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的护理新

合集下载

留置导尿患者的会阴护理

留置导尿患者的会阴护理
(4)注意最后护理有伤口感染的患者,以避免交 叉感染。
(5)操作结束后为患者整理床单位。 (6)为患者保暖、保护隐私,避免牵拉尿管。
五、
新理念
《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中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最佳实践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控制一直是临床护理人员关注的重点,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华
生素。嘱病人多饮水,每天 在 2000ml以上。
预防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 无菌原则,选择合适的尿管, 每日会阴护理2次。按正确 顺序;保持尿管通畅。操作 过程中尿管不得高于耻骨联 合,必要时可先夹闭尿管, 更换体位后再打开,防止尿 液返流引起逆行感染。
膀胱痉挛或萎缩
临床表现
处理
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尿意、 查看尿管是否通畅,排除 便意、尿频、尿急、膀胱区 尿管堵塞的情况。向气囊内 和会阴部难以忍受的胀痛或 注入适量的无菌水。给予解 痉挛性疼痛。出现膀胱冲洗 痉、止痛对症治疗。 不畅甚至冲洗液回流,冲洗 液血色加深、导尿管周围有 尿液溢出等。
的导尿管,如果出现气囊回
缩较差,不可强行将导尿管
拔出。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
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
不得超过1000ml。患者翻身
或离床活动时,固定好尿管,
以防脱出。
泌尿系感染
临床表现
处理
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 定期监测尿常规,若有感染 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战、发 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 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根据尿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抗
三、
操作并发症
血尿
临床表现
处理
预防
尿痛、尿液颜色改变,实验 患者出现血尿时,积极寻找 留置导尿管时,见尿后再插
室检查可见镜下血尿,甚至 原因,对症处理。给予心理 入7~10cm,再向气囊注入无

术后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术后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导尿术是临床常用的操作之一,尤其在手术后,为了帮助患者排尿,预防尿潴留,减少并发症,常常需要在患者体内留置导尿管。

术后留置导尿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术后留置导尿护理措施的具体介绍:一、术前准备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导尿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 确保患者的会阴部清洁,如有必要,可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3. 检查导尿管、集尿袋、无菌手套等用品,确保其质量。

4. 根据患者性别、导尿管材质等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二、术后护理1. 导尿管固定- 术后应立即将导尿管妥善固定,避免意外牵拉尿管,引起疼痛或尿道损伤。

- 对于女性患者,使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耻骨联合下方;对于男性患者,使用蝶形胶布固定于阴茎上,避免导尿管扭曲、受压。

2. 尿道口护理-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两次用碘伏棉球消毒清洗,女性患者需分开小阴唇,男性患者需翻转包皮。

- 清洁范围包括尿道外口外尿管至少20厘米。

3. 观察尿液-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量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 每周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泌尿系统情况。

4. 保持引流通畅- 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导致引流不畅。

- 定期检查导尿管,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5. 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两次用碘伏棉球消毒清洗。

- 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

- 一般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适当延长更换时间。

6. 鼓励患者多饮水- 患者应多饮水,或适当补液,保证充足尿量,减少细菌感染几率。

- 每日尿量应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产生自然冲洗尿路的作用,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7. 膀胱功能训练- 尿管白天间断夹闭,有尿意再开放排尿,膀胱功能训练,两次开放间隔不超过2小时。

- 夜间开放尿管,不影响患者睡眠。

8.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术后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术后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导尿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工具,在术后患者中广泛应用,尤其对于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如手术后的患者、昏迷、瘫痪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等。

留置导尿管可以有效地收集尿液,避免尿液对手术部位的污染,同时也有助于观察患者的尿量、尿色等,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留置导尿管也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

因此,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护理原则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尿量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尿管扭曲、受压。

4.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5. 定期更换导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二、具体护理措施1. 环境与个人卫生(1)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干燥,定期通风。

(2)患者需卧床休息,尽量保持床单整洁。

(3)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皮肤清洁。

2. 导尿管护理(1)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脱落或扭曲。

(2)定期检查导尿管,观察有无阻塞、出血等情况。

(3)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液滞留。

(4)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集尿袋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

3. 尿液观察(1)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尿量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利于冲洗尿路。

(3)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监测尿路感染情况。

4. 导尿管更换(1)一般情况下,留置导尿管时间不超过1周。

(2)更换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更换导尿管后,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疼痛、出血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5. 心理护理(1)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倾听患者的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3)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6. 出院指导(1)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保持会阴部清洁、多饮水等。

(2)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3)定期复查,监测尿路感染情况。

总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尿路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措施包括:
1. 妥善固定尿袋:对于能活动的患者,可以将尿袋用别针别在裤腿上;对
于卧床患者,可将尿袋用别针别在床旁的床单上。

但是两种方式均需要保持尿袋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逆流引起尿道感染。

2. 保持尿管通畅:嘱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注意及时调节尿管、尿袋位置,避免牵拉尿管,避免尿管发生扭曲折叠或者滑脱。

3. 定时开放尿管:遵医嘱每夹闭尿管2-4小时后,开放1次尿管,将尿液
引出。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夹闭时间。

4. 及时更换尿袋、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尿袋,每月更换1次尿管,具
体更换频率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医护人员需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以及混浊情况。

5. 清洁会阴:每天使用温水按照从前向后的方向,清洁会阴部两次并擦干。

同时注意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嘱患者勤换内衣裤。

如果出现腹泻,注意及时清洗会阴部,并用碘伏进行消毒。

6. 消毒尿道口:准备碘伏棉球,每天用碘伏棉球从内向外擦洗、消毒尿道
口两次。

7. 患者教育:嘱患者多喝水,上午可以适当多喝,下午及晚上少喝,以免
增加夜尿量影响睡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留置导尿术护理操作流程口述

留置导尿术护理操作流程口述

留置导尿术护理操作流程如下:
核对医嘱,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操作,使其心理接受,避免因内心恐惧、抗拒等配合不良。

准备用物,在温暖的环境下,嘱患者褪去裤子,暴露外生殖器部位。

消毒,将外生殖器部位进行消毒,通常消毒需要三遍。

消毒完成后覆盖无菌的洞巾,如患者阴毛过多,必要时需要刮去阴毛。

润滑尿管,将尿管充分润滑,并且润滑尿道外口,轻柔操作将尿道敞开,将尿管置入尿道内。

并嘱患者深呼吸与配合,逐步将尿管插入尿道内。

固定尿管,直至尿液流出引流管后,证实尿管已进入膀胱。

这时停止推送尿管,注射尿管气囊10ml左右的生理盐水,完成导尿操作。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是指医生在患者手术后或生产过程中,为了保持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和尿量,将一根导管(或称导尿管)插入患者膀胱或尿道中,并通过特殊的设备
将液体排出。

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接受专业护理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留置导尿护理措施的正文:
1. 建立信心和安全感:在开始留置导尿之前,患者需要建立信心和安全感。

医生和护士需要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并告知患者留置导尿可能出现的不适和疼痛。

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并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2. 保持清洁和卫生: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保持清洁和卫生。

患者应该每天更换一次性尿布和清洁导尿管,以避免细菌滋生和感染。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饮用和非干净的水,以避免出现尿路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 饮食和饮水: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患者可以饮用清水、淡盐水、鸡汤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避免导尿管阻塞或感染。

4. 观察和记录:在留置导尿期间,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

医生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流速、尿颜色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或生产时间等信息,以便于日后的分析和诊断。

5. 疼痛和不适的处理:在留置导尿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和不适。

医生和护士需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和不适,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如疼痛严重,
可以使用止痛药或局部麻醉药物。

同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或护士自己的不适情
况,以便医生和护士能够及时做出处理。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引言留置导尿是指将导尿管插入膀胱,以排尿功能受限的患者进行尿液引流的一种常见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是维护导尿管通畅、预防感染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留置导尿护理的具体措施。

护理目标•维持导尿管通畅并有效引流尿液•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发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前期准备在进行留置导尿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1.根据医嘱准备所需材料,包括导尿管、尿袋和消毒用品等。

2.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3.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姿势,如卧床位,并确保适当的隐私。

导尿管插入1.消毒双手,穿戴无菌手套,并进行居家护理观察并处理。

2.针对女性患者,将患者的下身外阴用适量清洁剂擦拭,从前向后的方向进行,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3.针对男性患者,先将包皮返纳至半包皮位置,然后进行适量的清洁剂擦拭,从尿道口向远离尿道口的方向进行。

4.手持消毒好的导尿管,用拇指和食指夹持尿道口(男性为阴茎近尿道口处,女性为尿道口),轻轻插入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外口与患者的尿道口持平,并逐渐推进至尿液出现时。

5.将导尿管连接至尿袋,并将尿袋置于床边,避免牵拉导尿管。

6.确保导尿管固定好,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

导尿护理1.定期观察导尿管的通畅情况,注意尿液的颜色、气味及排尿量等变化。

2.每日检查导尿管周围的皮肤情况,发现红肿、破溃或渗出应及时处理。

3.每日记录尿液的产量及性状,并及时排出尿液。

4.饮水应充足,多饮水可以稀释尿液,减少尿液的刺激对导尿管的损伤。

5.避免导尿管弯曲,确保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液滞留导致感染的发生。

6.定期更换尿袋,避免细菌滋生,同时注意尿袋的高度,避免尿液倒流。

7.导尿管固定应牢固可靠,避免导尿管脱出或拔管。

导尿管拔除1.根据医嘱决定导尿管拔除的时间。

2.在拔除导尿管前,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拔管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3.拔除导尿管前,应先闭尿袋下端截流,防止尿液污染。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一)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一)

留置导尿护理措施(一)留置导尿护理介绍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病人需要时长期排尿。

为了确保留置导尿的安全和有效性,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措施:1.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病人的性别和年龄,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

•确保导尿管质量可靠,无损坏或破损。

2. 消毒手部•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护士必须洗手并消毒双手,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搓手。

•使用无菌手套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 准备导尿器具•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导尿器具,包括尿袋、尿管夹等。

•检查所有器具是否完整并处于无菌状态。

4. 选择适当的留置导尿位点•根据具体情况,在阴道、脐部等适当位置进行留置导尿,避免导尿管过长或过短。

•防止导尿管过度弯曲或卡在体内。

5. 清洁导尿位点•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清洁导尿位点,使用无菌棉球蘸取适量的碘酒进行擦拭。

•清洁导尿位点时,应该从中心向外圆周方向擦拭,避免细菌感染。

6.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在插入导尿管之前,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病人的疼痛。

•将导尿管插入尿道时,角度不可过大或过小,避免损伤尿道和膀胱。

7. 固定导尿管•在插入导尿管后,使用适当的固定带或胶布将导尿管固定在合适位置,避免脱落或滑动。

•确保导尿管与尿袋连接紧密,无泄漏现象。

8. 观察导尿情况•留置导尿后,护士需要定期观察导尿情况,包括尿液颜色、量和是否有异常现象等。

•及时清洁和更换尿袋,避免感染。

结论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可以确保留置导尿的安全和有效性。

护士在进行留置导尿护理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步骤,注意个人卫生和无菌操作,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9. 疼痛管理•在进行留置导尿操作时,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护士可以在操作前给予病人合适的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10. 推动病人教育•在留置导尿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与病人或其家属沟通交流,解释留置导尿的必要性和操作过程。

•同时,提供病人相关的护理知识,如如何保持导尿管的清洁和注意事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韩桂兰,许彩萍.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现代医药 卫生2010,26(17):2689-2690. 郭莹莹,宋成栋.气囊尿管留置导尿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7,11,14(31): 4334-4335. 唐秀花,朱敏等.循证护理在膀胱冲洗防治尿路感染中的效果评价.武警医学 2004,15(10):794-795. 刘芬.膀胱冲洗与大量饮水预防尿路感染的比较.护理研究2005,9(19):153. 唐红春.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5(20):1851-1853. 陆彩萍.膀胱冲洗导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护理学杂志2003,1 (18):158-159. 周蓉,姚文芳等.长期留置尿管病人膀胱冲洗间隔时间探讨.护理研究2004,9 (18):128. 第荣静.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相关问题及其护理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08,24 (11):1943.
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集尿袋每天更换, 每次放尿之前和之后均用5%碘酊和75%酒 精消毒排尿阀门,减少逆行性感染,并放 完尿后马上关闭阀门,以免通过开放阀门, 使膀胱与外界相通而受到细菌感染。
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有学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保证导尿系统的 密闭性,每次打开排尿阀放尿时,袋内应 留5~10ml尿液,以免空气进入袋中,可减 少菌尿的发生。

留置导尿管的插入深度
女性:4~6cm , 男性:20~22cm ,见尿 后均插入7~10cm 。 原因:使用传统的橡胶导尿管时,见尿再 插入1~2cm即可。而双腔气囊导尿管,球 囊尿管另一腔的终端有一气囊,当尿管插 入膀胱后,向球囊注入生理盐水,正好使 注液的气囊全部或部分嵌在尿道内,引起 患者尿道黏膜损伤出血。

留置导尿的护理
新进展
膀胱冲洗
传统护理已将膀胱冲洗作为一项防治长期 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常规。但更 多的研究显示,膀胱冲洗对留置导尿患者 尿路感染几率并不低于未冲洗者,甚至更 高。 原因可能是频繁的膀胱冲洗破坏了导尿系 统的密闭性,增加了细菌的入侵机会。

膀胱冲洗

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 在情况允许下,嘱病人 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 每小时尿量50ml。一般不主 张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抗 生素膀胱冲洗,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引发感 染。
留置导尿的护理 新进展
留置导尿是治疗排尿困难、预 防手术后并发症、观察尿量的基本 手段,也是导致尿路感染直接因素。 留置导尿引起的感染占院内感染的 45%左右,所以做好留置尿管的 护理十分重要。

留 置 导 尿 操 作 视 频
留 置 导 尿 的 护 理
留置导尿的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降低患者对导尿的紧张、恐惧、 害羞心理。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反复拔插,避免 损伤尿道黏膜。 正确掌握导尿管插入的深度,宁深勿浅。

留置导尿的一般护理
留置尿管不超过1个月。需要长期留置尿管 采用封闭式引流装置,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 集尿袋每天更换。 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被压迫扭 曲。 保持会阴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观察与记录。

观察与记录
观察患者尿的量、颜色、性状,导尿前后 患者的情况并记录。 注意导尿前患者的主诉,采取诱导排尿的 方法及效果。 记录导尿过程是否顺利,异常情况的处理 及效果等。
膀胱冲洗
必须膀胱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如有条 件最好用三腔导尿管。 冲洗方式:主张采用 输液管在导尿管末端 消毒后用输液法滴入, 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 性,可达到减少感染 的目的。

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成分的选择
10ml灭菌注射用水
因为用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易在囊内 形成结晶,造成拔管障碍。 注入气体使气囊悬浮,气囊与尿道内 口接触面减少,尿液顺导尿管流出。 注入的液体过多由于浮力作用反而易 引起渗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