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专题研究
上海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一、引言(一)研究意义。
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都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上海文化的体现,它不仅包括城市工业发展中孕育的工人阶级,而且包括对世界兴衰负有责任的知识分子。
在建设红色文化和改革红色文化的全过程,它一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以及现代上海的全过程,红色文化包含的意义、传承的精神仍然在一直演变之中。
在2018年上海发布的《全力推出上海文化标志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中,上海文化标志被分为“红色文化标志”、“上海风格文化品牌”以及“江南文化品牌”,其中对于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开放,提出必须要着眼于建设和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努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
上海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早期的所在地,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7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就有三次是在上海召开的;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江西,在这12年里,中共中央的领导除了三次短暂的搬迁外,一直在上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和革命的独特历史资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重大的革命斗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时代,揭示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是特别有价值的革命对象和精神财富。
对于中国共产党留给上海的红色文化、红色传统和红色资源,要予以保护、管理,更要好好开发利用,以便老一辈的红色精神能世代相传。
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进行研究,促使上海红色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概念界定1、红色文化资源。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潇明确提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概念,她认为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上海地区存有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历史遗存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2019文化旅游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等相关内容的会议记录

2019文化旅游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等相关内
容的会议记录
时间:20xx年5月8日
地点:一楼多媒体大厅
主持人:
主讲人:
参与人员:全体教职工
会议内容:
一、校长通报了我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我校于X月X日召开动员大会以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了工作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
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个别教职工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思路还不够清晰;全校创建工作进度较缓慢。
二、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近期要对教研组创建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督促指导开展工作;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一次培训。
三、要求各教研组要根据各自实际迅速落实任务,要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挖掘典型,打造亮点,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开展活动,营造创建氛围。
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是全校重点工作的首要工作,根据校委会的安排,创建工作已列入考核目标,要专项督查,
因此各教研组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工作到人,落实到位。
五、近期要开展一次专项督查(督查内容主要包括:各教研组的主要做法、成效、经验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今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工作的思路、设想和意见、建议)。
六、要把民模创建工作与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安排、同部署、同活动,由专人负责开展工作;
七、各教教职工要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力以赴推动创建工作。
八、对开展创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的班级或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重视、工作滞后的班级或个人将进行责任追究。
专题旅游深度开发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石刻文化游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个多人头高 ,从上而下成竖排列 ,笔画迥 尽 ,入石 深刻 。
该字已成 了九疑 山唯一的标志 ; 最小 的崖刻要数九疑山大崖 刻以外 的 2 7方刻石作 品中的一 块。字体鹃丽似蝇头小楷 , 要想看清文字内容 ,得拿 上放大镜 才行。 在湖南 ,最古老 的碑刻要数 岣嵝碑 刻 文。到长沙岳
以湖南省石 刻文化游为例
盾 莉
永州 4 5 O ) 2 10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湖南
摘 要:本文认为 “ 专题旅游”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经营方式,为了支持这一论点,笔者在盘点我省 “ 摩崖石刻”资源的
基础上 , “ 就 摩崖石刻文化”游的魅 力进行 了一番分析,使 “ 摩崖石刻文化游”在湖南省 的 “ 专题旅游”方面成 为一个不可
9l
维普资讯
玉棺岩 洞口右边石壁上的 “ 九疑山”三个 大字 。每个字都有
一
刻 ,分别 是宋、元 、明、清各朝代的作品。 扛永县的邻居是扛华瑶族 自治县 , 这里的 “ 八景 ”之一 “ 阳华揽胜”也有可观 的阳华岩 石刻 。 要看湖南省郴州市 的石刻 , 首先要论苏仙岭上的 “ 三绝 碑” ,它是北宋著名词人秦少游所作的 踏莎行郴州旅舍
能吸引大批旅游者,维持较长时期的 “ 繁荣” 。但是,几十
年过 去了, 在新的形势下 ,如果我们不能源源不断地拿出一
永不衰败的奇葩。 然而, 现实情况是, 几十年来在我们手里
高擎着 的一直 就是张家界的山、 凤凰 的古镇、 岳阳的楼 和湘
潭 的伟人故居这几张孤零零的王牌 。 ( ) 二 我省摩崖石 刻文化的盘点。
低估的选题, 从而提出本文的结论:“ 专题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没有 “ 崭新的思路”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古运河文化旅游研究报告

古运河文化旅游研究报告专题报告三:古运河文化旅游研究报告一、京杭大运河概述(一)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拱宸桥,北至北京积水潭,纵贯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6省市,全长l782公里,是当时中国大地上唯一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被视为世界上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
历史文献确切记载,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从此以后,勤劳的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不断地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开凿整修。
战国时魏国开鸿沟,三国时曹魏开白沟、平虏渠、利漕渠,孙吴开破岗渎,但这些运河规模都不大也不连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系统。
隋朝统一全国后,从公元584年(隋文帝开皇四年)到公元610年(隋炀帝大业六年),充分利用了过去开凿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开凿了通济渠、永济渠,重修了江南运河,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
北宋建都开封,开凿整治了汴河、惠民河、广济河、金水河以及江淮运河、江南运河、两浙运河等重要运河河道,把江浙、两淮、荆湖等南方地区与河北、京东、京西以及京畿一带北方地区连接起来。
金、元、明、清均建都北京,进一步开凿整治了河北、山东运河河道以南接江淮运河。
直到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元世祖忽必烈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河道,使大运河直接贯通南北,也使以前成多支型分布的运河转变成单线型的大运河,奠定了此后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和规模,一条从杭州到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终于完成了。
大运河跨越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巩固国家统一、多民族的融合和团结、促进南北方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积累的历史文化底蕴厚实、内容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从而形成了独具体系和特色的运河文化,成为后世史学家总结研究的对象。
旅游文化论文

旅游文化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大幅提高,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不仅为享受自然山水去旅游,更为体验凝聚古人智慧,包含丰富历史文化的人文内涵去旅游。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旅游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旅游文化论文篇一跨文化旅游刍议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大幅提高,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不仅为享受自然山水去旅游,更为体验凝聚古人智慧,包含丰富历史文化的人文内涵去旅游。
在分析研究先辈对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文化旅游的发展背景及意义,并能对跨文化旅游开发经营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文化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随着生活、交通、高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民间旅游业迅速兴旺起来,旅游文化逐渐成为了一种人类文明标志。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外在表现为人的空间流动,而其实质却体现着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一、文化旅游研究综述文化旅游自古有之,古罗马人早就开始了我们现在称之为文化旅游的外出旅行,主要是访问历史遗迹和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参加节事活动等。
孔子周游列国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和政治旅游的先河。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几乎都有自己的旅游思想和旅游主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穷诸名山,泛沧海”的人性思潮渐兴。
隋唐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鼎盛期,继承、发展和升华了旅游文化。
“贵游戚属及下俪工贾,无不夜游”(《大唐新语》)。
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成熟期,审美能力普遍体高,旅游艺术化思想日臻成熟。
近代中国饱受挫折,旅游在民间较为低迷。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旅游重新焕发了生机,正在迎头赶上国际化的步伐。
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旅游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被看作一个特殊的旅游产品种类,而且旅游者大都是受过良好教育,家境富裕的一小部分人。
直到90年代,人们才对文化旅游的实质加以确认:它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Mckercher & Cros, 2006)。
对于文化旅游的内涵定义,许多学者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专题研究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专题研究
北京勇先创景规划设计院
一、背景解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
国内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当前经济形势形成新的发展格局,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迎接新任务,描绘新蓝图。
二、回顾旅游业“十三五”
(一)三大特征
(二)两个短板
三、“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六个一”发展趋势
四、“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要解决四大矛盾
五、“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六大热点
六、“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六大战略
七、“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七大关注
八、总结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勇先创景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在把握我国战略顶层设计、文旅发展未来趋势、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总结《“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成果与问题,制定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创新性、系统性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文化与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

文化与旅游部部级社科研究项目1.该研究项目旨在探讨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
This research project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2.通过深入分析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A deeper analysis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n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ourism.3.该研究将聚焦在特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specific regions.4.我们将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来收集相关数据。
We will collect relevant data through field visits and interviews.5.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与旅游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共同的发展模式。
By comparing the cultura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common development patterns can be identified.6.该研究计划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来探讨相关问题。
The research plans to us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o explore relevant issues.7.传统文化对于旅游业的影响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ourism industry needs more attention.8.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黄鹤楼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

黄鹤楼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昌蛇山之巅,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也是中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它因为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誉而被誉为“黄鹤楼”。
黄鹤楼的美名源自于一首唐代诗人崔颢的诗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里曾经是古代文人骚客翩翩飞越、鸿雁回家的地方,也是历代君王诗酒风流的寻思之地。
黄鹤楼自古以来就备受游客的青睐。
黄鹤楼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景点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宣传推广,还需要考虑到游客的需求与满意度。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黄鹤楼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进行探讨。
一、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宣传推广黄鹤楼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鹤楼的历史文化传承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在文化旅游开发中,传承与宣传推广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需要整合黄鹤楼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包括整理历史资料、梳理历史人物、举办专题展览等。
通过这些途径,向游客展现黄鹤楼的历史渊源,让游客了解到黄鹤楼的历史文化价值。
需要制定合理的宣传推广计划。
利用各种媒体,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
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黄鹤楼。
可以开设讲解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为深入的历史文化介绍。
二、满足游客需求与提升游客满意度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游客的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黄鹤楼的文化旅游开发研究需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游客的需求,并提升游客满意度。
需要改善黄鹤楼的基础设施。
包括停车场、休息区、厕所等基础设施的提升。
给游客提供更为舒适便利的游览环境,也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关键。
可以开发一些与黄鹤楼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
比如设计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开发黄鹤楼主题的文创产品等。
让游客在游览黄鹤楼的也能够购买到有纪念意义的产品,增添旅游的乐趣。
三、与当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协调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市,周边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的旅游资源整合与协调,形成合力,提升整体的游客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概规、景 3平方公 观设计 里 策划,概 247.89公 念规划设 顷 计
2013 2012
4
汉中兴元汉文 化国家旅游休 闲度假区
概规 27.7平方 控制性详 公里 细规划
陕西汉中万邦职业
2012
融资方式
股权 合作
PE/V C/私 募 债券
专项 基金
银行 借款
DAO Case---汉中兴元湖
代言“大汉文明”的国家名片 展现大国崛起的全球性文化地标
Summary
序号 名称 1 上海市金山枫 泾历史文化风 貌区 陈家沟太极 文化生态园 四川十方堂文 化新城 工作内容 规划面积 概念规划 104公顷 业主类型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 资源管理局 河南省太极道文化 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文旅邛州文化 产业开发有限责任 公司临邛分公司 项目时间 2012
文 化
旅 游
古村落
古街区
古建筑; 博物馆
地 域 范 围 从 小 到 大
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 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文化产业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十二五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立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旅游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 中国基本每个省区市制订的“十二五”规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或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意 见》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与作为“战 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产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指导
旅游产业
文化与旅游结合
小城镇开发
2010年,我国迎来了小城镇发展的“黄金年” “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 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土地 资源 缺乏 房价 超高 人口 严重 饱和 李克强:城镇化是我们最大 的内需潜力所在 奥运后国家战略—优先发展 小城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 “加快城镇化进程”
投资规模 商业模式
土地获取方式
价值回报
A. 以招拍挂的方式获取土地 B. 以项目收购的方式获取土地 C. 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取土地
不确定因素,投资收益周期长
文化旅游的开发原则
总体规划、分期开发,先做旅游、后做地产
综合开发、全面收益、合理衔接
环境优先、永续利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广泛营销、内部平衡、持续经营、土地升值
DAO 文化旅游项目专题研究
2013-5-22
文化旅游概念
以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对应)为吸引力和驱动力的旅游开发模式。
历史文化层
•文物、史记、 遗址、古建筑 等
现代文化层
•现代文化、艺 术、技术成果
古镇
道德伦理文 化层
•人际交流 •宗教
民俗文化层
•生活习俗、节 日庆典、祭祀、 婚丧、体育、 衣着
文化旅游的投资属性
创造吸引核
• 挖掘文化资源 • 运用人物、传 说
市场终端消费
• 目标客群 • 市场范围
产业提升
战略新型
• 创新创意 • 第三产业 • 连带作用
• 战略意义 • 全局意义
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传统门票模式
文化景区 模式
文化旅游 地产模式
“旅游+地产”打 造度假旅游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
旅游文化 古镇模式
概念性 规划
成立项 目公司
签订土 地红线
项目立 项
控制性 规划
建筑设 计
修建性 详细规 划
施工图
DAO Case---枫泾古镇
DAO Case---河南温 县 陈 家 沟 太极文化生态园南片区规划
太极拳 怀药 温泉 中原养 生目的 地
DAO Case---成都十方堂文化艺术村
Bird’s view of business district
综合性文 旅模式
文化旅游、休闲度 假、居住和配套
Total Solution!
产品 策划
•文化休闲Mall •展览中心 •购物商业中心 •博物馆 •主题酒店
规划 设计
•土地规划 •功能规划 •容量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 •专项规划
招商 运营
•业态规划 •业态招商 •管理运营 •技术管理 •投资管理
可行性 研究报 告
大城市
小城镇
农村 经济 发展
农民 收入 提高
自然 资源 丰富
•2010 年2 月1 日中央发布的 一号文件指出,推进城镇化 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 推进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 切忌千篇一律,特别要注意 保护文物古迹以及具有民族 和地方特点的文化自然景观”
文化旅游的关键问题
投资规模大,从几千万到几百亿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