. (20). 武陵山旅游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旅游经济研究》, 15(3), 112-1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效益评价
湖南武陵山片区文化遗产丰富,旅游资源充足,近年来,在政府支持、市场导向的驱动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推动当地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文章先从理论上阐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依据,并对当地产业的发展效益以及发展路径做出分析。
标签: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效益评价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创作、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音像业和网络业等内容。
旅游产业则是为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的产业的总称。
随着近年来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欲望也不断提高,各地区也将旅游开发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产业边界随着产业增长出现的产业收缩的过程。
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文化旅游产生兴趣,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
从产业类型的角度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属于“朝阳产业”,其在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重合区域,因此,具备融合发展的条件;从产业发展效益来看,二者的融合能够推动一个新的产业类型的出现,从而扩大各自的市场需求,让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游览,而具备了教育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并推动当地文化的开发、传承与创新发展。
二、影响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
武陵山片区域涉及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总面积达17.18万平方千米。
这片区域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容纳了白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传承下来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都具备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依托。
近年来,在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推动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下,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例如,对游客需求的分析缺乏合理性,产业融合并不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简单叠加,其中涉及了服务行业的系统调整,但是目前在武陵山片区的产业融合中,相关部门对于游客在产业融合中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缺乏数据支持,影响了产业融合策略的设计,降低了游客对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
企业作为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其在产业链条规划与设计中缺乏动力,难以平衡产业融合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关系,影响了产业融合的长远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武陵山片区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应该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并根据效益评价反馈不断优化融合方案。
三、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1.宏观调控,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产业融合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局限性,武陵山片区各省市、乡镇的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在政府引导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交通、文化、教育、餐饮、信息等行业的规划与投入,确保文化旅游的产业的发展能够获得良好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引入创新的产业发展理念、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等,为企业转型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为产业融合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市场导向,培育文化旅游新项目
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应该迎合市场需求,对当地的特色文化进行深入开发。
例如,依托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设计文化旅游项目,其中有土家族的“过赶年”、苗族的“四月八”、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绕三灵”等,在这些传统节日习俗的基础上,渗透少数民族歌舞、服饰,为游客设计体验式旅游,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中实现消费预期。
3.人才培养,为产业融合储备人才
武陵山片区要想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应该将人才的培养放在战略发展的高度,针对当地的发展实际,培养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进而打造一支高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让人才成为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动力。
在发展中,政府应该推动高校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渗透文化旅游内容,并结合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体现人才培养的地域特色。
4.加强管理,完善产业融合推动机制
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强大的融合推动机制,即首先要注重技术推动机制的构建,从文化产业发展入手,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产品内容,让产品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其次注重管理推動机制的构建,利用当前信息发展的优势,协调文化旅游产业中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的关系,提高整体管理效果;最后注重交流推动机制的构建,建立完善畅通的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游客反馈,为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四、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效益评价
随着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推进,其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效益也逐渐显现。
从经济效益来看,产业融合推动了当地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打破了武陵山片区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提高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优化了产业结构,如张家界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标杆,当地人的收入也随着张家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从文化效益来看,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武陵山片区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深入挖掘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原本扎根于山川水乡的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研究,进而在产业的推动下形成文化旅游品牌,这对树
立当地的文化形象、推动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环境效益来看,武陵山片区地形比较复杂,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原生态环境,对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也形成了深厚的理念,因此,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推动下,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旅游者提供了回归自然、体验古朴文化的机会,也为当地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尹华光,王换茹,姚云贵.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9-43.
[2]姚云贵,尹华光.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刊),2014(1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