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 新版苏科版
有理数与无理数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有理数与无理数苏教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数学初一上册》是苏教版的一本初中数学教材,以下是《数学初一上册》中有关有
理数与无理数的教案:
教案一: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有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引入:通过例题,让学生发现整数之间可以使用分数互相转换,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3. 讲解: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并讲解有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小数、整数);
4. 运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使用各种方法表示有理数。
教案二: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 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2. 了解无理数的表示方法;
3. 掌握无理数的一些性质。
教学过程:
1. 复习:复习有理数的表示方法;
2. 引入:通过开平方的例子,让学生发现无理数的存在;
3. 讲解:介绍无理数的概念和定义,并讲解无理数的表示方法(根号、小数);
4. 拓展:讲解无理数的性质,如无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无理数的比较等;
5. 运用: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使用无理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以上是两个教案的简要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数学初一上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调整。
七年级数学上册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案(新版)苏科版 (2)

有理数与无理数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江苏省无锡市七年级数学《2.2 有理数与无理数》课件 苏科版

练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C.有理数中没有最小的非负整数
D. π是有理数
…} …}
试一试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4 ,2 0, 0 3 .1 5 ,0 4 ,2,2 5 .2, 31, 9% 5
7
8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练习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1 .2, 3 2 , 1,0 5 ,3 ,2,2.0 0, 2 10 , 2 0 2, 0 .51
7
3
正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π =3.1493238462643383279539 93751592328253421170679 ···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 理数。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个边长为1 的小正方形和剪刀,将小正方形沿着图 中对角线剪开,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将 你们的图形拼在一起,重新拼成一个大 正方形.
练习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1.2, 32,1,0 5,3,2,2.0, 222
7
3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练习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
①- 4 是负分数;
7
②1.5不是分数; 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 ④0是最小的数
A.1 B.2 C.3 D.4
小结:
1.通常,有理数有哪两种分类原则? 它们是怎样分类的?
2.1 有理数与无理数
议一议
1.如果要将2,3,22 ,10,2 7 1,0,5
73
7
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是这怎样的两类?
2.如果再增加 0.53,0.3 两数 ,你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分哪几类?素材 苏科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有理数与无理数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分哪几类?素材(新版)苏科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有理数与无理数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分哪几类?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有理数与无理数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分哪几类?素材(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分哪几类?
难易度:★★★★
关键词:有理数分类
答案: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分类如下:
有理数或有理数
【举一反三】
典例: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5,,-0.3,28,,+8,—19,3。
7,,0,—102,
正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整数集合
思路导引:正整数和正分数都是正有理数,正分数的前面添上“-”号就是负分数,因小数和分数可以互化,因此小数也叫分数;正整数的前面添上“—”号就是负整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标准答案:
正整数集合5,28,+8 ;
负分数集合-0.3,;
正有理数集合5,28,+8,3。
7, ;
整数集合5, 28,,+8,-19, 0,-102,。
苏教版七上数学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苏教版七上数学2.2 有理数与无理数沂北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课题4: 2.2有理数与无理数姓名:教学内容:2.2有理数与无理数授课班级:七(2)备课人:张东林备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2有理数与无理数二、复习巩固练习:1、统称为整数,统称为分数2、判断: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非负数就是负数 0是正数,也是整数 -3.2是分数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的集合里:(13分) 12+,-,0.23,0,-8.71,18,-1,3.41412,+12 37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4、向东4千米记为+4千米,那么-8千米表示如果高于海平面20千米记为+20千米,则低于海平面18千米记为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5―16页内容,思考: 1、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2、你学过哪些无理数? 举出例子3、有理数的分类5分钟后看谁掌握得最好。
三、学生自学、交流1、学生按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学习心得3、你还有哪些问题呢?四、自学反馈(一)、有理数的概念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数集合中仅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B、零是正整数C、分数都是有理数D、正数都是有理数练习:下旬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最小的正整数,没有最小的负整数 B、若一个数是整数,则它一定是有理数 C、0是整数,也是有理数 D、非负数就是正数沂北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二)无理数的概念例2:下列数中:(1)-3,(2)-0.3,(3)-π,(4)-0.6 ,(5)22,(6)4, 71(7)0,(8)-,(9)1.2022002.....(每两个2之间的0的个数依次多1)。
3其中无理数是,整数是,负分数是,(填序号)练习:1、请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223-,π/5,0,3.14,-5,-7,7.152551...... 75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222、下列各数:0.123 ,-1.5,3.1416,,-2π,0.1020020002......若其中无理数7的个数为x,整数个数为y,非负数的个数为z,则x+y+z的值是多少?3、课本第17页练一练1 (三)有理数的分类例1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集合的大括号内:14+6,-8.25,-0.4,0,-,9.15,-1,π/435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非负有理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练习: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内:174-7,3.5,-3.14159,π,0,,0.03,-3,10513自然数集合:{ ...} 整数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五、本课小结六、布置作业:学习指导第7-8页教后反思:沂北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2.2有理数与无理数达标测试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关于数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是正数B、0是负数C、0是整数D、0是最小的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C、正数、负数、0统称为有理数D、非负有理数是指正有理数3、检查商店出售的袋装糖果,糖果加袋按规定标准重量为503克,一袋糖果重量为504无,记作+1克,如果一袋糖果的重量记为-2克,那么这袋糖果的重量为()A、500克B、501克C、502克D、503克124、下列一组数:-8,2.6,-3,3,-5.7,-π/10中负分数有()个33A、1 B、2 C、3 D、42225、下列各数中:、8、1.414、π、3、1.2021020002...,有理数的个数是()73A、2 B、3 C、4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负有理数就是正有理数 B、零表示没有,不是自然数 C、无限小数一定是无理数 D、整数和分数都是有理数17、给出下列说法:(1)0是整数(2)-2是负分数;(3)4.2不是正数;(4)3自然数一定是正数;(5)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有()个 A、1 B、2 C、3 D、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谅是分数;A、1B、2C、3D、4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9、整数和统称为有理数;10、请写出二个无理数:;11、某洗衣粉袋子写着200g±3g,说明标准质量为,质量最多是,质量最少时,低于标准质量;112、在下列各数中:3,-4,π,2.45,0,-,整数有,分数有,3非负数有;13、有一组数列:2,-3,2,-3,2,-3,2,-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第2021个数是;14、仔细观察下列各数:1,-2,3,-4,5,-6,7,-8......其中第200个数应为,第2021个为;沂北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七年级数学教案设计15、中午12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0.5米记作-0.5米,下午1是水位上涨了1米,下午5时水位又上涨了0.5米,则下午1是的水位可记录为,下午5时的水位可记录为,下午5时的水位比中午12时的水位高米;三、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相应的集合里:(以下每题8分) 122-3,,0.3,0,-1.7,21,-2,1.01001,0.9191191119...+6,-4π 37负有理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四、小明同学把2021年春节自己得到的压岁钱记了流水账:大伯给他500元;二伯给他200元,姑姑给他100元,妈妈给他200元,去年看电影花了30元,记作-30元,买文具花去80元,记作-80元,则他的账上余额还有多少元?五、有只小虫从点A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下面是它爬行的情况:先向右爬行3cm,再向左爬行1cm,接着又向右爬行5cm,然后再向左爬行了3cm,再向左爬行7cm,又向右爬行3cm,最后又向左爬行了10cm (1)用正、负数表示小虫向右或向左爬行的路程(2)猜测一下,小虫最后的位置离出发点A有多远?方向在起点A的左方还是右方呢?六、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面的3个数,你能说出第10个数,第101个数,第2021个数是什么吗?(1)-1,-2,+3,-4,-5,+6,-7,-8,,,,...1111(2)-1,,-3,,-5,,-7,,,,,...2468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是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处理数和形的有效工具。
本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包括整数、分数、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
这些内容不仅在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函数、几何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有理数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2.有理数的运算方法3.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引入有理数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有理数来表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介绍整数、分数的概念,解释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等。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素材 (新版)苏科版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负数的出现,导致了减法运算,无理数的出现,导致了开方运算.引入了无理数,数的范围就由有理数扩展到了实数.对于实数的研究,必须先搞清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两点:
第一,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比如4=4.0;41
0.8;0.3
53
==……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
1.4142, 3.1415926
=π=根据这一点,人们把无理数定义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而无理数却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根据这一点,有人建议给无理数摘掉“无理”的帽子,把有理数改叫“比数”,把无理数改叫“非比数”.本来嘛,无理数并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人们最初对它太不理解罢了.
是无理数,使用的方法是反正法。
是无理数。
a
b
=(a,b为自然数且互质)于是有a2=2b2,故a2是偶数。
现在来看当a2是偶数时,a是偶数还是奇数.
假设a是奇数,即a=2m+1(m是自然数),则有
a2=(2m+1)2=4m2+4m+1
因为等式右边必为奇数,而a2是偶数,所以等式不可能成立.故a必为偶数.
设a=2m,代入a2=2b2时得到b2=2m2,故b2为偶数,因此b也是偶数。
既然a,b都是偶
数,
a
b
是无理数。
根据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这些区别,也不用担心化分数
22
7
为小数时,它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因为一切可以写成
n
m
(n是整数,m是自然数)的数必是有理数。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教学案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教学案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2.1《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7,-9,31,-4.5,998,109-,0.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40元表示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分数.二、合作助学4.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99.9-,6,13-,0,101-,413+, 1.25-,0.01,+67,10%-,513,2009,18-. 整数集合{ …} ; 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 负数集合{ …}. 5.“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 .6. 某地下午5点的气温为2℃,由于冷空气影响,第1小时后气温下降了3℃,第2小时又下降了4℃,你知道下午6点和7点的气温吗?7.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1) 从同一港口出发,甲船向东航行142 km ,乙船向西航行142 km ;(2) 从同一车站出发,A 车向北行驶50 km ,B 车向南行驶40 km ;(3) 拖拉机加油50L ,用去油30L .8. 有位同学说“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定就是负数.”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三、拓展导学9. 学校对七年级男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 跳1.7 m 及以上为达标,超过1.7 m 的厘米数用正数表示,不足1.7 m 的厘米数用负数表示. 问:该组有百分之几的男生达标?四、检测促学10. 如果上升10 m 记为+10 m ,那么—7 m 表示________________. 11.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2132.051204325.75-+--+,,,,,,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12. 下列各数:—3.14, +0.5, +3,54-, 0, —6,其中非负整数....有________. 13. 将1,21-, 31,41-,51,61-,…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 第1行: 1 第2行: 21- 31第3行: 41- 51 61-第4行: 71 81- 91 101-第5行:111 121- 131 141- 151按此规律排下去,第10行自左向右第7个数是________.五、反思悟学14. 一件保暖内衣的原价300元,根据销售的实际情况,商店一般可以将价格浮动±20%进行销售.(1) 请你说明±20%的含义;(2) 最低多少元出售.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2.2《有理数与无理数》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所有的整数都可以化成分母为1的分数,如5 =_____,—3 =______.一些小数也可以化成分数,如0.6 =_______,—1.5 =________,•3.0=________. 2. 能够写成分数形式_________ ( )的数叫做有理数.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数.请举一个无理数:__________.二、合作助学4. 有理数如何分类:,还有其它分法吗?5. 如图,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图中虚线剪开,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面积为2. 如果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那么a 2 = ______,a 是有理数吗?(第5题)三、拓展导学6. 有一个面积为5π的圆的半径为x ,x 是有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第6题)四、检测促学7. 下列各数π,51,0 ,—1中,无理数是 ( )A. πB.51C. 0D. —1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有理数11111111a aaa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______⎪⎩⎪⎨⎧正整数 负整数 ______ 有理数B.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C. 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D. 3.14是小数,也是分数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 ( )① 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③无限小数一定是无理数;④722是无理数;② π是无理数;⑤ 0是无理数.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0. 写一个大于1小于2的无理数是________.11. 已知正数m 满足m 2 =15,则m 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 12. 把下列各数填入对应的括号中:4.2-,3,2.012,310-,411,••51.0,0,8π,)15.3(--, 5.313 3133 3133 33…. 正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五、反思悟学13. 写出5个数,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其中3个数属于非正数集合;(2) 其中3个数属于非负数集合;(3) 5个数属于整数集合.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2.3《数轴1》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2. 把图中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写在相应的方框里.3. 数轴上在原点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二、合作助学4. 分别写出数轴上A 、B 、C 表示的数:5.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2135.15335.1---,,,,.三、拓展导学6. 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 是无理数,如何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 的点?四、检测促学 (第6题)7. 如图,下面对于分别用数轴上的点A 、B 、C 、D 表示的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D 表示—2.5B. 点C 表示—1.25C. 点B 表示1.5D. 点A 表示1.25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 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表示一个有理数或无理数C. 在数轴上表示—1的点与表示2的点的距离为1D. π是无理数在数轴上无法表示A B C D a aaa9. 在数轴上,A 点和B 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1,若要使A 点表示的数是B 点表示的数的3倍,则应将A 点 ( ) A. 向左移动5个单位 B. 向右移动5个单位 C. 向右移动4个单位D. 向左移动1个单位或向右移动5个单位10.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条直线. 11. 已知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 12. 观察数轴,小于π的非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5.204211215.35,,,,,,--+五、反思悟学14.如图所示,点A 表示的数是—1,以 A 点为圆心,21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交数轴于B 、C 两点,那么B 、C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2.3《数轴2》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把0℃、1℃、—3℃、—2℃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2.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0、1、—3、—2的点,并用“<”连这些数.( 第14题 )3. 数轴上的点的位置与它们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助学4. 比较—3.5和—0.5的大小.5.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号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三、拓展导学6. 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将B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中_______表示的数最小,是_________. (2) 将A 点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中_______表示的数最小,是_________. (3) 将C 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点B 与点C 中_______表示的数大,大_________.四、检测促学7.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 A. 1 B.21C. 0D. —1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B.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C. 在数轴上表示211-的点在原点的左侧,距原点211个单位长度D. 在数轴上,原点两边的数都比0大 9. 比较大小(填写“>”或“<”).5.1532021---,,,,,A BC(1) —2.1_______1; (2) —3.2_______—4.3; (3) 21-_______ 31-; (4) 41- _______0. 10. 如图,数轴上的一部分被墨水污染,被污染的部分内含有的整数为________________.11. 某人从A 地向东走10 m ,然后折回向西走了3 m ,又折回向东走了6 m ,问此人最后在A 地哪个方向?距离A 地多少米?五、反思悟学12. 数轴上点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点A 、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C ,则点C 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 A B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2.4《绝对值与相反数1》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3 km 处,小丽家在学校正东方2 km 处,他们上学所花的时间与各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关.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学校、小明家、小丽家的位置吗?( 第12题 )2.3-1.2( 第10题 )2. 在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2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3. 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_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通常,我们将数a 的绝对值记为________.4. 你能说出数轴上的点A 、B 、C 、D 、E 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吗?二、合作助学5. 求4、5.3-的绝对值.6. 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25,求这个数.三、拓展导学7. 已知| a | = 2,| b | = 2,| c | = 3,且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求a ,b ,c 的值.四、检测促学8. 4-的绝对值是 ( ) A. 4 B.41 C. 4- D. 41- 9. 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8,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 8-B. 8- 或8C. 8D. 以上都不对 10. 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 ( )( 第7题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C.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D.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12. 直接写出结果:(1) | 3 |= _______; (2) |7.2|-= _______; (3) |43+|= _______; (4) |831-|= _______;(5) |2014|-= _______;(6) | 0 |= _______.13. 计算:(1) |4|+-=________;(2) |2|--=________;(3) |5||6|-++=________;(4) |2.0||5.4|+⨯-=________;(5) |3||12|-÷+=________.14. 已知两个数x 、y ,同时满足:3-=x ,| x |= | y |,则y 的值为____________.五、反思悟学15. 若0|3||2|=-+-x x ,则x =_______,y =_______.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2.4《绝对值与相反数2》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如图,观察数轴上点A 、点B 的位置及它们到原点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第1题)2. 观察下列各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5与—5,2.5与—2.5,3232-与,π与—π.3. 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____________.AB4. —5的相反数________,2.5的相反数________,0的相反数________.二、合作助学5. 求3、5.4-、74的相反数.6. 化简:)2(+-,)7.2(+-,)3(--,)43(--.7.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之间的距离是8,求这两个数.三、拓展导学8. 请在数轴上画出表示3,—2,—0.5及它们相反数的点,用分别用A ,B ,C ,D ,E ,F来表示.(1) 把6个数用“<”连接起来;(2) 点C 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四、检测促学9. 21-的绝对值是 ( ) A. 2 B. 21 C. 2- D. 2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相反数B. 4- 与41-互为相反数 C. 4-是4的相反数 D. 0没有相反数 11. 化简:(1) [])5(+--= ______;(2) [])2.3(--+= ______;(3) [])2(-+-= ______;(4) |7|--= _______; (5) |7|+-= _______; (6) |7|-+= _______. 12. 若4=-m ,则m = _______.13. 3-的相反数是________,2.5与________互为相反数. 14. 若0|2||3|=++-b a ,则a +b = _______.五、反思悟学15. 已知32-=a ,312-=b ,213=c .(1) 在数轴上标出a ,||b ,a -,c -的位置;(2) 用“<”把a ,||b ,a -,c -连接起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4节2.4《绝对值与相反数3》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2.3|=_________,|47|=_________,|6|=_________,|0|=_________.2. |5-|=_________,—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5.3-|=_________,—3.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47-|=_________,47-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3. 正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__;负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__; 0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二、合作助学4.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6,π,—3,—2.7,0.5. 求数a 的绝对值:6.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一定大吗?两个负数呢?三、拓展导学7. 写出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6的整数,并用“<”连接各数.8. 如果| a |=1,| b |=5,且a > b ,求a ,b 的值.四、检测促学9.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2B. 0C. 31- D. 510. 比较—3.1,—2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121.3<-<- B.11.32<-<- C.1.321-<-< D.231-<-< 11. 比较大小(填写“>”或“<”).(1) 53-_______|21-|; (2) |51-| _______0; (3) |56-| _______ |34-|; (4) 79- _______56-.12.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___________,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___________,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___________.13. 绝对值小于3.1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14.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0B. b < aC. ab > 0D. | b |<| a |五、反思悟学15. 如果| a |=4,| b |=3,则比较a 与b 的大小会有哪些结果,请你都写出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一次足球联赛,一班第一场赢了2个球,第二场输了3个球,该班两场比赛的净胜球为多少个?2.计算:()()(1)43-++ ()()(2)25-+- ()(3)22+- ()(4)04+- ()()(5)38-++二、合作助学3.在课本上填写表中的净胜球数和相应的算式.4.完成课本上的数学实验,再仿照书上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33+++= ()()35++-= ()()44++-= ()50-+=5.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绝对值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 的加数的符( 第14题 )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相加,仍得这个数.6.填表:7.计算:(1)(-180)+(+20)(2)(-15)+(-3)(3)5+(-5)(4)0+(-2)三、拓展导学8. 一个水利勘察队,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了20千米,第二天向下游走了45千米,问此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上游还是下游,距出发点多远?(利用有理数的加法列式解答)9.如果a<0,b>0,且a+b<0,借助于数轴比较a、b、-a、-b的大小(用“<”连接).四、检测促学10.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A.正数B.负数C.零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两个有理数的和()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C.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D.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12.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13.计算:(1)(+2)+(—3)(2)(—2)+(—3)(3)(—13)+25(4)(—23)+0 (5)4.5+(—4.5)(6)1132⎛⎫⎛⎫-++⎪ ⎪⎝⎭⎝⎭五、反思悟学14.有理数a、b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借助于数轴和加法法则判断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与0的大小:(1)a+b0,(2)a+(-b) 0,(3)(-a) +b0,(4)(-a) +(-b) 0.(第14题)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某电梯原停在第10层,在某一时段中的运行情况如下(记上升为正,下降为负,单位:层):-8,+2,+5,-4,-2,+4.(1)问此时电梯停在第几层?(列出算式)(2)这个算式如何计算才能简便呢?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成立吗?2.计算:(1)()()81021-+++-(2)()()()231324-+++-++-二、合作助学3.有理数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2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即a b+=.(2)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2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2个数相加,和.即()a b c a++=+().4. 计算:(1)()()()235817-+++-(2)()()()2.83.6 1.5 3.6-+-+-+(3)1255 6767⎛⎫⎛⎫⎛⎫+-+-++⎪ ⎪ ⎪⎝⎭⎝⎭⎝⎭三、拓展导学5.10名学生称体重,以5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记录如下:2.5,-7.5,-3,5.5,-12,-6,4.5,8,2,-2,问这10人的总重量是多少?四、检测促学6.计算:(1)()()11814-++-(2)()()()82413+-+-++-(3)()()()4343-+-+-+(4)()()0.350.60.25 5.4+-++-(5)32124343⎛⎫⎛⎫⎛⎫-+-+-+⎪ ⎪ ⎪⎝⎭⎝⎭⎝⎭(6)()1112236⎛⎫⎛⎫-+-++-⎪ ⎪⎝⎭⎝⎭7.某种袋装奶粉标明净含量为400g,检查其中8袋,记录如下表:请问这8袋被检奶粉的总净含量是多少?8.小虫从某点O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5,-3,+10,-8,-6,+12,-10. 试问:小虫最后能否回到出发点O?五、反思悟学9.计算:(1)()()()()()1234562001200220032004+-++-++-+++-++-()()()()()()123456782001200220032004+-+-+++-+-++++-+-+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如果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日温差是多少?(列算式计算)2.计算:(1)69- (2)()()47+-- (3)()()58---(4)()49-- (5)()05-- (6)05-二、合作助学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4.填空:(1)()()()454---=-+( ) (2)()()636--=-+( ) (3)()18--( )16=- (4)( )()1517--= 5.计算:(1)()022-- (2)()8.5 1.5-- (3)()416+- (4)1124⎛⎫-- ⎪⎝⎭6.阅读34页例4,了解日温差概念.三、拓展导学7.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8.已知|x |=3,|y |=4,求x -y 的值.四、检测促学9.填空:(1)()()75-+-= ; (2)208-+= ; (3)75-+= ; (4)()05+-= . 10.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66--= ; (2)66-= ; (3)()66--= ; (4)()()66---= . 11. 计算:(1)1521- (2)()1.90.6-- (3)3142⎛⎫-- ⎪⎝⎭ (4)1243⎛⎫-- ⎪⎝⎭(5)()()745--+- (6)()2112331267--++-12.已知| a |=3,| b |=4,且a <b ,求a -b 的值.五、反思悟学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B .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C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D .零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14.若不为0的两个数的差是正数,则一定是( ) A .被减数与减数均为正数,且被减数大于减数 B .被减数与减数均为负数,且减数的绝对值大C .被减数为正数,减数为负数D .以上3种均可满足条件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4》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计算:(1)()()()()1234---++-- (2)()()()1234--+--+二、合作助学2.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的算式中,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7+4+(-5)可以写成7+4-5,它表示7、4与(-5)的和. 计算:(-4)+9-(-7)-13解:原式=-4+9+(+7)+(-13) 减法转化为加法=-4+9+7-13 省略加号的和 =-4-13+9+7 加法交换律 = 同号两数相加 = 异号两数相加3.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用两种读法读出该式. (1)()()()10465+++--- (2)()()()()8479--++--+4.计算:(1)258+- (2)354--+ (3)2643241346-+-+- (4)()()14122517--+--三、拓展导学5.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行走了7km ,休息之后继续向东行走了3km ;然后折返向西行走了11.5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是多少?四、检测促学6. 计算:(1)()()745--+- (2)2112331267--++- (3)5.4 2.3 1.5 4.2-+-(4)15312424--+- (5)123213355⎛⎫---+---- ⎪⎝⎭7.“国庆黄金周”的某天下午,出租车司机小张的客运路线是在南北走向的建军路大街上,如果规定向南为正、向北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 +3、+10、-5、+6、-4、-3、+12、-8、-6、+7、-21. (1) 求收工时小张距离下午出车时的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0.2L/km ,这天下午小张共耗油多少升?五、反思悟学8.如果2a =,4b =,且a b a b +=+.求()a b -的值.9. -55起每次加1,得到一串数:-54,-53,-52,-51,…… (1)这串数的第100个数是多少? (2)求这100个数的和.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6节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将商店盈利记为“+”,亏损记为“-”,若一个商店平均每天亏损20元,则该商店一周的利润是 元.2.计算:(1)()()87-⨯- (2)()125⨯- (3)()()361-⨯- (4)()2516-⨯二、合作助学3.仿照课本水位上升与下降问题,完成填表:4.有理数的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绝对值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2)有理数的乘法步骤是:先确定积的 ,再计算积的 . 5.填空:(1)96⨯= ;(2)()96-⨯= ;(3)()34⨯-= ; (4)()()34-⨯-= ;(5)()2.71 3.90-⨯⨯= ;(6)435523⎛⎫⎛⎫⎛⎫-⨯-⨯- ⎪ ⎪ ⎪⎝⎭⎝⎭⎝⎭= .6.如果0=m n ,那么( ) A .m 、n 都为0 B .m 、n 不都为0C .m 、n 中至少有一个为0D .m 、n 中至多有一个为0三、拓展导学7.七年级共100名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以90分为标准,超过的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成绩如下:请你算出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四、检测促学8.计算:(1) 6×(-9); (2)(-6)×(-9); (3) (-6)×9; (4) (-6)×1;(5) (-6)×(-1); (6) 6×(-1); (7) (-6)×0; (8) 0×(-6);(9) (-6)×0.25; (10) (-0.5)×(-8); (11)2934⎛⎫⨯- ⎪⎝⎭; (12)1134⎛⎫-⨯ ⎪⎝⎭.9.一种金属棒,当温度是20℃时,长为5cm ,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它的长度就要随之伸长或缩短0.0005cm ,求温度为10℃金属棒的长度.五、反思悟学10.若0ab >,0a b +>,则a 、b 两数( )A .同为正数B .同为负数C .异号D .异号且正数绝对值较大11.计算:111111112342014⎛⎫⎛⎫⎛⎫⎛⎫----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6节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填空:(1)23-⨯ 32⨯- (依据: )(2)()()725⨯-⨯-⎡⎤⎣⎦ ()()725⨯-⨯-⎡⎤⎣⎦ (依据: )(3)()12623⎛⎫+⨯- ⎪⎝⎭()()126623⨯-+⨯- (依据: )2.利用分配律计算981009999⎛⎫-⨯ ⎪⎝⎭时,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981009999⎛⎫-+⨯ ⎪⎝⎭B .981009999⎛⎫--⨯ ⎪⎝⎭C .981009999⎛⎫-⨯ ⎪⎝⎭D .11019999⎛⎫--⨯ ⎪⎝⎭二、合作助学3.计算:(1)(-6)×(-7)= , (-7)×(-6)= .2×(-9)= , (-9)×2 = .(2)[2×(-3)]×(-4)= , 2×[(-3)×(-4)] = . (3)(-2)×[-3+5] = , (-2)×(-3)+(-2)×5 = . 4.计算:(1)188⨯; (2)()144⎛⎫-⨯- ⎪⎝⎭; (3)7887⎛⎫⎛⎫-⨯- ⎪ ⎪⎝⎭⎝⎭.5.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结合律: ; 分配律: ;如果两数的乘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 .6.计算:()157362612⎛⎫+-⨯- ⎪⎝⎭三、拓展导学7.计算:(1)()2222227195777⎛⎫⎛⎫⎛⎫-⨯-+⨯--⨯- ⎪ ⎪ ⎪⎝⎭⎝⎭⎝⎭(2)()()()()10.89.250.7510.8-⨯---⨯ (3)()1519816⨯-四、检测促学8.计算:(1)133⨯ (2)3773⎛⎫⎛⎫-⨯- ⎪ ⎪⎝⎭⎝⎭ (3)()12020⎛⎫-⨯- ⎪⎝⎭ (4)11111⎛⎫⨯- ⎪⎝⎭9.计算:(1)()()825⨯-⨯- (2)()()5102-⨯⨯- (3)()11360234⎛⎫--+⨯- ⎪⎝⎭(4)()()355515⨯--⨯+-⨯ (5)()16991717⨯-五、反思悟学10.已知2x +与()23y -互为相反数,且a 、b 互为倒数,试求y x ab +的值.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节《2.6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计算:(1) (-2) ×(-4)= ; 8÷(-4)= ; 8×(-41)= . (2)(-2)×4= ; (-8)÷4= ; (-8)×41= . 2.某地某周每天上午8时的气温记录如下:这周每天上午8时的平均气温可表示为:()()()()()()[]71203233÷-+-++-+-+-+- 即(-14)7÷,它的值是多少?你会计算吗?二、合作助学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 两数相除, , ,并把 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 的数,都得 .4.计算:(1)36÷(-9) (2)(-48)÷(-6)(3)(-32)÷4×(-8) (4)17×(-6)÷(-5)(5)1223⎛⎫⎛⎫-÷- ⎪ ⎪⎝⎭⎝⎭(6)()()94811649-÷⨯÷-三、拓展导学5.一天,小张和小李利用温度差测量山的高度,小张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1℃,小李在山脚下测得的温度是2℃,已知该地区高度每上升100m ,气温下降约0.6℃,请你帮他们算算,这座山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四、检测促学6.填空:(1)-3的倒数是 ;(2)12-的倒数是 ;(3)1325的倒数是 ;(4)1312-的倒数是 ; (5)0.1的倒数是 ;(6)-0.15的倒数是 . 7.计算:(1)()15÷- (2)102⎛⎫÷- ⎪⎝⎭ (3)()9113-÷(4)()()639-÷- (5)4334⎛⎫⎛⎫-÷- ⎪ ⎪⎝⎭⎝⎭ (6)30.258⎛⎫÷- ⎪⎝⎭8.计算:(1)()()1234⨯-÷- (2)()1622⎛⎫-÷⨯- ⎪⎝⎭(3)()1555⎛⎫-÷-⨯ ⎪⎝⎭ (4)()()121033⎛⎫-÷-⨯- ⎪⎝⎭五、反思悟学9.观察下列等式:111122=-⨯,1112323=-⨯,1113434=-⨯,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1113111223342233444++=-+-+-=-=⨯⨯⨯ (1)猜想并写出:()11n n += .(2)计算:111112233420132014++++⨯⨯⨯⨯.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7节2.7《有理数的乘方1》 教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一、自主先学1. 22读作什么?它表示什么?32呢?如果2×2×2×2可以写成什么形式?个n 2222⨯⨯⨯⨯ 呢?2. 如果将上题中2换成任意数a ,则个n a a a a ⨯⨯⨯⨯可表示成什么形式?读作什么?3. 填一填:(1)()62-读作 ,表示 ,其中指数为 ,底数为 ;(2)62-读作 ,表示 ,其中指数为 ,底数为 ;(3)73= ; 37= ; 521⎪⎭⎫ ⎝⎛= ;353⎪⎭⎫ ⎝⎛= ;(4)()43-= ;()34-= ;432⎪⎭⎫ ⎝⎛-= ;532⎪⎭⎫⎝⎛-= ;二、合作助学4. 通过上面的数学活动,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乘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 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2.了解无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有理数 的意义和分类;
2.无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分类,区分有理数和无理 数.
一、生活情境创设
我们学过整数(正整 数、负整数、零)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实际上,所有整数都可以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的形式.如
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a2= 2.a是有理数吗?
推导过程见书P15,(学生感受“无限夹逼法”)
2、事实上,a不能写成分数形式(m、n是整数,n≠0),a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1.414 213 562 373….
三、数学知识建模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小学学过的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 592 653 589…,π是无理 数.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 集合:{ …}.
3、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理 数的是()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B)面积为16的正方形;
(C)面积为3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五、课堂感悟:
批注/记录
此外,像0.101 001 000 1…、-0.101 001 000 1…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无理数.
四、数学方法应用
1、判断题. (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差都是有理数.
(4)两个无理数的和是,-2π, , .
我们把能写成分数形式 (m、n是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
想一想:
小学里学过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吗?
, , , .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
根据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可以进行如下的分类:
,或
二、小组合作探究
1、议一议: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是有理数呢?
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沿图中红线剪开,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它的面积为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