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许将传》专练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II卷(二)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II卷(二)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续上)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

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

”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僭上、纛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

”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

安中为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

徽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康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抢分复习限时规范练:专题五 抢分点四 文言翻译题——词要落实句要贯通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抢分复习限时规范练:专题五 抢分点四 文言翻译题——词要落实句要贯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丁度,字公雅,开封祥符人。

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

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时西疆未宁,二府三司....,虽旬休..不废务。

度言:“请给假如故,无使外夷窥朝廷浅深。

”从之。

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

久之,知审刑院。

时江西转运使移文属州,凡市米盐钞,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

通判吉州李虞卿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

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

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

”遂贷虞卿死。

帝尝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边事未平宜用才。

”时度在翰林已七年,而朝廷方用兵,故对以此。

谏官孙甫论度所言,盖自求柄用,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数论天下事,顾未尝及私,甫安从得是语。

”未几,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

因言:“周世宗募骁健,有朝出群盗、夕备宿卫者。

请择河北、河东、陕西就粮马军,以补禁旅之阙。

”又言:“契丹尝渝盟,预备不可忽。

”明年,典参知政事。

后二年,卫士为变,事连宦官杨怀敏,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鞫之,不可滋蔓,令反侧者不自安。

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勿罔法。

”争于帝前。

仁宗从竦言,度遂求解政事,罢为侍读学士。

迁尚书左丞,卒。

谥文简。

度性淳质,不为威仪,居一室十余年,左右无姬侍。

然喜论事,在经筵..岁久,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

尝问蓍龟占应之事,乃对:“卜筮虽圣人所为,要之一技而已,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B .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C .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D .旧制监司及藩镇辞/谒皆赐对/仁宗初即位/止令附中书/枢密奏之/度言/附奏非所以防壅蔽也/解析: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监司及藩镇”“仁宗”“度”,它们分别做句子的主语,前边应断开;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即可选出答案。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精练 文言翻译(1)

2022届新高考语文二轮专题突破精练 文言翻译(1)

文言翻译一、专项练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

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

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

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

”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

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

唐曰:“成吾志矣!”(节选自《宋史·许骧传》)(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译文:(2)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译文: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1)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译文:(2)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译文: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高祖赐名焉,东清河鄃人也。

慕容白曜之平三齐,光年十七,随父徙代。

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光少有大度,喜怒不见于色。

有毁恶之者,必善言以报之,虽见诬谤,终不自申曲直。

皇兴初,有同郡二人并被掠为奴婢,后诣光求哀,光乃以二口赎免。

高祖闻而嘉之。

虽处机近,曾不留心文案,唯从容论议,参赞大政而已。

高祖每对群臣曰:“以崔光之高才大量,若无意外咎谴,二十年后当作司空。

”其见重如是。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9第5讲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讲义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9第5讲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讲义

把握文意分析综合题,考生必须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才能做题。

本考点就是帮助考生疏通文意的。

其错误点往往是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时空错位、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等几种。

一般在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上设置干扰,或者故意混淆传主的生平事迹,把这个地方的事情写到那个地方去,把这个时间的事挪到那个时间去。

为此,考生阅读时一定要先整体把握人物事迹。

具体做题时注意用语细节,小心比对原文。

一、分析综合题五大比对角度角度一比对人物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节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误解形象角度设误。

“刘敞犯颜直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也就是说,刘敞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讽谏后“帝竦体改容”,并非是“犯颜直谏”。

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

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有揭发的却过于直率。

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其低微,尧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天地享有他,百姓爱戴他,不是有别的办法,只是因为舜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罢了。

”皇帝恭敬地站起身子表情严肃起来,知道刘敞是用道理来讽喻。

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

训练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许将传》专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 许将传》专练

《宋史许将传》专练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宋史•许将传》)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汇总练习(2010_2022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汇总练习(2010_2022年)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翻译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战国策》(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后汉书·吴汉列传》(1)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2022全国甲卷《战国策·秦策》(1)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2022全国乙卷《说苑·贵德》(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景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资治通鉴》(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2021全国新高考Ⅱ卷《晋书·祖逖传》(1)(后赵王石勒)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2021全国甲卷《宋史纪事本末》(1)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2021全国乙卷《通鉴纪事本末》(1)对曰:“……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宋史·苏轼传》(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2020全国Ⅱ卷《宋史·王安中传》(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新高考新教材)文言文阅读群文通练高频主题1爱民如子,执政有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于一时,败亡亦促。

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①。

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

”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

但非贤不理,唯在得人。

”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②,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

”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

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

”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选自《贞观政要·仁义》,有删改):比喻可供借鉴的往事。

②梦傅说:借指帝王礼遇贤臣。

傅说,殷高宗武丁的重臣贤相,原来他在傅岩筑墙,后被武丁选拔任用,使商朝国势强盛,殷商中兴。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标点符号,请指出相应位置的标号。

人皆知畏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祚,既可指国运,又可指皇位,文中指前者。

B.吕尚,即姜子牙,以其封地之名为姓。

他在商周时期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文中借傅说、吕尚代指治国贤才。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02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1.考查的能力层级为理解分析,侧重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涵泳和积淀。

2.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断句、文言翻译(句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种文言现象均有涉猎)、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

3.考查形式及体例:从体裁来看,以史传文为主,大多撷取自“二十四史”,具体以人物传记为主。

通过人物事迹的描述,逐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偶尔穿插一两句作者的观点。

从题材上看,涉及忠君爱国、驰骋疆场、秉公办事、为官清廉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汉唐、宋元明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近几年全国试卷多是三个客观题加一个主观题(文言翻译);部分地区如北京卷、江苏卷等,可能有人物事迹的归纳、事物成败的原因归纳等主观题。

4.真题举隅: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理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悫传》《宋史.许将传》,2018年选用了《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等。

5.应对策略:课内夯实基础,课外多做演练。

熟记古文名篇,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才能学以致用。

【文言漫话】1.文言文是相对于20世纪初叶肇始的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白话文”而言的。

文言文,用词典雅,语句精粹,或抑扬顿挫,音韵朗朗,如诗如歌;或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说理见长。

流连于子曰诗云中,徜徉于“苏海韩潮”的美文中,获得的是心智的开启和审美的愉悦。

2.多数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文言文,到参加高考,至少也是六年的历练,但是晨读晚练、记背讲练,费了好多工夫就是不怎见效果。

文言文的学习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阵痛,网上流行的话语,中学生有三怕,一篇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或许有些夸张,但文言文教学的事半功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高考文言文还算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范畴,非常符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许将传》专练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宋史•许将传》)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1.D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注意“初”表时间,单独断开,“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

2.A选项A“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事件错误。

3(1)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2)章惇做了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来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要开掘了司马光的坟墓。

【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

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资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罢免南曹。

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升为知制诰,特地下令不经考核而任用。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

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

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

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

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

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他以龙图阁待制起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

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

”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

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

”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

征召担任兵部侍郎。

上疏说:“因此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

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

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

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

”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

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

”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

”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

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

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

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哲宗纳之。

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

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

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

”未几,捷书至。

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

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

政和初,卒,年七十五。

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

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

④流内铨:官职。

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

⑤上元:即元宵节。

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

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荣:赞誉B.及肄射,将先破的.的:箭靶中心C.吏籍.为盗者系狱籍:登记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难:危难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3分)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

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三天内把他擢拔数级,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

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

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

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⑴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

(3分)▲⑵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

(3分)▲⑶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3分)▲4.D(难:认为困难。

例:1.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

--《左传》。

2.是以圣人犹难之。

--《道德经》。

A.赞誉。

B.例:有的放矢。

C.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5.C(①⑥有误)6. B(不是“主动请缨”,而是奉诏使辽)7.⑴宰相很赞赏他的志向,让他任明州通判。

(“善”1分,“以”1分,句意通畅1分)⑵适逢审理太学生虞蕃诉讼一案,(许将)释放了一些无罪的太学生,蔡确舒亶借机陷害许将。

(“治”1分,“释诸生无罪者”倒装句1分,“因”1分)⑶(章惇)与蔡卞(蔡京之弟)一起肆意虚构罪名,降职流放元祐党诸臣,并上奏要掘元祐党首司马光墓。

(省略1分;“罗织”1分;“贬谪”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